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的美食

小雅

<h3>元宵节在老家俗称“十五”,传统习俗,要从正月十四持续到十六。</h3><div>小时候每到正月初二,舅舅们来看妈妈,回去时顺带捎上我,所以记忆中“十五”的美食就是姥姥的手艺。</div><div>老人家的节日传统正宗,尤其是“十五”这三天,光是吃都那么繁琐而隆重,每一样都严格按照老祖宗传下的老例儿一丝不苟的进行,从不马虎。</div><div><br></div><div>包元宵</div><div>元宵节怎么能没有元宵?可那时的农人谁会舍得到城里买现成的?幸运的是姥姥自己就会做。北方地里不产糯米,元宵的皮儿是黍子面黄色的。记得姥姥先用开水将面烫好,揉光滑,然后取一小块儿放手心儿里捏出一个小窝儿,放入花生、芝麻、葡萄干、糖混合成的馅儿,再收口,在手心里滚圆,元宵就做好了。所有原料都是自家产的,我们虽姐妹兄弟众多,但作为姥姥的儿孙都可以尽饱口福,那种美味真是无法言说。尽管长大后吃过各种品牌的元宵,可记忆中的味道从来无可替代。</div><div> </div> <h3>蒸刺猬</h3><div>这是一个全家齐动手的环节。</div><div>十二晚上,姥姥要发一大盆的面,为第二天的工作做准备,还要泡好黑豆、绿豆、红枣,它们可是明天的角儿,重要着呢。</div><div>十三这天,一大早姥姥就取出发好的面,兑上碱揉好,然后放到炕头上慢慢醒着。黑豆绿豆红枣经过一晚上的浸泡也个个饱满,等待完成自己的光荣使命。紧跟着就是蒸包子,刺猬,麦子垛还有各种面花儿。</div><div>包子自不必说,素的肉的皆可。重头戏可是下面的刺猬和麦子垛。</div><div><br></div><div>包刺猬的馅儿是有讲究的,一定是素的,里面放白菜,豆腐,豆皮儿,豆干儿,果子,粉条儿,(这粉条几乎不要切,长长的才好,是刺猬的肠胃),几种食材分别代表小刺猬的五脏,搭配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不能轻易更改。那时候老姨还没有出嫁,这准备馅儿的活儿是姥姥和老姨共同完成的,我则是跑堂儿,拿个菜,递个盆儿什么的,也忙得不亦乐乎。</div><div> </div><div>一大早揉好的面,现在也醒得差不多了,硬硬的柔韧性很好。老姨负责擀皮儿,要求中间厚四周薄儿,姥姥来包。</div><div>刺猬有两种姿势,一种趴着一种坐着。我管他们叫长刺猬和坐刺猬,长刺猬的包法其实很简单,就是做成柳叶包的样子,然后将其翻转过来,底儿朝上托在手心里,在尖头的两面分别按上一颗泡好的黑豆。如果这黑豆恰好涨破一点儿皮最好,像刺猬刚刚睁开眼睛,活灵活现的呢。坐刺猬就是先包一个圆形包子,然后翻转过来,在中间捏起一点儿,按上两颗黑豆就是眼睛。这个雏形在姥姥手里完成之后,就到了我和老姨大显身手的时候了。小剪刀是姥爷早就准备好的,我俩一人一个,然后开始剪刺儿。两颗黑豆的中间朝前的地方先来一剪子----嘴就有了,在手心里调一下方向,嘴对着的地方两剪子剪下去,然后往上一挑----两只耳朵就成功了。顺势用剪刀背儿在耳朵后面压一小段弧形将头和身体分开。下面就开始剪身上的刺儿了。这可是看功夫和手气儿的,老姨剪的短、粗、直立,看起来整个儿刺猬胖乎乎的,很可爱。蒸熟后那刺儿都能硬的扎手。而我刚开始剪的时候,总不能把握,不是长、细,蒸熟之后刺儿都趴下,就是剪破了皮漏了陷儿,而且杂乱无章的刺儿一看就是邋遢的小刺猬。不过姥姥从来不责备我,还是让我放手去剪,只有老姨取笑着说,“这么难看,熟了你自己吃啊!”“这有什么大不了的,自己吃就自己吃,哼!”在老姨面前我可是从不示弱的。当然,新手也有成为熟练工的一天,后来我也练就了一手的好活儿,不仅可以熟练的剪出合乎刺猬体态气质的刺儿,还能自己做的有模有样呢。这和姥姥当初的放纵,老姨的善意取笑,自己多年的不辍练习都是分不开的,只是再好,亲爱的姥姥也看不到了。</div><div> </div><div>还有一种刺猬,姥姥把它叫做“仓官儿”的,眼睛用绿豆,身上不带刺儿,而且背上要驼两口袋粮食(两个小面条儿)。小时候一直搞不懂这是什么,长大后考证,这“仓官儿”就是田鼠,地里的田鼠每年收获的季节都会贮藏一洞的粮食,有时候冬天碰巧扒开田鼠洞,还能找到很多粮食呢。这个寓意是否是希望田鼠将那些储存的粮食搬到自己家里来呢?</div><div> </div><div>至于麦子垛,可是有一点技术含量的,虽然学艺多年,这个就是没学会。那时候姥姥都是先拿出以前蒸好的大馒头,剥去馒头那层光滑的外皮后,用面做成锅盔的样子,箍在馒头上面,让其成为一体,然后再搓出几个长长的圆柱形的面条,十字状搭在新馒头上,再在底端用刚才的面条绕着麦子垛围上一圈,就像我们看到的真正的麦子垛一样,只是按比例缩成了馒头大小。最后还有两道工序,一是像剪刺猬刺儿一样在面条上和麦子垛身上整齐地剪出刺儿,这个我就只有看着的份儿了,因为要上供用,不能小孩子练手。最后用一小块儿面团做成古时银子的样子粘在做好的麦子垛上,寓意丰收。</div><div> </div><div>红枣是用来做面花儿 用的,现在老家多用花儿模子印花,姥姥可是几颗红枣,就能做出惟妙惟肖的面花的,印象最深的是石榴,一小块儿面擀薄,折叠后用刀切开,将一颗红枣放在上面,筷子一夹就是大石榴。那么多花样如今都记不得了,妈妈从前也做过几回,但花样少得多,实在可惜了姥姥那么多的好手艺,没有人能传承下来。</div><div> </div><div>所有这些一边做一边放在盖帘儿上,再用布盖好放在炕头儿上醒着,直到拿起一个看看底下已经印出了盖帘儿上的条纹时才可以装锅开蒸。其实姥爷这半天一直在做着无名英雄---灶前烧火。要想这些东西蒸得好,屋子里要温暖,炕要热,姥爷的工作一样重要哦!</div><div>在滚开的锅里先倒入一瓢水让它平静下来,然后放大篦子,再在上面铺满葶子,就是小麦秸秆,这样蒸出的包子馒头带着麦香还干爽。</div><div> 最后盖上锅盖,用一块大大的厚布将锅严严实实的蒙上,上面再压两块砖,下面就看姥爷的了,我们只等出锅开吃。</div><div> </div> <h3>自己蒸的小刺猬也是有模有样</h3> <h3>上供</h3><div><br></div><div>蒸熟的刺猬和麦子垛一部分用来上供,在正月十四中午之前将三个麦子垛,分别放在三个碗里,摆在祖宗牌位前,十六下午才撤下。屋里每个存放粮食的柜子里都放一只小刺猬。所有这些都满含着对来年丰收的企盼。这里有个风俗,嫁出去的女儿不能看到娘家十五的供,所以这两天妈妈是不能来的,而我这外孙女就可以堂而皇之的年年在姥姥家过“十五”了。 </div><div><br></div><div>今年的“十五”转眼就到了,大街上节日庆祝花样繁多,各种美食铺天盖地,我们不得不动脑筋选择过节的方式和餐桌上的美味,一切都不复当年模样。</div><div> 姥姥姥爷早已作古,甚至那熟悉的老屋都换成了外人,离开后我再也没踏入半步。所有这些与他们有关的美食永远停留在记忆中的那段时光里。也许一切的一切都如鲁迅先生说的,“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 所吃的蔬果。。。。。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后来,在久别之后尝到,也不过如此,唯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存留,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div><div>。。。。。。 </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