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儿趣事之--清华主楼

小院儿杂记

<h1> 在几十年前,站在保福寺这一带,抬眼就能看见清华的主楼,在当时,绝对是属于地标性建筑。它之所以称为主楼,自然也是清华的门面。</h1><h1> 主楼坐北面南,前面就是清华东门,门外以前是一大片菜地,也就是现在主楼前广场、建筑设计院这一带。出了东门,只有一条往东去的小马路,过了铁道就是林学院了。说也奇怪,清华园的校门,只有这个门,说是东门,但不冲着东开。</h1><h1> </h1> <h1> 我对主楼最早的记忆就是六六年去主楼前看批斗王光美,当时只隐隐记得她脖子上的一串兵乓球。</h1> <h1> 小时候,对能进主楼里玩耍,绝对是一种奢望,很难混得进去,一定要想尽各种办法才行。</h1><h1> 在清华里,有电梯的高楼,就只有九零零三跟主楼了。对于我们小孩来说,要是能坐一趟电梯玩儿,睡觉做梦都能乐醒。为了能进主楼玩儿,经常要趁着门卫大爷打瞌睡时,从值班室的窗台儿下面爬进去,或者是尾随在大人后面,拉着大衣襟儿假装是跟大人一起来的。好不容易混进去了,电梯有时还不开。只能爬十层楼梯,跑楼顶上看远处农田,还有冒着白烟的火车。也经常给楼里的大人们发现,一把给薅出去。</h1><h1> 主楼后厅,是个招待外宾的地方,听进去过的大孩子讲:招待大厅里面的沙发扶手上,都有暗藏的烟盒,一按按钮,香烟自己就点着了弹出来。我们孩子们关注o的不是香烟,而是香烟盒儿。但最终也没混进去过,更不知道这高级玩意儿到底有没有。</h1><h1> 香烟盒儿,是我们小时候的最爱,几乎所有孩子都爱攒烟盒。主楼后边的西侧,有个垃圾间,上面直通着就是垃圾道,是清华里一个著名能捡到好烟盒儿的地方,平时老锁着门。门上有个小方窗户,有本事的孩子都能翻进去捡烟盒儿。有一次我刚爬进去,正赶上上面倒垃圾,哗啦一下子全扣脑袋上了,以前的垃圾到是没有现在的脏,无非就是些废纸烟头。抖落抖落头,继续捡,没准儿就能捡到张"中华、牡丹&quot;什么的。</h1> <h1> 小时候学骑自行车,刚开始都是掏大梁骑,只能登半圈儿。偷偷把家里的二八大自行车推出来,先由主楼东侧的大斜坡骑着往上猛蹬,等冲上大台阶,再往后轱辘上别一块硬纸壳儿,就顺着西边儿的大下坡冲下去了,车条打在硬纸壳儿上"达达达达"的,就跟骑着摩托车一样,那叫一个美。</h1> <h1> 主楼曾经也是清华人的诺亚方舟。都说这老建筑能抵抗八级地震。在唐山大地震的时候,余震不断,人心惶惶,学校领导就让家属都去主楼里避难,每天还发馒头、榨菜疙瘩。那几天,我们可没少在里面折腾,终于可以理直气壮的进去玩儿啦。</h1><h1> 主楼,据说最早设计的是十四层,后来正赶上三年自然灾害,没钱了,就盖了九层。九十年代初期,又加高了两层。是典型的前苏联式建筑。现在虽然东门外五道口这一带高楼林立,这个具有五六十年代建筑风格的老楼,反倒更显得突出、醒目。、</h1> <h1> 前几天回清华办事,恰由东门进去,其结果可想而之,怎奈何一个&quot;堵&quot;字当先,让人进退不得。清华,已不再是那个&quot;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quot;的清华园了。</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