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由于缺乏文献记载,如今早已没有人说得清楚"达顿"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流行于青海的尖扎县、化隆回族自治县等地区的。</h3><h3> "达顿"藏语意为神箭之宴、射箭节庆或射箭庆典,"达"指箭,"顿"指宴会、节庆。"达顿节"是一个以民间射箭和对唱活动为主要载体,将射箭对抗赛、民间歌舞、说唱艺术融合为一体的藏族体育竞技节庆活动。</h3><h3> 青海藏文古籍研究会副会长、"达顿节"项目策划人完玛冷智是土生土长的尖扎人,年少时也曾参加过"达顿"。在他的理解中,"达顿节"承载着人们对和平、友谊的向往和诉求。</h3><h3> 2009年,尖扎县邀请完玛冷智针对这项活动撰写策划案。在为这项活动命名时,完玛冷智遇上了困难。尖扎人对"达顿"有着特有的称呼,可是最初这两个字究竟该怎么写,完玛冷智一直拿不定主意。那时,完玛冷智正好在参加拉萨的"雪顿节",他灵机一闪,干脆就用"雪顿"的顿。完玛冷智说:"‘达顿节’在命名形式上继承了藏族原有的节庆名称。" "达顿"的名字自此传播开来,这一节庆活动也有了固定的称谓。</h3><h3>"达顿"源于军事训练</h3><h3> 尖扎县是著名的射箭运动之乡。根据流传于尖扎地区的传说判定,在吐蕃扩张时期,尖扎县黄河两岸曾经是将士秘密开展军事行动的战略要地,而弓箭是尖扎人的先祖最主要的武器,那时,将士们常常比赛臂力和箭术,也设置靶子练习射杀,组织对抗,习武备战。</h3><h3> 完玛冷智说,随后,这种形式逐步演变为一种以对抗和娱乐为主要内容的射箭民俗活动,在不断的变化中形成了一种民俗活动。</h3><h3> 有专家认为,"达顿"的流行还与朗达玛灭佛的故事有关。完玛冷智说,公元841年,贝吉多杰在拉萨的布达拉宫无字碑附近刺杀了末代赞普朗达玛后,遭到通缉,他乔装后,一路逃到尖扎才安定下来,并将行刺所用的这套铁制弓箭,埋藏于黄河南岸尖扎县的境内。后来,人们掘出这套特制的铁质弓箭,并举行纪念活动,这个活动自此流行于尖扎、化隆等地区。</h3><h3> 完玛冷智小时候常到当年埋藏弓箭的地方玩耍,那时那里只垒着一个石堆,他听老人们说,弓箭就埋在下面。后来,那里建起了藏</h3> <h3>"<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达顿节"的奇特风俗</span></h3><h3> "达顿节"的举办时间并不固定,通常在冬闲时春节前后举办,由主办两村商量后确定。活动一般持续四至五天。第一天两村各自准备;第二天甲村前往乙村射箭,晚上住在乙村,通宵对歌;第三天上午射箭;第四天乙村回访甲村,下午比赛射箭,晚上举行宴请和歌舞活动;第五天上午射箭后全部结束。</h3><h3> "达顿节"期间,除了紧张、激情的射箭比赛,主要是以箭会友,增进友谊,因为射箭主要是男人们的体育竞技活动,"达顿节"也被称为男人们的狂欢节,"达顿节"期间,男女分工明确,主队的女子主要以歌舞接待客队射手,而摆宴、敬酒、倒茶等皆由男子负责。"达顿节"就此达到高潮,完玛冷智认为这也是"达顿节"最独特的地方。</h3><h3> 完玛冷智说,以前,尖扎地区的经济并不发达,前来主队村子参加"达顿节"的除了客队村子里射箭的人之外,周边村子的人也可以来观看,这些人的吃喝、住宿都要由主队负责。所以,作为主队的村子当年必须获得丰收,"牛肥马壮。"完玛冷智说。</h3><h3> 另一个条件就是村里不能有人戴孝。如若有人去世,整个村子里的人都要戴孝,也就是说这一年村落里的人就都不能唱歌、跳舞了。</h3><h3> 正是受到这两方面条件的限制。完玛冷智在尖扎生活过的村落,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只举办过两次"达顿"。</h3><h3> 据完玛冷智回忆,2001年,他家乡的村子从山上搬了下来,生活环境的变迁,导致了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慢就没人举办这一活动了。"人们在淡忘这一文化活动,它所承载的文化,它对整个村落的整合功能,它对人心灵的净化功能丧失了。"完玛冷智不无忧虑地说。</h3> <h3> "达顿节"期间,除了紧张、激情的射箭比赛,主要是以箭会友,增进友谊,因为射箭主要是男人们的体育竞技活动,"达顿节"也被称为男人们的狂欢节,"达顿节"期间,男女分工明确,主队的女子主要以歌舞接待客队射手,而摆宴、敬酒、倒茶等皆由男子负责。"达顿节"就此达到高潮,完玛冷智认为这也是"达顿节"最独特的地方。</h3> <h3><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在比赛中增进友谊</span></h3><h3> 完玛冷智介绍说,近些年,传统的牛角强弓和木箭、竹箭受到冲击,有退出历史舞台的趋势,加上文化所处的生态环境的改变和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传统意义上的"达顿"很少举办,尤其是对抗、歌舞、说唱、友好交往等节庆文化细节濒临灭绝。</h3><h3> 尖扎县文化馆副馆长尼玛太说:"‘达顿节’包含的内容很多,虽然我们一直在努力做抢救保护的工作,可是很多东西还是失传了。比如牛角弓的制作工艺,已经完全失传了。很多说唱艺人年龄已经很大了,连起码的沟通都很困难,而且他们绝大多数都不识字,没办法把这些口传的东西记录下来。"</h3><h3> 完玛冷智长期以来也在做文字搜集、整理和纪录片的拍摄工作。他认为,最理想的就是让民俗文化重归到人们的生活中。可是,这种回归困难重重。完玛冷智说,整个社会都在变化,许多民俗文化都失去了生存的基础。要想在现实中把这些民俗文化完整地保存下来已经非常困难,只能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的形式把它们完整地记录下来。</h3><h3> 在完玛冷智眼里,"达顿"核心的东西就是把各种民俗活动糅合在一起,让个体和集体同时能够在对抗中感受到对方的友谊,这在当时不断发生草场、牛羊、财产等纠纷的部落之间是尤为珍贵的。"达顿节"中的射箭、煨桑、唱歌、跳舞等都是围绕着这个核心发生的。</h3><h3> 完玛冷智说:"射箭作为一项竞技,不是为了暴力而是为了和谐,这是‘达顿’最核心的价值体系,也是对社会最有用的东西。" (作者:唐楠)</h3> <h3>达顿宴于2013年7月被省政府公布列入第三批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h3> <h3>作者:唐楠</h3><h3>摄影:尼玛太</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