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小三线为什么会选择在皖南山区?有人猜测,这也许跟当年在上海工作的柯庆施有关。因为柯庆施是安徽歙县人,他知道老家穷不富裕。不管怎么样,小三线建在皖南,给当地的经济和技术带来了一定的改变。</span></h1><p class="ql-block"><br></p><h1><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当年搞小三线就是要根据上级指示,靠山、分散、隐蔽的战略要求。所以每一个小三线厂都是在独立的环境中建立起来的。而当年去小三线,有的都是拖儿带女去的,有的是学校刚毕业,参加工作没多久就去了。所以当时有这样一句口号:先生产,后生活,虽是这样说,但在山沟沟里过日子的话,职工的生活也是至关重要的。</span></h1><p class="ql-block"><br></p><h1><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于是我们卫海厂和所有小三线厂一样,开始造厂房、办公楼、食堂、菜场、学校、招待所、小卖部、医务室、供电自来水、家属房等等。经过很多年的努力,真是应有尽有,一下子将整个厂办成为一个社会体系了。</span></h1><p class="ql-block"><br></p><h1><span style="color: rgb(1, 1, 1);">而且在当时物资匮乏的年代,很多生活用品都是从上海运往这里的,连烟酒、肥皂草纸也是。在山里拿的工资基本上也接近于上海工资,每年春节放假,厂里专门放专车接送职工回上海~绩溪两地,所有小三线的单位都是有驻扎在屯溪市(现为黄山市)的上海后方管理局管辖。</span></h1><p class="ql-block"><br></p><h1><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总体来说,山沟里的生活工作还是可以的,就是离开了上海,都有点思念在上海的父母家人,以及孩子大了,为他们的前途有点担忧。好在没过多久,小三线调整撤回上海喜讯传来,梦才惊醒。这些后顾之忧才逐步得到缓解。下面图文讲述卫海厂招待所、篮球场、食堂的那些往事……</span></h1><p class="ql-block"><br></p><h1><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首先插入一组当年卫海厂曾使用过的信纸、信封、包裹单,通过信封及包裹单上邮政信箱的变化,从中可以了解卫海厂的一段邮政历史。</span></h1><p class="ql-block"><br></p><h1><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这是卫海厂刚刚建厂时使用过的4035邮政信箱,当时可能是市建四公司下属的404工程队在卫海厂建造厂房时,他们使用过的信箱,卫海厂也和他们共用这个信箱。</span></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卫海厂使用过的办公信纸</h1> <h1>徽州4035信箱后来改为徽州716信箱</h1> <h1>后来又从徽州716信箱改为皖绩溪106信箱(本篇部分信封和包裹单由宋建国山友提供)</h1><p class="ql-block"><br></p> <h1>1981年,卫海工具厂更名为“上海卫海机械厂”,所以信封上直接写厂名和地址了,一直沿用到1987年11月,上海卫海机械厂移交绩溪县政府为止。</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当年使用的办公信纸</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曾使用过的便笺</h1> <h1>这是1973年1月的一张包裹单,是由上海寄往卫海厂的,收件人都是大家熟悉的一位绍兴支农工,他姐姐从上海给他弟弟寄来一包红枣。当时使用的邮政信箱是徽州716信箱。</h1> <h1>这张包裹单的背面盖了一个红公章,“国营卫海工具厂革命委员会后勤组”,想当年绩溪县邮递员骑着自行车来厂送邮件,此包裹单由厂收发室签收后交于收件人,然后收件人拿了这张包裹单到所在部门盖了一个部门公章,收件人再上县城邮电局凭此单取回包裹。如今这张包裹单距今已经整整48年了,以上关于卫海厂使用邮政信箱的旧物件,是近年来新收集到的相关资料,故再次补充到本篇当中。</h1> <h1>这是一份1972年从上海寄往卫海厂的包裹单,用的邮政信箱是716信箱。</h1> <h1>这份包裹单的背面,领取包裹时间是1972年1月30日。</h1> <h1>这是一份1974年从上海寄往卫海厂的包裹单,用的邮政信箱是106信箱。</h1> <h1>这份包裹单的背面,领取包裹时间是1974年11月21日。</h1> <h1>这是一份1973年从上海寄往卫海厂的包裹单,用的邮政信箱是716信箱。</h1> <h1>这份包裹单的背面,领取包裹时间是1974年1月22日。</h1> <h1><span style="color: rgb(1, 1, 1);">首先还是让这张老画面,把你带进记忆中熟悉的场景,从这条由左向右走来的路,是出入卫海厂的主干道。图左边的这间矮房子是驾驶班存放汽油的,当时在地下埋藏了一个存放汽油的油坦克。</span></h1><p class="ql-block"><br></p><h1><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中间略微高一点的房子是设了一个警卫室,警卫室后面是一个公共厕所,记得有一年,上海南市副食品公司的一位同志来我厂出差,住了厂招待所,晚上起来方便(因那时招待所没有卫生设备),被毒蛇咬伤送医院。图右边的这幢三层楼建筑是厂招待所,一楼这一排是驾驶班所在地。(拍摄于1991年5月)</span></h1> <h1><span style="color: rgb(1, 1, 1);">这就是现在招待所所处的位置,门前的路就是卫海厂的主干道,每年春节放假,厂里放车子送绍兴籍职工回绍兴,这里是热闹非凡,为什么?因为这些同志都是老家在农村居多,他们会带上很多行李物件,比如煤饼、木柴、土特产、酱油猪头肉等等。</span></h1><p class="ql-block"><br></p><h1><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如果按照随便带的话,几十个绍兴籍职工的行李是没有办法装的下的。于是就规定了每人的行李重量,也就是在图左第一间房间门口用一台磅秤称重,现在回过头来想想,这些老同志也确实值得同情和理解。</span></h1> <h1><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我好像记得当初招待所是二层楼的,后来加盖了一层,才变成三层楼,不知说的是否正确?(拍摄于1991年5月)</span></h1> <h1><span style="color: rgb(1, 1, 1);">这次拍摄到的招待所和篮球场的一个镜头,从画面中可以看到,篮球场右边的一排二层楼房子已经被拆掉了,当年这里也是作为单身宿舍的。穿过楼下走廊进去是浴室。好像那时对当地老乡洗澡实行收费的,但也是象征性的。</span></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招待所一角</span></h1> <h1>这是我在2011年10月23日拍摄的一段视频,那年鼎奇链条厂刚刚将单身宿舍和招待所装潢好,本来准备打算搞山庄的,后来不知咋地,又没搞成而荒废掉了。</h1> <h1><span style="color: rgb(1, 1, 1);">这张招待所、篮球场的远景图,拍摄于30多年前,是从七村楼上的走廊里拍摄下来的。</span></h1> <h1><span style="color: rgb(1, 1, 1);">这是一张30多年前的老照片,画面中可以看到,那天光影特别好,看上去好像是上班时间,厂区内很少有人,只有在驾驶班门前有几个人在闲站着,其中中间一位妈妈怀抱着一岁左右的孩子,她是谁?如今这个被妈妈抱着的孩子,也已经是30多岁了,他(她)自己都已经是为人父为人母了。摄影是瞬间的艺术,将时间凝固定格在画面上。</span></h1> <h1><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今天的篮球场已经没有那些年的热闹景象了,想当年,晚饭过后,这里号称是灯光球场,打篮球是一批爱好者的休闲之处,叫做打球的起劲,看球的叫好,篮球场也是厂里举行重大室外活动的地方。如今这里被一家木制品工艺厂作为木制品组合件的喷漆工场。</span></h1> <h1><span style="color: rgb(1, 1, 1);">老镜头画面反映的是篮球架下,这是招待所上楼的扶梯,画面很熟悉吧,因为大家当年都上去过(拍摄于1991年5月)</span></h1> <h1><span style="color: rgb(1, 1, 1);">这是篮球场的正面画面,这幢房子是单身宿舍,想当年,住在二楼的职工,茶余饭后,站在走廊上,可以观赏到那些来来往往的风景线,不时还对漂亮美眉评头论足呢。(拍摄于1991年5月)</span></h1> <h1><span style="color: rgb(1, 1, 1);">看到这些一直存留在你们记忆中的画面,能不让你感慨万千吗?如果你现在去看现场,已经不是你记忆中的印象了,它会让你头脑死机的。(拍摄于1991年5月)</span></h1> <h1><span style="color: rgb(1, 1, 1);">这张摄于33年前的老照片,是当时在篮球场二层楼下,摆了一个主席台,当时厂党政工团领导·都坐在那里,是1983年6月1日,在篮球场举行6.1运动会。</span></h1> <h1><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厂领导老丁伯伯笑着给孩子们颁发奖状,那个孩子是谁?是李树发的儿子,这孩子当年四岁。</span></h1> <h1><span style="color: rgb(1, 1, 1);">1983年的6月1日,在篮球场举行了小运动员入场仪式,前面四位拿着五星红旗的是:老樊的小女儿、坦克(昵称)女儿、竺师傅女儿(还有一位看不清楚),紧跟着的是xys的儿子。他们依次从主席台走过。</span></h1> <h1><span style="color: rgb(1, 1, 1);">这是孩子们在进行表演操,旁边围着一群以妈妈们居多的家长。我查了一下,那一年的6月1日是星期三,怪不得没有见到更多的职工来观看,因为都在上班,也许是妈妈们可以允许有陪孩子的时间。</span></h1> <h1><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小运动员围着篮球场绕一圈后,各运动员在指定位置就位。</span></h1> <h1><span style="color: rgb(1, 1, 1);">这两位小朋友得了奖,瞧~小自行车上还都挂着奖状呢。</span></h1> <h1>两位小女孩也都得了奖,左边的是长兰的小女儿胖胖,右边的是泡饭(昵称)的女儿。</h1> <h1><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小小运动会圆满结束了,厂领导和这些老师和小朋友们的合影,图左边最后一排第一个是阿二(昵称)。</span></h1> <h1><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图左边 楼下第二个房间,是当年的领导,老丁的宿舍(爱人和孩子都在上海,属于夫妻分居两地)拍摄于1991年5月</span></h1> <h1><span style="color: rgb(1, 1, 1);">篮球场末端旁边的这幢房子是厂后勤组,房子的一楼其实是一个冷藏仓库,里面存放了食堂采购的不少猪肉等禽类品。这是为了确保食堂对职工的供应。楼上是后勤办公室和医务室。(拍摄于1991年5月)</span></h1> <h1><span style="color: rgb(1, 1, 1);">现在看到的这一排房子,原来是冷藏仓库和后勤组医务室的一幢房子,食堂、菜场、打开水的地方。可是现在已经被拆掉了,这房子应该是原来的食堂(现在与图右边的食堂礼堂相通的)反正不拿老照片比对一下,会让你思维错乱的。还是看看下面的画面吗。</span></h1> <h1><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当你看到这样的一张画面,马上让你勾起无限美好的回忆,仿佛又穿越回到了画面的时光…(拍摄于1991年5月)</span></h1> <h1><span style="color: rgb(1, 1, 1);">镜头中挥刀斩肉的是当年的食堂绍兴师傅沈福寿。(拍摄于1984~1985年)</span></h1> <h1><span style="color: rgb(1, 1, 1);">这位是当年的食堂绍兴师傅韦金元。(拍摄于1984~1985年)</span></h1> <h1><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后来厂理发室搬到浴室旁边的新房子里了,瞧瞧~一个厂理发室竟然有五把古董理发椅(这些椅子都是民国货),当初是由上海招聘而来的老张,从上海理发行业中的老理发店里淘来的。而且所有的墙上挂的大镜子玻璃,也是老的进口的。(拍摄于1984~1985年)</span></h1> <h1><span style="color: rgb(1, 1, 1);">这张老照片拍摄于30多年前的冬天,画面中可以看到,雪下的还蛮大的。当时是从菜场中间的这扇铁栅栏,朝溪坑对面的一村拍下来的场景。</span></h1> <h1><span style="color: rgb(1, 1, 1);">走到这里的是厂食堂礼堂(俗称食堂),当年建造这座礼堂是够曲折的,话说是盖食堂,其实美其名曰造大礼堂。但是上面也不容许你搞奢华,但是其整个规模又看上去不像食堂,于是为了蒙骗过关,只好将屋顶改成尖顶型,而不搞平顶。食堂竣工后,它是绩溪县算得上的一个食堂既礼堂,连当地县里开会都借我们的礼堂呢。 </span></h1> <h1><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可现在的食堂已经弄的面目全非了,当年的豪华已经失去,只有外面走廊里的一排吸顶灯,还在牢牢地驻扎在这里,让卫海人回来还能辩别出你的昨天。</span></h1> <h1><span style="color: rgb(1, 1, 1);">瞧瞧~卫海食堂的当年是多么的令人自豪,想当年,这里是全厂职工和家属的开心之地,我们的很多电影都是在这里看的,有时候后方好几个单位跑片轮流看,弄到半夜三更看电影很正常。那时候食堂看电影是厂里最快乐的一件事。</span></h1> <h1><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当年食堂大礼堂门口是卫海拍照的一个取景点,看看这些30多年前的小朋友多么可爱。</span></h1> <h1><span style="color: rgb(1, 1, 1);">30多年前老师和学生们在食堂门口的合影。</span></h1> <h1><span style="color: rgb(1, 1, 1);">40年前的食堂门口,这批风华正茂的团员青年在团旗的映衬下,留下了青春的记忆。</span></h1> <h1><span style="color: rgb(1, 1, 1);">看看现在食堂里面的惨象,真是不敢想象,这里已经被一家工艺品厂租用了。</span></h1> <h1><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在这张33年前的老照片上,在食堂里,大家坐在长椅子上观看6月1日学生小朋友们的表演,从这些绽放的笑容里,你可以感受到快乐带来的愉悦。</span></h1> <h1><span style="color: rgb(1, 1, 1);">食堂主席台上的领导和老师谈笑风生。</span></h1> <h1><span style="color: rgb(1, 1, 1);">这是幼儿园小班表演的节目《我们心里乐开花》</span></h1> <h1><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幼儿园大班表演的;情景谈话《熊猫请客》其中有一句:黑熊没礼貌,谁都不喜欢…</span></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小朋友们看的可认真了</span></h1> <h1><span style="color: rgb(1, 1, 1);">这里原来是礼堂的舞台,想当年舞台是领导召开全厂大会,外面的文艺团体和小朋友表演节目,甚至放电影时,舞台两旁是职工放椅子看电影的地方。</span></h1> <h1><span style="color: rgb(1, 1, 1);">这张拍摄于30多年前的食堂舞台的模样,看上去舞台还蛮大气的。</span></h1> <h1>那些年,舞台的墙正面曾经悬挂着领袖的画像,那是1976年十月粉碎四人帮后,舞台的墙上就挂毛主席和华国锋像。</h1> <h1><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从画面直看过去就是小卖部,以前小卖部是在楼上的,不知咋的,后来搬到楼下来了,也许是考虑到楼上不是很方便。</span></h1> <h1><span style="color: rgb(1, 1, 1);">这是30多年前的小卖部场景,图片中的这些人,你还能认出几个?图右侧摆放的是香烟。</span></h1> <h1><span style="color: rgb(1, 1, 1);">这台冰柜是厂里工人自己动手设计制造的,摆放在小卖部里面放冷饮,然后供应职工或者夏天发放冷饮之用。</span></h1> <h1><span style="color: rgb(1, 1, 1);">这个场景会让你重新回到当年的感觉,小卖部门前的这辆面包车你一定很熟悉吧,相信差不多大家都曾经搭乘过。这辆卡车停靠的位置旁边是画廊。(拍摄于1991年5月)</span></h1> <h1><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拉一个长镜头看看,多么熟悉的一幕。(拍摄于1991年5月)</span></h1> <h1><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同样的位置,如今的景象,会让你感到很失望…</span></h1> <h1>这是拍摄于2013年4月的镜头,四年前,合福高铁才刚刚耸立的一排钢筋水泥柱子。</h1> <h1><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今天,这里已经是面貌一新了,合福高铁已经顺利通车了,通车时间为2015年6月26日。</span></h1> <h1>请继续关注阳光的《那些年我们呆过的山沟沟》(三)</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