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曾經,我們曾經擁有年輕,</h1><h1>那時候的我們光彩照人、青春四溢,</h1><h1>內心充滿的是理想、是激情,</h1><h1>我們眼睛里透出的:</h1><h1>是清澈、是美麗、是魅力。</h1> <h3> 七十年代末,一群二八年华的青年汇聚在了这鹰嘴崖下、苏包河畔,组成了一个新的群体:77级高中班。<br /> 我们学校的名字叫"八一"中学,我们来自整个基地、来自不同的地方,人一下子多了起来,我们被分成了一班和二班。<br /> 这么多性格迥异、朝气蓬勃、精力旺盛的青年一下子聚在了一起,心灵的碰撞、情感的交流自然会发生很多很多的故事……<br /> 班上的同学基本上是由驻地的同学和住校的同学以及永安地方的一些同学组成,上高一时学校在永安街头,离住校同学近离驻地同学远,最远的同学差不多要走五、六公里,上高二时新的学校搬到了鹰嘴崖下,就变成了离驻地同学近离住校同学远了,差不多要走四公里左右。<br /> 步行是我们的唯一方式,风雨无阻,漫水桥是我们上学的必经之路,也是当时属于地标性建筑了,非常有名,当时有名的地点还有土石方、口袋区、新四栋等等地方。</h3><h3> 记得一次下大暴雨,持续的时间很长,河里的洪水越涨越高,待第二天早上我们去上学的时候,漫水桥仅仅只有桥面露出水面,时不时地有浪头掠过桥面,成了名符其实的"水中桥",周围浊浪滚滚、一片汪洋,其实这种情况下完全有理由不去上课了,可是我们几个男生还是决定冒险尝试一下,大家以最快速度冲过了漫水桥,其实这是非常危险的,人这时站在桥上,就会产生一种错觉,感觉整个桥是在运动的,弄不好就会失控冲进河里的。<br /> 而不管是在旧学校还是新学校,住在十几公里外辕门坝的同学每天都要乘车来上学,放学后再乘车回家。</h3> <h3> 同学们一定还记得"三用堂"吧,在这里曾经发生的一件事至今难忘,这就是放映刚刚引进的印度电影《流浪者》,我记得好像在一天里连放了三场,场场都爆满,我是连续看了两场。当时是安排了周围有值勤的,原本是不允许周围老百姓进来看的,谁曾想到来的老百姓是不计其数、人山人海。几个值勤人员根本拦不住,索性就不管了,这下可好了,老百姓则是一拥而上,礼堂里塞满了人,进不去的就爬上窗子上看,那场面可以用惊心动魄、蔚为壮观来形容了。一部《流浪者》的电影能够引来如此的轰动效应,也确实是出人预料,感觉就好像是一群饥民扑在了面包上,那种饥饿、那种渴望令人感叹不已。</h3> <h3><br /> 七十年代末电视机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电影已不是唯一的选择了,开始的电视机基本上没有国产的,好像都是苏联、匈牙利、罗马尼亚的,都是那种体型硕大、而屏幕尺寸却比较小的电子管的那种,后来又有了日本产的松下、日立牌电视机,最初是黑白的后来有了带彩的。由于当时私人还没有电视机,单位为不同的地方配备了电视机,并且有专人保管并负责开放,观看的方式仍然是像原来看电影那样,搬凳子占位置大家围在一起观看,与电影不同的是基本上天天晚上都有的看。<br /> 为了提高收视效果,在马鞍山上要建一座电视信号接收站,单位组织了义务劳动,往马鞍山上搬砖,我们学校也被"邀请"参加,同学们积极参加,山的高度不低,劳动强度可想而知,开始是四、五块,第二趟也只能是一、二块了,有的体格不行的同学实在累得不行了,干脆将砖丢在半山路上,自己躲到山林里去休息了。在同学们的积极参与下,接收站很快建好了,收视效果得到了很大改善。<br /> 那时我们爱看的电视有日本动画片:铁臂阿童木、日本电影《望乡》、《追捕》,最吸引人的还要算是美国电视连续剧《加里森敢死队》了,基本上每天都要去看,一集不看就觉得特别难受,看完回来心情还是久久不能平静,担搁了我们不少宝贵的学习时间,让人又爱又恨的电视机。</h3> <h3> 那个年代,还有一批与我们有很大联系的群体,他们比我们高几届,岁数比我们大几岁,这时的他们已经都毕业离开了学校,响应党的号召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了,这就是知识青年。<br /> 他们通常身着绿军装、脚穿牛皮鞋、肩披校呢军大衣、脖挂白口罩、骑着自行车,一副威风凛凛的样子,令我们这些小弟弟们羡慕不已。<br /> 那时候知青打架厉害是出了名的,我们常常听说在知青点,不同地方来的知青们相互之间打架的事情,也有知青内部打架的事情。如果那时有谁的哥哥是知青的,那他在学校里也会很牛。<br /> 他们也会经常到我们住校生的地方来玩,有时志趣不相投的两波人碰到一块难免就会发生冲突,我们住校生就目睹过一场全武行,看得我们是心惊胆战,当时我就在想:也许过几年我们也要下乡,我们也会是这样吗?</h3> <h3> 我们上高中时已经开始有高考了,但我们总觉得上大学离我们很遥远,一个学校能考上大学的寥寥无几,因此对学习没有太多的重视,大不了就是下乡、招工、参军这几种结果。因此我们有的同学也会出现一些"逃学"现象,那时候不光我们男生会"逃学",没有想到的是就连平时很听话的女生们也会去"逃学",男生们"逃学"一般都是贪玩,现在才知道原来女生"逃学"却是为了留下青春的美丽去照像馆照相了。</h3> <h3> 那时候表面上男女生之间接触很少,楚河汉界、"三八线"也是泾渭分明,可是正值青春年少、血气方刚、按耐不住青春的萌动,那时私底下同学们之间也会传出某某某和谁谁谁好了、某某给谁谁写纸条了、谁谁谁和某某某到什么地方去玩了、某某某男生在路上堵截谁谁谁了等等这些爆炸性新闻。<br /> 二年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随着高中学业的完成,同学们中有的考上了大学、有的参了军、有的参加了工作、有的则随父母转业远走他乡了,一个曾经的整体就这样变得支离破碎了,同时当时的许多传言也就不攻自破、烟消云散了。<br /> 从目前看,同班同学之间发生恋情真正走到一起的是很少的,同学情更倾向于发展成兄妹情和姐弟情。由于共同的学习生活在一起,而且有大部分都是从小学甚至是幼儿园一直到高中都在一个班上,彼此之间太了解、太熟悉了,每个人身上各种优点、缺点都暴露无遗,当然如果作为兄妹和姐弟是可以被理解的,也是能够容忍的,但是要真正成为夫妻的话,那么这些缺点就会被放大、被比较、就会变成不可饶恕了。</h3> <h3> 几十年以后,同学们的头发变稀少了、也变得斑白了,皱纹悄悄地爬上了我们的脸庞,体型也多多少少地发生了变化,很多同学也变成了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了,一旦相聚在一起就会发现彼此都已苍桑了许多,不免会感叹岁月刀子的无情无义,可是要不了多长时间,熟悉的声音、熟悉的性格、熟悉的动作又都会回来了,渐渐地你就会发现同学们都开始变得年轻起来,我们并没有那么老了,最后完全回到了过去的那个样子了,我们还是那个几十年前的他和她。</h3> <h5> 不能忘记系列:<br />1: 不能忘记的地方<br />2: 不能忘记的岁月<br />3: 不能忘记的同学<br />4: 不能忘记的往事<br />5: 不能忘记的味道<br />6: 不能忘记的生活<br />7: 不能忘记的青春<br />8: 不能忘记的篮球</h5><h5>9: 不能忘记的热土</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