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渡古镇的兴衰

拾旧楼主

<h3>  秦渡古镇位于关中中部,行政区划属于西安市户县,它南望秦岭终南山,北靠西户公路,沣河从镇东向北流去,隔河即是长安区地界。</h3><h3> 史载,公元401年,后秦皇帝姚兴由西域迎请天竺高僧鸠摩罗什,来长安逍遥园草堂寺翻译佛经,在此处沣河设渡,秦渡镇因此而得名。至今1600多年,是历代繁华的交通商贾重镇。</h3><h3> 古镇早前有土筑城墙,设城门五座,如今只剩下南城门及其东边二十多米边墙,镇东沿沣河岸依稀可见一段残垣断壁。古渡也随着沣河大桥的建成,早已踪影难寻。</h3> <h3>  古镇因了一种著名的小吃而闻名关中,这便是“秦镇大米面皮”,它是北方大米凉皮的代表,与地处陕南的“汉中米皮”遥相呼应。而关中西部的岐山,是另一种美食“岐山擀面皮”的发源地,不过它的食材是小麦粉,与秦镇面皮不是一回事。</h3> <h3>  我去的时侯正是正月初八,春节尚未过完,古镇上显的格外热闹,卖油糕的,卖肉夹馍及其它小吃生意格外的好。吃货最多的还是秦镇米皮店,几家名气大的店门外都排起了长队。 </h3> <h3>  蒸熟放凉的米皮,用铡刀切成细条备用。这侧刀,包公当年用它铡过陈世美,在秦镇人的手里,它只是用来切米皮的工具,这也算是大刀的正道用法。</h3> <h3>  调制米皮的厨案就支在街边,旁边的大盆里装着焯熟的黄豆芽,绿芹菜,厨案上依次放着盐、醋、油波辣子等调味品。厨师熟练地在碗里放豆芽芹菜,捏米皮入碗,加盐醋等一系列动作完成后,最后捏三、四根米皮高高提起,在油波辣子盆里一蘸,放入盛在碗里米皮上,一碗红白黄绿的秦镇米皮就调制好了。</h3> <h3>  慕名而来的吃货围桌而食。</h3><h3> 古镇米皮店最多最集中的地方,是在古镇北边的西户公路南侧,那是古镇最方便的吃米皮地方,路边驻车进店吃饭,然后带走几份,前后三十分钟搞定,但老吃货更愿意深入古镇老街,来寻访他们心中最地道的美味。</h3> <h3>  这些资深吃货实在找不到坐位,蹲在街边也吃的有滋有味。</h3> <h3>  相传,秦镇米皮起于秦代,是镇上一个名叫李十二的乡民创制,李十二将米皮贡献给秦始皇,始皇食后龙颜大悦,令秦镇此后以米皮朝贡。传说归传说,但秦镇米皮历史确实很悠久。</h3> <h3>  秦镇特色小吃除米皮以外,还有黄酒、油糕、酥饼、肉夹馍。更多的还是米皮。</h3> <h3> 街上一家颇有名气的油糕摊位,一溜排着一二十个人,摊主四个人忙的不亦乐乎,旁边竖着一块牌子,手书每人限购20个。</h3> <h3>  油糕用烫面做皮,里面包上芝麻馅。姊妹俩一刻不停的在包。</h3> <h3>  忙碌的摊主与悠闲排队等候的食客,也成了一道风景。</h3> <h3>  米皮的配套小吃肉夹馍,也是大受欢迎的美食。这家米皮店生意兴隆,连古稀老人也亲自动手,为食客操刀剁肉夹馍,想必她老人家做的肉夹馍,一定饱含着岁月的滋味,吃起来格外的醇厚吧。</h3> <h3>  黄酒,是资深食客必备饮料,其原料为大米、糯米加黄酒曲经发酵酿制而成,属于低度发酵酒营养丰富,富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具有舒筋活血,促进食欲,健脾开胃,补气养颜的功效,常饮有益身体健康,是秦镇米皮的最佳佐餐饮品。</h3> <h3>  秦镇南街的蒲家黄酒,由黄酒和多种药材酿制而成,其技术出自祖传。酒家店面装修古朴,环境优美,店后小院种植青竹及花草。店内设有包厢,备有菜品,接待品酒食客。</h3> <h3>  屋内房梁上挂的东西是黄酒曲药,是发酵酿造黄酒的重要原料。主家意在展示其酒品的确为自家酿造。另一层意思是风干酒曲,以免受潮发霉。</h3> <h3>  院子里面的二门,中式透花隔扇上挂着篆字牌匾,这样的牌匾在古镇商家很是少见,看得出店主很注重产品的文化品味。</h3> <h3>  专为米皮配套服务的调料店,开的满街都是,此外,还有米皮开店必备的大刀,碗盆之类,还提供代办全国托运服务。</h3> <h3>  米皮店除接待食客店内品吃,也提供打包服务,食客大都是先在店内吃饱,然后为亲戚朋友打包带回去食用。此外,店家也招收学员,配训技术,接受加盟。但对资深吃货而言,米皮离开了秦镇,就不是那个味了,尽管西安大街上随处可见正宗秦镇米皮店,他们还是一有空就跑来秦镇,品尝那刻骨铭心的滋味。</h3> <h3>  秦渡古镇分北街、南街与西街。北街与南街沿沣河而建,三街汇合处叫丁字街,北街往北直通西户公路,南街直达南门与秦岭相望,因沣河河道阻隔,古镇没有东街。</h3> <h3>丁字街附近卖香酥饼的店,不是本镇的特色产品,少有人光顾。</h3> <h3> 这是古镇南街,靠近繁华丁字街的一段,还很有些人气,再往南就明显冷清了。</h3> <h3>  南街越往南走商家越少,街道至今仍是土路,街两边不时可见老屋,因无人居住年久失修,大多东倒西歪破败不堪。</h3> <h3>  街道上原有的生产企业,不知何时停产关门,生锈的大门紧锁看不到院内。</h3> <h3>  这是另一家当年小有名气的企业,虽已关门但气势还在。</h3> <h3>  这间废弃老屋门板上,不知何人何时用粉笔,写下了这些文字,发泄着心中的无奈。</h3> <h3>  南街装修精美的“咏仁堂蒲记黄酒坊”,在远处残破老屋的印衬下,显得有些鹤立鸡群,更象是老太太脸上那一抹胭脂。</h3> <h3>  杇而不倒的老屋,你是否见证了古镇先前的繁华,破败的街景与名杨天下的美食形成了巨大的反差,秦渡古镇,难道你真的老了么?</h3> <h3>  沿着秦渡古镇的北街一路向北,穿过西户公路,在沣河西岸30米的地方,有一家店面装修古典的米皮店,号称古秦古法米皮,店门口摆着一扇大石磨盘。</h3> <h3>  这是他家的文字招牌。</h3> <h3>  院子一楼有三间房,两面装大玻璃窗,透过玻璃窗可以看见屋里一盘电动石磨,正不停地磨着米粉,旁边有个人正操作一台电动打浆机。询问方知正是古法米皮的重要环节,磨米面打米浆,因费工费时日产百斤左右。遇节假日便供应不上,店家打算再增加石磨。</h3> <h3>  二楼的店堂内,摆设一色的仿红木桌椅,巴台更是古色古香,多宝格摆放着各种各样的工艺品,墙上挂着文革时期的宣传画,厨案做成巴台式,客人可直观地看着厨师调制米皮。</h3> <h3> 店里的米皮分普通和古法两种,普通米皮和街上一个价,古法米皮十元一碗,份量和普通米皮一样。我特意观察了一下,发现普通米皮和古法米皮除米皮的区别外,佐料、调味品及调制方法都一样。</h3> <h3>  我点了一份古法米皮,仔细地品尝过,口感似乎和普通米皮有些区别,但味道则完全一样。</h3> <h3>  吃完古法米皮,我登上古镇南门城楼,太阳暖暖的斜照在城墙上,微风拂过城头彩旗轻飏,终南山被薄雾笼罩着,只显出山顶的轮廓。我望着北去的沣河水,再看着破旧不堪的秦镇老街,遥想着古镇当年的辉煌,眼前的景象怎么也找不到历代商贸重镇的影子,心中骤然生出无限感慨。我思绪万千,秦渡古镇啊!你何时才能重振雄风,复兴西周丰京胜地气象,而不仅仅是为世人提供一种著名的美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