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登武当山

魏学勤(马立昆仑)

<h3><font color="#010101">  武当山,家乡人也称大顶山。幼年时代常听老人说起朝(拜)大顶山的故事,他们津津乐道,令我心驰神往。当我初登武当山,在“一天峰”间歇栖之际,悠然看到左手拽着的“连心锁”上刻有“学勤”两个字,不禁惊诧:我姓名中的两个字是谁刻上的?什么时候刻上的?万千个连心锁中我轻易觅到,是天意?是巧合?还是其他?</font></h3>   时值二00五年深秋,全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大幕开启。我带领相关人员采访社旗民间文化传承人秦德颇先生。适逢他的古建队正在武当山附近施工,诚邀我们去现场看看。<div>我领略过泰山的雄伟,见识过华山的险峻,也知道武当山是道教圣地,真武大帝的道场,仙学道者的丰碑。它那神秘的面纱,吸引无数朝圣者纷至沓来。带着对武当山历史文化的憧憬,我难捺心中的冲动,前往寻找真武大帝登临时留下的脚印。</div><div><br></div>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汽车在十八盘中盘旋而上。一座座山峰被抛在身后踩在脚下。车身一侧是千仞壁立,另一侧是万丈悬崖。前方的山峰云雾缭绕、高深莫测,人和车像在画中游弋,如同仙境一般,既惊险又刺激,不觉惊出一身冷汗。</p><p class="ql-block">汽车开进停车场,我们开始登山,目标金顶。一路上由老秦当导游,我们边走边看边听。路旁的石缝中传出悠扬的道家音乐让人心旷神怡,飞天水库、七十二峰、朝金顶等典故传说被老秦演绎得活灵活现,让我们听的如痴如醉,如迷如幻,陡然生出几分敬意。走一步,那山,那石,光滑与嶙峋,是千万年细腻而粗犷的雕刻;走一步,那松,那竹,苍劲而挺拔,是几千载豪放而浓郁的琢磨;走一步,那水,那花,甜蜜而清香,是几代人含辛茹苦创造的美好生活……此时此刻,我真想化作武当山上的一颗红松,用自己的血肉之躯诠释和见证大山的百年沧桑,千年史诗。</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沿着弯弯山道,爬过“朝天宫”踏上“百步梯”,已经跋涉了一个多小时,两腿像灌了铅似的抬不动了。眼前的“百步梯”陡峭的一百级台阶,让人望而生畏。攀登至一半,实在不想再上了。恰在这时,从后面跟上来两个挑夫,每人担着几十斤重的食品和蔬菜,艰难而执著地攀登着;从山上下来个老太太乐呵呵地说,“坚持着,别停下,一会儿腿就不疼了。我今年80岁了,是来还愿的。春天时我向真武大帝许过愿,如今愿望实现了,我是来还愿的,心诚则灵啊!”老人家的生活也许并不富有,她的日子也许并不顺心,但她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让我感动:知足常乐,随遇而安,不抱怨,不浮躁;耐得清贫,耐得寂寞;脚踏实地,努力拼搏……。这不正是道家学说的文化元素吗?人若达到这种境界,你苦苦追寻的梦想,说不定已经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跨越“百步梯”,再爬“一天峰”,难度更大了。距离虽不算长,有1000多米。但陡峭惊人,几乎是直上直下。为了能给攀登者助力,台阶的左侧拉了一道铁锁链。游人可以拽着它一步一顿、亦步亦趋地攀缘而上。铁锁链上密密麻麻地套着成千上万个连心锁,像集结了一层蜜蜂一样,密密匝匝紧紧相连。同事们有的前头走了,有的在后头紧紧相随。我实在太累了,拽着铁链伫足歇息。就在这一瞬间,我忽然发现左手拽着的连心锁上赫然刻有“贺学勤”三个字。这在别人也许很平常,但于我却不一般。我的名字有“学勤”两个字。当初父母亲给我起名时,祈盼我“勤学一生无难事”,教育我“学问自从勤中来”。我因此发奋读书,努力学习,勤勉自律,靠知识改变了命运。1977年,恢复高考的第一年我一举考中,冲出了黄土地,跨越了小乡村,走向了更大的世界,受到乡邻们夸奖,一度成为他们教育子女求学奋进的模板。今天在这个小憩的时刻,在真武大帝面前,在千万个连心锁中,我无意中觅到自己的名字“学勤”,并且表示热忱致贺。这是为什么?是偶然巧合?是冥冥天意?还是其他因由?我百思不得其解。惊诧之余,我连忙呼唤同事们观看,大家都纷纷称奇。是啊,我从未到过这个地方,在这无数个连心锁中,你就是刻意去找特定的一个,也绝不可能一下子就找到。这让我很兴奋,也很振奋。一把连心锁,蕴含着日精月魂,锁一生的恋情和相思,锁一世的命运和前程。我真的很幸运,顿时浑身增添了力量。</span></p> <h3><font color="#010101">  金顶那壮观的建筑群已头顶在望,我一口气成功登顶,并兴致勃勃地在“武当之巅”柱石旁留影,凝一瞬为永恒,作为珍贵的纪念。</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为了让我们不虚此行,老秦特意聘请一名女导游详细介绍金顶上的真武大殿。我们的脚步随着导游移动。据介绍,金武大殿建于明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是我国最大的铜铸鎏金大殿。殿高5.5米,宽5.8米,进深4.2米。殿内栋梁和藻井都有精细的花纹图案,藻井上悬挂一颗鎏金明珠,人称“避风仙珠”。传说这颗珠镇住山风不让吹进殿门,以保证殿内神灯长明不灭。金顶内有真武铜像,重达10吨。古时候金殿没有避雷设施,雷雨时金殿四周电光闪烁,火球翻滚,绚丽灿烂。而每次电击后金殿都毫发无损,而且灿然如新,因此有“雷火炼殿”之说。听导游绘声绘色的讲解,我不禁为金殿的精美和神奇赞叹不已,更为古代先人的勤劳智慧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到由衷的自豪!</font></h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沐浴着夕阳的余辉,我站在武当金顶眺望远方,山谷幽深,峰峦叠嶂,山路蜿蜒像一条玉带缠绕峰间,引人遐想无限。目及所至,峰连着峰,山连着山,绵延不绝,逶迤壮观,令人荡气回肠感慨万千。</span></p> <h3><font color="#010101">武当山,你凝聚了历史不尽的烟云,深储着游人神秘的寄托。你用天使般的纤手化枯朽为神奇,织落叶成花朵。那一幅幅多彩的画屏,铸就成一个璀璨的生命,昭示着一个不屈的精灵。无论历史演进到任何年代,你诗的画面,画的意境,都依然是大自然千古称奇的杰作!</font></h3> 武当山,我还会再来的!<div></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