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成都 (原创)

壹半時光

<h3>因为他的一首歌,再次让我想起了这个即陌生又熟悉的城市——成都!记得第一次去成都那是奥运的一年,也是汶川地震五个多月后。当时的感觉就是在这个安逸的都市没有那么多的悲伤,所见到的更多是成都人的乐观、顺然、自在,虽然当时很想去汶川看看,可毕竟离汶川大地震的那天过去没有多久,在去都江堰的路上沿途所见深深敲击着我的内心,一座山就剩下半座,一栋栋楼震裂的缝隙如裂开的伤口,甚至有的干脆塌了一半。而这样的记忆到今天还是如此之深,反而那年回到家乡其他的记忆却变得模糊。第二次回到成都,那是6年前,距离今天已经整整2300天了!现在回想起来虽然已不再向第一次那样感觉的到处新鲜,可莫名的多了一种亲切感,但这种亲切却又如此的陌生。毕竟没有出生在这里,而大多全是听着父辈在讲这里的人、这里的事......</h3> <h3>这里是成都,记忆中是草堂!这里也有红墙青瓦,但不像北方的红墙。这里的红墙不高,但足以关住墙内的景色。在我的记忆中,高高的青竹反衬了红墙的矮,但正因为如此,现在黑白的脑海中那红墙的红却如此清晰,反而挺拔直耸的竹却失去了本有的翠绿!而能够看见的绿只有那覆在红墙脚下及墙头上灰瓦的苔藓,这种绿不如竹的翠艳,但正是在这种青苔绿的映衬下,那红墙才让人记忆犹新!</h3> <h3>黑白是最初的颜色,斑斓的色彩固然炫丽,但最真实的莫过于黑白。这也就是我为什么爱用黑白照片来回忆所见到的事与物了,因为真实在如今的社会难能可贵。这是挂在我家族祖屋墙上的一块镂空雕刻的挂件,虽然说这个小院阁楼那时还在,但主人已经不再是旧故。翠绿翠绿的盘龙,反而让我感到了一种生命的延续。龙在过去象征着皇权,而更多的时候在某种含义上中国龙也时时刻刻提醒着国人,我们是龙的传人!这就是如此,中国人的传统思想中,落叶归根,在外漂流的再久也心心念念不忘自己的故土。而这种情怀并不会随时间流逝而消亡,而这种思乡的情怀随着血液会一辈辈的流淌在后辈的体内。这里是成都,这里是西龙须巷六号!</h3> <h3>6年前的成都,没有雾霾。而如今,微信上看,听人们说,由于成都地理地形的原因,雾霾形成后很难消除,持续一个星期都不是什么大事儿!而乐观的成都人自然也不忘发挥娱乐精神,打趣到:就连骑个电马儿,都会有人想象自己是在开飞机,“因为两边全是祥云”。<font color="#010101">这些年没再去过成都,也没感受过成都的雾霾!但是,有一点得说。或许常年生活在蓝天白云下的北方人来到成都,不习惯也不适应成都的阴雨天,可这也并不代表人们把这当做不喜欢成都的借口。反而,我喜欢成都就是喜欢这股阴雨蒙蒙的劲儿,它不同于北方的阴雨天。它的那种感觉只有你置身其中才能感受到,蒙蒙细雨走在银杏树下,在街边买一吊线绳穿好的黄角兰挂在伞下,那潮湿空气雨水的味道夹杂着清雅的花香完全让人浸在其中。如果这时恰巧你在锦里,那伴随着这份感觉再去欣赏行色路人的匆匆、安然、巴适,终归形形色色所拼出来的画面是会让你无以言表的!而多年未去成都,这座城市又多了一个我感兴趣的地方——太古里,对于它,我没有细问过成都的亲友,因为那种置身其中的感觉只有自己亲身去体会才够真实。不过,无论身处于这个城市任何一个角落,她都不会让你失望!所以,这是锦里,它属于成都……</font></h3> <h3>这座城最不缺的就是文化,随处所见都有她该有的韵味。千年少城,老成都的底片,三条街巷坐落着古朴的四合院落,又不失“新时代”的花园洋房。拴马石被磨的光滑,嵌着铜钉铜环的木门,刻在门上的版画,古宅前的石狮,堂前赑屭驮着莲花的盆景,刻着吉祥的门头,西洋式的喷泉;总之,老成都的街景生活如胶片一样记录着新文化的融合。我第一次喝的现磨咖啡是在星巴克,而第一次的星巴克却是在成都。每个人都有着各式各样的第一次,而让我能对一个城市如此感怀的第一次就是在这,这是宽窄巷子,属于成都的宽窄巷子。对,就是这座城,她叫成都!</h3> <h3>春熙路,一个响彻大江南北的商业街。代表成都文化的地方有很多,虽不能完全说没到过春熙路就如同没来过成都一样,但是作为商业文化之首的春熙路又何尝能够不去不争这个名头呢?春熙路到今天几近百年,虽然从她诞生的那天起到如今还真没到一百年,可这“百年春熙”地名号早就在老成都人们的心中。而春熙路的诞生,据考证肇始于商贾,发命于官府,完成于军阀。在民国那个动荡纷争时期,春熙路买卖店铺中均是各领风骚的风云人物,那时的传统行业竞争,并不逊色于当下的资本战争。春熙路还有一个“五星的文化”,那就是每一位男士共同喜好——“打望”。在这里养眼指数绝对不止五星,正因为是商业云集之地,时尚潮流的汇聚。这里美女让所有来到成都的男士流连忘返,一个个婀娜多姿、时尚灵动。有知性温婉,也有活泼率真,这里人流的攒动也不单单都是本地女子。正因为成都的文化,成都的气候,成都的底蕴;在这里久了自然就吸取了这座城给你的精华,所以与其说成都出美女,倒不如说成都更多的是养美女。老话曾说~“少不入川”,而这其中的道理自然明了!因为任何一个男人都无法拒绝这座城的春色,就如春熙路的名字一样,“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而在这条近似百年的街上,唯独让我能够驻足的就是这脚下的铜牌。这块铜牌记录了一座茶楼,而听家人所讲这座茶楼曾是祖辈赖以生存的基石。而其真伪,到了我这一代已经不再去认真的考证了,因为更多的是一种情怀,更多的是祖辈对那时候生活的热爱,虽然那时战火纷飞,但祖辈依旧秉承着千年老成都人留下来的精神。说到这,这座茶楼叫“益智茶楼”,应当是由我的太姥姥所经营吧!就是第一排坐在椅子上的老人,她脚下有一条笑容灿烂的狗,而老人的旁边,就是左数第一个女子,照片中的她正值青春年华,笑起来看着那么的温婉。但无论是照片中她温婉的笑容,还是她年老时慈祥的笑容,都在我成年后的记忆里最深,直到她离开我们到如今快三年了,还都让我无法不去思念的老人。她~就是我的奶奶,一个让我对祖辈记忆深刻的老人。</h3> <h3>这里不是成都,这是川东北部的一座古镇小城,这里不光是春节文化的发源地,也不光是全国保护最好的四大古镇之一,它不像丽江古城在人心中那么众心所向,也没有平遥古城那样尽人皆知,并且它和成都之间也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是我不能不在结尾提到它。成都古时曾为蜀的国都,而它曾是巴国的国都,巴蜀文化的形成在某种意义上是不可分割的。而最重要得一点,因为它是我真正的祖根,我爷爷出生的地方!这个地方叫阆中,三面环水,一面背山,风水宝地,素有“阆苑仙境”之称!这座小城也有它自己的故事,千百年来名人辈出,它的山山水水孕育了无数缔造文化、军事、历史的风云人物。当我脑海中再一次对这座魂牵梦绕的小城古镇开始回忆时,更多地是那雨后古街上飘着牛肉面的香;还有现在看并不高,却也雄壮的中天楼,还有那嘉陵江边各具特色的客栈,溪水中相嬉戏的鸭子!因为说到成都,顺手也把这座2300年的古镇简单带了出来。就如我所说,今天说的是成都,而它不是重点,但终有一天我会再次回到那里,重新再走一遍这座古镇,重新诉说我祖辈在那里的故事!</h3> <h3>到了结尾其实话说回来,每个城市都有属于她的文化,属于她特有的魅力。在我看来,成都更多的时候犹如一个温婉的大家闺秀,话有时不多,就是微笑着静静看着你,你的心思总是能被她看透的那种。而她的魅力却又不仅仅如此,或许我对她的这种感觉只是我自己内心的写照。但也正因如此,你对她的感觉是什么,她就能让你的感觉不会违和的出现不适状况。而成都的一切更多的是一种文化的沉淀,一种醇醇的情怀,她有一种能够让你来了就不想离开的感觉。真当你有一天来了成都,她总有在你离开后,你无论身在何处,心里都会让你有一种惦念的感觉,刻刻不忘。就如同赵雷所写的歌词一样:</h3><h3> 在那座阴雨的小城里</h3><h3> 我从未忘记你</h3><div> 成都 带不走的 只有你</div><div> 和我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div><div> 直到所有的灯都熄灭了也不停留</div><div> ......</div><div><br></div><div>而最后,我想说:成都~等我,2017时隔7年,我会再次回到你的怀抱,就如同似你的孩子归家,并再去感受你深厚的底蕴!回到原题,我想说的是:无论是成都成就了赵雷,还是赵雷再次刷爆了人们对成都的渴望,终有一句:成都,是一个你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div><div><br></div><div> 2017-2-8 凌晨</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