最美农村回迁房火了!像住进了吴冠中笔下的水墨江南里

小禾

<h5><font color="#808080">近日微博上出现一组浙江富阳东梓关农村回迁房的建筑组图,众多网友直呼:“美哭了!”传统的中华建筑艺术,内敛而独具韵味,像极了吴冠中画笔下的旧时美好江南。</font></h5> 吴冠中笔下的旧时江南,白屋连绵成片,黛瓦参差错落,曾经是寻常巷陌,多年后却是很多人记忆中永远回不去的故乡。 然而春节前,随着gad建筑设计总监孟凡浩在微博上晒出一组富阳东梓关农村回迁房的建筑组图后,顿时炸响一片惊叹,人们赫然发现,吴冠中笔下的水墨江南,竟真的走进了现实。图为吴冠中画作。 春节假期一结束,记者便前往东梓关村,一探这幅水墨“画卷”。 从杭州市中心驱车不到一小时,这个细雨中的小乡村就出现在眼前,有着与城市全然不同的静谧,隔着或墨绿或淡绿的隔离林与农田,远远的一片白色建筑如画卷立在其间。 已成“网红”的回迁房,就在村子的南面,穿行其间,三层的白色建筑错落布局,三三两两形成12个组团,共46幢。 去年6月,一期46户村民在村委的牵头下完成了抽签选房,随后在去年8月完工交付。如今,记者看到有三户村民已入住新居,另外大多还在不紧不慢地装修中。图为46幢回迁房建设前的原农田。 “心急”的村民如A-61号房的方炳鑫、梁罗英一家,去年9月后便着手装修了。从设计到施工只花了四个月,就是为了赶在春节前住进去。两盏大红灯笼高高垂在门口,年味仍然十足。走进院子,赫然是一片小花园,栽着几株茶树,落地玻璃门敞开着,中式风格的堂屋让人眼前一亮。 为了匹配最美回迁房,方家装修花了80万,远超房子的费用。方大伯说:“亏这房子大,342㎡,这个春节我们一家12口人一起在这儿过的,我们老两口,加上三个子女的家庭,家里五个房间全住满了。 事实上,刚刚庆祝完70岁大寿的方炳鑫、梁罗英老两口,以前没想过有一天还会回到故乡东梓关村来住。早在2006年,他们便举家搬去了富阳镇上的新房,空留老宅在那里,任其破败。 2000年以后,在外挣了钱的村民陆续回村里重建老宅。“我们家那个时候还没有经济条件重建,到了2006年那会儿想要重建了,跟村里报批却已经不允许自行改动老宅了,要等村里统一规划安置。”图为东梓关村核心区长塘边旧时模样。 或许可以用“缘分”来形容,虽然没赶上曾经那一拨回村自建老宅的浪潮,方家却因祸得福地住上了“最美回迁房”。图为东梓关村旧貌资料图。 村委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介绍,村民只需花1376元/㎡的建造成本价,便能入住新家。根据设计的不同,具体户型面积在290㎡到340㎡不等,因此每幢的总价均在40万元上下,再加上此前拆迁所得的赔偿款,村民入住新居的实际花费就更低了。 整治修缮后的东梓关村貌。 东梓关村“杭派民居”一期建设中的俯瞰图。 设计模型。 吴冠中笔下的江南民居。 吴冠中画作。 东梓关村景象。看似江南水乡,却又充满现代气质。 据了解,为了攻克“乡村空心化”问题,东梓关村接下来还将规划300多亩地建甘蔗产业园,把一幢老房子改建成酒作坊;还要在富春江边上发展渔家乐和精品民宿。在富阳区领导看来:“新农村建设必须经过设计,复制和模仿是不够的,也必须把当代村民的生活放进去,重构乡村的美与生活。<div><br></div><div>看来只要有心,农村生活也可以如诗一般美好!<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