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春节,探寻古老、神秘黔东南,自驾之旅。

腊月

<h1 style="text-align: left;">  如今高效便捷的高速公路网,现代化的驾乘工具,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只是加满油的事情。大年初一早晨6:00一家三口从淮安南上高速,一脚油门20个小时到达贵州镇远古镇。1600多公里的路程,朝发夜至。然而高速的作用是直达目的地,想要更深刻地认知和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往往要舍弃高等级的公路和配套设施齐全的成熟旅游景点,选择省道、县道,深入大山,村村寨寨……</h1> <h3>“西江千户苗寨”和国内的丽江、凤凰等众多古城一样,未能幸免被过度开发的厄运。寨子里的原著居民多数已搬离,昔日的苗王、土司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熙熙攘攘的游客、修葺一新的客栈、琳琅满目的旅游纪念品商店、和各种小资文青范的酒吧。</h3><h3>如今的西江苗寨已不是藏在深闺中的苗家羞涩少女,她华丽丽地转身成性感妖娆的现代女神。</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今年春节恰逢大寒节气,大年初四晚上,家乡淮安忽降大雪,整个晚上各种玩雪、赏雪刷爆了朋友圈,而我略显违和地在朋友圈发了以下六张照片……😜</h3> <h3>黔桂两省的交界处,荔波茂兰自然保护区内,一坨坨锥形的喀斯特峰丛浩瀚无边。</h3> <h3>荔波樟江风景名胜区,一个类似小九寨的景区。</h3> <h3>荔波樟江小七孔古桥,是古代沟通黔桂两省的通道。</h3> <h3>走进黔东南的前几日,不管是“镇远古镇”、“西江千户苗寨”、还是“荔波漳江”,这些全国人民耳熟能详的景点,都未能充分调动起我感官神经的兴奋。接下来几日我果断舍弃成熟的景点,奔向更深更远的偏僻村寨,却收获了意外的惊喜。感受到了浓浓的、原汁原味的黔东南民族风情。</h3> <h3>途经黔东南的三都县,在城乡结合部的一个加油站旁,偶遇当地苗族人新年芦笙歌舞聚会,我立即驻足停留……</h3><h3>萌萌的苗族娃,怎能不想把她带回家~</h3> <h1><font color="#010101">手持火枪,腰挎砍刀,镰刀剃头</font></h1><h3><font color="#010101">岜沙苗寨(当地人读bia sha),古老而又神秘的部落,中国最后一个持枪的原始部落,但从未发生过纷争,更无械斗(他们持枪上街是经政府批准的)。即使在现代化文明发展的今天,这里貌似从未受外界的侵扰,至今仍沿袭着许多原始习俗……</font></h3><h3><br></h3> <h3>那一天我很早进入村寨,清晨薄雾笼罩下的村寨炊烟袅袅,家家户户依山而建的木质吊脚楼,错落有致。底层是牛、羊、猪、等牲畜和农耕器具,二、三层住人。空气中泥土的芬芳夹杂着牛粪的青草香。人、动物、自然之间相互依存,和谐共处。</h3> <h3>岜沙男人的发髻——剃掉男性头部四周大部分的头发,仅留下中部盘发为鬏髻,并终生保持这种发式。若不是我亲眼所见,真难以想象,在科技、现代文明飞速发展的雄鸡版图上,竟然还有这样一个的部落,依然保留着千百年前的传统发型, 并以这么古老的方式剃头。</h3> <h3>寨子里的芦笙手,姓贾,75年出生。从他家去芦笙堂表演的路上我们边走边聊……他告诉我在1999年之前,这个村寨鲜有外来人进入,他们安详、无争地享受着祖先留给他们的这片净土……现在他除了正常务农以外,节假日游客多时,也会参加寨子里的芦笙歌舞表演。</h3> <h3>嚯嚯哈嘿,我是小小火枪手!</h3><h3>岜沙族的男人人手一杆抢,就连小孩每人都配有一杆小火枪。</h3> <h3>“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九山半水半分田”是黔东南地区最真实的写照。云贵高原多阴少晴的气候、蜿蜒崎岖的地理环境形成了这里的人们矮小的身材,而且少有胖子。😜</h3> <h3>大年初五,恰逢斗牛比赛。一大早,十里八村的村民从四面八方,扶老携幼,自带木櫈子,来观看这场热血沸腾的斗牛盛世。他们有的从较远的地方走路来,有的开摩托车来。斗牛场设在山顶上的开阔地。比赛约20多头公牛参赛,每组由2只决斗,时间在5分钟内可决出胜付或平局。这些参赛的公牛都是以村寨为代表队选出来的,代表着每个村的运动员。得胜队的村民敲锣打鼓,给公牛头戴红花,身披红袍,有的在双角上挂上多只鸡、鸭,并吹芦苼,燃烧长长的爆竹、烟花,放三响炮,场面震撼刺激……</h3> <h3>通往斗牛场的山间土路只能骑摩托,或是步行</h3> <h3>“远动员”入场</h3> <h3>恢宏的斗牛场面,让在场所有观众热血沸腾</h3> <h3>选择的这首背景音乐,是我在黔东南这几天经常萦绕在耳边的芦笙曲目。网络上的这首是上海交响乐团在以芦笙演奏的基础上,揉进了西洋弦乐版的演奏。但这恰好说明了,艺术本是源于生活之理。</h3><h3>此次黔东南之行来去匆匆,但在这短暂的几天中已经粗略感受到了苗族、侗族、水族、布依族……淳朴善良的民风,和保存完好的民俗。这次权当探路之旅,下次我将择一时机,再踏上这片神奇的苗山侗水~</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