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苦难,品读《目送》 龙应台 著

简静

<h3>作为父母的子女,作为子女的父母,彼此的身份</h3><h3>是在一生之中一次又一次的目送中完成转换</h3><h3>只是第一次的目送是成长,</h3><h3>最后一次的目送却是永别。龙应台说这就是生活和生命的本真。</h3> <h3><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目送共由七十四篇散文组成,是为一本极具亲情、感人至深的文集。</span></h3><h3><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由父亲的逝世、母亲的苍老、儿子的离开、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写出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出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span></h3><h3><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正如作者所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span></h3><h3><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用追。"</span></h3> <h3>《目送》这本书,细加辨析的话,慈为慈爱、和善,是输一己之善良关爱于外界,方向向外;</h3><h3>悲,为悲悯、同情,是纳别人之痛楚无奈于胸怀,方向向内。</h3><h3><br /></h3><h3>无慈难以成悲,无悲亦难以为慈。这两者,互为因果,常常相辅相成,每每联袂而行。</h3><h3>很难想象到笔锋锐利、惯于批判外界现实的龙应台,在《目送》这本书中,开始对亲情作详尽感受描述,也开始对生活作深度的体会与思考,转向私密。如她对生命中两件刻骨铭心事情的描写。</h3> <h3>在《目送》中,龙应台明显地将笔触伸向了&quot;人&quot;的内心世界,用散文的方式,述说着生命中的悲欢离合。</h3><h3>她娓娓述说,述说着亲情的血浓于水,也述说着亲情离去的无奈与锥心疼痛,但更多的是告诉人们亲人的重要与亲情的珍贵,&quot;作为父母的子女,作为子女的父母,彼此的身份,是在一生之中一次又一次的目送中完成转换——只是第一次的目送是成长,最后一次的目送却永别。&quot; </h3><h3>这或许就是龙应台想要告诉给我们的生活与生命的本真。这些温情的语言,如一剂醒脑益智的良药,使我们深陷尘世羁绊的心灵,一次次得到解脱和自省。</h3><h3><br /></h3><h3>构成《目送》浓墨重彩的华章的部分,也就是写自己父母的那些篇章,首先体现的是一个&quot;慈&quot;字——不用奇怪,父母,是长辈,但是地球人都明白老人即孩子的道理,过了一定年龄的父母,就是孩子,就是晚辈,就是儿女们怀里浓浓的&quot;慈&quot;的最频繁也最紧迫的承受者。</h3> <h3>时间是一只藏在黑暗中的温柔的手,在你一出神一恍惚之间,物走星移。</h3><h3><br /></h3><h3><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span></h3><h3><br /></h3><h3>所谓了解,就是知道对方心灵最深的地方的痛处,痛在哪里。</h3><h3><br /></h3><h3><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有一种寂寞,身边添一个可谈的人,一条知心的狗,或许就可以消减。有一种寂寞,茫茫天地之间余舟一芥的无边无际无着落,人只能各自孤独面对,素颜修行。</span></h3><h3><br /></h3><h3>人生由淡淡的悲伤和淡淡的幸福组成,在小小的期待、偶尔的兴奋和沉默的失望中度过每一天,然后带着一种想说却又说不出来的‘懂’,做最后的转身离开。</h3><h3><br /></h3><h3><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一人走路,才是你和风景之间的单独私会。</span></h3><h3><br /></h3><h3>回忆真的是一道泄洪的闸门,一旦打开,奔腾的水势慢不下来。</h3><h3><br /></h3><h3><br /></h3><h3><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我们都知道了,母亲要回的"家",不是任何一个有邮递区号、邮差找得到的家,她要回的"家",不是空间,而是一段时光。</span></h3><h3><br /></h3><h3>贫穷的记忆,在事过境迁之后,像黑白片一样,可能产生一种烟尘朦胧的美感,转化为辛酸而甜美的回忆。</h3><h3><br /></h3><h3><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span></h3><h3><br /></h3><h3>如果科学家能把一滴眼泪里所有的成分都复制了,包括水和盐和气味、温度——他所复制的,请问,能不能被称作一滴"眼泪"呢?</h3> <h3><br /></h3><h3><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母亲,是个最高档的全职、全方位CEO,只是没人给薪水而已。</span></h3><h3><br /></h3><h3>我们这一代人,错错落落走在历史的山路上,前后拉得很长。同龄人推推挤挤走在一块,或相濡以沫,或怒目相视。年长一点的默默走在前头,或迟疑徘徊,或漠然而果决。前后虽隔数里,声气婉转相通,我们是用一条路上的同代人。</h3> <h3>文中没有歇斯底里的情绪,</h3><h3>但却让你有哽咽的滋味,让你体味到隐隐的悔恨与哀伤,正如作者所说,她的确是想让读者从她的文章中得到感悟,她也正在用她心酸的经历给我们还未曾有过悲伤体会的人指点迷津。</h3><h3>从小到大,从上学到上班,从欲走还留到不再回首,孰不知每一次的启程,都有一对关切的眼神在背后凝视着。</h3><h3><br /></h3><h3>整本书,也就是对时间的无言,对生命的目送。</h3><h3>将书中的一句话送给大家:<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quot;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用追。&quot;</span></h3><h3>读罢此话,你的心是否会剧烈的颤动一下呢?</h3><h3>那么,开始品读《目送》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