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市西山公园山水风光与历史沧桑

曾志明

<h3> 西山公园早在1000多年以前的唐代便成为旅游胜地,是桂林最早被开发的旅游景区。</h3> <h3> 春节前夕,同学一行来到西山公园聚会游览。</h3> <h3> 西山群峰,山峰环绕耸立,与西湖、桃花江相映,形成山重水复的奇景。</h3> <h3> 每近黄昏,夕阳斜挂山峰,云林变幻,金光万道,紫气蒸腾,尽显桂林老八景之"西峰夕照"美景。</h3> <h3> 西湖,湖水明透如鏡,山峦翠彩,倒映水中,其景美不胜收,似人间仙境。</h3> <h3> 西湖观鱼,鱼比游人还多。</h3> <h3> 隐山,位于西湖东南湖伴,湖中荷香涟漪,烟波袅袅,其间的隐山于湖中若隐若现。笔者身后即为隐山。</h3> <h3> 隐山多洞,清代学者阮元所著的《隐山铭》中记:"一山尽空,六洞互透。"六洞各呈姿态,多与泉水相连,成为地下"龙宫",人称"八桂岩洞最奇绝处"。</h3> <h3> 景区有丰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唐代南方五大禅林之首一一西庆林寺的原址。</h3> <h3> 景区现有唐碑石刻、摩崖造像1000余件,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3> <h3> 这是笔者在观音峰顶上的留影,背后为雷劈山。桂林人不会忘记,50年前,在这片美丽的自然山水风光大地上,曾经是炮火连天的战场。交战双方均为群众组织,人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却做出骨肉同胞相残的事。</h3> <h3> 图片前方为观音峰,右前方为雷劈山,大门右边为隐山,主要战事就发生在这里。</h3><h3> 1967年2月,桂林市革命造反大军临时服务委员会成立(简称造反大军);同年5月,桂林市无产阶级联合指挥部成立(简称联指)。1968年6月,"联指"兴安夺枪后,制定了"南北佯攻,西线突击"的作战方案,决定在西山一带组织一次大打,向"造反大军"发起总攻。</h3> <h3> 1968年7月13日凌晨,"联指"人员分别从西、南、北三面向"造反大军"发起总攻,重点突击西山一带,一度占领了桥头山、雷劈山,后因遭到"造反大军"的猛烈反攻,"联指"被迫撤离雷劈山。17日晚10时,"联指"向西山发起新一轮进攻,打死"造反大军"红卫师3人。红卫师由桂林师范大学红卫兵组成,都是17一18岁的学生。</h3> <h3> 7月19日,"造反大军"出动一个武装连,进攻并夺取了恭城县民兵驻守的白岩山阵地。在阳朔县民兵的支援下,恭城县民兵收复了失去的白岩山阵地,并将"造反大军"人员围困在半山腰进行围歼,除少数几人侥幸逃脫外,被打死40余人。在无路可逃的情况下,一些红卫兵高呼口号,从悬崖跳下摔死。</h3> <h3> 同日,"造反大军"为夺回白岩山,因104部队礼堂为"联指"据点,无法通过,于是炮击104部队礼堂。同时,为了摧毁"联指"设在东方红玩具厂的炮兵阵地,因方位、距离沒测准,致使越南学校中弹。</h3> <h3> 7月21日,"联指"再次强攻雷劈山,这次激战双方合计死、伤30余人。随后几日,"联指"多次向"造反大军"据守的飞凤山、雷劈山、打靶场等地发起进攻,双方反复激战。</h3> <h3> 至8月3日,"造反大军"已无法固守西山一带,在军事上采取以攻为守,固守湘桂铁路以东、阳桥、榕湖以北一带。</h3><h3> 桂林市"文革"中的西山大战,交战双方参战人员逾万人,时间长达2个月,桂林市两大派群众组织和12县民兵均参战,双方死于这场交战的人员和无辜群众达600余人。</h3> <h3> 8月20日,桂林地、市革委会和桂林警备区司令部、政治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全面落实中央七-三布告的公告》,随后12县民兵武装进入市区,由"八-二O"行动引起的抓、抄、游斗风持续一个多月,"造反大军"被彻底消灭。</h3><div> 1983年春,在处理"文革"遗留问题中,负有人命案责任的原西山参战的"联指"人员和民兵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直接负有人命案责任的人员受到刑事责任追究,直至判处死刑。</div> <h3> 这是从观音峰上看到的市中心一带,今天的桂林市区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巨大变化,人们安居乐业,尽情享受美好的生活,再也不愿看到当年人斗人的生活,但愿景区战场的悲剧永远不再重演!</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