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我的教学生涯

史文彦

<h3><br></h3><div> 自1986年9月步入讲坛,弹指一挥间,想想30年过去了,这30年的教学生涯点缀了我的生命,让我的阅历更加丰富,更使我明白了生活的真谛。</div><div> 仍还记得带着一脸稚气的我,当第一次走进教室的时候,甚至看到有的学生们的个子比我还高,通过慢慢的接触、了解后,我把他们当成了自己的朋友,对他们的那种关心和爱护,不亚于对自己的好朋友、自己的弟弟妹妹,也就是这样和学生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自己也不知送走了多少批学生,那些学生的面容早已模糊,甚至名字也早已记不清,但有时遇到一些似曾相识的人们,突然间叫一声“史老师”,心中立即一阵激动,有时还听到有朋友说在哪里碰见学生打听我,还有的学生打听到了我的微信,多年后还能被学生仍记在心里,我有着深深的感动,觉得自己的教师价值得到了很好的体现。</div><div> 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教师对学生的慈爱更是一种把全部心灵和才智献给孩子们的真诚,这种爱是无私的,它毫无保留地、不带任何偏袒献给所有学生,这种爱更是深沉的,它体现在为所有学生所做的每一件日常小事中。多年来,我一直使自己努力恪守着这个教学理念,正是这样,换回了给学生留下的深深记忆</div><div> 从教30年,我最难忘的有一节课是五年级下册的《桥》,在备课做教案时,我真正的融入到了那个故事中,课上讲了一名老支书在遭遇到洪水滚滚袭来时,做了一个难以抉择的决定,或村民们生存,或自己生存。在那个生死攸关的时刻,他把生的选择留给了村民们,把死的选择留给了自己和儿子。我从自身以一个母亲的身份去想那名老支书,虽然他是众人的支书,可他也是儿子的父亲啊,当他把儿子拉下桥时,他得多难过,他得有多大的心理承受力啊,可是在父亲和支书的身份之间他选择了支书,在儿子和村民之间他选择了村民,那节课我讲的声情并茂,眼泪在眼眶打转,讲台下的学生们听得特别认真,还记得当时有一位听课的老师没有控制好情绪,流出了眼泪。那也是我终身难忘的一节课,课后得到了校长和老师们纷纷赞许和认可。</div><div> 在我的教学生涯中还有一个小插曲, 1994年初,我当时任职的学校,考试成绩一直不理想,1994年秋季,接到了上级让我当校长的任命,我也算是受命于危难时刻,年轻气盛的我接任了校长一职,上任后自己代了五年级的语文,期末考试后,我的语文成绩排名全联校第一,学校的教学工作一下子跃到了镇第九名,得到了我最希望看到的回报,村领导还特地在学校开会嘉奖,对我的工作表示了肯定。再后来因为怀了儿子的缘故,在学校繁重的工作压力和家人的极力劝阻下,我选择了辞任校长职务,两年多的校长任职经历就在我的教学生涯中画了一个句号。</div><div> 2013年秋,我因病在家休养,但做梦都想回到日夜思念的学校。一年后,我不顾家人的劝阻,带着刚刚康复的身体回到了校园,因为在学校,我的生活才会更充实,也有了用武之地,才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每天因学校生活的充实而知足。虽然因为身体的原因没再登上讲台授课,但是我力争把自己管理的每一项工作做到最好,把管理下的仪器室、实验室、图书室收拾干净,摆放整齐,给师生营造一种舒适的感觉。</div><div> 今值从教30年纪念之际,对自己做一个简单的评价:责任心强,认真负责是我的工作态度,雷厉风行是我的工作作风。</div><div> 三十年,一瞬即逝,记忆向心头涌去,“曾 经”二字随之缓缓流过心田,温暖着我,一遍又一遍,一次有一次。我怀念从前的点点滴滴,尽管岁月匆匆,但留下了足迹。抬头,微笑。闭眼,怀念。</div><div> 学校,是我不解的缘;教学,是我不了的情。</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