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我们一直听到类似的话"孩子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花朵。""少年强,则国强"。那怎样才能使这朵花开得正,开得艳而不骄呢?怎样才能少年强呢?我们的习主席在多场合多次表示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一个国家的灵魂。众所周知,我们国家的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文化,我们要守护我们的文化,从娃娃开始守护,在孩子的心中播下一个文化的火种。花要开得好,树要长得正,它们的根必须扎得牢。孩子心中那颗火种越旺就等于文化的根就扎得更牢。通过什么方式扎根呢?对,教育!我们从周代开始,我们就开始对孩子早期的蒙学教育,分为小学和大学。这和我们现在所说的小学和大学不同,小学指学小,学做小事(洒扫、应对、进退等),这些书籍有《弟子规》《朱子治家格言》《小儿语》等;大学就是学大,学做大人,学做顶天立地的人,此类的书籍很多,四书五经都是。其中最基础的当属《三字经》。从另一角度来说,我们的扎根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以儒学文化为代表,其中蒙学经典是基础,再细究下去则数"三百千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从这两方面讲,要学好传统文化,做好这个扎根教育,《三字经》是必读的一部蒙学经典。平易浅近,读上去郎朗上口,便于记诵。</h3> <h3>《三字经》出自南宋以为渊博的大学者王应麟之手,以三字一句,两句押韵,语言平易浅近,读上去朗朗上口,便于记诵。全文共1145个字,其内容广博丰富,堪称:"传统文化小百科"。全文秉承传统教育"教人化性、立命、明道、行道,也就是怎样做人"的根本,围绕德行教育和知识教育展开,内容如下:</h3><h3>第一部分从"人之初"到"不知义"提出了为人与教育的关系。首句就提出了教育的基础,同时也是教育的准则---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我们首先要明白里面"性"和"习"。"性"分为三种,天性、兽性,人性。天性指道性,仁性。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初,性本善"的善就是指恻隐、羞恶、辞让及是非这四端。兽性指生物属性,简称物性,其是纯恶无善的,本质是"自私",无限制地占有一切资源,无休止地复制自己,无限地扩张,疯狂地复制,只有自己不顾他人。所以说荀子提出"人之初,性本恶"。除了天性和物性,还有一种性---人性。作为高级动物的人来讲介于天性与物性之间,怎样彰显天性,化除/超越兽性?这就和"习"有关系。"习"分为"秉性"和"习性"两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就是这个道理。那我们如何化秉性,去习性呢?这就引出了开篇的教育的问题---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这两句话表明了教育的重要性及教育"专"原则。整个第一部分还强调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相结合,分别表明父教、母教与师教同等重要。</h3><h3>第二部分从"为人子"到"人所同"讲了中国文化基本知识。这部分围绕"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这句话全面展开。我们都知道西方是十字架文化,其实我们东方也是十字架文化,以自身为中心,孝道是纵线,连接天地;横向是悌道,从亲亲,亲人,爱物而展开。全文的第一、二部分,特别是第一部分是给我们立本,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h3> <h3>第三部分从"凡训蒙"到"及老庄"讲的是教育的内容和次第。以及第四部分的中国通史纲要。这两部分一起构成《三字经》全篇的中心。我们只要遵从古训,先读《孝经》、次读《四书》、再读《六经》,再读诸子百家,最后研读历史,按照这个次第求学,踏踏实实地做学问。</h3><h3>第五部分从"昔仲尼"到"亦若是"例举了古圣先贤求学的故事以及第六部分从"从犬守夜"到最后讲了自然界的事物。这两部都用来勉励儿童读书成人。</h3><h3>整一部三字经实则为一部教育著作。"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我想这句话是对《三字经》最好的概括。我们的传统文化是先成人后成才的教育,是知行合一的教育,如何将德性的种子深深播撒在每个人的心中,让去生根发芽长大在传统文化断层了许久的今天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摸索与探究。</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