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天我一人去蒙帕纳斯公墓看看。</p><p class="ql-block">蒙帕纳斯公墓是巴黎三大公墓之一,位于巴黎南部的蒙帕纳斯区。蒙帕纳斯公墓是许多法国文艺知识界精英的安葬之地。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诗人波德莱尔、数学家庞加莱、汽车工程师雪铁龙、存在主义作家萨特和伙侣波伏娃、社会学家涂尔干、新浪潮导演兼作家杜拉斯等人长眠于此。它也是纪念因公殉职的巴黎警察和消防员的地方。</p> <p>🔻公墓离我们所住的旅馆不远,9点多出门,按地图上的方向去,步行很快就到了。</p> <p>🔻与蒙马特公墓一样,公墓的大门敞开着,没有门卫,也没有保安,有兴趣的人只要进去就是了,自然没人会干涉你。</p><p>由于是早上,游客极少,门口冷冷清清的。</p> <p>🔻公墓始建于1824年,至今快200年了。</p> <p>🔻巴黎的优秀历史建筑了。</p> <p>🔻进入墓园,这是墓园内的主干道,漫步在林荫之下,如同在公园内散步一般,景色有点动人。</p> <p>🔻道路两旁满是落叶,一片金黄,脚踩在上面发出沙沙的声响,在这空灵的墓园内传得很远很远,仿佛在说我来了,我来看望你们了。</p> <p>🔻公墓的工作人员正在里面默默地工作着。</p> <p>🔻整个公墓内,墓地众多,墓碑形态各异,错落有致。有限的空间内,鲜花、绿草生机勃勃,这一切都令人感动。</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这是沙特(Jean-Paul Sartre)与西蒙波娃(Simone de Beauvoir)的合葬墓。 两个人都是法国哲学史上的重要人物,西蒙波娃是欧洲的女权代表。两位生前为自由关系的恋人,死后终于被葬在同一块墓碑之下。来自世界各地的仰慕者们选择将手中的巴黎地铁票与鲜花放在墓碑之上,以示对这对巴黎恋人的敬意之情。</span></p> <p class="ql-block">🔻夏尔·皮埃尔·波德莱尔(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1821年4月9日-1867年8月31日)之墓。波德莱尔是法国十九世纪最著名的现代派诗人,法国象征派诗歌的先驱,在欧美诗坛具有重要地位,其代表作品为《恶之花》。从1843年起,波德莱尔开始陆续创作后来收入《恶之花》的诗歌,诗集出版后不久,因“有碍公共道德及风化”等罪名受到轻罪法庭的判罚。</p> <p class="ql-block">🔻传奇画家潘玉良(1895 ~1977)之墓。潘玉良从孤儿、雏妓、小妾、画家、画院教授到世界著名艺术家,主要是因为遇到了两位“贵人”。一位是丈夫潘赞化,让她自由独立,助她走上美术之路;另一位就是与其合葬的王守义,在法国帮她开办画展,全面的经济赞助,是潘玉良晚年的同居伴侣。1977年,潘玉良病逝,王守义花重金在蒙帕纳斯公墓买了墓地,1981年王守义去世后便于潘玉良合葬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安德烈·雪铁龙(André.Citroen),<span style="font-size: 18px;">雪铁龙创始人。1878年2月5日在法国巴黎出生。父亲是个从事珠宝生意的商人,母亲是波兰人。</span>22岁那年,他去波兰外婆家探亲度假,途中看到一个由“人”字形的齿轮而产生灵感,其后发明了人字形齿轮传动系统,并获得专利。1913年创立了自己的公司,专门从事齿轮传动机的生产。1915年,安德烈·雪铁龙创建了雪铁龙汽车公司,这是法国第一家采用流水线生产汽车的厂家。由于采用先进技术,因而在它刚成立仅仅第6个年头中,年产量即突破100万辆。雪铁龙在1935年死于癌症,葬于巴黎的蒙巴纳斯公墓。</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自由女神像的设计者--巴索迪之墓。</span></p> <p>🔻没想到公墓也能这么美,那么有艺术感,令人大开眼界了。</p> <p>🔻各位墓主逝世的年代不同,生命的长短不一,墓穴或墓碑的设计造型各异,都十分精彩,彰显了各自的个性。</p> <p>🔻谁说墓园只配拥有黑白二色?谁说墓碑墓穴一定要千篇一律?</p> <p>🔻多姿多彩,各具特色是这里的亮点。</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兄弟俩在此相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似乎是丈夫的妻子忧伤地坐在墓前,诉说着心底无尽的哀思。</span></p> <p>🔻长眠于此的名人们,为公墓引来了如织的游人,今曰的蒙帕纳斯已成为巴黎著名的旅游目的地。他们只是睡着了,他们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里。</p> <p>🔻虽然已是初秋季节,墓园内却没有萧瑟的景象,而是郁郁葱葱。这里没有烧香、点烛之气,静思和默想替代了悲嚎恸哭,墓园则成了花园。</p> <p class="ql-block">🔻粉丝挺多的。</p> <p>🔻世界各地的游人前来寻找各自尊敬和喜爱的名人踪迹,那些墓前常年鲜花绽放,有一股生生不息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那双手,是她对生与爱的渴望,令人震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老人的悲痛和无助,一览无遗。</span></p> <p>🔻每天有那么多的人来这里瞻仰古往今来的先贤们,他们可以说是虽死犹生,这让我想起某人说的:有的人活着却早已死去;有的人已死去,却仍活着。</p> <p>🔻这里不像是我们常见的阴森墓地,而是灵魂安息之所:宁静又高雅,阳光灿烂,鲜花盛开。</p> <p>🔻这是一本打开的书和一朵盛开的鲜花。</p><p>其实,每个人都是一本书,出生是封面,死亡是封底。我们虽然无法选择封面和封底,但书里的故事,我们却可以由我们自己自由地去书写。请将自己的故事写得生动点,再生动点。</p> <p>🔻在里面走着走着,随时可以在不经意间遇见一位名人墓,只是我不识外语,有点遗憾。</p> <p>🔻墓园很大,我离开主干道,去里面看看,在这里可以看到一座座造型各异的墓。墓前的鲜花,碑上的铭文,仿佛在述说着长眠地下的亡灵的故事。</p> <p>🔻很多墓碑、墓穴本身就是艺术品,你会发出由衷的惊叹,也许只有在巴黎才会如此浪漫。</p> <p>🔻这是一座纯洁的少女墓,后面是公墓的围墙,外面是繁华的都市,是充满人间烟火的现实世界。外面是生的短暂,繁华似锦,里面是死的永恒。秋叶如此静美,身处其中便会生出别样的淡泊和领悟来。</p> <p>🔻每个石棺与墓碑都有自己的特色,或高或低,或圆或方,肯定就是依照当事人自己的故事设计的。</p> <p>🔻又是一部敞开的大书,上面写着逝者最精彩的人生篇章。一个人的一生,就如同一本书或是一部电影,真希望这本书或这部电影是自己喜欢的类型,千万别白来这一趟人世啊。</p> <p>🔻看着这些年代不同、形态各异的墓穴,真会发出如此的感叹:人生几十年而已,一个石碑就是你的归宿。那时候你躺你的,我睡我的,再多的钱、再大的官、再宽的房子也没用了……。</p> <p>🔻在里面行走,似乎行走在生与死的边界,似乎在与自己的心灵在进行对话。此时此刻,会有深刻的感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从公墓出来,“重返”人间,没有了对死的恐惧,充满了对生的理解:人终有一死,总要活出自己的精彩来啊。</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