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古堡式建筑——皇城相府

月亮猫

<h3> 一直以为天底下敢叫皇城的只有北京,到过山西皇城相府才知道还有一个村子叫皇城村,陈廷敬很了不起,几百年前修下的园子,福泽子孙后代,使皇城村成了天下闻名的旅游胜地。<br></h3><h3> </h3> <h3> 皇城相府位于山西晋城,是建于明清时期的官宦宅居建筑群,为清代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康熙字典》总阅官、辅佐康熙皇帝半个世纪之久的一代名相陈廷敬故居。</h3><div> 陈廷敬是康熙的老师,因其倡导的忠义,诚信,廉孝而闻名中外。一本《大清相国》更是把陈廷敬的人格魅力描绘至极致。</div><div> 皇城相府,原名“中道庄”,清时由康熙赐名并亲笔御书“午亭山村”,后因康熙皇帝两次于此下榻,故名“皇城”,俗称“皇城相府”。</div> <h3> 整个建筑由内城和外城两部分组成,内城系明代遗构,外城为清代所建。内外城墙总长达780余米,平均高度12米左右,宽度在2.5与3米之间,总占地面积为10万平方米,有大型院落16座,房屋640余间。</h3> <h3> 站在皇城相府城门前,向上望,看见一个高大的大匾,上面有康 熙皇帝的亲笔题书—“午亭山村”四个大字。</h3> <h3> 依山就势·随形生变·层楼叠院·错落有致·古朴庄严·浑厚坚固。</h3> <h3> 这是功德牌坊,四柱三楼,通体石雕而成,基周瑞兽相拥,坊额雕龙刻凤,气势恢宏、壮观。</h3><h3> 正面上方刻有“冢宰总宪”四个大字,对陈氏家族官文化加以概括·“冢宰”是宰相的别称,“总宪”为都察院左都御史的别称。</h3><h3> 陈廷敬先后在朝担任四部的尚书,后入阁拜相,成为一代名臣·牌坊两侧刻有“一门衔泽”、“五世承恩”八个大字,可见陈氏一门五代都受到了皇恩,再下边为陈廷敬兄弟、子侄们的官职名称。</h3> <h3> 行走于相府园中,你会发现许多精美的砖雕,其雕工精湛,造型独特,惟妙惟肖。不禁感慨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h3> <h3> 河山楼,皇城相府的标志性建筑物,是陈氏家族为了抵御外敌侵扰而建的防御性建筑物,始建于明代崇祯五年,即公元1632年,已有近400年的历史,是皇城相府内最高的建筑物·楼分为七层,楼内有楼道相通,可容千余人避难,三层以上有窗户,楼顶建有垛口、堞楼;底层深入地下,挖有水井(可防火攻),备有碾、磨等生活设施,并有暗道通往城外。</h3><div> 据说河山楼建成后,果然遇到乱兵围攻,村中八百多人及陈氏家族避难于楼内,在一个月内抵御了乱兵的侵犯,使千余人的生命受到保护。</div> <h3> 这排窑洞式的建筑是藏兵洞,也就是家丁住的地方,内有暗道直通城墙,以便防御。</h3> <h3> 房舍是具有地方特色的多层出檐楼房,整个院落气势不凡,富丽堂皇,风格幽雅别致。</h3> <h3>康熙赐字《清慎勤》!即:清廉、谨慎、勤勉!</h3> <h3> 陈氏家族一共出现了41位贡生,19位举人,并有9人中进士,6人入翰林,享有'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林'之美誉。</h3><h3> 在陈氏家族鼎盛期的康熙年间,居官者达16人之多,出现了父翰林、子翰林、父子翰林;兄翰林、弟翰林、兄弟翰林,父子同编一典《康熙字典》的盛况,堪称北方第一文化巨族。陈氏家族中最负盛名者,当陈廷敬也。</h3> <h3> 现在的"皇城相府",其实以前叫"皇城村",全村都姓陈,都是陈廷敬后人,他们把所居古宅都让出来,迁居他处,就有了今天的皇城相府景区。而村民都成了股东,定期分红,吃喝拉撒全包。提前进入共产主义。</h3> <h3> 皇城相府最值得纪念的也许就是它之所以能够存续至今,其背后的哲学和传承比建筑更吸引人——清慎勤</h3><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