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h3><h3> 付卫国</h3><h3><br></h3><div> 西山太大了,我们走了四个小时,也只是在它的边缘上画过了一个弧线;</div><div><br></div><div> 西山太美了,早春三月,白嫩的桃花连成一片,不由你联想“西山晴雪”这道景;</div><div><br></div><div> 西山太迷人了,鸟语花香,春风拂面。耳闻目睹是春,吸到肺里清爽是春,张开双臂拥抱的还是春。崎岖的山路、蜿蜒的小道,每走一步,脚底下踩着的也还是春。</div><div><br></div><div> 在西山,我们欣赏着春天的景色,春天的景色也同样欣赏着我们。</div><div><br></div><div> 上午8点半,我提着蓝靛颏,和太太、小舅弟打车赶到老山,接上大姐,然后奔模式口,在二姐家集合,一共7人组成踏青团,从模式口的法海寺开始登山,一路向东向北再向东,绕过八大处,从它的后身走下来,正好是八大处的出口。</div><div><br></div><div> 一路上,我们登险坡、过小沟、攀石路、走土道,有说有笑。在翠微绝顶处,我们歇下脚,每个人吃了一个苹果。沟沟壑壑,目力所及,是盛开的桃花;身旁脚下,俯首而视,点点翠绿拱土而出。</div><div><br></div><div> 现已退休、依然年轻的大姐,讲起儿时爬山的趣事;大姐夫则连连讲到登山的好处;一向沉默、具有硬汉风格的二姐夫,说起了不久前法海寺古墓被盗的事情;快人快语的二姐又约大家下周在山上相聚;太太则说起我们带着孩子第一次爬山时迷路的情景,仍心存恐慌;小舅弟埋怨说,今儿个出发晚了,没有遇到熟人。而我,则陷入沉思,想起不远处的石景山,我的家乡。我当年在山上飞跑、经常摔伤的情景。这情景像蒙太奇般地在我的脑海中闪过。</div><div><br></div><div> 靛颏在笼子里欢快地跳着,笼中铺垫的嫩草,散发着悠悠的清香。一位长者拄杖而立,看后说,“这是好玩意儿。”要知道,提笼架鸟去踏青,是我多年的梦想,今天终于实现了。我笑言,当今世界很奇怪,养狗的是好人,而养鸟的好像是坏人,总给人以八旗子弟的坏印象。</div><div><br></div><div> 歇过后,我们又向前行,一直是在曲曲折折的山峦上的防火道上行走。相继见到踏青者,有情侣相互依偎款款而行,有上了年纪的健身者目不斜视大步快走,还有山地自行车爱好者,或推或骑,喘着粗气,十分快乐。</div><div><br></div><div> 已50多岁的大姐夫,高兴得时常一路小跑着,上身不动,样子有点像在舞台上,我们年轻的到落在他的后面。兴致最高的是小舅弟,虽然体胖,可他总是冲在第一个,落得我们好远,然后向我们挥手。他还给大家发了一个短信:肉蛆们前进。</div><div><br></div><div> 路上有两处景色让人难忘。</div><div><br></div><div> 一处是下山时走在谷底,两坡全是盛开的桃花,“手臂”相连,搭成一个花海的隧道,人置身其中,仿佛走进了桃花源里的仙境,像在画中游一样。古人陶渊明在写《桃花源记》时,不知是否先遇到这样景色,激发创作灵感,然后再写出传世不朽之作。不得而知,但我以为,美永远是似曾相识、千古不变的。</div><div><br></div><div> 另一处,是走进了一片清幽之地,古树参天,环绕一个小院。院旁边是一个盖着石板的水井,上面的辘轳还在。几只红色的老母鸡,围绕在水井旁悠闲地啄食。在这里生活,真有如天宫一般,不知今昔是何年。只是院墙上书写了一行大字:院里卖柴鸡蛋。让人明白,这里的生活其实离我们很近。尽管它是一处绝妙的归隐之所,但是,现代的文明与市场气息还是浸淫到了这里。</div><div><br></div><div> 下山已是午后,我们在山脚下的一个老北京饭馆里用餐。吃上一碗炸酱面,喝上一口二锅头,在嚼上一瓣蒜,真香。这时,我想起了古人的一段佳话: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div><div><br></div><div> 只是,我们的孩子都已经大了,没有跟我们来。只是,我们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咏”到了饭馆。</div><div><br></div><div> 二姐夫说,你这来回一趟打车,花费不小。但是,这种愉悦的心情,欣赏到这种美色,钱又怎能买到?不仅如此,当你一步步走过来,回首望着身后的路,一种征服感、成就感油然而生。</div><div><br></div><div> 大姐说,你写篇文章吧。是为记。 </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 ——写于半之山房 2009年3月25日</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