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与蘭亭序

0575老孫

<h3><br></h3><h1>兰亭碑。兰亭三块石碑之二,碑高1.73米,宽1.02米,厚0.27米,碑上“兰亭”二字为康熙手迹。</h1> <h1> 蘭亭序</h1><h1><br></h1><h1>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h1><div><br></div><h1>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h1><div><br></div><h1>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h1><div><br></div><h1>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h1> <h1>译文:</h1><h1>永和九年,正值癸丑,暮春三月上旬的巳日,我们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集会,举行禊饮之事。此地德高望重者无不到会,老少济济一堂。兰亭这地方有崇山峻岭环抱,林木繁茂,竹篁幽密。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如同青罗带一般映衬在左右,引溪水为曲水流觞,列坐其侧,即使没有管弦合奏的盛况,只是饮酒赋诗,也足以令人畅叙胸怀。这一天,晴明爽朗,和风习习,仰首可以观览浩大的宇宙,俯身可以考察众多的物类,纵目游赏,胸襟大开,极尽耳目视听的欢娱,真可以说是人生的一大乐事。</h1><h1>人们彼此亲近交往,俯仰之间便度过了一生。有的人喜欢反躬内省,满足于一室之内的晤谈;有的人则寄托于外物,生活狂放不羁。虽然他们或内或外的取舍千差万别,好静好动的性格各不相同,但当他们遇到可喜的事情,得意于一时,感到欣然自足时,竟然都会忘记衰老即将要到来之事。等到对已获取的东西发生厌倦,情事变迁,又不免会引发无限的感慨。以往所得到的欢欣,很快就成为历史的陈迹,人们对此尚且不能不为之感念伤怀,更何况人的一生长短取决于造化,而终究要归结于穷尽呢!古人说:"死生是件大事。"这怎么能不让人痛心啊!</h1><h1>每当看到前人所发的感慨,其缘由竟像一张符契那样一致,总难免要在前人的文章面前嗟叹一番,不过心里却弄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我当然知道把死和生混为一谈是虚诞的,把长寿与夭亡等量齐观是荒谬的,后人看待今人,也就像今人看待前人,这正是事情的可悲之处。所以我要列出到会者的姓名,录下他们所作的诗篇。尽管时代有别,行事各异,但触发人们情怀的动因,无疑会是相通的。后人阅读这些诗篇,恐怕也会由此引发同样的感慨吧</h1> <h1>乾隆御筆亲临王羲之《蘭亭序》</h1> <h1>祖孙碑。同一石碑,康熙写的正面,是于康熙癸酉春日临王羲之亭《兰亭集序》。</h1> <h1>祖孙碑。祖孙同写一块石碑,乾隆写背面。《兰亭即事》一律</h1> <h1>鹅池碑,位于浙江省绍兴县兰亭镇兰亭风景区鹅池边。鹅池碑是一座三角形石质建筑,碑上鹅池二字相传为王羲之父子合写,称父子碑。</h1><h1>鹅池</h1><h1>鹅池碑,据传,王羲之正在写鹅池二字时,刚写好鹅字,就听到接圣旨的呼声,身居当地右军将军的王羲之当然不敢怠慢,立即搁笔接旨。其时正在父亲身边观看的王献之,忍不住提笔续写了一个池字。碑侧鹅池是纪念性建筑,除与鹅池碑相呼应外,还同王羲之一生爱鹅有关。王羲之喜欢看鹅,喜欢写鹅字,也喜欢养鹅,因此也就有了王羲之书写道德经换鹅的故事,凡是与纪念王羲之有关的地方大多有鹅池建筑。</h1><h1>碑高188厘米,宽68厘米。</h1><h1>行书“鹅池”,无款。</h1><h1>为清咸丰五年(1855)至同治八年(1869)重建兰亭时所立。</h1> <h1> 曲水流觞 </h1><div><br></div><h1>流觞曲水,亦称流杯曲水或曲水流觞,是旧时上巳节的一种饮宴风俗,其大致方式是众人围坐在回环弯曲的水渠边,将特制的酒杯(多是质地很轻的漆器)置于上游,任其顺着曲折的水流缓缓漂浮,酒杯漂到谁的跟前,谁就取杯饮酒。如此循环往复,直到尽兴为止。文人则将此俗发展成名士雅集--酒杯停在谁的面前,还得赋诗一首,其乐趣略同今人的"击鼓传花"或"丢手绢"。东晋永和九年(353)三月初三,大书法家王羲之与名士谢安、孙绰等四十余人宴集于浙江山阴(今绍兴)兰亭,作流觞曲水之戏,所谓"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这些吟咏之作被编成《兰亭集》,由王羲之作序,成为我国书法艺术史上的瑰宝。 </h1> <h3><br></h3><h1>一千六百多年前的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的三月三日,在绍兴的兰亭有过一场非常著名的酒会,这场酒会的发起人便是书圣王羲之,而就是在这场酒会中,诞生了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这场酒会被后世称为曲水流觞。</h1><h1>或许是这场酒会太过耀眼,以至于让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在云门寺举办的曲水流觞显得黯淡无光。追慕先贤,一直是文人通病,王勃在《秋日宴季处士宅序》中写道:“兰亭有昔时之会 , 竹林无今日之欢 。丈夫不纵志于生平 , 何屈节于名 利 ? 人之情矣 , 岂曰不然 ? 人赋一言 , 各申其志 , 使夫 千载之下 , 四海之中 , 后之视今 , 知我咏怀抱于兹日 。”所以,他非常希望举办一次像王羲之曲水流觞那样赋诗记兴的酒会。</h1><h1>唐高宗上元二年(公元675年),二十六岁的王勃在游历中渡过钱塘江,来到绍兴,来到云门寺。他怎么也不会想到,不久的将来会有那么多的文人墨客在沿着他走过的这条路上,络绎不绝地奔赴云门寺而来,踩出了一条翰墨飘香的浙东唐诗之路。三月的云门寺外,烟弥竹径,风卷松涛 ,别有意境 ,于是他要赋诗抒怀 , 使 千载岩溪 , 无惭于烟景 。王勃便邀请了当时绍兴的文人,效仿曲水流觞举办了一次雅集。至于当时邀请了哪些文人,现已无可考证,但他在当时写下的《脩禊云门献之山亭序》中有“良谈吐玉,长江与斜汉争流;清歌绕梁,白憬与红尘并落。他乡易感,增凄怆于兹辰;羁客何情,更欢娱于此日。……”之句,说明虽有乡愁,但还是宾主尽欢,其乐融融的。或许是意犹未尽,或许是秋景胜春,就在同一年的秋天,王勃又在云门寺举办了这样一次酒会,因为文献缺失,我们无法感受当时高朋满座,文采飞扬的场面,只能在他写的《越州秋日宴山亭序》中体会当时的盛况:“……一时仙驭,方深摈俗之怀;五际飞文,时动缘情之作。人分一字,四韵成篇。”这两次酒会,在中华的文化史上,或许籍籍无名,但在云门的文化史上却熠熠生辉。举办了两次雅集,也饱览了越中秀色,王勃带着对稽山镜水的极度眷恋,去奔赴他的前程。走时,他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能够再度到云门寺举办第三次、第四次雅集,但这终将成为一个遗憾,一个云门文化史上的遗憾、一个中华文化史上的遗憾。在他离开云门寺的第二年(公元676年)八月,王勃从广州回家探望父亲时意外落水而亡,终年二十七岁。假如,没有这一次的意外,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的,便不会是李白……</h1><h1> 一一本文由网友“秋湖泛舟”提供</h1> <h1>  老孫觉得凡“吃过墨水的”都得去蘭亭走一走,看一看。也许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h1><h1> [注:旧时绍兴地方人把读书称作吃墨水。也就把读书人称为吃墨水的。]</h1> <h1>0575老孫拍摄于:浙江绍兴兰亭</h1> <h1>  书魂、史韵、意趣,美景尽在其中,美哉!</h1><h1> 0575老孫倾情制作</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