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font color="#39b54a">每年的正月十四到正月十六,在河北省任丘市吕公堡乡有个叫“后李花村”的地方,年年举办“糖墩儿节”,糖墩儿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糖葫芦。</font></h1> <h1> <font color="#39b54a">“糖墩节”它的由来缘于一个古老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有一位老奶奶带领两个孙子乞讨来到现在的后李花村附近,以后慢慢聚拢来别的乞丐,老奶奶信奉佛教,心地善良,经常把讨来的食物分一些给别的乞丐。后来,老人在一个正月十四去逝了,正月十五两个孙子安葬了奶奶后就离开了后李花村,到外地闯荡去了。等两个孙子成就了一番事业,并在某年的正月十五返回此地为奶奶建庙祭奠,并施舍钱粮给仍居住在此地的乞丐,年复一年形成风俗。如今,大庙已不复存在,以后每到正月十五,人们就自发地包素馅饺子来祭奠老奶奶,后来因日子艰难包不起饺子,因山楂果形似佛珠,遂以糖墩来祭奠,这个风俗一直沿用至今。 </font></h1> <h1> <font color="#39b54a">迄今已有100年的历史,这里自古流传着粘糖葫芦、送糖葫芦的习俗。一来二去,发展成每逢正月十五前后,十里八乡乃至北京,天津,保定及石家庄的游客蜂拥而至,慕名而来,累计有十几万人之多。</font></h1> <h1> <font color="#39b54a">今年的正月十四上午,央视也来直播了,大大提升了“糖墩节”的知名度。任丘周围十里八乡数百位制作糖葫芦的师傅大显身手,用山楂、山药、樱桃、草莓、香蕉、西红柿、西瓜等各种果蔬做成样式各异的糖葫芦,即开眼界、又享口福。如今任丘糖墩儿节已被列入沧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font></h1> <h1> <font color="#39b54a">今年的正月十四下午2点,天气风和日丽,阳光明媚,我和朋友赶往后李花村一饱眼福和口福,我居住的地方距离“糖墩儿节”的村庄有20多公里,半个小时就能到。</font></h1> <h1> <font color="#39b54a">我用相机真实记录了“糖墩节”的点点滴滴,人们有说有笑,漫步在后李花村的正街上,家长带着孩子游逛的居多,对于孩子们来说,可以一饱口福。生活原本就像糖墩儿一样丰富多彩,人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编辑此文,留住美好,分享快乐!祝愿任丘的“糖墩节”举办的一年更比一年好。</font></h1><h3><br></h3><h3><br></h3><h3> 作者: 肥牛</h3><h3> 2017年正月十六于任丘</h3><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