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姆们都是战士》 ——《老炮儿》观后感

刘天义

<h3> 说起“老炮儿”这词儿,并不象传的那样儿仅和“炮 局”有关,说穿喽,这个“炮”其实就是男人的老二,和眼么前儿说的“屌 丝”的“屌”是一个部位。<br></h3><div> </div><div> 老炮儿,是文革以来北京四九城多少有一号的顽主们,对自己的一种自嘲,意思是老了,过时了,江湖上很久没有哥的传说了。就象自称老朽一样,并非尊称,如果当年当面喊谁谁是老炮儿那是在骂人。不过,时代变了,老炮一词已洗去当年的自谦的霉味,变中性词了。 </div><div><br></div><div> 变成中性的不只是“老炮儿”一词,还有我们这个以中性为美的时代,片中官二代小飞就是代表,他那种“小鲜肉”的秀美形象,许多人狂呼太帅了,但在老炮儿六爷看来并不帅,甚至有一种“二 尾 子”的可耻,在他们的视野里是绝不夹小沈阳和李宇春们的。</div><div><br></div><div> </div><div> </div><div><br></div> <h3> 他们的心目里还是崇尚英雄好汉的,而好汉是要有侠肝义胆、义字当头的,他们常暴粗口,同情弱者,却不畏强暴,甚至是敢用鲜血换回尊严的,这种阳刚气十足的“糙美”在老炮们的身外现在是很少能遇到了,更多的是阴柔的秀美,这才是新生代们所追求和崇尚的,新生代们从骨子里是看不起老炮儿们的。 </h3><div><br></div><div> 小飞对六爷的鄙视是有理由的,你不就住后海西边金丝胡同,十几平黑乎乎的老宅子里吗?开个小卖部,卖点三块一瓶的北京老酸奶,骑一二八车,养一黑八哥,周围老街坊不是胡同串子,就是卖煎饼果子、卖票的、超市的、教书的吗?就俩铁磁,一个是怂包(灯罩儿),一个是公安局的儿子(闷三儿),外加一过了气的傍家儿(话匣子),他们不是穷得叮当烂响,就是兜里永远比脸干净,要钱没钱,要势没势。要不是因为那个不争气的马蜂儿子晓波睡了人家小飞的码 子,划了人家小飞的豪车,虽然同在北京城,但压根就不会有和人家小飞撞脸的机会。</div><div><br></div><div> 再看看官富二代小飞,不光家里在繁华地段儿有四合院儿房产,经常开着价值上千万的红色ENZO法拉力跑车,带着大咪咪小蜜在三环上飙车,周围朋友不是南方某省领导的公子,就是地方高官的儿子,而且在瑞士银行有帐户,一次转帐就是七百多万欧,连家里养的鸟都是高人一头的鸵鸟,最关键的是人家有一个时隐时现的龚叔。</div><div><br></div><div> </div> <h3> 对,就是这个带胡子的人,很谨慎,很低调,等没人的时候才进出豪宅的是他;说话很文明,举止很优雅,穿着很体面,躲在暗处,安排着小飞的一切的是他;拘禁小飞逼他要回 t f证据——瑞士银行转帐单的是他;很冷血,胡同深处假装问路,举起凶器把晓波打成重伤的是他;在颐和园后湖最后茬架时,站在岸上两次阴险地招手的依然是他。</h3><div><br></div><div> 他到底是谁?他就是那些带胡子的f b既得利益 集 团的代表,和六爷是同时代的人,只是当年的出身不同。</div><div><br></div><div>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和现在一样老北京人也是分阶层的,一种是象六爷一样住胡同或大杂院的平民子弟,他们一般家里很穷、没文化、头脑简单、重义气、有血性,但讲规矩且同情弱者。还有一种和龚叔一样是住在部 委或军 区大院的干部子弟,抽的是好烟,穿的是人字呢的军装,骑着二八锰钢车后面坐着靓妞,看电影不排队、坐前排,常常在大街随便打人,和六爷比有天生的优越感,那个飞扬跋扈劲儿不比现在的小飞差。但在那个尊严比命还重要的激情年代里,这种阶层差异是可以用茬架的方式摆平的。</div><div><br></div><div> </div> <h3> 当年的“小混蛋”就是平民子弟的代表,他无疑就是一个战士,四十年过去了,江湖上依然有他的传说。他敢于只身向一百多权贵子弟喧战,死得很悲壮。同时“小 混 蛋”又是幸运的,要不是文革来临大院子弟的父母被夺了权,靠边站,他们大头冲了下――也成了平民的话,这些新生贵族们怎么可能会同“小流氓”用菜刀对话,又怎么可能有你“小混蛋”用小命换尊严的江湖传说呢?因为你们贱,而干部子弟是高贵的…… </h3><div><br></div><div> 果然,改开以后,龚叔们通过高贵的血统发了家,从大院子弟变成了成功人士,有权有钱了,并把那种高贵遗传给下一代,小飞因此而成为了官 富 二 代。</div><div><br></div><div> </div> <h3> 而六爷却没有变,他就象那只鸵鸟一样依然圈在越来越少的胡同里,过着近乎与世隔绝的底层生活,遛着他的鸟,管着他的闲事儿,论着老礼儿,守着老规矩,活在老北京儿的记忆里:</h3><div><br></div><div> 那时候北京的天还是蓝的,马路上是常有马经过的,人并不多,胡同里还都是土路,邻居们住在大杂院里,男人们很糙,嘴里常带着粗话,可心是纯的、热的,仗义、有面儿,特有包容心,好打抱不平,孝顺,待人有大有小,做事儿有里儿有面儿,说话永远都是您您的,特规矩。而女人们说起话来很冲,心里越对你好,嘴越冷,口不对着心,认命,不管多苦、多累、多穷,只要跟了你就认、特局气,个个都是话匣子似的人物。</div><div><br></div><div> 那时候人与人之间特简单,有话直说,一码是一码,不掖着藏着,绝不玩阴的。人人心里都有英雄情节,视尊严如命,大街上年轻人为一个照眼儿就会大打出手。片中象小飞那样用电筒照六爷,扇大嘴巴,是北京人看了都熬淘,“咱北京人没受过这个,给他十个胆儿,当年他敢!姥姥!!”那种血性是浸到骨髓里的,改不了!</div><div><br></div><div> 这个改不了的六爷,就是底层小老百姓的缩影,他和龚叔所代表的权贵们,属于不同的两个阶层。一旦有了过结,想和当年一样,用茬架的方式讨回尊严,这只是导演的艺术虚构,现实中可能吗?如今有钱有权就是老大,就是规则的制定者,你六爷只有熬淘的份,服不服?不服你告我去呀?公 安 局是咱们家开的、法院是咱们家开的,媒体是咱们家养的,告去呀?</div><div><br></div><div> </div> <h3> 六爷就真的走投无路了吗?还是有的,请看:影片中六爷在单刀赴会之前,做了三件事,一是祭拜了亡妻,这是和亲人的诀别;二是把值钱凭证投给了侠姐,这是临终托付 三就是毅然决然地把龚叔的贪腐罪证寄给了中纪委 ,这是他的最后希望……</h3><div><br></div><div> 影片中的很多人物、情节的细节我就不多评论了,我只负责深刻……</div><div> </div><div> 多年来躲在大院子弟的阴影里左右逢缘的冯导,这一次敢于华丽转身,站出来为北京最底层的老炮们"插旗",是可圈可点的,也势必会招来权贵们及其豢养的"叫兽们”的反扑,这不是吗?刚公映几天,“叫 兽们”闻出味道不对了,马上跳出来指摘影片“出口成脏”。</div><div><br></div><div> 是,文明的你们是绝不骂人的,既得利益的你们也无骂人的冲动和必要,你们的口儿很净,可你们的心呢?面对如此雾霾的脏你们出来说句话了吗?没有!面对如今食品的脏你们放个屁了吗?也没有!面对如此TF的脏你们替小老百姓们仗义执言过吗?你们更没有!你们知道谁是主子。现如今老炮儿六爷站在艺术作品里说几句脏话你们就受不了了,你们的良心都让狗叼去了吗?人平不语,水平不流!世道如此,小老百姓们骂你们是好的,不信等着瞧!</div><div><br></div><div> </div> <h3> 影片最后当鼓声响起,老炮六爷穿着将校呢大衣,奔跑在颐和园后湖的冰面上,举刀冲向对岸的既利益集团的时候,很多人都如我一样情不自禁地流了泪,但我想其中哭的最伤心的一定是姆们老北京人,因为在六爷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这些年来因为守着那份规矩而失去太多太多,那种失去家园甚至连户口都快要失去的憋屈是外地人体会不到的。</h3><div> </div><div> 曾有很多外地人问过我同一个的问题:“怎么你们北京人看着都灰头土脸的,那么没精神呀?”</div><div><br></div><div> 我的回答是:“废话,大兵端着机枪跟在坦克后面,进你们村连辗带扫,你过去看看活着爬出来的主儿还有精神不?…… ”</div><div><br></div><div> 为了老北京人的尊严,这一次跟他们喧了:</div><div><br></div><div> “你们把姆们逼到墙角,姆们忍了!逼到墙角骑到了头上,姆们忍了!!骑在姆们的头上拉干的,姆们抖搂抖搂又忍了!!!现在你们开始拉稀的了,是可忍孰不可忍,忍无可忍无须再忍,你们要是再来劲,就干你们丫的,什么时候开始由你们说了算,但这一次什么时候结束由姆们说了算……。” </div><div><br></div><div> 姆们老北京人都是老炮儿,当年姆们都是战士!!!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