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4日是父亲去世20周年纪念日,5月9号是他的百年诞辰,做此小篇以怀念亲爱的爸爸。

姚励成

<h1><b>我的父亲姚登山1918年5月出生于山西省襄陵县(后改称襄汾县)汾河东塔儿山下的陈庄村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少年时代的父亲目睹了债主腊月三十晚上的凶狠讨债,经历了他的父亲(我的爷爷)在贫困、劳苦、疾病交加中早年离世,懵懂的父亲本能地感知到爱什么恨什么,立志长大以后要闯出一条与老辈不同的生活之路。16岁时父亲在他外祖父的接济下,念了高小,期许以文化、知识来改变命运。他学习努力刻苦,考试总是名列前茅。然而即将毕业时因看不惯教师无理责打学生,参加学潮被开除学籍。1936年东渡红军来到襄陵县,他们的宣传教育在父亲的心里种下了革命的种子。1937年底父亲参加了实为共产党领导下的新军决死三纵队。1938年春,朱德到晋中,接见了父亲当时参加的决死三纵队宣传队,讲话后朱德给父亲的笔记本上写下了"学习、学习、再学习"的题字。这年父亲20岁,从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b></h1> <h1><b>1938年7月襄陵汾东地区日军、汉奸、土匪恶霸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蒋伪军也不时来乡骚扰。在这恶劣环境中,父亲四处奔走,组建襄陵自卫队,开展游击战争,打击日伪政权,镇奸除霸。父亲率部与日伪军及土匪战斗,屡屡得胜,打得敌人闻风丧胆,在汾东地区威名大震,日伪军称父亲"姚神仙"。恼羞成怒的日伪政权于1940年的一个深夜偷袭了陈庄,将爷爷奶奶及全家共6人扣押,企图以此威胁父亲投降。父亲闻讯,即刻复信于敌,严词痛骂敌人卑鄙行径,表示坚决与日伪血战到底,日伪政权最终无奈将家人放回。在父亲带领下,游击队很快扩建为游击支队,父亲任支队长。<br /></b><b>父亲的勇猛斗敌故事在襄陵一带广为流传,被人民誉称为"姚疯子",意指父亲打起鬼子、敌人会不顾一切。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我们回到老家插队时,老乡为我们用快板艺术演唱了父亲斗汉奸、杀日寇的各种传说和故事。<br /></b><b>抗战胜利后,1947年父亲组建的独立团参加了解放临汾的战斗。随后挥师北上,参加了徐向前指挥的晋中战役、解放太原战役。之后继续移师西北,夺取兰州、进军青海、转战甘南、挺进四川、解放成都。就是这支南征北战、英勇无畏的独立团成就了后来的雷锋,父亲成为了"雷锋生前所在团"第一任团长。</b></h1> <h1><b>1949年11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在北京成立,中央从各部队调来一大批经历过长期战争考验、政治上可靠的军官到外交部充实各级干部队伍。</b></h1><h1><b></b></h1><h1><b>1949年12月爸爸参加成都会战,成都和平解放后,爸爸被调往中央军委武官训练班学习,为转入新的外交战场做战前准备。</b></h1><h1><b>1950年8月,做为新中国第一代外交官,父亲携母亲及腹中的我来到北欧的丹麦,开始了他的外交生涯。</b></h1><h1><b>照片记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驻丹麦大使馆建馆升国旗仪式,我在妈妈肚中经历了这一历史时刻。</b></h1> <h1><b>新中国第一批外交官,现在看起来也是不输气质的。这是在丹麦哥本哈根我降临世上一个月后父母的合影。</b></h1> <h1><b>我和父母的第一张合影</b></h1> <h1><b>1951年夏天父亲奉命从丹麦调往芬兰。</b></h1> <h1><b>在芬兰赫尔辛基我渡过了美好快乐的童年并迎来了两个弟弟。</b></h1> <h1><b>我驻芬兰使馆的官方活动时的爸爸妈妈。</b></h1> <h1><b>1953年10月1日,我驻芬兰使馆举行国庆招待会。</b></h1> <h1><b>站在爸爸左手的是时任芬兰总理后为总统的吉科宁先生(Kekkonen),右手是翻译杜钟瀛叔叔,杜叔叔后来在中国驻芬兰大使位上退休。</b></h1> <h1><b>在芬兰时,父亲和奥运会还有一段交集。1952年7月19日第15届奥运会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举行,新中国接到该届奥组委主席、赫尔辛基市长以及国际奥组委的邀请。新中国刚成立,又正值抗美援朝,从财力物力人力各方面来说,都存有很多挑战。而国际奥委会态度暧昧,台湾当局也力阻中共政府派团参加,我国驻芬兰公使馆工作人员在赫尔辛基市面看到数家商店陈列了国民党旗帜,也有当地报纸报道台湾运动员到达赫尔辛基的消息。</b></h1> <h1><b>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父亲就国旗及台湾代表团问题与芬兰当局交涉,抗议在赫尔辛基街头悬挂国民党旗帜。由于种种原因,中国代表团到达赫尔辛基的时候,奥运会已接近尾声。虽然没能全面参与这届奥运会,新中国的五星红旗第一次升起在奥运村,飘扬在奥运会赛场上了。</b></h1> <h1><b>1956年7月3日爸爸在中共中央高级党校学习毕业后,小组成员们在颐和园临别合影。</b></h1> <h1><b>1957年2月中国和锡兰(现在的斯里兰卡)建交,作为首批建馆外交官,爸爸从1957年5月-1962年在锡兰常驻了将近5年,参与、推动了两国的友谊发展。1957年5月16日,首批驻锡外交官赴任前在颐和园合影。</b></h1> <h1><b>1957年6月20日我驻锡兰使馆在科伦坡建馆的升旗仪式。站在爸爸右手的是张灿明大使夫妇。</b></h1> <h1><b>1957年8月我驻锡兰使馆人员访问锡兰山城-康堤。</b></h1> <h1><b>爸爸在锡兰首都科伦坡出席外事活动。</b></h1> <h1><b>这是爸爸在科伦坡与使馆同事们的合影。</b></h1> <h1><b>1957年2月妈妈在北京生下三弟,当年无法随父亲同赴斯里兰卡。直到安顿好三弟,把我送进学校,妈妈才去科伦坡与爸爸汇合。这是妈妈离开北京前,我们与锡中友协主席在北大学习中文的女儿共度周末的一刻。</b></h1> <h1><b>1960年10月在锡兰这个亚洲最炎热的国家,家里迎来了新成员-四弟。</b></h1> <h1><b>上世纪六十年代在四川的解玉田叔叔(原曲襄县委书记)来京和父亲在颐和园的合影,照片后面解叔叔四句话记录了爸爸与他的战斗友情:</b></h1><h1><b>春日游园乐融融</b></h1><h1><b>尔我抗战在襄陵</b></h1><h1><b>记忆犹新话过去</b></h1><h1><b>今日人民多幸福</b></h1><p class="ql-block"><br></p> <h1><b>1965年9月30日印尼军人集团发动政变,将时任印尼总统苏加诺废黜并软禁,同时为转移国内的阶级矛盾,军政权在印尼掀起空前的反华排华浪潮,在各地疯狂袭击、血腥镇压、甚至屠杀华侨,中国印尼两国关系严重恶化。<br />根据当时的形势,总理指示外交部,找一个战斗经验丰富的干部去印尼,在需要时任职代办。外交部经过挑选决定派身经百战的父亲前往印尼。1966年3月,父亲在危难时刻被派往印尼。之后不久,两国外交关系降级,1966年4月7日大使被调回国,父亲担任临时代办,主持使馆工作。</b></h1> <h1><b>1966年印尼反华行动空前肆无忌惮,颁布了数十项排华反华的法令法规,禁止华侨经商、禁止华侨境内迁移、禁止华侨使用中国语言和文字等。5月,政府下令关闭全印尼的667所华文中小学,之后,又相继关闭了全国所有的华文报纸和华人社团,印尼各地排华暴行日趋升级。印尼各地军政权制造了一系列抢劫华侨财产、打伤、屠杀无辜华侨的流血惨案。风云突变,雅加达的中国大使馆处在最前沿。<br /></b><b>1966年4月15日上午,千余暴徒在100多名荷枪实弹的军人和装甲车的协同配合下,用卡车撞开中国驻印尼使馆大门,蜂拥冲进院内,疯狂破坏使馆的办公室、大厅和宿舍,捣毁了门窗、家具和客厅的全部陈列物品,劫走汽车3辆,砸坏7辆。他们把掠去的所有文件档案和书籍付之一炬,并将贵重物品、私人衣物和部分家具用卡车公开劫走。暴徒们在使馆内肆意捣毁破坏时还大喊着,要把五星红旗扯下来烧掉。为了保卫祖国的尊严,父亲带领二十来个使馆工作人员在五星红旗下围成人墙,以阻止印尼暴徒毁坏我五星红旗。疯狂的印尼暴徒竟然开枪,打伤我使馆工作人员赵小寿。1966年4月23日身负重伤的赵小寿被接回国内。(记得我和妈妈到机场参加迎接赵小寿回国的活动,妈妈在车里寡言,她那时肯定很牵挂爸爸的安危。)<br /></b><b>为此父亲紧急召见并向印尼当局提出最强烈、最严正的抗议,这张珍贵照片记录了父亲怒斥时任印尼外交部副部长马利克的场面。</b></h1> <h1><b>我驻印尼大使馆被印尼暴徒冲击毁坏后,引起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响,事后许多社会主义国家驻印尼外交官纷纷前来表示慰问,这张照片是越南驻印尼大使夫妇前来慰问时与父亲在一起。</b></h1> <h1><b>爸爸向越南驻印尼大使介绍中国使馆被捣毁、破坏的现场照片。</b></h1> <h1><b>爸爸对中外友人都能做到真心实意、</b><b>豪爽坦荡。</b></h1> <h1><b>罗马尼亚驻雅加达使馆的外交官们也到中国使馆表示慰问。</b></h1> <h1><b>1966年6月7日在雅加达,爸爸与总领事徐仁叔叔及其他同志一起讨论研究印尼反华排华的严峻形势。</b></h1> <h1><b>1967年元旦,使馆联欢活动时,爸爸做乒乓球裁判。</b></h1><p class="ql-block"><br></p> <h1><b>爸爸积极参加使馆的各种体育活动。</b></h1> <h1><b>印尼著名爱国华侨领袖甯祥雨热爱祖国,是旅居印尼华侨中一位影响大、威望高的代表人物,曾多次应邀回祖国参加国庆观礼,到各地观光和出席侨务工作会议。1965年印尼政变当局公开反华,大肆迫害华侨,他竟遭通缉。1966年他参加国庆观礼后,心系广大受难侨胞,不顾个人安危,于12月返回印尼。1967年4月8日,被印尼当局逮捕。在雅加达狱中备受酷刑,他始终大义凛然,因受刑伤重,在狱中去世。</b></h1> <h1><b>甯祥雨的遇难,激起了印尼华侨的强烈义愤。1967年4月20日出殡那天,雅加达华人发动"抬棺"示威,成千上万人响应,几乎所有华校都有师生参加,游行10几公里。</b></h1><h1><b>尽管华侨的"抬棺"示威,不喊口号,印尼当局还是派出军人阻拦出殡的华侨队伍,最后雅加达印尼伞兵战斗团竟然开枪射击送葬的队伍,造成十几名华侨受伤的严重事件。爸爸曾经目睹了这次华侨游行。此片是在射击前所拍。</b></h1> <h1><b>身为使馆最高行政长官的父亲成了中国政府在印度尼西亚的最高领导,自1966年上任一年多,爸爸坚守在雅加达,指挥着使馆和所有在印尼的中资机构的同志与印尼政府斗争,保护国有资产,保护同志,安抚华侨、安排撤侨。他的战争经验使得他在危机四伏的那段日子里,临危不乱,最大限度地保卫了国家的尊严。<br /></b><b>父亲在外交战场上遵循外交原则,对犯我者、挑衅者绝不手软。气急败坏的印尼当局竟然于4月24宣布父亲和中国驻雅加达徐仁总领事为"不受欢迎的人",限定29号前离境。离境前,父亲和徐仁叔叔接受使馆全体人员的欢送。<br /></b><b>在雅加达机场爸爸和徐仁叔叔受到了越南民主共和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古巴、柬埔寨、阿富汗、叙利亚和阿尔及利亚驻印尼大使馆的大使、代办的热情欢送。</b></h1> <h1><b>1967年4月30日,父亲和徐仁叔叔回到北京走下飞机时的情形。</b></h1> <h1><b>父亲和我驻印尼使馆的所有人员在危难时刻,不顾个人安危,保卫国家尊严的英勇斗争事迹鼓舞了全国,并受到中央领导的赞誉,父亲被誉为"红色外交战士"。总理亲临机场欢迎父亲回国。见到总理,父亲激动不已,父亲是总理亲自批准被派往印尼,他看中的是父亲对党和国家的忠诚及他身经百战却毫发未损的战斗经验,在父亲赴印尼之前曾与他多次谈过话。</b></h1> <h1><b>除了总理,还有其他中央领导、中央文革小组成员及首都各界群众、印尼归国华侨代表7000多人到机场欢迎父亲和徐仁叔叔。</b></h1> <h1><b>1967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晚上,在天安门城楼上,毛主席和其他国家领导人接见了父亲和徐叔叔,并同他们进行了亲切的谈话。事后多年每每看到这张照片,父亲总是说我们在困境时想的就是国家的尊严,没考虑过别的,为了保卫五星红旗,大家手挽手围成人墙,以身护旗!<br /></b><b>"红色外交战士"之誉再加上天安门城楼上与最高领导人等人的合影,在那场史无前例的混乱纷争中,从一开始就被各个政治派别盯上了,让高度崇拜主席、忠于党和人民、解放前枪林弹雨、解放后常年驻外、根本不明党内上层政治斗争真相的父亲很快陷入政治漩涡的迷局中。<br /></b><b>30多年后,父亲回忆起这段经历不无感慨地说"能与伟大领袖以及'伟大旗手'合影,这确实是梦想不到的特殊荣耀";"其实这都是出于当时政治斗争的需要,出于'四人帮'篡党夺权的需要,并不是真的要给我本人荣耀。四人帮一伙利用这种'需要'进行抢班夺权,客观上我也就成了他们赖于利用的政治工具了。"</b></h1> <h1><b>历史总是会在某个时点给我们开个无法解释的玩笑。抗日时期,日伪军抓不到父亲,把奶奶爷爷、两个姑姑、一岁不到的大姐和她的妈妈(父亲的前妻)全家人抓进监狱,企图换取父亲投降,父亲无畏斗敌不屈不挠直至全国解放;和平时期父亲在国际舞台上不卑不亢、不畏艰险、坚守国家尊严,却</b><b>在文革时没能逃过牢狱之灾,在秦城监狱被关押9年之久。1980年父亲无罪获释,因为被捕时没有法律程序,释放时也就没有说法,而后受到行政处分的同时得到了行政级别一级的提升(11升为10级)。父亲看重的是要澄清文革期间强加于他头上的莫须有的种种罪状,而非行政级别的升降。就此父亲进行了文字申诉,而这些申诉没能得到应有的反馈,只留作子女了解父亲"犯罪"情况的史料。</b></h1><h1><b></b></h1><h1><b></b></h1> <h1><b>1967年5-8月是父亲最为忙碌的日子,很多单位的造反派争先恐后地拉父亲做报告,父亲说"那时我竟然成了一块很耀眼的牌子,他们拉我去做报告,其实都是为了张扬他们自己--表明他们紧跟毛主席的战略部署,唯他们才是最忠实的'无产阶级司令部'的人,以此作为大旗来打击、对抗其他的群众组织。"<br /></b><b>父亲当时错误地认为中央文革小组就等同于中央的领导,殊不知他被夹在中间不明就里地成了一场内斗的牺牲品。很快,1967年8月爸爸被隔离审查、送至外省干校做为敌我矛盾分子与家人隔离并被监管劳动,直至1971年6月11日被押解到北京工人体育馆的万人大会,在那里他被宣布为5.16反革命分子而遭逮捕送至秦城监狱,开始了长达9年的铁窗生活。</b></h1> <h1><b>从1967年5月到8月的短短三个月,爸爸从"毛主席的红色外交战士"一下变成"现行反革命分子",并被扣上了莫须有的十大罪状,这样的人生变局也只能发生在那举国疯狂的年代。</b></h1> <h1><b>父亲被批捕的罪名之一就是震惊中外的"火烧英国代办处"。1967年7月北京第一机床厂、北京外国语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十几个单位的造反派组织成立了"首都无产阶级革命造反派反修反帝联络站"。随后的8月20号,中国外交部就"香港抗暴斗争"向英国驻华代办处发出照会:"最强烈抗议港英当局疯狂迫害香港爱国新闻事业,要求必须在48小时内撤销对香港《夜报》、《田丰报》、《新午报》的停刊令,无罪释放19名香港爱国新闻工作者和三家报刊的34名工作人员。" 之后"反修反帝联络站"决定在英国代办处门前召开"声讨大会",并要"采取"革命行动"。造反派们不顾总理的劝阻,于22日晚,不顾警卫战士的阻拦,冲进英国驻华代办处,放火烧了办公楼及代办处的汽车,英国驻华临时代办逃到印度大使馆避难。直至次日凌晨,疯狂的造反派们才渐渐散开离去。这一事件在国际上造成了极坏的影响。<br /></b><b>而在事发的当晚,爸爸生病发高烧,在家里休息,在接到总理办公室的电话后,带病赶往现场,和北京卫戍区官兵一起阻止造反派的疯狂行为,而非罪名所说的"带头火烧英国代办处"。 </b></h1><h1><b>2009年1月10日的北京晚报张正的文章"我了解的1967年'火烧英代办'内幕"对这一轰动世界的事件的来龙去脉,有比较详尽的叙述。</b></h1> <h1><b>父亲被批捕时的罪名之一是5.16反革命分子,以下摘选一篇许人俊的回忆录,昭然若揭地向后人揭示了这一荒唐、可悲、耸人听闻、自上而下、人为制造的冤假错案的历史真相:<br /></b><b>"有一次,我和上海警备区党委办公室原主任刘子兵相约,一起去见北京市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兼公安局长刘传新。<br /></b><b>刘传新曾经担任上海警备区政治部副主任,秦化龙是他的老领导,吴文平、刘子兵和我都是他的老部下。我们调离上海警备区后,刘传新调到南京军区任某军政治委员。 '文革'期间,他随部队进北京执行军管任务。过去,我们都十分熟悉,他进京后与我们也有过接触交往。多年不见,刘传新在天安门附近的办公室热情接待我们。对老首长秦化龙和老部下吴文平的悲惨遭遇,他早有所闻,也深表同情。那时,江青等人还在台上,我们希望从他那里探听一些有关'五一六'的信息。谁知他眉头紧锁,苦恼地指着办公桌上一大堆档案说:'你们看,我在北京市抓了许多‘五一六’,关在监狱里,材料一大堆,至今我还不知道怎么处理呢!'<br /></b><b>接着,刘传新伤感地对我们诉说:'我在这里抓‘五一六’,我妻子在江苏却被人家当做‘五一六’抓起来,至今还关押审查啊! 究竟什么是‘五一六’,我也说不清!' 刘传新是奉命进京执行无产阶级专政使命的军政治委员,又是北京市革委会副主任兼公安局长,居然也说不清楚什么是'五一六'问题。<br /></b><b>时隔不久,'四人帮'被粉碎,因刘传新为'四人帮'在北京办了不少事,群众愤怒,强烈要求审判他。刘传新自杀了。同样,中央'五一六'专案组办公室主任,也选择了自杀之路。<br /></b><b>至此,曾经轰轰烈烈的清查'五一六'运动,就成为'文革'史上一幕既可悲又荒唐的历史。"<br /></b><b>(文章来源:2010年8月17日 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清查五·一六反革命集团内幕")</b><b><br /></b></h1> <h1><b>"文革"过去30年后,1998年父亲离世,仍未能得到对其文革期间的种种罪名的澄清,背着那些莫须有的罪名步入天国!</b></h1><h1><b></b></h1><h1><b>所幸30年后马继森的《外交部文革纪实》一书全面、客观、冷静、理智、翔实地将外交部长达十年的文革时期全过程情况,作出了详略适中且条理清楚的叙说和梳理,特别是1967年的4-8月那段时间爸爸被传说的种种"罪行",被还清了真相。</b></h1><h1><b><br /></b></h1><h1><b>《外交部文革纪实》,香港中文大学出版,</b><span style="font-size: 16px;"><b></b></span></h1><h5><span style="font-size: 16px;"><b></b></span></h5><h1><span style="font-size: 16px;"><b></b></span></h1><h1><b>作者马继森,(原外交部西欧司干部)</b></h1> <h1><b>1980年8月21日爸爸离开秦城监狱,回到家里与家人团聚。出狱前,爸爸得到的结论是"'文化大革命'犯有严重错误,但属'人民内部矛盾'",出狱不久,爸爸被批准恢复党籍,然而入狱时莫须有的罪名自此也就被"黑不提白不提" 了,入狱9年工资被扣,直到去世一分未补。</b></h1><h1><br></h1><h1><b>"人放了,但政治结论却仍无着落"....</b></h1><h1><b>"外交部将他的申诉与结论一并归档,结论对他的处分是:"留党察看一年处分(自1971年11月至1972年11月止),1980年8月起恢复行政11级。"作结论时已是1982年,留党察看一事实际只是历史记载而已。 " -《外交部文革纪实》</b></h1><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1970年 2月被作为5.16分子抓起来,1971年6月11日投入监狱,1980年8月21日出狱-父亲申诉记录)</b></p> <h1><b>出狱后与家人重游京城,这可能是爸爸自1950年来到京城少有的休闲时光。</b></h1> <h1><b>自1969年3月直至1980年爸爸被释放时,我一直在山西农村、工厂谋生计。听闻爸爸出狱回家的喜讯立即与小姨赶回北京和爸爸重逢。特在祖国心脏留下这张合影,心中滋味杂陈。</b></h1> <h1><b>1982年初随着我从山西对调回京,全家终于团圆了。1982年的8月我通过三关考试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驻华代表处聘用,爸爸很是高兴。第一天上班时,爸爸陪我骑车,一路送我去办公室。每每想起这一幕,禁不住泪眼朦胧。</b></h1> <h1><b>1984年的全家福。爸爸入秦城监狱9年,二弟在1976年4.5天安门事件中被捕入狱11个月,险些命丧黄泉。这真是一个十年浩劫、劫后余生的全家福。</b></h1> <h1><b>照片里的亲人-父亲、母亲、大姐、舅舅如今都已离我们而去💔💧💧</b></h1> <h1><b>爸爸在狱中的9年,妈妈苦苦支撑着几乎破碎的家,照顾着分散在北京、湖北、江西和山西的老少三代亲人,领着我们等待着爸爸回家。</b></h1> <h1><b>爸爸妈妈感情深厚,无论是在国内国外,任何时候-战争年代、和平时期、浩劫困顿-,他们都是这个家的魂和梁。</b></h1> <h1><b>爷爷奶奶和孙子们</b></h1> <h1><b>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物质条件虽然有限,但经历了多年风霜雨雪的家终于团圆,看着在磨难中能坚守努力的孩子们,爸爸颇感欣慰。</b></h1> <h1><b>好怀念这一幕幕,好想再让爸爸切生日蛋糕😢😢</b></h1> <h1><b>做为土生土长的山西襄汾籍人,爸爸对家乡、对自己出生入死多年的的故土有着特殊的情感,重获自由的爸爸,几乎每年都要回老家看望老战友、看望始终如一视他为抗击日寇侵略者的民族英雄的父老乡亲们。</b></h1> <h1><b>家乡的经济发展、工农业建设、展览会、传统教育、甚至县志的首发等等大事小情,只要和家乡有关的事情,爸爸都尽量参加。</b></h1> <h1><b>爸爸不顾年事已高,回家乡时,走访山村矿区,与乡亲们共谋发展</b>。</h1> <h1><b>爸爸对家乡人民充满了感恩和眷念,他说:"襄汾人民从来没有忘记过我,即便是在我入狱为囚的年月,也断断续续有家乡人来家里看望,安慰;而我自己则是愧对家乡父老。因为我没有对家乡建设出过绵薄之力。如今老了,回去看看家乡的亲友,看看家乡的新貌,对自己来说也是一种极大的安慰和鼓舞。" </b></h1> <h1><b>爸爸当年的部下、战友后来在临汾地区都成为了各个部门的领导。</b></h1> <h1><b>1992年9月,做为"雷锋生前所在团"第一任团长,爸爸应邀出席在辽宁抚顺举行的"雷锋生前所在团"建团45周年纪念活动。</b></h1> <h1><b>对于家乡来京的人,只要能帮忙,有求必应、尽力而为。爸爸从不顾及自己的古稀耄耋之躯,骑车跑腿,起早摸黑,甚至亲自到医院为乡亲们排队挂号。</b></h1> <h1><b>爸爸和前临汾市委书记李春芳等在临汾。</b></h1> <h1><b>在我们的眼里、记忆中,爸爸平易近人、严于律己、先人后己、艰苦朴素,是严父更是慈父。他平等温和坦诚对待同事和身边的工作人员,无论翻译、司机、厨师、保姆,只要能帮到的,他会毫不犹豫倾其所有。他正直善良,不会阿谀奉承、假公济私,更不会投机钻营。和爸爸共过事的人都会由衷地说爸爸是个好人!</b></h1> <h1><b>1993年由曾任临汾市市委书记的李春芳写的长篇纪实性文学作品《英雄塔儿山》问世了。此书真实地记述了襄陵游击队及晋南人民1940-1947年间抵御日寇、抗击蒋、阎反动势力的光辉斗争历程。书中那些奇幻妙诀、跌宕起伏的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都是以真人真事为主梗,真实地再现了爸爸领导的游击队及地方武装依靠共产党的领导,依靠人民群众的支持,与日寇、国民党进行的八年多的生死搏斗。描述了这支队伍如何从无到有、从几十人、几百人,直至成为上千人的独立团、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了雷锋生前所在团的发展成长过程。</b></h1> <h1><b>在新书发布会上,爸爸谈及当年的战斗历程,依然充满激情。</b></h1> <h1><b>1994年,在东单二条的家被拆到了亚运村,虽然居住条件无法和现在标准相比,但那段时光全家人常常欢聚一堂,爸爸非常享受这天伦之乐的幸福。</b></h1> <h1><b>1995年父母游访祖国山河</b></h1> <h1><b>1996年游庐山</b></h1> <h1><b>1996年《英雄塔儿山》的姊妹篇《激流汾河湾》问世,补充挖掘完整叙述了塔儿山下父亲这一代革命者的斗争历史,从隐蔽斗争侧面再现了雷锋团前身的成长过程,与《英雄塔儿山》相呼应,成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如今的襄汾的年轻人,大多数不认识为解放家乡立过汗马功劳的爸爸,但是只要提起"姚政委",依然是家喻户晓。爸爸的名字已载入襄汾的党史、县志等史册。</b></h1> <h1><b>1997年9月,年近八旬的爸爸受邀再次前往抚顺参加"雷锋生前所在团"建团50周年纪念活动。</b></h1> <h1><b>1998年三月,父亲因病离世。父亲在家人、国内外好友、雷锋团的代表们参加的葬礼上走了。他是带着遗憾走的,但了解父亲的战友、子女、乡亲、挚友们的悼词、挽联、诗词会让在天国的父亲之灵得到慰藉。</b></h1> <h1><b>荒堆无草树无枝<br /></b><b>懒向行人问惜时<br /></b><b>平生坎坷漫多事<br /></b><b>终留正气在人间</b></h1><h1><b>姚登山先辈千古</b><br /></h1><h1><b>晋人杨华山敬书于北京</b></h1> <h1><b>一心跟着共产党出生入死干革命<br /></b><b>塔山作证汾河自明 我们永远怀念您</b><b><br /></b><b><br /></b></h1><h1><b>张宗彦、郑爱莲</b></h1><h1><b>悼念亲家翁嘱书杨华山书</b></h1> <h1><b>子女的悼词:<br /></b><b>亲爱的爸爸,您带着无尽的遗憾静静地走了,只把永远的悲哀和思念留在了儿女们的心中。<br /></b><b>亲爱的爸爸,在您所走过的这短暂而又漫长的八十年人生道路中,经历了多少枪林弹雨、风雨坎坷,但您始终都昂首坦然,荣辱不惊,从容笑对人生。<br /></b><b>亲爱的爸爸,您一贫寒家庭之子,因不甘忍受剥削欺压,年仅十八岁便率领家乡的贫苦农民,反抗恶霸劣绅的压迫。二十岁时您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起游击队抗击日本侵略者,在家乡建立了革命根据地。您出生入死,不惧日寇的威逼胁迫,舍小家保国家,狠狠地打击着侵略者,令日寇汉奸闻您名而丧其胆。您英勇杀敌威震敌胆的传奇故事至今仍在故乡的塔山汾河间广为流传。<br /></b><b>亲爱的爸爸,为了推翻国民党的反动政权,您在赶走了日本侵略者后,尚未洗去身上的硝烟,又率领着子弟兵加入到解放全中国的大军中,从华北到西北、再转战大西南,浴血奋战;攻临汾、打太原、进兰州、战成都,与国民党军队进行了殊死的斗争,在炮火中为人民、为党立下了赫赫战功。</b><b><br /></b><b>亲爱的爸爸,在人民政权成立后,您又跨入了外交战线的新行列。从50年代初到60年代中,您身为新中国的第一代外交官,先后出使丹麦、芬兰、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等国。不论在哪个国家,不论任何种职务,您都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外交政策,忠实地完成国家和人民所赋予您的使命。尤其是在60年代中期,当中国和印尼两国关系恶化,印尼排华恶浪空前高涨时,您临危受命、肩负着国家的重托和人民的期望,不顾个人安危,带领全馆同志,冒着生命危险与暴徒展开了面对面的英勇斗争,捍卫了国家的主权,维护了民族的尊严,在新中国的外交史写下了辉煌壮丽、不可抹杀的篇章。</b></h1> <h1><b>亲爱的爸爸,在那黑白颠倒、人妖混淆的疯狂年代里,您身不由己地被卷进了错综复杂、是非难辨的政治斗争漩涡中,从印度尼西亚的抗暴斗争第一线回到国内不足一百天,您由一个"红色外交家"变成了"野心家",而后又成了"五一六反革命集团头头"、"现行反革命分子",被捕入狱一坐就是九年,而您仍没有动摇对党的坚定性念和无限忠诚。您深陷囹圄,却还教育我们要相信共产党,要努力为党学习工作。您对我们的教导使我们能在那腥风血雨的年代里生存,得以在开放的时代里发展。</b><b><br /></b><b>亲爱的爸爸,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时期,您对党都忠贞不渝,始终信仰着您为之终身奋斗的事业。您不求功名利禄,尽心尽力地为党工作;您艰苦朴素、身先士卒、平易近人;您光明磊落、坦诚正直、任劳任怨,凡是与您一同战斗工作过的人,都评价您是好人。您性格开朗、豁达、乐观,虽然"文革"强加在您身上的不实之罪至今无法澄清,但您不计个人得失,仍然关注着祖国的改革开放,自费访问经济开发区,为祖国的建设出谋划策;您为人诚恳、热情、宽厚,您虽然年事已高,却不辞辛苦,热心助人,时刻关心着家乡的经济建设,多次前往雷锋生前所在团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直至您不得不躺在病床上时,您仍然关心着国家大事、关心着您的老部下、关心着养育过您的家乡......</b><b><br /></b><b>亲爱的爸爸,您走了,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回忆和思念;您两袖清风,但您的优秀品格将是我们儿女永远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亲爱的爸爸,您的音容笑貌将永远留在儿女们的心中。</b><b><br /></b><b>正身正气淡名淡利<br /></b><b>慈心慈容真情真义</b><b><br /></b><b>冤苦甘甜荣辱沧桑<br /></b><b>百日起落终生蒙屈</b><b><br /></b><b>荣辱名利身外物<br /></b><b>是非曲直任评说</b><b><br /></b><b>亲爱的爸爸,您安息吧,我们永远怀念您!</b><b><br /></b><b> 您的儿女们<br /></b><b> 一九九八年三月</b></h1> <h1><b>爸爸走的急,未留下任何遗言。我们根据生前爸爸对故土的情感、对家乡的眷念,将爸爸送回家乡。<br /></b><b>襄汾县数万名干部群众为爸爸举行了隆重的追悼送别仪式,乡亲们赠送的挽联是:<br /></b><b>登上革命路南征北战生死度外汾水鸣咽悼念抗日民族英雄功载史册;<br /></b><b>山高途艰险披荆斩棘荣辱不顾塔山悲切凭吊红色外交战士名留人间。</b><b><br /></b><b>爸爸被安葬在襄汾县张纂烈士陵园,和当年与他一起抗击日本侵略者而壮烈牺牲了的战士们葬在了一起。我们深信这是爸爸的心愿。</b></h1> <h1><b>这里,记录了爸爸战斗的故事和他的足迹。</b></h1> <h1><b>我们常常"看望"再不被打扰的爸爸。在塔儿山下汾河边,有爸爸的战士们日夜陪伴,有家乡的父老乡亲呵护,爸爸安息了!</b></h1> <h1><b>爸爸离世20载,却总在儿女心中,依然伟岸,从未远去!</b></h1>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2018年清明前将父亲的墓修葺一番,将2017年去世的母亲与父亲合葬。</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有母亲与战士们的陪伴,父亲更不孤单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我们也年年看望父母及先烈们💐</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