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我出生在松嫩平原的腹地,<br>那里有瓦蓝的天空,<br>那里有洁白的云朵,<br>那里有广袤的草原,<br>那里有成群的军马。<br>那里有当年女知青英姿飒爽的身影,<br>那里有牧马青年们穿越旷野的歌唱。<br>那里有金灿灿的花海,<br>六月里到处飘逸着油菜花的芬芳。<br>那里有碧波荡漾的麦田,<br>每天清晨起来都能看见摇曳着挂满露珠的麦芒。<br>春天,那里有五铧梨划开黑土的期待,<br>秋天,那里有收割机集体并排前行的轰呜与合唱。<br>那里啊,就是我朝思暮想的家乡<br>一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四方山军马场!<br>六十年代,我在那里出生,<br>七十年代,我在那里上学,<br>八十年代,我在那里走出校门,<br>在那里,我放飞了人生的第一个梦想。<br>我在那里娶了爱妻,<br>我在那里生了爱女,<br>我在那里参加了工作,<br>我在那里跟父辈们学会了坚毅与钢强。<br>一九九三年我离开了家乡,<br>和军马场走出来的子弟们一样,<br>身在外独自闯,再苦再难<br>也不敢丢掉在马场养成的本分与善良。<br>时光如水啊,<br>一晃就是几十年。<br>如今两鬓已染青霜,皱纹也爬上了脸庞。<br>可是对家乡的那份爱恋与思念,<br>却象雨后的竹笋一样疯长。<br>曾有朋友告诉我<br>一个人如果总爱回忆过去就说明他老了。<br>是啊,我承认自己不再年轻。<br>可是那些当年离开四方山马场的游子们,<br>又有谁能不把自已的故乡深情地凝望!<br>老来多健忘,唯不负相思。<br>我爱你,美丽质朴的四方山;<br>我爱你,当年军号嘹亮的军马场!<br><br></h1><div><br></div> <h1> 中国人民解放军四方山军马场始建于1952年。面积18万亩,其中草原12.6万亩,耕地5万亩,下辖5个连队,6个直属单位,并设有学校、医院、邮政、银行储蓄等社会机构。在建场初期至全国改革开放期间,在保障向部队输送优良军马的同时,农、林、牧、副、鱼均衡发展,一直保持国营集体式、机械化作业、自给自足的军队后勤生产生活模式。人口最多时3000余人。是当时全军军马场中人口最少,面积最小的军马场。却被总后勤部誉为"场小贡献大"单位。其中全军劳动模范张福文等老一辈拓荒人曾出席全军群英会,受到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如今马场子弟已经遍布祖国大江南北,但骨子里固有的马场精神却没暗淡过,它激励着一代代马场人奋发图强、续写辉煌!我93年到肇东,2003年离开军马场,到地方公安机关工作。虽然离马场并不遥远,但马场情怀从不曾减。是军马场养育了我,那里的一草一本对我来说都有着深厚感情,没有军马场就没我们这些从四方山草原走出来的孩子,军马场是我们一生引以为豪的骄傲!</h1> <h1> 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军马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淡出了历史的舞台。军马场也随着改革开放寻求新的发展机遇。伴着军转民战略的实施,军马场的子弟们开始逐渐离开了那片草原、那片黑黑的土地,到外面世界打拼。几十年来,马场的子们秉承马场精神和光荣传统,站潮头,勇扬帆,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和海内外,续写了马场人一个又一个新的辉煌。<br> 在2017年新春伊始之际,我要向那片草原和土地致敬;向开垦拓荒的老红军、老八路以及转业戍边的军人们致敬;向老干部、老职工、劳动模范们致敬;向把青春奉献给了军马场建设的知青们致敬;向我的同辈同龄的兄弟姐妹们致敬;向以马场为荣、能打敢拼、勇于创业的后生们致敬。<br> 虽然军马退出了历史舞台,军马场也有了新的发展定向,但对我们在四方山土生土长的子弟们来说,那个军号嘹亮的时代和那一方水土,都将成为我们此生永恒的记忆。因为那里才是我思念的根!<br><br></h1> <h3>(本文感谢同学张晓东和老知青张胜利提供部分历史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