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回家过年,是中国人每年最默契的约定。腊月下旬开始,陆陆续续就有乘坐飞机、火车、长途汽车、自驾车等的异乡打拼者,拖着大包小包的行李登上回家的旅途。在大中城市,最明显的感受就是关闭的商铺一天多过一天,菜市场买菜买菜的慢慢减少。过年,团聚,探望父母,一串串刻在中国人心尖上的专有词语成为回家人不顾一切艰难勇往直前的不懈动力。穷的,富的,成功的,失意的,此刻都只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回家过年!</h3> <h3>家乡,在一般人观念中,是祖祖辈辈居住的地方。我的家乡有些不同,它是父母支边呆了一辈子的边陲小城。这里不仅是父母洒尽汗水、贡献了青春的地方,还是他们一代支边人青山埋忠骨的地方。而父母祖祖辈辈居住的老家,在我记忆中,只是从前年纪小时父母偶尔带我们姐弟回去短住的地方。陪伴我长大的,留给我成长记忆的,则是这座小城。我从小学三年级来到这里,一直到上大学离开,都是这座原先贫瘠的小城养育了我。掐指一算,离别这座滋养我青少年时代的小城竟34年了,但未改的乡音是它留给我永远的文化胎记。无论我身在何处,此生必将与这座城有割不断的联系。</h3><h3> 回家的路越来越近了,当那座连接家乡与外界的长桥闯入眼帘,心底涌起的强烈亲切感,言语难表。感觉它是我脱出文化母体的那条脐带,我的人生,我的思想,我的情感,莫不脱胎自这座小城。</h3> <h3>当我们的车子缓缓驶进入城大道,昏黄的灯光更氤氲一怀的温暖。家乡似乎在用温柔的双手抚摸远道归来的儿女,轻轻地拂去我一路风尘。</h3> <h3>一大家子团聚的丰盛年夜饭,是中国人每个家庭除夕夜相似的过年开场曲。摆了一桌的,是满溢的亲情;斟满杯子的,是团聚的幸福。年夜饭,吃的不是那丰盛的美酒佳肴,而是品那一家团圆的温馨。一筷筷夹起的,是亲人的祝福,一口口喝下的,是家人的关爱。一大家子围桌,回忆往事,叙谈眼前,句句真情,暖心热肠。</h3> <h3>听着院子外震耳欲聋的鞭炮声,看着儿女孙辈然竹放炮,声声震响声声喜庆,点点火花点点温馨,欢声笑语,热闹欢喧。年味就在这种喧腾中膨胀开来。此时此刻,忘却了一切忧烦,发自内心的轻松自在。</h3> <h3>初一登高观云海,赏桃花,游国门,拍油菜花,看懂棕长廊。施施而行,慢慢而游,大人们一路拉呱家常,儿女们一起嬉笑打闹,心宽形释,怡然自乐。</h3> <h3>暮色苍茫,自远而至。大大小小一行人,踏着余晖,遛遛河边小道,走走城外桥廊,一路收纳不同辈分的情谊,一路充值兄弟姐妹的情缘!</h3> <h3>家乡小城的丽质,一直养在深闺人未识。近些年,随着旅游开发和舆论宣传,知道它的人越来越多起来,奔着它的神秘而来的人与日俱增。小城一天天热闹起来,时尚起来,光鲜起来,但我却越来越找不见从前熟悉的痕迹和气息。我欣喜着家乡的进步变化,我也失落着记忆的模糊远去。</h3><h3> 在这座遥远的小城,欣遇同学来访,难掩的喜悦溢于言表,只怕小城的简朴怠慢了城里的远客。摆一桌佤族最高待客的佤王宴,聊表一份实诚的心意。我这既是家乡客人又是家乡主人的双重身份,真不知如何能待客周全。</h3> <h3>细数离乡的时光,惊觉人生匆匆。虽不时回家探亲,但因联系不便,又被琐事缠身,一直未与高中同学相聚。今年回家乡,有了微信群,更有外地远道来的同学相邀,于是匆忙与40年未见的老同学相见。你鬓角丛生的白发,我眼角难掩的皱纹,他日渐昏花的眼光,无言述说着我们此生半百时光的流逝,心头泛起一丝丝的酸楚。但彼此一如从前的坦诚和爽朗,还是唤起了那份最纯真年代最纯真的感情,让相聚充满甜蜜!问问一个个未见到的同学的情况,聊聊到场同学的退休或退休前生活,再说说那些当了爷爷奶奶的同学的含饴弄孙之乐,感觉还是40年前的你我,还有那份今生永难割断的情谊。同学,这个称呼承载的是一辈子的想念。</h3> <h3>岁月年年有春节,人生常常有相聚。过年,伴随着团圆、聚会,一种种情感重新被体验,一份份心情认真被珍藏。人生步入老境,聚一次少一次,珍惜每次相聚的欢乐,留念每个欢乐的时光,让终将老去的生命,多一些可以来日反刍的况味。在你离开时,还有一些人想起你在他的生命中来过,未尝不是一种欣慰!当然,我也可以由衷地说,我,曾经参与过你的生命精彩!</h3><h3> 过年,是一个容易让人动情的季节,也是一个容易让人浮想联翩的季节。中国人的年,要过的东西太多太多!</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