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二、渊源流长觅剑影</h3><h3> <br />对于剑的叙述不止停留在战鼓雷鸣的战场上,它的前世今生,它的烽火年代,它的动人传说,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br /><br />剑本杀器,夺命之物,但览中国历史和文化,我们却发现,剑的使命不只在战场上,它又被看作是一种特殊符号,一种中国文化元素。所谓“王者剑”、“君子器”。剑几乎就是一种吉祥物,一个散发着文化温度的LOGO,如象征地位、彰显正义、定情信物、诚信道义、驱邪辟恶。<br />正是这把宝剑,疆场杀敌能立功,“拔剑平四海,横戈却万夫”。提在手上求正义,“手提三尺龙泉剑,不斩奸邪誓不休”。佩在腰间显身份, “先封尚方剑,按法斩奸贼”。 悬在墙上可辟邪,“剑气冲星斗,文光射日虹”。因而我们称它为宝剑。<br />中国历史上留下了种种关于宝剑的故事与传说,然而,关于剑的渊源,各有各的说法。<br /></h3><div><br /></div> <h3>最通俗的说法,中国的剑源自于黄帝年代。“帝采首山之铜铸剑,以天文古字铭之”(黄帝本纪云)。“昔葛天卢之山发而出金,蚩尤受而制之,以为剑铠”(管子地数篇)。上述记载,可以窥见黄帝与蚩尤己铸剑为兵,冶炼技术十分悠久。剑之起源,极其古老,所谓黄帝作剑,蚩尤制兵,虽未见其器,但足见其年代旷远。</h3><h3> <br />学者张政、李平心两位先生在说到中国剑的起源时认为,中国的剑并不始自周人,而是受了北方游牧民族的影响。张政认为“剑非吴越人所发明,大约从塞外传来”。李平心则认为“剑实来自西域”。 学者马明达先生在其著作《说剑丛稿》中也提到对于宝剑的起源问题,他说:“中原佩剑之风显然受西北游牧人的影响”。<br /><br />但著名考古学家李学勤认为,春秋时候的长剑是从西周的短剑发展而来的,不能说是外国或胡人传来的。他说:“浙江长兴雉城发现的云雷纹剑之一,长度已达到35.8厘米,这已足够用以挥舞劈刺了。认为严格意义上的剑,恐有可能始于东南,即吴越地区。”<br /><br />吴越原是偏处东南的蛮夷小国,曾先后战胜诸侯强国称霸中原。吴越虽小,但历代君王都励精图治,力行改革,富国强兵。他们招揽优秀杰出人才,吴国以伍员、孙武为代表;越国以范蠡、文种为代表,共同上演了春秋战国吴越称雄争霸的壮剧。吴越具有深厚的稻作农业经济基础,战备物质充足。吴越人善于创新,军事上革新,兵器优良,兵种先进。吴越是创建中国军事史上步兵、水军的先驱鼻祖,是青铜剑生产最多的地区。吴越之剑的型制,主要有有格圆茎空首式和有格圆茎带箍式两类,是当时工艺最精的剑系,设计科学,剑锋犀利,剑相高贵,总体水平远在周围各国之上,从而为各国竞相仿效,战国时期流行的双箍剑和空茎剑都源自吴越。<br />东南吴越,与地广人稀的北方平原不同,地多丘陵河浜,山阻水隔,不利于战车长驱直入,只宜于短兵相接,为此吴越军中多为步兵,极少战车战马。而长为四、五十公分的剑正可以发挥近身搏击的优势,其效率和实用价值为世人称道,这也是吴越之地盛产青铜剑的客观原因。<br />现今不断丰富的考古学资料也证实这一点。在吴越地区目前考古发现最早的青铜剑年代可达西周早期,出土的西周至春秋时代青铜剑数量亦较多,且有着明显的自身发展演化序列。<br />我们通常说“橘生淮北则为枳”,而剑的铸造也是这样。《考工记。叙》说:“吴粤(越)之剑,迁乎其地弗能为良,地气使然。”离开了吴越的山峦、水系、民风、习惯,就不可能诞生优良青铜宝剑,这也从一个侧面证实了为什么青铜剑多产于吴越而不出在其它地方的原因。<br />和其它国粹不同的是,青铜器是中国艺术品中唯一被全世界所公认的,其艺术地位可以与西方的油画、雕塑相提并论,而吴越所产的青铜剑则是青铜艺术中的一道灿烂之光。<br />吴越青铜剑的匠师首创复合剑,即将剑用不同成分的合金两次浇铸而成,第一次浇铸剑脊,第二次浇铸剑刃,由此来增强剑在格斗中的抗震性能,使剑不易折断,这种刚柔相依的青铜剑复合技术,是吴越工匠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做出的卓越贡献。它向世人展示出其在金属冶铸、锻造学上至善至美的文明精粹,它精深独特的冶铸、锻造、材质的组合、淬火的技术令后人叹为观止。直至战国末期,铁剑昂首步入战场后,青铜剑日臻式微,但在以后的很长时期里,它仍然呈现出美丽的余辉。<br />《庄子·刻意》说:“夫有吴越之剑者,柙而藏之,不敢用也,宝之至也。”可见吴越之剑的名贵。<br />“越民铸宝剑,出匣吐寒芒。服之御左右,除凶致福祥。”当三国魏文帝曹丕,看到历经千年依旧寒光照人的吴越青铜剑时,写下这样的诗句。从这首诗中我们不难看到,三国时青铜宝剑已经是一种礼仪性的佩物,作为辟邪祈福的象征。<br /></h3><div><br /></div> <h3>从形制上分,剑,或长或短,虽长短不同,但长有长的英姿,短有短的精悍。长剑短剑都是剑史的佐证。</h3><h3> <br />短剑(匕首属于短剑)游牧民族的必备之器。这是一个马背民族,以畜牧狩猎为生,远使弓矢,近用短剑。这个民族即使是小孩也能跨在羊背上,挽弓射大雕;及长,则能狩猎斗兽,以为食。他们居无定所,逐水草而迁移,常夺他人物品,争斗中“利则进,不利则退,不羞遁走。苟利所在,不知礼义”。高适《营州歌》:“营州少年厌原野,狐裘蒙茸猎城下。虏酒千锺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 原野广阔,丛林茂密,水草丰盛,许多民族杂居在一起,以放牧猎兽为生。长年的游牧生活,练就了他们强健的体魄和粗暴的性格。对于游走于草原荒漠之中游牧民族来说,一把短剑须臾不可离身。短剑可以用来近身搏斗,以防不测。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短剑一出,宰畜割肉,大快朵颐,这是游牧民族主要的生活方式。而对于猎到的野兽在其垂死挣扎中,最后解决其性命的就是身上这把锋利的短剑。故游牧民族有佩戴短剑的风俗。<br /><br />相对于长剑,短剑虽无直接斩杀之威力,但在近身格斗中具有长剑无可替代的作用。短剑可以将自身的灵活多变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一旦敌方起身逃脱,持短剑者还可将手中之杀器遥掷对方,中其要害,以短补长,致敌于死地。<br /><br />长剑是短剑的延伸,屈原《涉江》中有“带长铗之陆离兮”之句,其“长铗”即长剑。楚地之人通常把长剑称为“长铗”。“长铗”就是长柄的剑。考古发现楚国的长剑最长可达一百四十公分。这种长柄剑既可以直刺,也可以双手握柄以挥动杀敌,其威力远非短剑可比。至战国时,长剑已独步天下,并广为使用。《战国策·齐策》有“长铗归来乎,食无鱼”之句。战国之后,长剑多为铁制,并逐渐替代铜剑而成为战场上的主力军。<br /></h3><div><br /></div> <h3>图穷匕首见,这是一场长剑和短剑的较量。</h3><h3><br />《史记。刺客列传》:“荆轲取图奏之,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咸阳宫金碧辉煌,威武森严。秦王端坐在正中,文武百官站立两旁。秦王接过地图,荆轲借口图上有一处看不清楚,又凑前几步,一边帮秦王展图,一边指点,至图穷,匕首见。行刺之事毕露。荆轲见状,左手扯琴王衣袖,右手持短匕便刺,不料秦王有护心镜,只听当嘟一声却未致命。于是秦王慌忙撩袍闪至柱子后边,荆轲挥匕追杀。两人围着柱子旋转。于是出现短剑追长剑的场面。当时宫殿两旁的文武大臣谁也没带兵器,因为秦国有规定,文武大臣上朝不准带兵器。再说秦王不发令,谁也不敢动手。情急之下,侍卫大呼,提醒秦王拔剑。秦王遂拔剑自卫,由于剑长,一时拔不出。大臣示意从背后抽剑,秦王这才拔出剑来。《史记。刺客列传》的描述是:“秦王以佩剑断荆轲左股,荆轲坐地”。秦王砍断荆轲的左腿,荆轲这才倒地。但荆轲依然将匕首遥掷秦王。可叹荆轲徒有勇气而未有剑技,结果将剑击在宫殿的铜柱上,秦王幸免于难。很快荆轲被蜂拥而上的侍卫用乱剑杀死。长剑战胜了短剑。荆轲携带的是长仅一尺八寸的匕首,王利器先生《校注》引《白孔六帖》云:“匕首,短剑也。”其用法主要在“以剑遥击”,一击不中,便成空手!为此陶渊明写下一首《咏荆轲》的五言诗:“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他对荆轲疏于剑术而感慨不已,怀念勇士的慷慨壮举。<br /><br /></h3> <h3>策马前行,向历史的深处奔去,我们总能在无限风光中看到一束绚烂的剑之光影。</h3><div><br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