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学曲阜“三孔” 感悟儒学精华

黄丽芳

<h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了让学生超越课堂,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在大自然中探寻知识、实现自我成长,2月5日,博兴县实验中学2015级12班组织学生赴曲阜举行“诵《论语》,游三孔”游学活动。</h3> <h3>活动开始前,班主任邵老师向同学们讲述《论语》要义,明确活动宗旨和具体要求,充分调动和激发了学生的诵读激情。</h3> <h3>为了更好走近古圣先贤,学校特地为游学的学生们请了一名导游,向学生们进行详细介绍。</h3> <h3>孩子们服从纪律,认真聆听。他们专注的神态、靓丽的衣着、彬彬有礼的举止为景区增添了一抹靓丽,也引来景区游客由衷的赞美。</h3> <h3>走进先贤的思想世界,不仅让同学们对儒家思想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认识和了解,还增加了对祖国文化的崇敬与热爱之情。历经中华传统文化洗礼之后的实中学子们将所得所感进行总结、展示、分享。“曲阜三孔是世人对孔子的钦佩、敬仰、怀念和铭记,是对孔子文化的推崇和传承。‘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为知人也’,我要像孔子教导、指引的那样,知言懂礼善行,做个坦荡荡的君子。”同学们通过一篇篇观后感,分享着此次儒家文化探究之旅所收获的成果。</h3> <h1><font color="#ed2308"><b> 从孔子身边匆匆走过</b></font></h1><div> ——“三孔”游学有感</div><div> </div><div> 2015级12班 李瑞旻</div><div>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来到有着5000多年悠久历史的“东方圣城”曲阜游学。“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曲阜与孔子以及儒家文化密切相关,一天的游学,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这座历史古城悠久的文化底蕴和孔老夫子所提倡的儒家思想的深刻内涵。</div><div>&nbsp;&nbsp;&nbsp; &nbsp;我们游览的第一个景区是孔庙,孔庙占地约三百余亩,是祭祀孔子的庙宇。如今每年的孔子诞辰都会在此举行祭孔大典。</div><div> 孔庙主要的建筑有五殿、一阁、一坛、两庑、两堂、17座碑亭。分别建于金、元、明、清和民国时期。进孔庙的起点是一处石牌坊,上面刻着“金声玉振”四个字。孟子对孔子有过这样的评价:“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金声”、“玉振”表示奏乐的全过程,以击钟(金声)开始,以击磐(玉振)告终。以此象征孔子思想集古圣先贤之大成,如同奏乐,以金钟发声,以玉磬收韵,集众音之大成一样。</div><div> 穿过棂星门、圣时门、大中门、我们参观了奎文阁以及十三碑亭,再经过大成门,我们来到一个石碑面前,上刻“杏坛”二字,相传这就是孔子当年讲学的地方。杏坛十字结脊,四面悬山,黄瓦朱栏,雕梁画栋,彩绘精美华丽,坛前置有精雕石刻香炉,坛侧几株杏树,虽然已是冬天,但绿意尤在,守护着孔子的师道万古长青。在导游有声有色的讲解中,孔子当年讲学的情景不禁浮现眼前,我仿佛听到了孔子众弟子的读书声,这个声音穿越千年,来到我面前,变成了我们课堂的朗朗读书声,我也看到了老师对我们的殷切期望和辛勤的付出。</div><div> 孔庙的最后一个景点是大成殿,来到大成殿,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雍正皇帝手书“大成殿”三个烫金大字,大成殿是孔庙的主殿,门外正中是清雍正皇帝题书的“生民未有”匾额,殿内正中是康熙皇帝题书的“万世师表”和光绪皇帝题书的“斯文在兹”匾额,南面悬挂着乾隆皇帝题书的“时中立极”等匾额。殿内正中供奉孔子塑像,两侧是孔子的弟子塑像,为了表达对孔子的敬重,我们都进行了礼拜。</div><div>&nbsp;&nbsp;&nbsp;&nbsp; 游览完孔庙,我们来到了孔府。孔府有“天下第一家”之称,是孔子嫡系长期居住的府第,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典型建筑。孔府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内宅的宅门,宅门内壁上面有一幅状似麒麟的动物像,名叫“贪”。 据说是一种上古的神兽,传说它生性贪婪,能吞金银财宝。尽管在它的脚下和周围已全是宝物,但它并不满足,还想吃掉太阳,结果却被太阳所融化。把”贪”画在这里,是在警示后人莫贪多无厌,要做官清廉。</div><div> 孔林本称至圣林,是孔子及其子孙后代的安葬之处,也是世界上延时最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处氏族葬墓群。一进大门,是长一千米的孔林神道,两侧苍桧翠柏,郁郁葱葱。尽头便是“至圣林”牌坊,过了牌坊,再上洙水桥,通过甬道,再穿过孔林享殿,由东南角门进入孔子墓园。</div><div> 门内北侧有一枯干,树前有石碑一通,上书“子贡手植楷”,相传为孔子弟子子贡所植。孔子去世后,子贡由于在南方经商,没有第一时间赶回曲阜。在他来到孔子的墓前时,将哭丧棒插到了地上,没想到它竟生根发芽,长成了一棵大树。不过这树在清朝光绪八年被闪电劈中,今日只剩下了这一小段枯木。在古代,父母或老师死后应守墓三年,子贡由于愧疚,便在孔子的墓旁搭建了一间简陋的茅草屋,为孔子守墓六年之久。</div><div>&nbsp; 听过这个故事,我不免有些惊讶。在我国一直重视“尊师重道”,而子贡的故事不就是最好的体现么?所谓“一日之师,终身为父”,讲的就是要把老师当作自己的父母一样尊敬他。</div><div>&nbsp;&nbsp;&nbsp;&nbsp; 无论是孔庙、孔府还是孔林,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柏树,这些柏树有的已有两千多年,看着参天的柏树,遥想两千五百多年前,也是在这个地方,孔子乘坐笨重的牛车周游列国、推销他的治国理念,想象他满怀希望地离别故国,十四年间辗转呼告,黯然神伤,一生孜孜不倦,上下求索,虽然他的主张在他生前并未能得到应用,但他提倡的“仁爱”思想却是人类亘古恒常的追求和寄托。而我们,又能为自己的梦想去做什么、去坚守什么呢?</div> <h1><font color="#ed2308"><b> 这一程,我收获了许多</b></font></h1><h3><br></h3><h3> 初二12班 黄馨月</h3><div> 正月初九清晨,我早早地起了床,梳洗过后,拎起昨晚就收拾好的包,坐车前往旅行社。我们初二12班的部分同学和老师以及家委会的部分家长要一起前往孔子的故乡—曲阜,领略传统文化的风采和魅力。</div><div> 由于起得较早,又加上是冬天,周边格外的黑,路上几乎看不到什么明亮的光,连车子行人都不多见,在我的印象中,街道这般模样之时,可谓少之又少。抬头看看天空,寂静又冷清,似是有几粒星星点缀在那里,像极了冰山美山两眉间的美人痣,既使人觉得恬淡美丽,又不像刻意梳妆。虽是坐在车内,可总也感觉到两耳旁有几缕冷风吹过,或许是因为环境太过沉寂了吧。</div><div> 刚抵达旅行社不久,同学们便陆陆续续地来齐了,一切都准备好后,我们出发前往目的地。一路上,有人背诵《论语》,有人听着手机上的音乐,有人埋头大睡,也有人聊天欢笑。总之,大家在愉悦中,度过了五个小时。</div><div> 我们最先来到了三孔中的孔庙,发现这些建筑和想象中的差不太多,外形上倒有些像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在孔庙内,我们认真地听着导游的解说,导游那风趣的语言和生动的神情引得许多原本行走的游客停下他们的脚步来旁听,听着导游对每一处建筑的介绍,我们不禁被他深厚的知识储备所折服。于是,大家自觉围了个小圈,将导游围在其中。渐渐的,驻足的游客越来越多,这个小圈也变得越来越大,导游也似乎讲得越来越起劲儿。我们感受着古时候的文化,同时手中紧握的手机、相机也一直在“咔咔”地拍个不停,看样子,每个人都想把这些知识印在脑海里,把这些回忆永远地保留下来。</div><div> 随后,我们步行去了孔府,虽说路途不是很远,但由于大家平时缺乏锻炼,有不少同学的脚已经开始隐隐作痛。这儿的住房大多为黑白红三种颜色,一眼望去,显得严谨又庄重且不失风范。在我们留意的建筑中,大多都摆放着书画,不得不说,孔老夫子的家真是古色古香,案盈几堆,连空气中都好像弥漫着知识的味道。</div><div> 令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孔林。孔林,是埋葬孔家历代子孙的地方。我喜欢孔林,倒不是因为我喜欢研究墓穴,长大以后立志当个盗墓者什么的,它之所以留给我的印象最深,是因为林中的景。现在正值冬天,树木理应都凋零枯死,一片死寂,而这片林子中,大部分的树木还都是绿的,即使除去松树、柏树,剩下的树木里,也仍有许多绿得可人。虽说这是孔家历代子孙的墓穴所在处,可大家满眼都是生机勃勃的景象。风儿拂过,脸上凉凉的,耳边传来树叶沙沙的声响,这一切都让人觉得十分清爽。这风吹散了我们的头发,吹乱了我们的外套,也吹动了我们欢乐的笑容。这风,带来了舒适的感觉,也带来了不一样的美感。莫非……这就是知识的力量?</div><div> 回家的途中,我们大多都静静地坐着,有人休息,有人小声的聊着天,车内的气氛变得十分安静。一段时间过后,大家又活跃起来,满足的感觉溢出了每一个人的胸膛。这一程,我们收获了知识,收获了快乐,更收获了珍贵而又美好的回忆!</div> <h1><font color="#ed2308"><b> 游文化古城 寻中华之源</b></font></h1><div><br></div><div> 初二12班 杨家鸣</div><div> 五点,天还昏昏沉沉的,一声鸡鸣刺破夜空。我揉着朦胧的双眼从睡梦中醒了过来,穿好衣服,下床洗漱。匆忙吃了些早饭,看看表,已是五点半了,该走了。不久,我来到了山水旅行社门口,等到人到齐后,就上车出发了。</div><div> 去哪儿?孔子的故乡——曲阜。</div><div> 路上,大家有说有笑,就连一贯晕车的我都没有任何难受的感觉,天慢慢的亮了,我们也不知不觉的出了博兴。车在疾驰,望向窗外,一座座高楼,一棵棵树,一朵朵云都在模糊中向后退去,看着身后渐行渐远的家的影子,还真有一点小小的不舍。每次“出门”都有这种感觉,看来这就是家的魔力吧。想休息会儿,抬头看看表,才七点多,还早,想睡一觉却又睡不着,于是我想起了孔子。说到孔子想必没有一个中国人不知道吧,他被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可以说孔子代表了一个时代,他的儒家思想在古今的中国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影响了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与态度。他是中华民族永恒的“瑰宝”,是一笔巨大的财富。</div><div> 进入这座古城,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一座座的仿古建筑,灰色的墙,配以绿树和一点红色,让人感觉仿佛回到了千百年前,眼前浮现出一幕幕昔日的画面,亦真亦假,如梦似幻。于是,我们开始了我们的“三孔”之旅。孔庙是孔子教学的地方,它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气息,一棵棵古树,一块块古碑,让人感到一种莫名的庄严,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是多么享受,多么美妙啊!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大成殿”,它气势磅礴,庄严神圣,给人一种无形的压力。孔府是孔子的子孙居住的地方,它简单古朴,但其中的花草树木和各种陈设,着实让人流连。转眼到了吃午饭的时候了,我们步行了约半个小时,才抵达了一个环绕着古风的饭馆。午饭很丰盛,比想象中的要好得多,虽然不是山珍海味,但也足以填满肚子了。大家一边吃饭一边交谈,其乐融融的。饭后,我们乘车来到了孔林。进入孔林,首先看到的便是“一里路”,也正表明了孔子“以理服人”的态度。坐着电车,不久便看尽了整个孔林。大大小小的坟墓、古碑接二连三的映入眼帘,数不尽的树木围绕着它们,显得格外的庄重,神秘,清幽……</div><div> 一天的“三孔”之旅结束了,我们坐上车,向家的方向驶去。再见,“三孔”;再见,曲阜,这一天很充实,很愉快。</div><div> 返程的车还在行驶,天渐渐黑了,太阳渐渐落山了,月亮渐渐升起了,但明天天依旧会亮,太阳依旧会升起,月亮也依旧会落下,而孔子的思想,中华的文化,也会像太阳月亮一样,不停的传下去,永远不会消失。</div> <h1><font color="#ed2308"><b> 跟着孔子去游学</b></font></h1><div><br></div><div> 2015级12班王雅璇</div><div>&nbsp;&nbsp;&nbsp;&nbsp; 2017年2月5日,大年初九,我们一行32人,怀着无比激动和祈盼的心情,来到了向往已久的文化圣地——曲阜“三孔”。</div><div>&nbsp;&nbsp;&nbsp;&nbsp; 一路上的舟车劳顿丝毫没有削弱我们对于孔子和儒家思想的渴望。在曲阜,我们不但见识了孔子家族之大,体会到儒家经典的奥妙所在。而且还了解了孔老先生的为人处世之道,在我看来,这次的"三孔"旅行,是我们这些少年推崇孔子的象征,感受到儒家思想丰厚的文化积淀和悠久历史。</div><div>&nbsp;&nbsp;&nbsp;&nbsp; 来到“三孔”,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万仞宫墙,在旁边立了一块大碑,上面刻着“孔庙、孔府、孔林”六个大字。导游给我们讲解了“万仞宫墙”这个名字的来源:从前有个人叫叔孙武叔,他曾经对大夫们说:"子贡的学问很深,比孔子还要强些。"子贡听说后就对他说:"人的学问好比宫墙,我的这道墙不足肩头高,别人很容易看到里面有多少东西,我老师这道墙有好几人高,别人看不到里面的东西。"而明代学者胡缵宗却仍然认为数仞宫墙仍不能表达他对孔子的赞扬,于是将其改为"万仞宫墙"。”听了导游的一番讲解,我心中的感慨更多了一分:子贡的学问已然受到了大家的推崇,可他不骄傲不自满,仍然知道并清楚自己的水准,还可以为老师来辩驳,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谦虚”吧。弟子尚且如此,师父更不必说了。而我们在现实社会中,却经常因为一些小小的成绩而骄傲自满,与孔老先生比起来,可真是羞愧难当啊。</div><div>&nbsp;&nbsp;&nbsp;&nbsp; 走入庙中,四道大门一层层的将我们的视线挡住,重重叠叠的却类似于深宫里的建筑,孔庙里有十三座高大的亭子,里面有很多皇帝的题词。庙里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一个屋顶的角伸到了对面亭子的两个角当中去了,导游说这叫做"勾心斗角",这把我们大家都逗乐了。最著名的建筑就是大成殿了,这座大殿全是用木头做成的,没用一个钉子,房梁也都是用木头穿插而成的,到现在还完好无损,就算是现在,我们的楼房可以经过地震而完好无损的也是少数啊。看到这里,我实在是佩服古人的聪明与智慧啊。</div><div>&nbsp;&nbsp;&nbsp;&nbsp; 我们游学的第二站是孔府。孔府又称“衍圣公府”,位于孔庙东侧,有“天下第一家”之称,是孔子的后代长期居住的地方。孔子死后,子孙后代世代居庙旁看管这里,后来孔氏后裔住宅扩大到数十间,并且随着孔子后世官位的升迁和爵位的提高,孔府建筑不断扩大,在明、清两代是更是到了一种鼎盛。</div><div>&nbsp;&nbsp;&nbsp;&nbsp; 最后我们乘坐游览车参观了孔林,孔林据说是孔子及世世代代子孙的墓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家族墓地。里面最著名的就是孔子墓、孔鲤墓和孔汲墓。孔子的墓高高隆起,像是马背一样,碑上刻着“大成至圣之文宣王墓”。有趣的是,由于上面有个“王”字,皇帝总是不肯跪拜,于是就将王字中的那一竖给拉长,使下面的那一横被前面的石头挡住,所以就成了“干”。皇上也就可以跪拜了。</div><div>&nbsp; 经过一天的游学,我们无不感受到,孔子的一生都走得艰难,走得孤独,但却从来没有停下前行的脚步。他永远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朝着自己理想而迈进的“不舍昼夜”的行者。</div><div>&nbsp;大哉之孔子,不在廊庙,不在逝波,而在薪继火传,代代不息中也。</div><div>&nbsp;&nbsp;&nbsp;&nbsp; 未来,谁将撑起中华文化之根?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愿我们薪火相传,都能做好中国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div>

孔子

孔林

我们

孔庙

三孔

孔府

曲阜

导游

游学

子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