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以前,每到盛夏,作为防暑降温的福利,清华后勤都会给教职工提供自制的汽水儿解渴。生产汽水儿的车间,就在主楼后的东侧。各系、厂都会领来一沓子汽水票,每天中午都会派人去主楼打汽水儿。</h1><h1> 天气最热的时候,也恰逢暑假,放假在家的孩子们也都拎着家里的暖壶、大把儿缸子什么的,顶着烈日沿着二校门儿到主楼的路边儿上劫着去。</h1> <h1> 凡见到拉着大保温桶的三轮车、手推车过来,就一口一个叔叔阿姨的叫,嘴一定要甜,要让人看着可怜,就好像今天喝不上这口汽水儿就活不下去了似的。大人们一般都能给一些,咕咚咕咚几口就喝没了,那时候也不怕凉。继续接着再要。</h1> <h1> 有时,我们也经常跑到主楼后半地下室的汽水车间去蹭水喝。在当时,那可是全清华最凉快的地方,讨不着汽水儿喝,解解凉儿也不错。好像记得管事儿的叔叔姓刁,留着个小分头,有一双锃亮的皮鞋。个子不高,脸色有些苍白,也许是长期在潮湿地方工作的缘故。每天跑到他这儿磨着蒙汽水儿喝的孩子众多,但很少有能得逞的。有一次边儿上没人,他居然答应了让我打汽水儿,高兴得我嗖的一下跑过去接了满满一暖壶,又趴在水管子上喝了个肚歪,这才拎着暖壶往家跑,刚到一区后边的大沟时,由于太得意了,脚底下一滑,啪唧,摔了个大跟头,暖壶摔的粉碎了,好不容易求来的汽水儿瞬间都喂了油葫芦。完了,暖瓶没了,回家怎么交代啊?后来还是邻居燕东子,从他爸单位帮我顺了一个暖水瓶出来,我才敢提着回家,那时候的暖瓶,长得都一模样儿。</h1> <h1> 细一想想,当时所谓的汽水,也就是用自来水儿兑点儿糖精、香精之类的,再冷冻一下的凉水。大人小孩没有不爱喝的,一口下去,透心儿的凉。直到现在,清华自制土汽水儿的味道,依然还是我舌尖上的一缕记忆。</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