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六南郑县协税镇社火

烟雨

<h3>社火(Shehuo)是中国民间一种庆祝春节的传统庆典狂欢活动。也是高台、高跷、旱船、舞狮、舞龙、秧歌等等的通称,具体形式随地域而有较大差异。</h3><div>“社火”来历源远流长,史料称:“社火,在节日扮演的各种杂戏”;又称:“民间鼓乐谓之社火,不可悉记,大抵以滑稽取笑。”(南宋·范成大《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原始社会中,人类为战胜野兽而生存,常在猎兽之后庆贺,或聚会扮兽庆贺,教育后代,树立智、勇、谋各方本领。这是最早的扮兽戏和“村傩”活动。农家以户族设“堂”,以村、堡设“社”;与“社”有关的事称“社事”,诸如“香火朝山会社”、“社火会”、“孝义会”、“自乐班会”、“曲子会”、“吃割食”(有地方称吃合食,也有的县乡称‘吃割四’,买卖土地写契约,让四邻同意、最后划押写契,四邻不找麻烦)等等,把各种不同爱好的人组织起来,设会头,订会章,收会(社)员,交会费,有一定的感召力量和威望,遇有不规行为,也有权力处理。这种会社,每逢迎神报赛、庆贺集会,必然举行游艺活动,锣鼓火把助威,狮子龙灯游行,人群相随,显然是“人威”助长了“神威”,就形成了“社火”风俗,它与民间的“香火”还愿风俗(庙会风俗),如同挛生姊妹,正像民俗所述:“社火娱神,香火娱人”。其含意深邃而味长。</div> <h3> 汉中最具代表性的社火是南郑城西的协税古镇社火。协税社火,历经千余年来的演进、升华、创新发展至今被誉为“民间社火文化艺术之乡”,而古老独特的社火艺术技巧、表演、绝窍的代代传承因极具文化科学价值被评选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年从腊月底到正月十七,协税的高跷古戏社火、高跷打斗社火、高跷舞狮社火,以及寓教于乐复杂、神秘的酷刑社火、火炮社火、血社火表演等等,天天吸引市县乡村数万人云集观赏,整个古镇锣鼓喧天,鞭炮悦耳,龙腾狮舞,游商云集,成为陕南最火热、最狂欢迎庆新春的盛大活动......</h3> <h3>愁眉紧锁的忧郁,孩子的脸上也无喜悦也无悲伤,恰恰一个阴影蒙在孩子脸上。自行车后面红彤彤的糖葫芦就是他们生活的希望,颇让人伤感的一幕。。。。。。</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