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010101">南阳李蛟龙飞 </font></h3><h3><font color="#57a7ff">南都地灵人杰,卧龙医圣双骄。</font></h3><h3><font color="#57a7ff">伤寒杂病大论,医治万民功高。</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诗词作者李蛟龙飞,河南南阳人,笔名李金龙,江洋等,现任世界汉语文学作家协会副主席,世界华文作家联合会副主席,河南中州国宝书画院副院长,丝绸之路研究执行总编辑,《世界汉语文学》副总编,世界汉语文学院教授等职。</font><a href="https://www.meipian.cn/crowpye?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南阳五圣传奇</a></h3> <h3><font color="#010101">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南阳医圣祠坐北朝南,是一组具有汉代艺术风格的建筑群,大门一对汉风子母阙耸立门前,气势宏伟,博大雄浑,金碧辉煌,巍峨壮观,阙上的彩绘朱雀傲视蓝天,翩翩欲飞,大门内十米许为张仲景墓;正院有山门、中殿、两庑;偏院有医圣井、医圣桥、素问亭、荷花池、历代名医塑像等,馆藏器具文物104件(套),古籍书刊文献1万余册,解放后,党和国家非常重视祖国医学文化遗产和文物保护工作,曾多次拨款对南阳医圣祠进行修葺,现为南阳市区著名人文旅游景点之一。</font></h3><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1zwh3fhc?share_from=self&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繁花似锦医圣祠</a><font color="#010101"><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1988年南阳医圣祠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医圣张仲景祭祀”公布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全国中医药文化教育基地”。</font></h3> 张仲景(约公元150~154年——约公元215~219年),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涅阳县(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div> 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其所确立的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这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广泛受到医学生和临床大夫的重视。</div> 著作:<div>1、《伤寒杂病论》(已经失传,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书中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是我国最早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诊疗专书 。</div><div>2、《伤寒论》,晋代太医王叔和根据自己搜寻到《伤寒杂病论》的伤寒部分的轶文整理而成。</div><div>3、《金匮要略》,宋代王洙、林亿、孙奇等人在偶然的机会发现《伤寒杂病论》残简,将关于杂病的部分整理成册,更名为《金匮要略》刊行于世。</div><div>张仲景的著述除《伤寒杂病论》外,还有《辨伤寒》十卷,《评病药方》一卷,《疗妇人方》二卷,《五藏论》一卷,《口齿论》一卷,可惜都早已散失不存。然而仅此一部《伤寒杂病论》的杰出贡献,也足以使张仲景成为海内外景仰的世界医学伟人。</div> <h3><font color="#010101"> 东汉末年,我国出现了一位伟大的临床医学家张仲景。他不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以精湛的医术救治了不少病人,而且写出了一部创造性的医学巨著《伤寒杂病论》。这部巨著的问世,使我国临床医学和方剂学,发展到较为成熟的阶段。张仲景出生在没落的官僚家庭,其父亲张宗汉是个读书人,在朝廷做官。由于家庭的特殊条件,使他从小有机会接触到许多典籍。他也笃实好学,博览群书,并且酷爱医学。他从史书上看到扁鹊望诊齐桓侯的故事,对扁鹊高超的医术非常钦佩。“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从此他对医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也为他后来成为一代医学大师奠定了基础。</font></h3> <h3>张仲景墓</h3> <h3>中医针灸名扬海外:</h3><h3>外国朋友在南阳仲景堂学针灸</h3>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图文作者</p><p class="ql-block"> 邱永军,毕业于南京大学生物系,执教于西北农业大学,1993年5月应聘于南阳理工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系,副教授(已退休)。</p><p class="ql-block"> 曾任中国民主同盟南阳市委委员、政协南阳市二、三届委员。中国佛教摄影协会会员(乐呵呵)、光影中国网影友、南阳市民俗文化摄影协会会员(金秋原野乐淘淘)、南阳市菩提摄影协会会员。 </p><p class="ql-block"> 摄影座右铭:天时、地利、灵感、利器,成就完美画卷。</p><p class="ql-block">温馨提示:如以上图片侵犯个人肖像权,请联系我,立即删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