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b> 西安,古称长安,中国十三朝古都,沉淀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无论秦砖汉瓦,隋唐风华,各色美食都独具特色。或许每一个到西安的人,都有着一种古都情怀。</b></span></h3> <h3>前三天我们游览了西安北线(第一篇游延安详细介绍)</h3> <h3>黄帝陵</h3> <h3>轩辕庙</h3> <h3>壶口瀑布</h3> <h3>延安宝塔山</h3> <h3>枣园</h3> <h3>第三天的晚上回到了西安,去逛了西安著名的小吃街回民街。</h3> <h3>在回民街前的鼓楼,位于古都西安市中心,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三年(1380年),是中国古代遗留下来众多鼓楼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鼓楼之一。</h3> <h3>鼓楼的东南面是钟楼,建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1384年),明城墙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是中国现存钟楼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h3> <h3>夜色迷人,一座城市的名片</h3> <h3>D4:西安东线(兵马俑、秦始皇陵、华清池、西安事变旧址)</h3> <h3>第一个景点兵马俑</h3><h3>后面是秦岭山脉的骊山</h3> <h3>秦始皇兵马俑,亦称秦兵马俑或秦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个类别,即制成兵马(战车、战马、士兵)形状的殉葬品。</h3> <h3>综合馆,1974年3月,兵马俑被发现,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h3> <h3>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h3> <h3>当年打开陵墓时的第一张照片。</h3> <h3>著名的铜车马,2010年上海世博会在中国馆参展。(昏暗的场馆隔着防弹玻璃实在拍不清楚)</h3> <h3>一号场馆,在1974年农民打井时偶尔发现,所以称作一号坑。</h3> <h3>一号坑东端排列着全身穿着战袍的战士俑210人,后面每排68人,前后、左右成行,共计204人,组成方阵的后卫。坑的中间,排列着有38路战车和步兵的纵队,组成军队的主体。</h3> <h3>坑内对出土的兵马俑修复还原场地。</h3> <h3>二号场馆,发现一号坑以后考古学家在旁边探测到第二个坑。</h3> <h3>二号坑是一个由四个兵种构成的机动部队,有军士一千多尊,没有挖掘,因为现在的技术还不能很好的保护这些国宝文物,文物是不可再生资源,一旦保护不力,损失无可挽回!</h3><h3><br /></h3> <h3>三号场馆,继二号馆之后考古学家发现的第三个坑。</h3> <h3>三号秦坑是世界考古史上发现时代最早的军事指挥部的形象资料。(也在保护中没有开发)</h3> <h3>兵马俑博物馆内遇到了一个特别能侃的讲解员,整个游览在轻松愉快过程中度过。</h3> <h3>兵马俑博物馆门票。(被导游收走前拍个照留作纪念)</h3> <h3>兵马俑博物馆园内望着巍巍秦岭,横贯于中国内陆腹地,是中国南北文化,东西文化的聚合地和交汇点,八百里秦川,铸造了这座山岭成为华夏的文明的父亲山。</h3> <h3>中午品尝了陕北特有美食九大碗,"望八百里秦川秦风秦韵秦腔情系关中,品五千年文明陕菜陕味陕酒落座席面。"横批:"嫽咋咧"。</h3> <h3>饭后驱车前往华清池,途中路过秦始皇陵。</h3><h3>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嬴政的陵寝,中国第一批世界文化遗产、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3> <h3>第二个景点华清池</h3><h3>又名华清宫,包括原骊山国家森林公园,与颐和园、圆明园、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为中国四大皇家园林。</h3> <h3>望京门前唐玄宗与杨贵妃歌舞群雕</h3><h3>唐朝(618——907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高峰期,即使从当时的整个世界来看,唐朝也拥有极为突出的势力和影响力,堪称东亚世界的中心。"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元和中兴"、"会昌中兴"这些名词常被史家津津乐道,因此唐朝又被冠以"大唐盛世"之名。</h3> <h3>华清宫长生殿,殿前是芙蓉湖。</h3> <h3>湖边上矗立着杨玉环巨型雕塑。</h3> <h3>紧挨着芙蓉湖是九龙湖景区,湖的南岸和东岸建有许多仿唐宫殿,以红色为主调,配以青松翠柏,垂柳草坪,碧波粼粼的九龙湖宛如瑶池仙境,沿湖四周殿宇对称,廊庑逶迤,龙桥横亘,柳荫匝岸,令人赏心悦目。</h3><h3><br /></h3><h3> </h3> <h3>九龙湖畔的石舫</h3> <h3>湖边长廊</h3> <h3>唐御汤遗址发现于1982年4月,御汤遗址的发现是我国隋唐考古的又一重大成果,为研究我国沐浴史、封建等级制度和唐代宫廷建筑提供了珍贵的实物史料。</h3> <h3>"海棠汤",俗称"贵妃池",始建于公元747年,汤池的平面造型颇似一朵盛开的海棠花,因此而得名,专供杨贵妃沐浴。白居易《长恨歌》中"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的杨贵妃在这花朵一样的浴池中沐浴了近十个春秋。</h3> <h3>"莲花汤"是玄宗皇帝沐浴的地方,占地400㎡,是一个可浴可泳的两用汤池,充分显示了至高无上、唯我独尊的皇权威严。</h3> <h3>"星辰汤"修建于公元644年,是专供唐太宗李世民沐浴的汤池,池壁造型是南峭北柔,初步推测是工匠模拟自然界山川河流的造型修建的。传说原址上面及四周无遮物,沐浴可见天上星辰,故名。在星辰汤后面还有温泉古源。</h3> <h3>华清宫温泉第一出水口对风湿、关节炎等疾病均有明显的疗效,因而吸引历代帝王沐浴游幸。</h3> <h3>华清池温泉水温常年保持43℃,水质纯净,细腻柔滑,水中含有二氧化硅、氟离子等10多种矿物质。</h3> <h3> 贵妃也比不上我们,她没有吹风机,浴后她要登上晾收亭,让头收天然风干。这是贵妃的晾收亭。</h3> <h3>第三个景点"西安事变"</h3><h3>环园院门,唐御汤遗址博物馆东面,是一座颇具江南园林特色的雅致小院——环园。1900年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西巡西安,往返都就寝于此。1936年,蒋介石亲临西安,将环园辟为临时行辕,部署剿共计划,引发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h3> <h3>五间厅由西往东依次是:秘书室、蒋介石卧室、蒋介石办公室、部署进攻红军的会议室、侍从室主任钱大钧的办公室。</h3> <h3>蒋的办公室</h3> <h3>卧室</h3> <h3>会议室</h3> <h3>五间厅旁,还有一座蒋介石沐浴室,里面的浴池建于清代,仿贵妃池形制而建,康熙、慈禧、光绪都曾在此沐浴,蒋介石下榻五间厅期间,将此池作为他的行辕沐浴室。1957年,梅兰芳来华清池游览沐浴,为该池题名"杨妃池"。</h3> <h3>1936年12月12日凌晨4时许,张学良、杨虎诚带兵对华清池形成包抄之势,酣睡中的蒋介石突闻枪响,仓惶在两名侍卫扶持下从华清池五间厅后窗遁跑,藏于半山腰一虎斑石东侧石峡洞内,后来被搜山部队发现,扶掖下山,返往西安。</h3> <h3> 这里就是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时蒋介石藏身处。</h3> <h3>兵谏亭在骊山西绣岭虎斑石处。高4米,宽2.5米,作为峥嵘岁月的历史见证赫然耸立。</h3> <h3> 1946年3月,由胡宗南发起,黄埔军校七分校全体士官捐献而成,名曰正气亭,1986年12月在纪念西安事变50周年前夕,正式命名为兵谏亭。(在文革期间叫作"捉蒋亭")</h3> <h3>兵谏亭旁的山壁上雕镂了一组与西安事变相关的历史人物浮雕,浮雕整体气势恢宏,栩栩如生。 </h3> <h3>蒋介石之子蒋纬国为父亲提的词</h3> <h3>蒋介石的爱将陈诚为西安事变题词</h3> <h3>碑海书林</h3><h3>出华清宫时,拍下了宫内的一个碑林。(新建的景点)</h3> <h3>傍晚回到西安市区,自由行去大唐芙蓉园,路径大雁塔,忍不住拍了张黄昏时刻大雁塔。(明天正式介绍它的历史)</h3> <h3>第四个景点大唐芙蓉园</h3><h3>位于大雁塔东南侧,仿照唐代皇家园林式样重新建造的中国最大的仿唐皇家建筑群,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锦秋担纲总规划总设计。</h3> <h3>今天正好是农历正月十五,有幸看到西安在这里举办大型灯会。</h3> <h3>夜色中的陕西大唐芙蓉园鸡年元宵灯会以西安特有的"唐文化"为基础、"凤舞九天、世世太平"为主题。</h3> <h3>彩灯数量众多,造型新颖,将陕西历史、民俗故事、鸡年春节文化、流行元素等完美融合,为市民和八方游客献上一场精美绝伦的鸡年元宵盛筵。</h3> <h3>一组组五彩缤纷、千姿百态、形象各异、栩栩如生的花灯让人目不暇接,赏心悦目、啧啧称赞!</h3> <h3>D5:西安市内游,陕西历史博物馆、大雁塔、永兴坊、古城墙</h3> <h3>陕西历史博物馆,中国第一座大型现代化国家级博物馆。</h3> <h3>陕博的建筑特征为"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唐风建筑群,由我国著名女建筑师张锦秋设计,主次井然有序,高低错落有致。</h3> <h3>两边回廊,完全体现了唐风建筑的雄浑雅健。</h3> <h3>走进展馆序言大厅,中央陈列着一尊巨大的千年石狮(系唐代顺陵石狮的复制品),是女皇—武则天的母亲(杨氏)顺陵前的护陵兽前。它造型宏伟、气势磅礴,堪称"东方第一狮"。</h3> <h3>石狮背后是以奔腾的黄河和黄土高原为主题的巨幅浮雕。走狮和黄土高原上的黄河共同寓意着中华民族已经崛起,并且在不断的向前迈进。</h3> <h3>博物馆集中珍藏陕西地区出土的珍贵文物370000余件。(馆内文物都是轮流展出,所以稀世之宝能饱眼福的只有一两件了)</h3> <h3>青铜器(汉彩绘雁鱼灯)</h3><h3>已登录注册的有3900多件。藏品时代上起商周,下止秦汉。种类有礼器、乐器、兵器、车马器、生活用品和生产工具。其中最为典型的商周青铜器,许多器物(如多友鼎、师献鼎等)上铸有史料价值很高的铭文。造型较为典型的有先周凤柱斝、西周牛尊、它盉、战国鸟盖瓠壶和汉彩绘雁鱼灯等。</h3> <h3>历代陶俑(兵马俑)</h3><h3>已注册的有2000多件。藏品时代包括秦、汉、北朝、隋、唐和宋、元、明、清。质地有陶、彩绘陶、釉陶和三彩。艺术形象有文武官员、甲士侍卫、男仆女侍、西域胡人,以及天王、镇墓兽和马、骆驼等各种动物。</h3><h3>由于得天独厚的优势,陕西历史博物馆所藏古代陶俑种类多、数量大、等级高,而且产生演变的序列完整,在中国博物馆极为少见,尤其是天真古拙的汉代陶俑和雍容大度的唐代陶俑最为著名。</h3> <h3>唐代墓葬壁画(宫女图)</h3><h3>馆内收藏400多幅,画面面积1000多平方米。是1952年至1989年先后从陕西关中地区25座唐墓里揭取的。墓主均系唐代三品以上的皇亲国戚和朝廷重臣。画面内容有四神、仪卫、建筑、狩猎、生活及唐与四邻的友好来往等。</h3> <h3>历代建材(汉代文字瓦当)</h3><h3>已注册的有1000多件。藏品时代上起两周秦汉,下至唐宋明清。器物种类有陶制的瓦、瓦当、砖、昭尾、水道和石刻建材,以及金属建筑构件。</h3> <h3>历代陶瓷器(盛唐瓷器)</h3><h3>已注册的有5000多件。有史前仰韶文化彩陶、西周原始青瓷、汉代釉陶、唐三彩、古玻璃、琉璃、唐秘色瓷和宋耀窑青瓷等。器物种类包括生活用品、文具和殉葬明器等。</h3> <h3>青釉提梁倒注瓷壶,国宝级文物。</h3><h3>五代文物。1968年出土于陕西彬县。此壶造型古朴典雅,制作规整精细,纹纹繁褥华丽,尤其是构思奇特,设计巧夺天工,被认为是国内外存世耀州窑瓷器中最为精美的一件。</h3> <h3> 唐鎏金双凤纹银盘,鎏金工艺现已失传,所以如此工艺精美之物便是稀世珍宝。</h3> <h3>唐永泰公主墓出土的绿釉碗,永泰公主李仙蕙,唐中宗第七女,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坟墓被冠称为"陵"的公主,规格与帝王相等。 </h3> <h3>离开陕西历史博物馆,游览大雁塔。</h3><h3>大雁塔位于西安市南的大慈恩寺内,又名"慈恩寺塔"。玄奘为保存经卷佛像主持修建了此塔,塔有五层、九层数次变更,最后固定为今天所看到的七层塔身。</h3> <h3>大雁塔作为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古印度佛寺的建筑随佛教传入中原的佛塔,并融入华夏文化,是凝聚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标志性建筑。</h3> <h3>西安大雁塔喷泉位于大雁塔北广场,拥有世界最长的光带、世界首家直引水、规模最大的音响组合等多项纪录。音乐气势恢宏,喷泉造型大气,让人叹为观止!</h3> <h3>喷泉有7级迭水,与大雁塔7层相印合。它的设计都是我国最新推出的科技含量极高的新颖水型,整个喷泉声、光、水、色有机结合交相辉映。</h3> <h3>永兴坊,原地为唐朝魏征府邸旧址,现今是著名的小吃街。喜欢享受舌尖上美味的吃货们可以到谏臣魏征的府邸尽尝集聚陕西特色的各地美食小吃。</h3> <h3>享受完美食出来,看见一民间艺人在坊前舞文弄墨、笔走龙蛇。西安不愧为历史古城,藏龙卧虎之地。</h3> <h3>西安城墙又称西安明城墙,广义上包括唐城墙和明城墙,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h3> <h3><br /></h3><h3>西安城墙主城门有四座:长乐门(东门),永宁门(南门),安定门(西门),安远门(北门),这四座城门也是古城墙的原有城门。明末李自成由东门攻入西安。</h3> <h3>西安城墙是在唐皇城的基础上建成的,已有600多年历史,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城垣建筑之一,是中国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筑。</h3> <h3>这是长乐门的箭楼,挂着紫气东来牌匾。</h3><h3><br /></h3> <h3>与箭楼对应着的是整楼,城楼上高悬旭日东升匾额。</h3> <h3>敌人即使攻入城门,也好似进入瓮内,会受到来自四面居高临下的攻击,因此两楼楼下这一空间也叫"瓮城"。</h3> <h3>城墙包括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正楼、角楼、敌楼、女儿墙、垛口等一系列军事设施。</h3> <h3>城墙完全围绕"防御"战略体系,城墙的厚度大于高度,稳固如山,墙顶可以跑车和操练。</h3> <h3>城墙上还陈列着许多冷兵器时代的武器,我们由于急着赶返程飞机,所以就此收兵了。</h3> <h3>华夏民族之摇篮,东方文明之滥觞,中国革命之圣地。</h3><h3>游西安充分满足了我的大国情节和身为中国人的自负情怀,让我在繁华的都市和浓厚的古老中,冲撞到晕天暗地,骄傲到忘乎所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