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沧桑"大水井"。【摄影】余全明

猎手视觉

<h3><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b>  国人大都知道四川刘文彩庄园,然而在"龙船调"的故乡-----湖北利川的大山深处有一座完全可以与之媲美的地主庄园确鲜为人知⋯它就是大水井李氏庄园。</b></span></h3><h3><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b> &nbsp;该庄园坐落于"龙船调"的发源地——利川市柏杨坝镇的莽莽群山之中,建于明末清初至民国时期,历时三百多年,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有八大庄园,历经沧桑,现由李亮清庄园、李氏宗祠、李盖五庄园三部分组成,像一首由土家唢呐、木笛、叶笛、锣鼓加西洋长号奏出的三部曲,演绎着一个家族的荣与辱,凝固了一个民族的建筑文化史。正月十五恰逢周末,天气晴朗,闲来无事,再次带着家人走进这深闺中的土家古建筑群,下面就跟着我的镜头,一起穿越百年去揭开它神秘的面纱吧……</b></span></h3> <h3>鸟瞰李亮清庄园全景</h3> <h3>沿着一条宽敞的青石板路,寻访由李亮清庄园、李氏宗祠、李盖五庄园组成的古建筑群落,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翘角凌空的朝门,这个大门就是李氏庄园最庄严,最显尊贵的大门,高高悬挂于门楣上的"青莲美荫"几个大字,直接告诉世人,欲攀诗仙李白为先祖,取其号"青莲居士"命名,显现出李氏诗书传家的理想。</h3> <h3>因信奉风水,朝门专门斜开了45度,这在民间建筑上是很少见的。</h3> <h3>走进朝门,让我们去窥探里面的秘密吧……</h3> <h3>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西式走廊,民国时期的深山中有此风格的设计,是因李亮清的三儿子曾留学于日本,专修建筑学,他在自己家中把中国的传统建筑和西洋的建筑融合在了一起。</h3><h3>西式建筑上面的白菜图案。白菜谐音是"百财",象征家财万贯。</h3> <h3>物是人非,唯有院子里生长了百年的桂花树静静地见证着家族的荣辱兴衰⋯此圆门由四块巨石拼成,叹为观止。</h3> <h3>李亮清的父亲李绍鸿,当时在襄阳做官。这是他50大寿时候,乡亲联合送了这一块"乡邦同寿"匾。字迹工整有力,也体现乡亲对他的爱戴。</h3><h3><br /></h3> <h3>室内处处都能感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教育后人"忍""让"为先的传统美德。</h3> <h3>雕饰精美的家俱</h3> <h3>上去便是小姐楼,专供小姐们玩耍娱乐的地方,在上面可以看到整个建筑群的主体。</h3> <h3>站在楼台上,现存李亮清庄园有24个天井、174间房屋尽收眼底,其装饰艺术值得一提。精雕细刻的柱础,玲珑剔透的窗棂,造型奇异的廊柱,曲径通幽的走廊,精致豪华的陈设,使整个庄园富丽堂皇而不俗气。</h3> <h3>从李亮清庄园西边出来沿着山路走上一二百米就是李氏宗祠。宗祠看起来更像一座威武霸气的古城堡,三面围墙一面山崖,高大的围墙和四角炮楼都是用巨石垒成。宗祠建筑倒是宫殿风格,据说是仿成都文殊院,修建于清道光26年(1846年),是院落式布局,有前殿、拜殿、祖宗殿三部分,建筑样式是三进四厢,大小房屋60多间。房屋内外,精美的木雕石刻和别致的浮雕图案随处可见。像这种规模和威猛的宗祠还是不多的。这个祠堂是李氏家族的权力中心,也就是族长和豪绅们祭祖、办案、办公、开会、娱乐的地方。在宗祠正面东侧有个小门,出门是用高墙围起来的下山石阶,沿着走下去就会发现一口小井,有意思的是旁边高墙上却写着"大水井"三字,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大水井???图片上的白岩便是龙桥河峡谷。</h3> <h3>李氏宗祠全景</h3> <h3>宗祠属典型徽派建筑,屋檐上面有青花瓷拼花。原材料来自湖南长沙和江西景德镇,当时不通公路的鄂西山区靠水运至重庆奉节后肩挑马驮运到大水井,运来之后,按照构图所需把它敲碎,一点点的粘上去,粘成各式各样的图案。从中可以窥见当时李氏家族的财力非同寻常。</h3> <h3>宗祠两边的墙上分别刻有"忍""耐"二字,两旁对联写的是:头上有天心可对,眼前无事业当修""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这是在教育子孙后代人在做天在看,不能做亏心事,闲来无事多修行主业。后联指一定要孝顺父母,不能只看重资财。大丈夫不能偏听妇言,对自己的孩子也不能溺爱。</h3> <h3>跨过一道道门槛,仿佛跨越了几个世纪。锈迹的铁门守护着沉淀的历史,却阻挡不住时代的脚步。铜钉穿透的祖训在回廊的脚步声中浅吟低唱。</h3> <h3>"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此处有崇山峻岭之异,其人非礼门义道不由"。虽然对联不是很工整,但意境深远,处处彰显儒家和宗族意识和观念。</h3> <h3>两边是家族的家规祖训,沧桑岁月,还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后辈族人。</h3> <h3>宗祠主殿名为魁山堂。是因为李氏二兄弟当时从湖南逃难到这里安家落业,李廷龙字号天魁,李廷凤字号岐山,两兄弟成就一番家业后修此祠堂,故名魁山堂。里面供奉的便是李氏二兄弟的雕像。</h3> <h3>𥦬花四角是蝙蝠雕花,喻意"福"来</h3> <h3>迈上宗祠的城墙,得讲讲"大水井"的来历了:民国十五年,川军土匪头子贺国祥率领1000余名枪手盯上了李家庄园。李氏家族放弃四周的庄园,全族男女老少七百余口,全部退入李氏宗祠,与贺国祥相峙。却不料宗祠蓄水池一夜全部漏掉。在这飞来的横祸面前,土匪围祠断水,李家勉强维持了两天便拿出金银出面于贺国祥交涉。</h3><h3>此后,末代族长李盖五耗资修建了一道高大城墙,将水井围入祠堂之内。水井夹墙于1931年竣工,墙梯依山势逐级升高,墙上布设枪炮孔108个。李盖五在夹墙的正面题写了"大水井"三个字。这便是大水井名字的由来。</h3> <h3>城堡上的瞭望口和射击口依存,仿佛还能隐约的听见昔日的枪炮声。</h3> <h3>外墙壁上能清楚地看到城内射击口和过去子弹留下的痕迹,那一场硝烟仿佛就在昨天。</h3> <h3>沿着夹墙内的石阶下去,这就是传说中的"大水井"了,水井虽小,但耗费的工程量巨大,直到如今也还是周围群众的主要水源。</h3> <h3>民国十九年,李盖五亲笔题写的"大水井"三字。</h3> <h3>  回望过去,黑瓦白墙里的世界,承载了太多的感伤。城墙内盛开的腊梅表明旧时代已经过去,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已经到来……</h3><h3> 历史在这个封建小王国里演绎了一段辉煌,又涂抹了一段悲壮。或许,在土家人的眼中,&quot;大水井&quot;已不仅仅是&quot;大水井&quot;,她是土家人镶嵌在莽莽群山中的一颗灿烂的土家文化明珠;&quot;大水井&quot;也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指代,她是土家人贮藏在大脑中的一层记忆和回味——因为那里有土家人的太多的历史文化承载。</h3><h3> </h3> <h3>高仰台李盖五住宅全景</h3> <h3>从高仰台李盖五住宅出来,我们便来到龙桥河金子坝,河滩岩石上长满了青苔,清澈的河水从中流过,这不由让我想起了本土土家族作家雨燕以大水井的故人往事为原型创作的长篇小说《这方凉水长青苔》,它展示了大水井古建筑文化价值和不平凡的兴衰历程,值得品读。临走时我将一捧清水放入唇中,把溶解的岁月仔细品尝⋯(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