袅晴丝,一如

颖姥

<h3>【缘起】</h3><div> 听说,康德一生未出其生活的小镇,所谓“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我这凡俗则大不然,幼时即羡慕徐霞客,理想是遨游山河间,成年后也确实走了不少地方。</div> <h3> 2013年,突地觉着自己想去能去的地方都已去过,对那些不能去的地方也失去了曾经的热望,尤其对“旅行”一事产生了质疑和厌烦,于是,断灭了看世界的好奇心、放下了“行走”的执念,“宅”成了最好的安顿。一度认为,在家、在工作、在陌生地方的每一个“我”,并无分别。</h3> <h3> 然而,前年突发恶症,住院。此后病恹恹的身子更是懒得异常,疑心自己患隐疾。</h3><div> 加之世象分崩离析,人心焦乱。某些时候,因过于敏感脆弱,常会质问自我意识会否是“缸中之脑”?</div><div> 基于此两重迷惑,面对自己日益萎缩的身体和过于繁杂的意识,想“破”、想“动”,想要获得生理上的“速度感”和意识上的“拙钝感”。</div><div> 于是乎,去年9月张掖;10月北京。12月,对美牛发出“诚挚的”邀请,讲真,算是“捆绑式”的约伴。 ​​​</div> <h3>【美牛与我】</h3><div> 美牛不愧是我的“智多星”和“小福星”,此行历19天经12城镇,所涉区间从巴蜀到云滇,最后至江沪而返。</div> <h3>  美牛的食宿行安排那是真正妥帖、真正舒心,让总是慢半拍于时代的我感慨的很,“一机在手全搞定,吃住行走真方便”,可不是嘛! ​​</h3> <h3>放几张美牛在女儿湖边的剪影</h3> <h3> 我呢,一个北方女人,挟西北风南下,旧地重游、游人如织、我亦游人,游何方?游未必有方。</h3><div> 不去景点,处处皆景,浸入到某个地方的喧闹里、晨昏寂静里,去体验去感受,有“境随心转”,也有“心随境转”。</div><div> “茶马古道”何在?“香格里拉”何在?</div><div> 何为“桂华流瓦”?何为“钟灵毓秀”?</div><div> 何为“湿气”?何为“霾气”?</div> <h3>  一路颠簸,川地因急性肠胃炎进了趟医院,滇区又是重感冒,泸沽湖十八盘在晕车中挣扎,到了江沪一带,脚丫子已被磨得面子底子破结痂、积厚茧... ...</h3><div> 这一切的皮肉辛苦,终于换来了我对自己身体的确信!</div><div> 在美丽的光影里自由地呼吸、自在地行走,真不知有多好! ​​​</div> <h3>  路途中常对美牛说一句话“遇见喜欢的,我们享受;遇见不喜的,我们忍受”,抱持这样的心态,一路倒也是愉悦多于烦恼。</h3> <h3>【遇见的人】<br></h3><h3> 好山好水好人</h3> <h3> 这颗行星上自古未有一个地方的人全都是热情憨厚而不排异的,一个地方也不能因某事件而被打上“祸害”“宰客”的标签。<br></h3><div> 你所遇见,取决于你的态度,以及,你的运气。</div> <h3>  一个面色黝黑多皱、全身上下民族服饰的老妇人蹲在洛水村的石碑下面吸着旱烟,旁边还有两个芽仔,我的第一反应是划开相机,边动作边不忘礼貌地说一声“给您拍张照好吗?”</h3><div> “不让!”干脆利落毋庸置疑,索索然的我瞬间好无趣好尴尬。</div> <h3>  摩梭人告诉我“不要带偏见之眼、猎奇之心来这里,不要曲解一个民族一种文化,你要怀敬重之心、迈郑重之步而来,我们欢迎”。</h3> <h3> 重庆的地铁扶手是红粉色的,很好看,地铁里有一男专注地在笔记本上手绘人像,刚好在到站前画好一副精致作品,细到每一根他手下的头发丝。以此度过大城市生活中的碎片时间,倒也是好。</h3> <h3>  遇到吵架甚至打架的,看到拙劣可笑的潮流扮相、也看到优雅美妙的人儿……</h3><h3> 不愿找钱的黄包车夫和热心体贴的黄包车夫.....</h3><h3> 因网游儿子无奈的父亲……</h3><h3> 因得其所在而由衷安然的小俩口……</h3><div> 他们,都活在各自的光阴里。</div> <h3> 一名回族妇女跑前跑后帮我找车的时候,我跟在后面去了巷道深处的她家(出于尊重此行极少拍人物照)在这里, 汉、回、彝、苗、白、纳西、藏等各民族虽然风俗不同信仰有异,却生活相融,他们以情以理而相敬,以言以行而互信。</h3><div> </div> <h3>  为什么南方的民族问题比北方要相对地易解?气候温暖、资源丰沛而少争?还是,清山白水涤净了积垢与怨愤?</h3> <h3>【看见的景】 <br></h3><div> 投身于苍茫云海,辗转于盘山公路。</div><div> </div> <h3> 北方人见水则喜,水的波动把自然与流逝的时光丰盈地展现在眼前,水色空濛用一种感性诉说着纯粹。</h3> <h3>晨雾山岚,面对大自然,生出一种无法言语的感动。</h3> <h3>山河的语言,民族的语言…… 让人有拔剑起舞的欢欣。</h3> <h3>苍山连峰</h3> <h3>风花雪月</h3> <h3>  此时,另一种惆怅升起 : 我一路南下,这个冬季的大江南北,比任何时候更多的城市雾霾与乡村的凋零,眼前的这一片田园宜居之处,该是多么珍贵!</h3> <h3> 宇宙寥廓,观天地万物。人之灵,在外以接物,万物于一身;内返以观相,色空具足。</h3> <h3>来过冬的西伯利亚红嘴鸥,还有野鸭子和野鸳鸯。</h3> <h3>滇藏木兰</h3> <h3>  高天厚地,乾坤浩大,别了明丽旷远的滇地,铁鸟翔空东飞,又见锦玉绣梁。 ​​​</h3> <h3>桂子馥郁</h3> <h3>疏影寒香</h3> <h3>园林高致</h3> <h3>西海又东湖,东西风物迥然,然此心同理。</h3> <h3> 从前,但求“心与身”的自我感知。行走,本是非常自我的一件事、一种生活,或者说,生活的一部分,如同你爱抽烟打牌、她爱韩剧聊天,无高下之分。自我的事与他人无关,勿需发朋友圈扰眼,此番却每日“高调”播报,“分享”或“晒”,只是与以往不同的方式罢。 ​​​</h3> <h3>  作一小文,为生存与环境、信仰与自我、艺术与生活的又一次判断与确认,此记。</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