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梅

抚摩月色

<h3>摄影:抚摩月色</h3> <h3>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h3> <h3>母亲的名字叫:笑梅</h3> <h3>她是一个集真、善、美于一身的善良女人。年轻时不光是人美貌,工作上更是技术能手,在全国先进工作者大会上接受周恩来总理亲自接见并批准选送到苏联学习。</h3> <h3>在全国先进工作者大会上,与同是全国先进工作者的父亲相识,当时父亲比母亲在技术创新能力上更胜一筹,长长的游行队伍前四排是中国的四大领袖的画像,第五个画像就是革新能手父亲的画像。心比天高的父母一见倾心……</h3> <h3>母亲临出国留学的前期政审出父亲家里成份高,上级领导要求母亲如果去苏联留学,必须与父亲分手。母亲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爱情,放弃了出国留学的机会……</h3> <h3>为了响应党的号召支援内地的国家建设,父母离开了东北来到了河南洛阳。在洛阳经历了60年代初期的三年自然灾害……母亲给我上了第一课:善良</h3> <h3>门外响起了扣门声:我开门一看是一个年轻的女人,胳膊上挎着一个柳条编织的筐。脸上肿的明光发亮的。她怯生生的喊我母亲大姐,你买个筐吧……母亲说我们不需要筐。女人一下跪在地上哭了起来……诉说了全村没有吃的,连树皮都吃光了……</h3> <h3>母亲亲手为她做了饭,让她吃饱了,剩余都带回去,并把自己的衣服和鞋子整理了一筐让她拿回家。同是处在困境的我们家,我眼巴巴的看着母亲把千恩万谢的女人送走。从那一刻,我懂得了做人要善良……</h3> <h3>母亲有一个好嗓子,常常在做家务时会唱:一条小路、流浪者之歌、月儿弯弯照九州、洪湖水浪打浪、深深的海洋……摇篮曲……好多好多的歌……好听极了……</h3> <h3>母亲老大,下面有7个弟弟妹妹,只有姥爷和母亲工作,所以母亲和姥爷承担起了娘家的生活重担。她是出了名的孝女。为了娘家,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有病也舍不得看病,硬撑着上班,因为休老保只能给百分之六十的工资。</h3> <h3>尽管如此,她仍然不忘了善良。那是64年吧?我们已经又辗转到了开封,开封那时候比洛阳还穷,只有一条街叫马道街,别的地方全是坟地和一眼望不到边的沙土地。</h3> <h3>一到夜里,走廊里睡满了要饭的孩子,母亲就会把我放在自己的床上,让要饭的小孩和她的哥哥睡在我的床上。我记得可清楚,那个小孩子还尿了我一床。妈妈一边安慰孩子别怕,一边给孩子做早饭。</h3> <h3>孩子的哥哥说他还有两个弟弟,一个村一起来了很多小伙伴。父母闻听赶紧把家里最大的锅拿出来,做了满满一大锅稀饭,走廊里 排起来长长的领饭的队伍……</h3> <h3>66年吧,那时候粮食是限量的。母亲遇到了一个要饭的,她哭诉了自己的男人住院没有钱看病,家里7个孩子2条裤子,都没有办法出门……母亲的心又痛了……</h3> <h3>从那一天起,母亲每个月都要省出点粮食给她家,并把家里的衣服鞋送她们穿。更甚的是有一次把我才穿了一天的我仅有的一件新裙子也给她,让她的孩子穿。那一次,我哭了……这一帮就是整整十四年,直到她的孩子都大了,直到母亲79年去世。母亲走了,她们一家连面都没露,从此永远的消失不见了……</h3> <h3>76年我工作,有个同事那年17岁,她母亲刚刚去世半年,当我母亲知道后就把她当作自己的女儿,给我编织毛衣,也会编一个和我一模一样的毛衣给她,给我买裙子也会一模一样的给她也买一件,并且嘱咐我一定要对她好一点,没有妈的孩子很可怜……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一直亲如姐妹……</h3> <h3>从我记事起,母亲的身体就一直不好,直到79年由肾炎转变成尿毒症。受尽了苦难,病痛让母亲无法入睡,无法躺在床上,一躺下就痛得厉害,痛的真是生不如死。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护士来给她打针,她用微笑迎接护士。我记得很清楚,那个护士姓孙。孙护士说:阿姨,今天痛的好些了吗?我看你精神不错,笑了……母亲苦笑道,那能不痛呢。我是心痛你们当护士的天天都在看病人难看的脸。我是想让你在我这里开心点……说这句话后的第三天,母亲就永远的离开了我们……</h3> <h3>刚满46岁的母亲走了,她用善良走完了一生的道路。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浪漫时她在丛中笑……</h3> <h3>她虽没享受一天的福,但她却永远活在我的心中……她用一生教会了我做人要善良……</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