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行思录第37集 通辽(哲里木盟)

阿沃亚斯

<div> 哲里木盟是清代和民国的内扎萨克蒙古东四盟之一,通辽市是哲盟的主体和中心,但因为哲盟涵盖的范围更大,我用哲里木盟作为标题介绍这片以科尔沁为主体的蒙古地区,本集主要是历史和通辽市现状。</div><div> 哲里木盟解放后一分为四,以通辽为中心的哲里木盟保留(赤峰的奈曼旗并入,独立的库伦旗并入,赤峰的喀尔喀左翼旗撤销并入),东北部分别划归吉林白城和黑龙江大庆一带,西北部成立了兴安盟。</div><div> 后来撤盟改市,哲里木盟成为通辽市,通辽市成为科尔沁区。就形成了现在通辽市:科尔沁区、库伦旗、奈曼旗、开鲁县、科左中旗、科左后旗、扎鲁特旗、霍林郭勒市。</div><div> 本集,我们走访通辽南部的科左后旗、科尔沁区、库伦旗。(奈曼旗上集讲过了)。</div> 通辽市是旧哲里木盟中心,是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和东北地区西部最大的交通枢纽城市,被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定位为省域副中心城市。总面积6万平方公里,人口300多万。语言是科尔沁方言的蒙古语和汉语的东北话。<div> 通辽的蒙古族140多万,占中国蒙古族人口的1/4,是中国、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区。</div> 通辽市地势南部和北部高,中部低平,呈马鞍形。<div> 北部为大兴安岭南麓余脉的石质山地丘陵,占通辽总面积的22.8%,海拔高度400-1300m;上图蓝色区域。</div><div> 南部为辽西山地边缘的浅山、黄土丘陵区,占通辽总面积的7.0%,海拔高度550-730m;上图绿色区域</div><div> 中部为西辽河流域沙质冲积平原,占通辽总面积的70.7%,海拔高度120-320m,其中在西辽河流域冲积平原与山地、丘陵之间的过渡地带分布着起伏不平的沙丘和沙地(科尔沁沙地),海拔高度200-400m,上图黄色(沙地)和红色(平原)区域。</div> 通辽河流共47条,自然湖泊600多个,有大中小型水库121座。但是由于连年干旱,通辽境内辽河、新开河、教来河常年断流,70多座中小型水库干涸,局部地下水位下降,水资源匮乏。(上图,通辽的莫力庙水库)<div> 因为缺水,通辽市区从莫力庙水库引水入通,又从扎鲁特旗的乌力吉牧仁引乌入通,供应科尔沁区用水。</div> <div> 上图,通辽市,科尔沁区</div><div> 通辽总结一下有几个特点:</div><div> 1、蒙古族人口多、比例最大,但是并不是都是辽阔的大草原和骑马的牧民,大部分是农区、林区、沙地,草原牧业比重较小</div><div> 2、通辽是我们进入的第一个内蒙古东三盟(还有兴安盟和呼伦贝尔),这里的蒙语普及程度较高,汉语则是标准的东北话</div><div> 3、通辽名人多:傅莹、孝庄文皇后、嘎达梅林、僧格林沁、齐·宝力高、魏巍、琶杰、毛依罕、麦新、玛拉沁夫等等</div><div> 4、通辽的蒙古王酒和牛肉干是当地特产,科尔沁的蒙古服饰有很多满族元素,特点鲜明</div><div> 5、通辽地区的经济呈多样性,农林牧矿并举</div> 简单介绍了通辽概况,回头来看历史。<div> 通辽地区位于大兴安岭的东南部,我们从地理特征上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这里不是内陆欧亚的范围,而是属于东亚沿海平原地区。</div><div> 从而我们知道,这里并不是游牧民传统的高原牧场,所以在历史早期,并没有匈奴、突厥、鲜卑等游牧帝国明显的痕迹。同时,由于纬度高气候寒冷,也没有很多农耕文明的遗迹。(上图,弓箭造型的路灯,寓意这里是神箭手哈萨尔的后代)</div> <div> 哲里木盟北部(现在的兴安盟地区)在唐朝的时候,有了游牧民族出现,就是室韦,也就是成吉思汗蒙古部的祖先。而整个室韦部族的南部地区,有一个乌罗护部,他们是室韦蒙古的一支,过着打猎和游牧生活,也就是后来长期活跃在哲里木地区的兀良哈。</div> <div> 通辽(哲里木盟)地区,直到大辽时代,才有了城市和国家的印记,当时,这里是大辽国东京道的地盘,通辽南部和西部地区,出土了很多辽国墓葬可以证明。</div><div> 上图,辽国东京道的主要城市长春州(不是吉林省会长春,是松原一带)、泰州(吉林白城一带)在过去的哲里木盟范围内,现在是吉林省西部。</div> <div> 上图,成吉思汗把故乡最好的草原封给了的四个弟弟,就是现在的大兴安岭东西两侧的呼伦贝尔草原和黑龙江西部。而大兴安岭东部地区的部众,则是兀良合。</div><div> 上图黄线是我前面讲过的,后王的部众在明清时期逐渐南迁,游牧到了现在的锡林郭勒、赤峰、通辽地区,其中,哈萨尔的部众成为了现在通辽地区蒙古族的核心——科尔沁。</div><div> 而兀良合部后来被大明征服成立朵颜三卫中的一部,后又被达延汗征服成了兀良哈万户,到了清朝时候,在科尔沁的压力下南迁到了卓索图盟,加入了土默特、喀喇沁等旗。</div> <h3><font color="#010101"> 忽必烈的大元建立后,后王封地改了汉语的名字:齐王、辽王、济南王、广宁王。</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这时候的哲里木地区,北部是辽阳行省的泰宁路(今兴安盟)、南部是宁昌路(下图、今通辽市)。</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这一百多年,是整个呼伦贝尔、兴安、哲里木最和平安宁富足的时代。</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上图,大元,哲里木南部,现在的通辽地区,是宁昌路,其地理中心,刚好是现在的通辽科尔沁区,当时还没有城市和居民。</font></h3> 成吉思汗的幼弟铁木哥的封地(蒙古人称兀鲁思,也就是国家的意思)就是现在的大兴安岭东边的呼伦贝尔盟东部、兴安盟、哲里木盟。他们统帅的部众主要是乌齐叶特、兀良哈(者勒米的部众)。而木华黎及其后裔称为国王,相继统治辽阳行省,与铁木哥后裔相邻而居。 <div> 成吉思汗的另一个弟弟哈赤温的后裔,有一个曾在元代赴辽阳行省为官,他带领了一部分部众迁到大兴安岭东部,称为翁牛特(赤峰翁旗)。</div> <h3><font color="#010101"> 大明初期,守卫东北的是木华黎国王的后裔纳哈出(辽阳行省的长官),他带领二十万兵马(实属明史夸张,其实就几万人)被朱元璋的大将蓝玉、冯胜、傅友德包围,被迫投降。(纳哈出投降大明后被任职到福建,其后代在泉州,改汉姓,“出”)。</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蓝玉继续在贝尔湖(捕鱼尔海)击败蒙古大汗脱古思帖木儿,整个大兴安岭东部蒙古诸部失去保护,臣服了大明。</font></h3> 大明设立了朵颜三卫,朵颜、泰宁和福余三卫分别是以兀良哈部、翁牛特部和乌齐叶特三部为主组成,三卫的驻地统称为“兀良哈地区”(今兴安盟大部)。<div> 大明的统治者不了解游牧文化,从心底里看不起蒙古人,他们没有和亲、没有善待蒙古部落,而是在军事制度的高压下成立朵颜三卫,力图用武力胁迫蒙古人当兵卖命。</div> 朱棣(上图)原来答应了三卫把宁王的大宁卫地区给三卫驻牧,当了皇帝后耍赖皮,也是怕蒙古骑兵扩张,不让三卫南迁。兀良哈三卫蒙古各部,为了获得大宁地区的驻牧权,联合了当时颇为强大的阿速特部(明朝称其为鞑靼部)首领阿鲁台,联兵进攻明朝。<div> 永乐帝在1422-1424年连续三年“亲征”,攻打阿鲁台时,曾率领军队深入屈裂儿河流域,打击支持阿鲁台的兀良哈三卫,使他们受到极其惨重的伤亡。</div> <h3><font color="#010101"> 但是,兀良哈三卫并未屈服,他们为争得大宁地区与明朝进行了不懈的斗争。不久,他们挥师南下,进入滦河流域驻牧。</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1428年,他们又进入大宁城。他们还同明朝宣宗皇帝亲自率领的3000骑兵进行过激烈的战斗。当时,科尔沁部在阿岱汗和阿鲁台太师统率下迁入嫩江流域。他们全力支持兀良哈三卫向南推进,夺取大宁地区。(上图,三卫故地是现今的齐齐哈尔,大庆,乌兰浩特,白城)</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明朝在宣宗末年和英宗初年,即15世纪30年代后期,其边防松弛,御警薄弱。三卫蒙古人从西拉木伦河到辽河流域全面展开攻势,向南推进。</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到15世纪中期,他们终于来到明朝长城边外驻牧。此后,西拉木伦河和辽河以南,东起开原,西近宣府的长城边外,均属兀良哈地区(昭乌达、卓索图、哲里木地区)。</font></h3> 科尔沁部是成吉思汗二弟哈萨儿(上图)所属的部落。15世纪初,阿速特部大首领阿鲁台与卫拉特部为敌时,就得到科尔沁部的支持。因此,阿鲁台和科尔沁部的关系十分友好。<div> 在新疆的卫拉特蒙古人马哈木拥立德勒伯克为全蒙古大汗的同时,东部的蒙古人阿鲁台拥立了科尔沁部的阿岱台吉,亦称全蒙古大汗。</div><div> 阿岱汗封阿鲁台为太师。但阿岱汗和阿鲁台太师的联合力量最终未能击垮卫拉特,并不时遭到卫拉特首领东进的威胁。</div> 15世纪初,阿岱汗和阿鲁台太师率领一部分科尔沁人东迁,到达大兴安岭以东的嫩江流域驻牧。从此,这部分科尔沁人就以“嫩江科尔沁”之名著称。仍然留驻原地的科尔沁人,则被称为“阿鲁科尔沁”。(上图,科尔沁人,孝庄太后)<div> 他们之所以迁到这一地区驻牧,是因为兀良哈地区的一些蒙古封建主和阿鲁台的关系较为亲密,有的人还同阿鲁台结为儿女亲家。阿鲁台的军队中有相当数量的士兵是征自兀良哈三卫。在阿鲁台遭到明朝永乐皇帝进攻时,兀良哈三卫曾给过他多次援助。</div> 阿鲁台(上图)北元“鞑靼”太师,属阿速特部,蒙古化的伊朗人(阿速特是伊朗人,蒙古西征后带回本土留用)。1403年~1434年间,先后拥立鬼力赤、本雅失里、阿岱为可汗,自称大元朝太师。<div> 明永乐初年,蒙古分裂为瓦剌和鞑靼。1402年,东部蒙古的鬼力赤被拥立为蒙古大汗,阿鲁台任太保枢密院知院。 后来,明成祖朱棣前后数次派出使臣要求与蒙古通好,可鬼力赤一概不予理睬,有时还拘留使臣。</div> 1408年(明永乐六年),鬼力赤被阿鲁台等所杀,本雅失里(上图)被拥立为蒙古大汗,阿鲁台为太师。<div>   1409年,明成祖朱棣命率10万骑征阿鲁台和本雅失里。9月,丘福孤军轻进,在胪朐河上游被阿鲁台和本雅失里打败,全军覆没。</div><div> 1410年,朱棣率50万大军征讨阿鲁台和本雅失里。6月,阿鲁台与本雅失里分裂,本雅失里率部西走,阿鲁台则率部东奔。</div><div> 明军首战本雅失里,蒙古军大败,本雅失里仅以7骑脱走,西入瓦剌;朱棣复率兵向东,大败阿鲁台部于兴安岭。阿鲁台被迫遣使贡马,与明王朝修好。</div>   1416年,阿鲁台乘瓦剌军被明军战败之机,与瓦剌开战,瓦剌首领马哈木败亡,其子脱欢(土木堡俘虏明英宗的也先汗的父亲)被俘,在阿鲁台家中充当家奴,后被释放回归瓦剌。<div> 1417年,瓦剌部在兀古者河大败阿鲁台部。1419年(明永乐十七年),阿鲁台出兵瓦剌,大败瓦剌太平部。(可见当时东西蒙古的战争是何等激烈)</div> 阿鲁台以从顺的姿态结好明王朝,本是权益之计,当其势力恢复之后,便不愿再受明王朝的羁绊。<div> 1421年,与明王朝失和,并驱骑南下。</div><div> 1422年,阿鲁台挥兵大举攻入兴和。明成祖惟恐阿鲁台势力扩大。遂于1422年、1423年和1424年3次率大军亲征阿鲁台。</div><div> 阿鲁台则采取迂回战术,避不决战,不与明军直接对垒,尽管如此,阿鲁台的实力仍受到很大消耗。此时,瓦剌部正在迅速扩张实力,马哈木之子脱欢(上图)经过几年的休整后,实力大增。</div><div> 1423年(明永乐二十一年),乘机攻打阿鲁台,大败阿鲁台所部。阿鲁台部署离散,势力大为衰落。</div> 1425年,阿鲁台又拥立阿台王子即汗位(即阿岱可汗,上图)。<div>  1428年以后,阿鲁台所部西迫于瓦剌部的威胁,东受兀良哈三卫的压力,南迁至明宣府以西的大同、宁夏、甘肃边外一带驻牧,并零零星星地寇扰明边。</div><div> 1431年,阿鲁台与瓦剌脱欢部进行大战,阿鲁台败北,所部2 000人马驻牧于集宁海子,其统治已经陷于瘫痪状态。</div><div> 1432年,福余等三卫企图乘虚攻掠阿鲁台,被阿鲁台所败,可见蒙古各部当时为了争夺牧场和人口,战斗何等频繁,没有任何稳固的盟友。</div><div> 1434年,瓦剌脱欢所立脱脱不花可汗率众袭击阿鲁台,阿鲁台被杀,部署溃散。</div> 总结一下:<div> 1、蒙古高原之外、大兴安岭以东,辽河以北的哲里木盟地区在唐朝时期,是室韦的兀良合部的牧场;</div><div> 2、大蒙古国时期,这里是成吉思汗弟弟的封地,是铁木哥和木华黎的国家;</div><div> 3、明初、瓦剌鞑靼大明三国大战,铁木哥、木华黎和哈赤温的部众形成了朵颜三卫,哈萨尔的部众科尔沁人受瓦剌的压力东迁,与兀良哈等部结亲对抗,争取到了在嫩江地区的居住权;</div><div> 4、朵颜三卫受科尔沁的压力,逐步南下拓展空间,最后驻牧到了辽宁一带,哲里木盟(上图)地区大部分被科尔沁占据。</div> <div></div><div>  到了清朝,科尔沁部由于和女真人最近,最早开始与女真人干仗。此时,察哈尔蒙古大汗又从西边进攻科尔沁,腹背受敌的科尔沁部最后选择与女真联姻,成为最早归附后金的蒙古部,也是后金能够发展壮大的最最重要的盟友。</div><div> 清朝崇德元年(1636年)建哲里木盟,包括4部、10旗。杜尔伯特部一旗、郭尔罗斯部两旗、扎赉特部一旗、科尔沁部六旗。</div><div></div><div>  </div> <h3><font color="#010101"> 从地形图上再看一下哲里木盟:</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东边是东北大平原,北面是黑龙江平原,南边是辽西的山地,西边是大兴安岭东麓。</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这片地区主体是平原为主,但是植被覆盖程度逊于三江平原,介于农耕游牧之间。</font></h3> 哲里木盟的杜尔伯特旗划归了黑龙江,成了大庆市的一个县——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div> 郭尔罗斯两个旗,后旗撤了,前旗变成了吉林省的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div> 扎赉特旗划归了兴安盟。</div><div> 科尔沁左右翼各三旗,现在剩下科左中旗和科左后旗属于通辽市,科右前旗和科右后旗属于兴安盟,另外两旗撤销了。</div><div> 兴安盟和通辽市(上图),原来都是哲里木盟。</div></div> 上图,通辽市区。<div> 由于奈曼旗原属昭乌达盟,所以我在赤峰部分已经简单介绍了。本集,我们只看一下通辽南部的科左后旗和库伦旗。</div> 科尔沁左翼后旗位于通辽市东南部,东北部与吉林省双辽市接壤;东部和南部与辽宁省彰武、康平、昌图县相邻。总面积11476平方千米,总人口40万人,政府驻地是甘其卡镇。<div> 万历四十年(1612年),科尔沁部明安女嫁努尔哈赤,蒙满联姻开始。</div><div>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建立后金,科尔沁部归后金国节制。</div><div> 崇祯五年(1632年)改隶满州正黄旗。崇祯九年(1636年)以后曾和宾图郡王旗(科左前旗)合为一旗。</div> <h3><font color="#010101"> 清顺治七年(1650年),设科尔沁左翼后旗札萨克,彰吉伦为和硕郡王。</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咸丰五年(1855年)僧格林沁(上图)晋升为亲王,赐“博多勒噶台”号,称博多勒噶台亲王旗,简称“博王旗”,一直沿称到1931年。</font></h3> 科尔沁左翼后旗地处科尔沁沙地与松辽平原交接地带,除东邻辽河有占总面积不到3%的冲积平原处,其余全部为沙坨草甸交错、沙丘连绵,以沙地沙丘为主。<div> 从上图可以看出,这里基本是三种情况,第一是星星点点的黑色水域,这是沙地里的大大小小的湖泊、水库。第二是间或出现的绿色区域,基本都开垦成了农田。第三就是大面积的黄色的沙地。</div> <h3><font color="#010101"> 科尔沁旗博王府(上图),在科左后旗的吉尔嘎朗中学院内,这是僧格林沁的府邸。如同很多王府的遭遇一样,这里在解放后被征用了,如今只剩下几间房屋。</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僧格林沁虽然在天津抗击英法,但是因为太平天国的战争,得到了很多不公正的待遇。王府就没什么可看了,我们只能去甘其卡镇边上的僧格林沁博物馆看看,全面了解一下他的历史。</font></h3> 僧格林沁(1811年-1865年),博尔济吉特氏,晚清名将,科尔沁左翼后旗人。他是道光皇帝姐姐的过继儿子,道光五年(1825年)袭科尔沁郡王爵,历任御前大臣、都统等职。<div> 据《蒙古世系》记载,僧格林沁是成吉思汗二弟哈布图哈萨尔的二十六代孙。咸丰、同治年间,僧格林沁参与对太平天国、英法联军等战争,军功卓著。</div><div> 1865年,在山东曹州被捻军围击战死。</div> 僧格林沁出生时候并不是王爷的嫡系子孙,他虽然属于哈萨尔的正宗后裔,但是只是一个家境平平的台吉人家,幼时还给富户放牧。但是毕竟台吉也是贵族,12岁的时候,还是去了昌图读书。<div> 1825年(道光五年),科左后旗的郡王无子,僧格林沁被选为嗣子,承袭科尔沁左翼后旗扎萨克郡王。</div><div> 大家看上图,蒙古王公的继承,直到清末民国时候,大部分还保留着选举的传统,并没有立长不立幼的中国传统。僧格林沁是次子,他的哥哥朗步林沁也挺优秀,后来也被封为辅国公,世袭罔替。</div> 杰出人物肯定是各方面素质很高的,僧格林沁自幼定是文武双全、长相英俊、讨人喜欢,才能被立为王爷嗣子,得以继承本不是他的王位。<div> 1834年(道光十四年),僧格林沁正式加入大清国军队序列,授御前大臣、正白旗领侍卫内大臣,直到1850年,为镶黄旗蒙古都统。</div> 1851年(咸丰元年),僧格林沁任御前大臣。曾请旨出兵镇压科尔沁左翼后旗佃农抗租斗争(那时已经有汉人租地种田)。<div> 1853年(咸丰三年),受命督办京城巡防,任参赞大臣。此时,太平天国已定都天京,并派兵北伐。</div><div> 僧格林沁受命统领健锐营、外火器营及察哈尔蒙古官兵,并哲里木、卓索图、昭乌达蒙古诸王劲旅出京。</div> 八月,太平天国北伐军攻入京畿重地。咸丰帝亲自将清太祖努尔哈赤使用过的宝刀授予僧格林沁,命其率军进剿。<div> 十月,在天津南王庆坨与北伐军开战。北伐军损失惨重,退到连镇一带。1854年(咸丰四年),又在连镇大败北伐军,咸丰帝赐僧格林沁“湍多巴图鲁”称号。(上图,小儿书大肆歌颂太平军)</div> <h3><font color="#010101"> 1855年(咸丰五年),僧格林沁再战太平军,破东连镇木城,太平军冒死冲突,僧格林沁尽歼之,生擒太平天国北伐军统帅林凤祥。因此殊功,咸丰帝于二月加封僧格林沁为博多勒噶台亲王。</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六月,在山东冯官屯剿灭太平天国李开芳部,生擒李开芳。林凤祥、李开芳都是太平天国的名将,狡狠善战,僧格林沁在两年之中,大小数百战,全部殄灭,无一漏网,因此威名震于海内。</font></h3> 1859年(咸丰九年),僧格林沁主持第二次大沽口战役。英法新任驻华公使普鲁士、布尔布隆率领所谓换约舰队从上海沿水路北上。行至天津大沽口时,藐视中国军队的设防,明目张胆地闯入大沽口。<div> 僧格林沁下达坚决反击入侵者的战斗命令,督军力战,击毁英军战舰3艘,使英军死伤464人,英海军司令贺布受重伤。相持数日,英法联军军舰撤走。(上图,满汉蒙三种文字的僧格林沁碑文)</div> <h3><font color="#010101"> 1860年(咸丰十年),英法联军攻入天津,僧格林沁兵败退驻通州。</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咸丰帝下令拔去僧格林沁三眼花翎,削去正黄旗领侍卫内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职。继而再战,又败于张家湾、八里桥,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圆明园被毁。</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主和派大臣埋怨僧格林沁触怒了洋人。咸丰帝革去僧格林沁郡王爵仍留钦差大臣职。(上图,洋人侮辱中国妇女)</font></h3> 1860年(咸丰十年)九月,直隶、山东捻军四起。清廷恢复僧格林沁郡王爵,命其率一万余清军赴山东与捻军作战。<div> 同治元年(1862年),朝廷授权僧格林沁节制调遣直、鲁、豫、鄂、皖五省兵马。僧格林沁率蒙古骑兵和五省提供的兵力多次打败捻军,在鄂东霍山黑石渡收降捻军十几万人,并打散十几万人,清军也损失惨重。(上图,博物馆的清代马具)</div> <h3><font color="#010101"> 1865年,僧格林沁被捻军诱至山东曹州高楼寨,随后陷入重围。五月十八日晚,僧格林沁率少数随从冒死突围,当逃至曹州西北的吴家店时,被一捻军士兵杀死在麦田,终年55岁。僧格林沁战死疆场,令清廷上下一片震惊,皆以失去“国之柱石”而惋惜</font></h3> 僧格林沁的故事有几点感受<div> 第一,大清中后期,蒙古骑兵虽然战斗力减弱了很多,但比起满洲的八旗和汉军绿营兵,还是强悍许多;</div><div> 第二,综合我们以前所讲到的,内蒙古的各旗蒙古兵为大清国出力很多,而大清国也通过丰厚的赏赐和联姻,甚至牺牲了地区的财政主权来笼络蒙古,这种民族政策在当时的时代条件下,是非常合理明智有效的;</div><div> 第三,不管别人怎么说,我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利用宗教为某团伙谋权利的暴动、屠杀、作乱,中国社会和百姓被他们祸害极深。</div><div> 上图,清末科左后旗,现在辽宁的昌图县、康平县都是科尔沁左翼地界。</div> <h3><font color="#010101"> 科左后旗的旅游点不多,如同地形特征描述的,在沙地为主的地区,间或开发了一些湖泊和草原旅游区,北部还有辽代墓葬。而最有名的,还是南部靠近山地的森林地区,下面,我们去著名的大青沟看看。</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科左后旗的典型现状,农田、草地、房舍</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科尔沁沙地,依旧可以放牧。哲里木盟成为蒙古人的牧场,也是有原因的,因为这里很多的地区,还是不适合农耕的。原因就是几百年前的那次沙化。</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大青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一处保存完好的古代残遗森林植物群落,总面积12.5万亩。大青沟在蒙语中被称为“冲胡勒”,是内蒙古著名的珍贵阔叶林自然保护区。它地处科尔沁左翼后旗甘旗卡镇西南25公里处,是一条南北走向的绿色深谷。</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大青沟早已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漂流是一大特色,整个公园很长很深,到处都是树林,也有些小湖小河。</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这是内蒙古东部地区的特色,只要是空地,就都开垦成了庄稼地。大家记得前面几集讲过的嘎达梅林、金丹道吗?都是因为开垦草原、森林引发的血案。</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进入大青沟腹地,一直往里走,有个莲花湖,就在莲花吐村的边上。</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林间小湖,景色不错</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当然了,也被利用了,可以吃饭喝酒,钓鱼吃鸭。大青沟的漂流很有名,网上很多介绍,我就不多讲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离开科左后旗,往南开,我们去库伦旗看看,上图,库伦旗牲畜交易中心。</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库伦旗吃饭,当地人喝的是这个:内蒙古百年酒业生产的老白干、扎鲁特旗的仙泉</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沙棘饮料也是内蒙古特色</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木耳黄花菜炖肉,都是山野风味</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这个叫啥忘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库伦旗最著名的荞面,出口日本,小日本特别爱吃。荞面是通辽、赤峰地区朋友们的最爱。库伦旗是中国荞麦之乡。</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库伦旗建置始于清初。1633年,西藏高僧阿兴希日巴传教至此,大清划定疆界,为其领地,称曼殊希礼(文殊菩萨)库伦。</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顺治三年(1646年),建锡埒图库伦札萨克达喇嘛旗,为漠南蒙古地区唯一实行政教合一体制的旗,历时近400年。</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1931年日本鬼子强迫政教分治,锡埒图库伦扎萨克达喇嘛旗改称库伦旗。1949年10月后隶属于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font></h3> 现在的库伦旗的面积比清代的要大很多,因为是三旗合并。另外两旗是赤峰(昭乌达盟)的喀尔喀左翼旗,卓索图盟的唐古特喀尔喀旗。<div> 喀尔喀左翼旗是在清康熙三年(1664年)以外蒙古的喀尔喀札萨克图汗部中的一支归附而置,治所在今库伦旗东二家子,属昭乌达盟。1934年撤销,与唐古特喀尔喀旗、锡垺图库伦旗合并,改置库伦旗。</div> 唐古特喀尔喀旗,不是正式的内蒙古49旗之一。是依附土默特左翼游牧之“闲散喀尔喀多罗贝勒”,虽然不是札萨克,但有时也视作一旗,即“唐古特喀尔喀旗”。<div> 他们是康熙元年(1662年)由杭爱山来归,只有数百人。康熙四年封多罗贝勒,地域是今库伦旗格尔林苏木全境。<div> 唐古特,是蒙古语,tuwod,古代叫党项、吐蕃,现在的蒙语管藏族还叫这个。(上图,蒙古国诗人,名字就叫唐古特 噶啦桑,唐古特,应该是成吉思汗征服西夏后的党项人后代)<div> 喀尔喀左翼和唐古特喀尔喀,都是属于今外蒙古西部地区,札萨克图汗部。当时,是最先受到准噶尔汗国东进攻势威胁的部落之一,所以,很早就选择东迁归清。</div></div></div> 安代舞是起源于库伦旗的一种蒙古族民间艺术形式,约产生于明末清初的萨满教,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div> 1996年,内蒙古库伦旗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安代艺术之乡”。</div> <h3><font color="#010101"> 库伦三大寺始建于1649年,由福缘寺、兴源寺和象教寺组成。是清朝在漠南蒙古地区建立的唯一的“政教合一”体制的“锡勒图库伦扎萨克达喇嘛旗”的政教权力中心。</font></h3> 兴源寺始建于清顺治六年(1649年),顺治皇帝赐匾额为“兴源寺”。康熙五十八年进行扩建,修建了“九九八十一间”的正殿和天王殿,并在天王殿两侧又对称地修建了配殿、钟楼、鼓楼及山门殿等。<div> 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重修正殿,在结构上采取了汉藏蒙结合式,改扩建为二层建筑。曾有二十三任札萨克达喇嘛在此处理库伦旗政教事务和诵经朝拜。</div> 福缘寺始建于乾隆七年(1742年)。据记载,乾隆初年在喇嘛内部曾经发生纷争,时任札萨克达喇嘛阿旺扎木扬呼图克图建造佛塔一座和寺庙一座,意为用以镇服暗中作祟、危害黄教的邪魔,寺庙建成后,乾隆皇帝赐名为“福缘寺”。<div> 锡勒图库伦历史上虽然以喇嘛旗著称,但是原来没有喇嘛教的学塾(喇仓)。1926年始设却伊喇仓(哲学学塾),并在山门殿前整修一处进行出题辩论的场所。1929年从土默特聘请一位喇嘛做主持大喇嘛。后由修学于西藏哲蚌寺的毕力根继任主持大喇嘛职务。</div> <h3><font color="#010101"> 象教寺始建于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通称“上仓”(“仓”意为公寓、寓所),是札萨克达喇嘛居住的地方和办公的场所。</font></h3> 既然到了唯一一个喇嘛旗,我们正好梳理一下清代蒙古佛教的情况:佛教正式传入蒙古,是在元宪宗蒙哥时。<div> 据《多桑蒙古史》,蒙哥即位后,命忽必烈领治漠南汉地民户,以僧海云掌释教事。蒙哥死后, 忽必烈自立为汗,尊萨迦派八思巴为国师,仿汉制,建太庙于燕京。尔后,历代皇帝皆崇信西藏佛教。</div> <h3><font color="#010101"> 其实,真正最早接触藏传佛教的是孛儿只斤·阔端(1206—1251)。他是元太宗窝阔台次子,以二太子身份镇守河西及秦陇,其封地在西夏故地,遂建斡耳朵于凉州府(治今甘肃武威)之西。</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1246年,阔端召吐蕃乌斯藏萨斯迦派首领萨加班智达至凉州会盟,目的是劝说西藏僧俗首领降附蒙古。</font></h3> 蒙古贵由汗二年(1247),阔端于凉州会见萨迦班智达,议定吐蕃归附条件,由萨迦班智达致书吐蕃僧俗首领,劝说归附,确立了蒙古对吐蕃的统治。<div> 阔端曾请萨迦班智达制作蒙古文字,设计了四十四个字母。蒙哥即汗位后,因一向与蒙哥和善相处,阔端未参与窝阔台汗家族与托雷家族争夺汗位的斗争,未受株连,仍保有原封地和军队。</div> 萨加班智达当时带了两个侄子去凉州会盟,阔端命长侄八思巴随伯父学法,幼侄恰那多吉着蒙古服,学蒙古语,并尚公主。此时期的阔端实际上是大蒙古国的吐蕃事务总管,全面负责经营事宜。故藏史有误认其为蒙古可汗者。<div> 而八思巴最后成为了忽必烈时代的大元国师。(上图,藏文基础的八思巴蒙古文金牌)</div> 明万历五年(1577),东蒙古俺答汗遣使入藏,迎请第三世达赖喇嘛巡锡蒙古,并在呼和浩特城,为达赖建立一寺,此后黄教盛行于漠南蒙古。<div> 漠北蒙古传入黄教是在阿巴岱汗时,阿巴岱汗请三世达赖的大弟子迈达里呼图克图,于喀尔喀图拉河旁一寺宣讲佛法,深受蒙人信仰。十六世纪起,所有的蒙古民族都已成为佛教徒。(上图,库伦旗)</div> <h3><font color="#010101"> 内蒙古的宗教领袖为章嘉呼图克图。章嘉呼图克图是在第五世达赖喇嘛时产生,历代都是青海或甘肃人,常驻锡多伦、北京、五台山等地。</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章嘉传承六代,由于是朝廷一手缔造和册封的,所以一直是大清国和中华民国政府的忠实拥趸,最后一世章嘉呼图克图跟随老蒋去了台湾,民国四十六年圆寂于台北。(上图,库伦旗)</font></h3> 外蒙古的活佛领袖为哲布尊丹巴,第一世哲布尊丹巴为觉囊派大学者多罗那他的转世。第二世哲布尊丹巴尝于库伦创办札尼特高等宗教学院,僧侣云集。其后,库伦遂为外蒙古的政教中心、喇嘛的教育圣地。<div> 哲布尊丹巴传承九代,1924年八世哲布尊丹巴示寂之后,外蒙呼图克图制度在蒙古国暂告断绝。<div> 不过,九世哲布尊丹巴后来被达赖认定转世了,社会主义的蒙古国没有承认,但是新时代的蒙古国还是承认了,并最终让他加入了蒙古国籍,回到了乌兰巴托。(刚刚圆寂不久,达赖最近去蒙古就是为了这个事情)(上图,还是库伦旗)</div></div> 蒙古佛典即是以蒙文书写的佛教圣典之总称。蒙古族自十三世纪归依佛教以来,至现代为止,约六百年之间,除将西藏佛典及藏外佛典译为蒙文之外,且有以蒙文撰述或注释之着述。因此,蒙文佛典的数量,为数甚多。<div> (1)第一期︰在蒙古尚未有文字之前,蒙古人皆使用回鹘文。到成吉思汗时代,始将回鹘文改成蒙文。<br></div> (2)第二期︰为明室所逐而回归朔北故地的蒙古族,仍持续其前代的译经事业。此时,由于宗喀巴所改革之西藏佛教甚为盛行,故于此时传入蒙古者,亦以格鲁派为主。<div> (3)第三期︰清世祖时,尝在北京及奉天开雕蒙文《金光明经》等经。其后,在圣祖敕命下,完成《蒙文大藏经》的改译与刊行</div> <h3><font color="#010101"> 十九世纪时,在内蒙古地区共有一千二百多座寺院和喇嘛庙。在外蒙古则共有七百多座。几乎每个家庭都有一个儿子致力于宗教职业,所以僧侣界几乎占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一。</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1900年之前,在蒙古人居住地区总共有243位化身喇嘛(活佛),内蒙古地区有157名。在北京有14位,在外蒙古有19位,在青海有35位。</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库伦旗共有寺庙18座,掌教首领叫扎萨克达喇嘛,一共传了二十多任,其中只有一个被封为呼图克图。大部分大喇嘛都是青海的藏人,当时整个库伦旗分为两种人,一种是喇嘛,一种是属民,蒙语叫哈立亚图。</font></h3> 看完现在的通辽南部,我们还要回顾一下曾经的哲里木盟科尔沁左翼前旗(已撤)的历史和现状。<div> 科尔沁左翼前旗,又称宾图旗。后金(1626)科尔沁部首领奥巴与弟布达齐、叔父洪果尔率属众归附后金。崇德元年(1636)以洪果尔为札萨克多罗宾图郡王,掌左翼前旗,俗称宾图旗。</div><div> 札萨克驻伊克岳里泊。旗地东西100里,南北120里,在哲里木盟最南端。1949年撤销,成为辽宁彰武县、康平县、法库县。</div> 科左前旗札萨克共传14任,第十二任为棍楚克苏荣郡王,1912年在外蒙哲布尊丹巴政权中任国务副总理至1914年,我稍后详细介绍。<div> 第十四任札萨克为台吉乌宝,1929年起掌管札萨克事务,至1931年,科左前旗即将沦陷时,因不愿为日本人办事,南走北平,张学良将军为嘉奖其爱国热情,曾颁发旗札萨克钢印,委任为科左前旗札萨克。</div><div> 科左前旗沦陷后,日本人曾委派孟和吉雅、巴雅尔二人先后任旗长。1946年,国民党辽北省政府任命乌宝为科左前旗旗长,乌宝就任不长时间便在辽沈战役中去了北京。</div><div> (上图,辽宁省建平县蒙古族中学)</div> 顺治年间,清政府决定要建一处牧场,作为清朝在东北的三陵(永陵,顺治曾祖以上的合葬陵、福陵,努尔哈赤墓、昭陵,皇太极墓)的祭祀用的牺牲供应地。<div> 科左前旗划出养息牧河东岸的大片水草丰美的地方献给清政府作牧场(上图,养息牧场),直属清政府管辖。后来,老百姓称此牧场为“苏如克”(牧群),也称苏如克旗。从此,宾图旗的辖地被“一分为二”,大大减少了。<div> 这个牧场,就是现在的辽宁省彰武县。</div></div> <div> 清初,对蒙古地方实行“封禁政策”,严禁汉人到蒙古地方经商、种地、放牧等。到了清中叶,由于内地土地兼并,贫苦农民无以为生,只好违抗清政府的“封禁政策”,冒险“闯关东走边外”到蒙地开荒种地。</div><div> 大批内地农民到蒙地开荒种地。清政府怕激起民变,便下令在蒙地“借地养民”,意思是所开土地仍归蒙地札萨克,开荒种地的农民向蒙旗札萨克交地租。</div> 嘉庆十八(1813年),在苏如克地方试垦荒。<div> 光绪六年(1880年),科左前旗东部大片土地也被开垦,同年设置康平县</div><div>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在横道子地方设置彰武县。</div><div> 1949年3月17日,辽北省(上图)政府决定,撤销科左前旗建制,将东南部蒙汉杂居的三个区划归康平、法库、彰武三县。将四区(满斗)和五区(朝鲁吐)划入了库伦旗。至此,自1636年存在了313年的科左前旗(宾图旗)的名称从地图上彻底消失了。 </div> 宾图旗地灵人杰,近现代出了不少优秀人才,著名的宾图三杰:<div> 1、克兴额(1889—1950年,上图)汉名包存智。1922年被选为中华民国众议院议员。1923年,军阀曹琨以每张票5500银洋的价格贿选总统,克兴额断然拒绝,拂袖而去。</div><div> 1929年,克兴额与达斡尔人默尔色(郭道甫)以“东蒙书局”为中心成立“蒙古文化促进会”,编写、出版了大量蒙汉文的进步书籍。</div> <div> 2、博彦满都(1896—1983年)汉名包云蔚。1925年,以东蒙代表身份出席在张家口召开的内蒙古人民革命党成立大会。1931年,日本人占领东蒙地区,博彦满都曾任兴安总省省长,1947年5月,东蒙人民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参议会议长。开始放弃“内外蒙合并”的主张,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博彦满都任自治区参事室主任(上图坐着的穿袍子的,旁边是乌兰夫)。<br></div> 3、乌力图(1902—1968年)汉名吴永年,1943年,曾任伪满东科中旗旗长兼兴安南地区行署主任。日本投降后,乌力图主动维护东科中旗社会秩序,担任维护会长,并严词拒绝国民党对他的拉拢。1946年,在共产党领导下,成立哲里木盟政府,乌力图当选主席。建国后,任自治区民政厅长。<div> 还有当过内蒙古交通部长、公安部长,后任自治区政府副主席、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的朋斯克(上图,朋斯克任命书)</div> <div> 科左前旗清末民初的宾图王(上图,蒙古语说唱,宾图王的故事)棍楚克苏隆,生于1887年(光绪十三年)。宾图王通晓蒙、汉、满三各语言文字,性格爽直而勇敢,不畏权势。好读《孟子》,他常说:“在中国圣贤中,我最崇拜孟子,孟子说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最为合理”。</div> 1905年,宾图王袭王爵任札萨克后,为该旗人民做过很多好事,如肃清了多年的匪患,创办了学校,派学生到内地学习,筹办警察局,组织民团,安定地方秩序。<div>  1907年,当地人民倡议给宾图王建生祠,宾图王不允许,数请不准。结果在柳条边秀水河边门外,群众竟给他建立了3个大石碑,用蒙、汉两种文字歌颂了他的功德。</div><div> 1910年,宾图王由北京贵胄学堂毕业。回来后,便认识了由外蒙古哲布尊丹巴派来的那拉班禅活佛。这位活佛的任务就是暗中联络宾图王,准备在大清(上图)风雨飘摇之际,筹备蒙古独立建国。</div> 上图,法库县四营子蒙古族小学<div> 宾图王作为年轻的、有学识的蒙古王公,接受了外蒙古活佛的建议,前往北京来往于各个驻京的蒙古王公中间,提议从哲盟起事,北联呼伦贝尔,西结西部各盟,和外蒙古统一起来,搞一个蒙古国。这一计划,得到了东部蒙古各王公的普遍赞同。</div><div>  公元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 宾图王离京回旗。后袁世凯政府任命他为蒙藏院总裁,急电催他火速进京。对此,宾图王犹豫了好几天之后,突然,有一天带亲信丰升阿、阿木尔等出走,投奔了库伦。</div> 1912年,宾图王在库伦任哲布尊丹巴王朝的副总理,当时他献出了不少“治国安邦”之策,都没有见诸实行,因大权都操在当地喇嘛,王公之手,这些人都是些封建迷信、腐朽守旧之辈,哪能里还能看得惯如宾图王这样的好事之人,甚至诬告宾图王为袁世凯的间谍。<div>  公元1915年春天,宾图王赴某大臣宴会后,回寓所口吐白味,气绝身亡,时年仅28岁(应该是被下毒所害,其主要原因还是权利争夺,第一次蒙古独立时期,上层喇嘛还是非常迂腐守旧的)。</div> 科左前旗的近代史人物特别多,聊几天也讲不完,不过这个人物我还是要讲讲,因为川岛芳子是他的儿媳妇。<div> 巴布扎布(上图中),蒙古族,韩姓。生于清光绪元年(1875年)。原籍土默特左旗(今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后迁居于苏鲁克大冷营子(今彰武县)。曾任彰武县警察局大庙区官(分局长)。1913年,巴布扎布携带家人及几十名部众,投奔外蒙古库伦政府。沿途又聚集部众两千余人,被哲布尊丹巴封为“镇东将军”、“镇国公”。</div> 巴布扎布是如何起家的呢?<div> 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日本间谍到战争后方的苏鲁克(彰武县)招募“洋队”,也即是雇佣兵。任务是扰乱俄军的后方,切断俄军的武器和粮食运输线。小日本招募到了不少蒙汉青年,也算是参军了把。这里面就是著名的巴布扎布、冯麟阁,已经后来混成大佬的张作霖。</div> 1915年冬,巴布扎布率领的外蒙古骑兵在北洋政府军打击下,败走贝加尔湖东的哈拉哈庙。此时,日本军部即派一些日本军官和日本浪人前去勾结。从此,巴布扎布就参加了日本军方搞的“满蒙独立”活动。<div> 前清肃亲王善耆(川岛芳子的亲爹,上图)搜罗一批清朝余孽和蒙汉地方武装势力,组织“宗社党”和“勤王军”,联络巴布扎布招兵5000余人,由日本人川岛浪速(川岛芳子的日本人义父)任总指挥,谋划暗杀张作霖,攻占奉天城,在东北建立“满蒙王国”。<div> (此时,川岛芳子的亲爹、义父、公公就走到了一起)</div></div> 1916年5月,巴布扎布率蒙古骑兵3000余人,打着“勤王复国军”旗号,开向南满。自称“统率蒙古军司令大臣”,到处张贴“恢复杜稷”布告。日本军方极力宣扬巴布扎布为“成吉思汗再来”、“蒙古独立的英雄”。<div> 出兵不久,巴布扎布就被张作霖部队击溃,在日军保护下,巴布扎布向内蒙方向撤退,逃到今赤峰的林西县被驻守的北洋毅军炸死。其部众逃到乌苏伊肯(今巴林右旗北部),被从开鲁返回的毅军主力包抄,被击毙200多人,余者溃散。(有人说他是历史罪人、有人说他是蒙古民族领袖,客观公正的讲,我认为他是大清国的忠臣)</div> <h3><font color="#010101"> 巴布扎布有两个儿子,长子甘珠尔扎布(上图),别名:韩绍约、川岛隆良。13岁时进了肃亲王府,后由肃亲王送往日本留学。1927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步兵科。回国后在旅顺与肃亲王善耆之第十四女金璧辉(也叫川岛芳子,因是日本浪人川岛浪速之义女)结婚,不久又离婚。</font></h3> <div>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甘珠尔扎布在日军的支持下,组建了“内蒙自治军”,自任总司令。<div> 满洲国成立后,甘珠尔扎布任伪满第九军管区(通辽)中将司令,兼任兴安军官学校校长。1945年日本投降后,甘珠尔扎布作为伪满战犯被送往苏联。1950年送回中国,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改造。1966年被特赦后回海拉尔居住。1970年病故。(上图,1927年旅顺大和旅馆,甘珠尔扎布与川岛芳子结婚典礼)</div></div> 巴布扎布次子正珠尔扎布,又名韩信宝、韩绍德,曾任伪满骑兵上校、第十军管区(海拉尔)少将参谋长。1945 年8月11日,与伪满第十军管区中将司令郭文林(达斡尔族)在呼伦贝尔盟锡林河地区起事,打死部队内的20多名日军军官后,率部下500多人向苏军投诚。<div> 在他们影响下,伪满骑兵五十团、五十一团也打死日军军官,于8月15日前集体向苏军投诚,从而加速了呼伦贝尔的解放。正珠尔扎布作为伪满战犯,于1960年11月被特赦,安排到海拉尔国营林场工作。“文化大革命”中被关押,1967年11月中旬自缢身亡。(上图,他大嫂川岛芳子)</div><div> 本集结束,谢谢大家</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