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洪武年间, 从洪洞大槐树迁往山东的张氏同迁兄弟:百巧 、百敬 、百能 、百技、百林、百川的后人,你们还好吗?

燕丹菲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前言</p><p class="ql-block">明朝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一带,有同迁兄弟张百巧、张百能、张百敬、张百技、张百林、张百川移民迁徙到山东省的聊城、平阴、肥城等地。600多年漫长的历程中,各支都有不少宗亲为了家族的生存兴旺,又迁移到全国各地。有的带着族谱,有的没有带族谱,有的因天灾人祸中途失谱,更有的年代久远与老家失去了联系。发布家族信息,是希望给本族的宗亲架起一座互通信息的桥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关于发布我张氏家族信息的告知</b></p><p class="ql-block">各位宗亲:</p><p class="ql-block">根据有文字的史料记载:</p><p class="ql-block">1:始迁祖张公讳百巧的碑文记载: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县柳树村铁板桥东迁……始祖张公讳百巧次百能三百敬四百技。</p><p class="ql-block">2:始迁祖张公讳百能支在民国十二年的族谱上记载:始迁祖百能由山西洪洞县迁居山东肥城县城西北北栾湾庄……同迁兄弟四人一百敬一百技一百巧……。</p><p class="ql-block">3:始迁祖张公讳百敬的族谱上记载:始迁祖百敬自山西洪洞县迁居山东泰安府平阴城东安城庄,同迁兄弟一百能居肥城望口山一百巧居博平一百林居东阿石佛屯一百川与百林同迁石佛屯后徙平阴吕家楼。</p><p class="ql-block">4:始迁祖讳百林、百川支在中华民国十三年续修的族谱第41页记载:长支始祖伯林二支始祖伯川 兄弟同自山西洪洞县迁居山东泰安府东阿城北石佛屯。同迁兄弟一 伯敬 居平阴城东大留村;一 伯能 居肥城望口山;一伯巧 居博平;一伯樸 居清滑。</p><p class="ql-block">根据现实考察,百巧支现主要居住在聊城市东阿县前庙西庙高集等地。</p><p class="ql-block">百能支主要居住在济南平阴县北栾湾、望口山,泰安肥城南仇北仇等地。</p><p class="ql-block">百敬支主要居住在泰安肥城市的南大留、北大留等地。</p><p class="ql-block">百林百川支主要居住在聊城市东阿县石佛屯、肥城邑良庄、演马村、平阴县龙洼村、夏庄村、白庄村等地。</p><p class="ql-block">史料记载的百樸居清滑,至今查不到这个地方。</p><p class="ql-block">始迁祖百技一支当时迁往何处,后代在哪里繁衍生息没有明确记载。</p><p class="ql-block">经 百巧支、百能支、百敬支、百林百川支等热心凝聚家族血脉亲情的宗亲们的相互沟通,对于在网络上发布家族信息取得共识,并提供了珍贵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在此表示感谢。</p><p class="ql-block">如果按照明洪武六年(1373年),山西洪洞大槐树一带开始移民这个时间推算,至2017年,已经过去了644年。在这600多年间,除百技、百朴没有联系到外,其他各支或后世分支,都于清朝、民国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分别撰修、续修了族谱。尤其值得庆幸的是,各支在修、续族谱前后,分别到其他各支的居住地走访认亲,互递谱牒,让这条血浓于水的亲情600多年来得以传延,没有断了线。</p><p class="ql-block">600多年间,漫长的历史沿革,朝代的更替动荡,为了家族的生存兴旺,各支都有不少宗亲迁移到全国各地。有的带着族谱,有的没有带族谱,有的因天灾人祸中途失谱,更有的年代久远与老家失去了联系。这些都是家族的遗憾。在当今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互联网给人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家族之间,宗亲之间的相互寻找,相互联系,相互的资源共享,变得越来越方便快捷,越来越低成本,高效率。在此天时地利人和的大背景下,如果能把百能、百敬、百巧、百技、百林、百川百朴各支的信息在网络上发布,让属于本族的宗亲在遥远的他方接收到家族的信息。通过网络,让已经中断多年的血脉亲情,进行一次历史性的对接呼应,让各支派的族人,知道你、我、他,身在何处,知道彼此的生存状况,族谱续修情况,字辈的相续情况等等。不至于长期与家族脱节,与族谱脱节,以利于凝聚整个家族的血脉亲情。这也将是我张氏家族一件历史性的大事。发布家族信息的主要内容及相关事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 .各支撰修的族谱、续修的族谱图片。包括封面,谱序,有始迁祖名字及介绍的文字或图片。二. 家族的堂号。家族祠堂、先祖的碑文等照片。三. 各支的行辈以及新续的行辈,主要的居住地。四. 各支的发起人和联系人。五. 有专人负责网络发布,信息监管、信息更新等事项。六. 对于信息发布后反馈回来的信息,由各支的联系人.发起人根据本支的情况自行商量办理。新的家族信息,可反馈给网络平台,便于把好消息发布后全族分享。张公讳百巧、百能、百敬、百技、百林、百川、百朴,分别为我张氏家族各支的始迁祖,再向上追根溯源,尚没有可做依凭的古迹或文献可查证。对此深感遗憾。目前百技、百朴支仍没有任何资料可查考,信息发布后,能够联系到他们的后人也未可知。家族信息的发布纯属本族热心人士自觉自愿的公益性行为,不存在任何的利益取舍,不存在任何的资金摊派,不存在任何的有偿服务。特此说明。</p><p class="ql-block">发起人及联系人:</p><p class="ql-block">百巧支:</p><p class="ql-block">十七世张庆安,十八世张毓生 十八世张毓鼎</p><p class="ql-block"> 十九世张安旺13508929009;</p><p class="ql-block">二十世张宏生 13963008539;</p><p class="ql-block">二十世张宏亮 13963005940</p><p class="ql-block">博平支联系人张辉 13346220609 15163555115。微信及QQ号: 528664283</p><p class="ql-block">百能支:</p><p class="ql-block">二十一世张朋18561086600</p><p class="ql-block">十九世张新华13256181100;</p><p class="ql-block">百敬支:</p><p class="ql-block">二十二世张连成15685117065。</p><p class="ql-block">二十一世张乐恭13853898070</p><p class="ql-block">百川支:</p><p class="ql-block">二十一世 张建祝13698627989; </p><p class="ql-block"> 二十一世 张冬群15953453666。</p><p class="ql-block">百技支:</p><p class="ql-block">十五世张广合13287611265 ;</p><p class="ql-block">十七世张朝阔18264864639 ; </p><p class="ql-block">十七世张朝胜13905480476。</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网络信息管理联系电话 13256181100</p><p class="ql-block">电子邮箱:tianci666@163.com ;</p><p class="ql-block">微 信 号: 13256181100</p><p class="ql-block">此前言于二零一七年三月十六日发布二零一八年一月十七日星期三补充修改二零一八年二月十七日星期六补充修改。2024年8月16日进一步调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喜讯1: 2019年9月1日添加百巧祖博平支族谱资料;</p><p class="ql-block">喜讯2: 2019年9月1日添加百技(枝)族谱资料。</p><p class="ql-block">备注: </p><p class="ql-block">通过网络,始迁祖百技支的后人与百巧支后人取得联系,2019年8月29日东阿县三官庙百巧支族亲一行,到东平县斑鸠店镇八里汀村与百技(枝)族亲会面。本网页上增添了百技支族谱资料和图片资料,可喜可贺。</p> <p class="ql-block">一.百巧支 </p><p class="ql-block">上图为百巧支 1957年4月21日续修的老族谱封面。</p> <p class="ql-block">百巧支老族谱中关于重续行辈的谱序:当阅宗祠楹联所云水源木本承先泽春露秋霜裕后昆之句而知在今豪族名门士食旧德农服先畴继往开来流传不休者率皆有一种箴言奉行罔替之特征而后能光门楣而昌百世盖本之固者枝必荣源之远者流始长春露秋霜云者更是尼圣策卫由庶加富由富加教之微意先泽之承后昆之裕非徒然也 愚今年愈古稀壮志未减际斯谱事将竣每见到某支与某支衰抚今追昔不禁有感夫支内年岁稍长者谁非父母谁无子孙又谁不希企子孙昌炽衍血脉而前烈第是愿难遂心往往结果竟得其反始知孟母断机燕山教子个中兴衰存亡之机缄委有不可以言说词理想强调争取者因特瞑目静思悟及于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与夫积德延厘种善获福等至理名言永作支内将来传世家珍勿姑息勿昵爱勿纵任子女孙仍贤者课读不肖者课耕一一范之于孝弟忠信礼义廉耻如木之有本水之有源揆之天演进化优胜劣败之公例不独斩宗绝嗣不可能而螽斯衍庆麟趾呈祥亦于是乎卜之矣故于宏维正德绪,肇兴道法传,十字下再加续志守本常立,昌恒泽永延,振勉景克丕,效従允复原二十辈后之来者尚其世世以继前志而观后效则庶几矣幸甚志守本常立昌恒泽永延振勉景克丕效従允复原十六代孙已酉拔贡承乐榜名仙臣谨志 夏历岁次丁酉年三月二十二日</p><p class="ql-block">百巧支行辈从十五世起:同承庆毓安宏维正德绪肇兴道法传后又加续:志守本常立昌恒泽永延振勉景克丕效従允复原</p> <h3>十六代孫已酉拔貢承樂榜名仙臣所撰写的谱序:<br>張氏次支譜序譜之所關大矣哉無論直系旁系傳流幾許時代果能述與不忘則敬宗睦族之真意用不感而皆通如小說家言嘗有萍水敘談發生種族關係欣幸之下每不禁為是大水沖了龍王廟一家人不認一家人之感言再従而詁質世代原委益皆傾心認諾辨尊卑明長幼腦海中各現有一團親愛和穆之熱誠而不敢稍萌些微反抗歧視之私蓋血統貫注息息相通個中發皇悉由性天故讀論語曾子慎終追遠民德歸厚之言而知宋儒蘇歐兩家譜誌格式之慎重此物此志也惜。吾祖諱百巧公自明洪武年間由山西洪同縣大槐樹下遷居歴二三四世各祖安塋於吳家海西首後所有譜系名氏由明末水患在楊柳南門外廟損失歷代傳聞莫名浩歎至吾連祖昆仲四人再由吳海子老塋各謀分遷勢益渙散團結不易除連祖碑陰與祠堂四支碑記。前後兩次續載稍資查考外關於內外戚屬姓字莊村概付闕如撫今追昔惆悵奚似茲幸支塋有柏樹一株經本支慶林曾适商同承由達等變價以公濟公儘先籌辦本支譜宜借作將來公續族譜之先導並議惩前彌後對近今內外坤方戚屬姓字莊村與前世可資記憶查考者分別注明以昭來茲許惟是支派所延生齒眾多迫於塋地窄狹歴連祖四五世後已不復能同林共𦵏如七世之三支河祖既絕無論矣而江海湖三祖為吾支分支之始至八九世等祖又後支中分支勢不得不相繼選塋矧二四兩支後之十 二 三 世各祖 立業 敦臨 又有遷居於 高集 楊柳等情事倘不謀正本清源跟踪記述誠恐湮沒堪虞本支將視同陌路故皆分別按支清填以備查考以資聯係俾後世因流溯源。不再有述典忘祖茫然莫辨之憾亦未始非慎終追遠篤親誼而敦孝思之一肋也雲爾是為序。十六代孫已酉拔貢承樂榜名仙臣謹誌<br></h3> <h3>老族谱中的修谱铭词: 修譜事大 工作要精 細心檢閱 加意補充 命名字例 斟酌添增 續字二十 上下不重 世系世表 註上莊名 長幼次序 一線穿成 一二三四 支派分明 同源同流 處處皆清 立嗣義子 穀似派中 記姓記名 待其歸宗文以序事 工竣完成 記載年月 永啟有恆 謹志銘詞 交付後生 光耀祖先 澤及雲仍 五百年後 名士復興 終久不替 永振家聲戚谊庠生杨保春榜名芝坡赠</h3> <h3>始祖 百 巧百能 百敬 百技</h3> <p class="ql-block">城东阿县前庙村张氏百巧碑文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且夫水有源源生流流虽有万总不外乎一源木有本本生枝枝即有干要推出于一本物固如是而人可知也闲当家庭恃立闻祖父塑及世宗弟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县柳树村铁板桥东迁始祖张公讳百巧至於二世三世以及四世祖俱以明末失谱讳字无传尤为后世之憾矣然不知者固不敢 述而知之者不序列则后之视今亦忧视若是憾之中愈增憾也爰是同心齐意并力出财即修祠堂后立谱碑不惟先人神魂有依亦且后世支派分明虽宫浅墙卑茅茨不剪而遵闻行知垂诸贞珉聊为释憾於万一云而始祖张公讳 百巧二世三世祖四世祖神位 次百能 三百敬 四百技 十四世孫庠生玉阶謹敘並书道光二十九年歲次已酉花月上浣 穀旦 </p> <h3>上图:2002年古历二月三十日,有十七世庆安、十八世毓鼎、毓生、十九世安坤等族亲主持续修的新族谱。上左图:封面。<br>上右图:内页1<br>下图: 2002年 古历二月三十日续修的新族谱中,始迁祖百巧在族谱中的信息,在他的名讳后面,明确写明了另外三兄弟的名字及排行: 次百能 三百敬 四百技。</h3> <h3>百巧支老族谱中第十一世勤男至第十二世、十三世的信息<br></h3> <p class="ql-block">上图:百巧支十七世庆安、十八世毓鼎、毓生2017年3月合影。下图:百巧支张氏家族续谱成功,续谱人员于二零零二年阴历三月十三日合影留念</p> <h3><br>张氏百忍堂修缮总谱叙文 这次修谱事关大局,是为了补序前谱续载支份不全,又下延四十余年未续。故兴起修谱之念。即召开各支人员,议定修缮总谱之事。为此特有族内春生、庆安、毓生、毓鼎前去大留望口山村考察。根据南大留松书院族谱记载始祖百敬,望口山族谱记载始祖百能。具传闻百技祖外出北方无处查访。往后有志者留心查访,以资联络而削此遗憾。根据两处查证各位始祖确是同迁兄弟,这和外界毫无牵连。通过这次修谱,架起了同宗兄弟的来往桥梁。从此使全宗达到团结和睦之心爱睦之情。 根据祠堂内始祖碑文记载,各位始祖自明洪武年间由山西洪洞县柳树村铁板桥东迁。这次修缮总谱之后,记载名字姓氏行例及亲属庄村姓名分别填清。这次修谱是同心齐意自动捐款同修缮总谱。续字行辈须依一遵从以顺家风之俗。愚因才学浅少难当此重任,尽力为之。以后有才学深渊者接续族谱,以显胜祖强宗之威。以光后世明楣继续传流不误。 十七代孙庆安 十八代孙 毓生(字裕如) 十九代 安坤 同谨誌<br></h3> <h3>上左图是十六世拔贡承乐榜名仙臣留下的照片。上右图是拔贡在族谱中的信息。他有四子。长子庆全、次子庆翕、三子庆安、四子庆愈。下左图:2017年9月,十六世拔贡承乐之四子庆愈,为其父亲立的碑。<br>下右图:碑前合影。 中,十六世承乐之四子庆愈,右:庆愈之长子玉忠。左:庆愈之三子玉风。<br>此照片拍于2017年9月12日。摄影:十九世张安旺。</h3> <h3>上图:前排左2是十八世张玉风,左3是十八世张玉忠。他们是十六世拔贡承乐的孙子。他们于2017年9月12日陪父亲庆愈回老家——东阿县西庙村,与家族成员合影。<br>前排左起:1.安亮,4.安奎。<br>后排左起:安旺,安顺,安生。<br><br>下图:2017年9月12日, 十六世拔贡承乐之四子,8 5岁的张庆愈, 回到阔别59年的老家——东阿县西庙村,与家族人员合影。前排右三:张庆愈,前排右二是张庆愈的堂侄张玉荣。<br>摄影:张安旺(张玉荣之子)。<br></h3> <h3>民国34年(1945年)百巧支博平分支续修的族谱封面<br>《寻根问租》我始祖系山西洪洞县人,自明洪武二十五年迁居山东兄弟凡有四人,伯巧公,伯能公,伯敬公,伯川公。始祖讳伯巧公迁于山东茌平县博平镇十甲张村,四世悦公复迁于茌平南北张庄村,八世维庆公迁于茌平齐家营,维年公迁于高唐县清平镇孙梁庄。我祖八世讳庆公迁于茌平县李双熙村,再传又分迁于宁阳县葛史店村。<br>伯能公迁到肥城县石横乡大留村,<br>伯敬公迁到望口山,<br>伯川公迁到石佛屯。<br>自始祖迁到山东茌平县后,现已到二十五世。<br>自二十一世续字辈譜为:子正富英广,心公家耐昌。<br>有民国三十四年(公元一九四五年),我始祖伯巧公后人所续族谱一部。<br>在此寻找我始祖在山西洪洞县的先祖。<br>同在山东伯能,伯敬,伯川公的同族宗亲;以及分迁到宁阳葛史店同族亲人!<br>联系人:张辉 <br>电话:13346220609 15163555115。微信及QQ号: 528664283地址: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胡屯镇李双熙村<br>望能看到此信息的同族亲人及知道的人,及时给我联系! 谢谢!<br></h3> <h3>两篇谱序:民国34年(1945年),十七世张春楼写的谱序。十九世张兴德写的谱序。谱序中明确写明了,明洪武年间,百巧公同迁兄弟:百能,百敬,百川。<br> 族谱序<br>竊闻克明駿德以亲九族九族之睦振古尚矣惟有譜焉乃所以尊祖敬宗而收族也余始祖伯巧公自山西洪潼遷居博平迄今五百餘崴矣子繼孙承豈無木本水源之思無如舊譜失墜墓址名諱數世失傳余儕後生將何以追古昔而敦孝思乎於是深鉴前車以昭將來即與族兄洪元族孫興德保安族曾孫維屏維垣等議修通譜商酌規例謹遵别子为祖繼别為宗之議世次以五五世盡復以一人引起名上横書某人之幾子長子順叙次子三子别叙在後為五世冠首每世皆然長支叙畢二三等支以次繼叙親戚之姓名俱載之子女長次並書洎乎遷居移塋無不著分支分派無不明非敢以敬宗之俾後世子孫按次修庶有所憑依云民国二十四年歲次乙酉桐月上浣十七世孫春樓<br>謹叙於祠堂之西軒<br><br>  夫族之有譜所以昭先緒示後昆分支派别昭穆古先王親親之道首在於是凡有本木水源之思者莫不以此為急務焉余始祖自山西洪潼遷居山東兄弟凡有四人伯能公遷大留伯敬公遷望口山伯川公遷石佛屯余始祖伯巧公初遷博平邑西三里莊後又移居十甲張莊迄今幾六百年矣四世悦公復遷於茌平南北張莊八世維慶公遷於齊家營維年公遷於清平孫梁莊余祖慶公遷於李雙熙莊再傳又分遷於甯陽葛<br>(繁体转简体)<br><br>窃闻克明骏德以亲九族九族之睦振古尚矣惟有谱焉乃所以尊祖敬宗而收族也余始祖伯巧公自山西洪潼迁居博平迄今五百余崴矣子继孙承岂无木本水源之思无如旧谱失坠墓址名讳数世失传余侪后生将何以追古昔而敦孝思乎于是深鉴前车以昭将来即与族兄洪元族孙兴德保安族曾孙维屏维垣等议修通谱商酌规例谨遵别子为祖继别为宗之议世次以五五世尽复以一人引起名上横书某人之几子长子顺叙次子三子别叙在后为五世冠首每世皆然长支叙毕二三等支以次继叙亲戚之姓名俱载之子女长次并书洎乎迁居移茔无不着分支分派无不明非敢以敬宗之俾后世子孙按次修庶有所凭依云民国二十四年岁次乙酉桐月上浣十七世孙春楼<br>谨叙于祠堂之西轩<br><br>夫族之有谱所以昭先绪示后昆分支派别昭穆古先王亲亲之道首在于是凡有本木水源之思者莫不以此为急务焉余始祖自山西洪潼迁居山东兄弟凡有四人伯能公迁大留伯敬公迁望口山伯川公迁石佛屯余始祖伯巧公初迁博平邑西三里庄后又移居十甲张庄迄今几六百年矣四世悦公复迁于茌平南北张庄八世维庆公迁于齐家营维年公迁于清平孙梁庄余祖庆公迁于李双熙庄再传又分迁于宁阳葛(未完转下页)<br><br></h3> <h3>史店迁徙之频古今攸然庸何傷乎不幸屡经兵燹谱牒失墜祖諱墓址失傳数世他遷與移塋者幾不知其所自出良可概已而春樓公乃奮然思勵鉴已往而昭將來以為不有通谱势將觸祖諱而莫忌视同宗如路人若之何其可也敬起排行十字開列於左闐族俱準此命名庶由親親而尊祖由尊祖而敬宗由敬宗而收族不惟報本返始無忝祖考即支詳派明永世有叙亦孰非克昌垂裕之遗意也耶<br><br>  民国三十四年歲次乙酉桐月既望十九世孫興德<br>仅叙於祠堂之松蔭軒<br>(繁体转简体)<br>史店迁徙之频古今攸然庸何伤乎不幸屡经兵燹谱牒失坠祖讳墓址失传数世他迁与移茔者几不知其所自出良可概已而春楼公乃奋然思励鉴已往而昭将来以为不有通谱势将触祖讳而莫忌视同宗如路人若之何其可也敬起排行十字开列于左阗族俱准此命名庶由亲亲而尊祖由尊祖而敬宗由敬宗而收族不惟报本返始无忝祖考即支详派明永世有叙亦孰非克昌垂裕之遗意也耶<br><br>  民国三十四年岁次乙酉桐月既望十九世孙兴德<br>仅叙于祠堂之松荫轩<br><br> 凡例<br>一世係表次以五五世既盡復以一人引起遞至無窮世必五者從服也一表之上復書某人幾子者欲覽之易明也有不書者蓋不知為誰之子姑闕以俟考<br>一每頁五世祗以長子承繼大書名字其餘次三四五皆於後頁頂書為五世冠首者别子為祖繼别為宗之義也<br>一族中修譜無論創修續修皆先修長支長支每世迭分長次須依序修畢然後序及次三四五者尊祖敬宗之道也<br>一族中遷塋者宜於名之下註明使後世子孫一覽即知某公於某處立塋某公於某處安葬百世下断無失迷墳墓之虞<br>(繁体转简体)<br>一世系表次以五五世既尽复以一人引起递至无穷世必五者从服也<br>一表之上复书某人几子者欲览之易明也有不书者盖不知为谁之子姑阙以俟考<br>一每页五世祗以长子承继大书名字其余次三四五皆于后页顶书为五世冠首者别子为祖继别为宗之义也<br>一族中修谱无论创修续修皆先修长支长支每世迭分长次须依序修毕然后序及次三四五者尊祖敬宗之道也<br>一族中迁茔者宜于名之下注明使后世子孙一览即知某公于某处立茔某公于某处安葬百世下断无失迷坟墓之虞<br><br><br></h3> <h3>百巧祖在族谱中的信息。百巧祖第五世全,六世伟,七世楷,八世庆,九世东里,十世仁在族谱中的信息。居住地:李双熙庄。</h3> <h3>七世楷之次子八世善旺、九世明颜、十世九成在族谱中的信息。居住地:博平十甲张。</h3> <h3>百巧祖第四世悦,五世善。居住地:茌平城西南,南北张庄。</h3> <h3>左图:八世维年,九世所闻,十世天德,十一世生林,十二世让。居住地:清平城南八里孙梁庄。兄维庆移居齐家营。<br>右图:八世维庆,九世若师,十世天爵,十一世克友,十二世仁。</h3> <h3>东阿县三官庙村,胡屯镇李家熙村,博平镇十甲张村,百巧支后人2019年8月第一次寻根问祖人员在老祠堂前合影。前排左起:左一张殿之(十八世)十甲张 左二张毓苓(十八世)三官庙 左三张庆安(十七世)三官庙 左四张毓堂(十八世)三官庙 左五张宝水(十八世)十甲张 左六张安旺(十九世)三官庙<br>后排左起:左一张子成(二十一世)十甲张 左二张运才(二十世)十甲张 左三张子忠(二十一世)李双熙 左四张宏生(二十世)三官庙左五张辉(二十世)李双熙 左六张学云(十九世)十甲张 左七张富军(二十三世)李双熙<br><br></h3> <h3>2019年10月30日,山东省东阿县三官庙 百巧支族亲,热情接待来自东平县斑鸠店镇八里汀等村的百技支族亲由九人组成的拜亲团。明洪武年间,山西洪洞县的几个亲兄弟:百敬、百巧、百能、百技、百林、百川,奉朝廷之命离别家乡迁往山东各地。640多年来,各支分续的族谱互有名字记载,每逢续修谱碟,互有走访送谱贺谱。但是,640多年来,各支始终没有与“百技”支联系上,也没有见过他们的族谱和后人的下落。令族人非常遗憾和牵挂。百技支族亲也不断的苦苦寻找其他各支族亲的下落,曾先后到东阿县、平阴县的望口山村,肥城的大留等地打听寻找。但因交通不便,通讯落后始终没能如愿。2019年8月份,百技支十七世张朝胜在网络上看到百巧支十九世张安旺发布的寻亲信息,十分惊喜的拨通了张安旺留下的联系电话,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亲人,知道了各支的住址情况和续谱情况。2019年8月29日,东阿县三官庙百巧支族亲一行,到东平县斑鸠店镇八里汀村与百技(枝)族亲认亲会面。10月30日这次会面,是东平县八里汀等村的百技支族亲,在阴历的寒衣节期间专程前来三官庙拜会百巧支族亲,并到祖坟上烧纸祭拜。参加这次拜亲活动的还有百能支二十世张晔等。上图左:百巧支十七世张庆安与百技支十六世张廷玺握手相见;上图右:百巧支张玉堂热情接待族亲。下图左:双方互看族谱和历史资料。下图右:到祖坟上祭拜。<br></h3> <h3>  合影留念。上图左:百技支参访人员。前排左起:十六世张廷国(东庞口) 十六世张廷河(黄胡同) 十六世张廷玺(八里汀) 十六世张廷嶺(黄胡同)后排左起:十八世张立冬(八里汀) 十七世张朝峰(黄胡同) 十七世张朝阔(西龙山) 十七世张朝胜(八里汀) 十七世张朝明(黄胡同)<br><br>上图右:百巧支接待人员。<br>前排左起:张玉堂(十八世)、张庆安(十七世)、张玉生(十八世)<br>张玉祥(十八世)<br>后排左起:张安旺(十九世)、张宏生(二十世)、张宏亮二十世)<br>下图:全体合影。前排左起:百巧支张玉堂(十八世)、百巧支张玉生(十八世)、百技支十六世张廷玺(八里汀)、百巧支张庆安(十七世)、 百技支十六世张廷嶺(黄胡同)、十六世张廷河(黄胡同)、百巧支张玉祥(十八世)。中排左起:百技支十七世张朝胜(八里汀)、百技支十八世张立冬(八里汀)、百技支十六世张廷国(东庞口)、 十七世张朝阔(西龙山)、百巧支张宏生(二十世)、百能支十九世张新华。第三排左起:百技支十七世张朝峰(黄胡同)、百技支十七世张朝明(黄胡同)、百能支二十世张晔。后排左起:百巧支张宏亮(二十世)、百巧支张安旺(十九世)。</h3> <h3>二:百能支信息上图:中华民国十二年二月,百能支续修的族谱外盒,内有六册。<br><br>根据族谱介绍,始迁祖一世张百能自明洪武年间由山西洪洞县东迁至山东省平阴县(当时属于肥城县)北栾湾。同迁兄弟张百敬、张百巧、张百技。另有资料显示,同迁的还有另外两个兄弟张百林、张百川。始迁祖张百能一支目前在北栾湾、望口山等地繁衍生息,迄今已有六百余年。张氏家谱曾于清朝同治辛未年春二月第一次续谱,又于中华民国十二年二月第二次续谱。上图:于民国十二年二月续修的《张氏族谱》套盒。<br>下图:中华民国十二年二月,百能支续修的族谱一套六册,分:礼、乐、射、御、书、数。<br><br>百能支联系人:<br>张新华13256181100<br>张 晔13455175213</h3> <h3><br></h3> <h3>上图:<br>每一册族谱的封面上,记载着居住村的名字。<br>第一本“礼”,北栾湾、埠bu上、后南仇、李家南仇、前南仇、东大封。<br>第二本“乐”;新河西、铉家楼、郝家庄、纸坊、淳于庄、山羊铺、冯家楼、北栾湾、张家矿洞、东张、孙家矿洞。<br>第三本“射”,荣庄、贾家孝门、石岗、张家营、张家塢、土寨、北栾湾、董庄铺、孙家窝、近镇。<br>第四本“御”;近镇、胡家庄、北栾湾。<br>第五本“书”;望口山、北栾湾、刘官庄、南栾湾。<br>第六本“数”,望口山。<br><br>下图:《张氏族谱》在民国十二年由“”济南后宰门街佛山印刷社“印”制。</h3> <h3>谱序 自史开世系之例而后世族姓因之以有谱凡以备考核存宗绪也盖世系相传愈沿愈久若漫无稽征不惟宗祧难明且族情易疎以骨肉之亲转等于路人不几背于亲亲之义耶吾族自明初迁东迄今五百余年而族谱之修则始于清同治间以前俗尚淳古聚族而居既无迁徙生齿亦未甚蕃支分派别其记载于简编碑铭者犹易于考证厥后丁口日众里聚散处以及远族近宗支派纷繁代远年湮不免失错故上代先达搜集记载审定鉴别仿朱子编年法及阙里孔氏家传例付诸枣梨复垂训后世子孙恪守遗规以三十年为重修之期盖欲永久无涣散之虞远近咸敦雍睦之谊也嗣以河伯为患世变迭经迄今越期已十余年未克继承先志违弃祖训负疾良多民国纪元爰集宗人建议重修于是考察调查一再审详又阅数载乃告成功至体例悉遵旧式而印刷则付石印俾此后昭穆之序次可以彰明而宗族之情谊不致或疎以冀稍慰 祖宗之志于地下子孙继起世代相乘瞬息又将届期其永守此训世世勿间是则所望于来者 十五世孙宗濬谨叙</h3> <h3>中华民国十二年二月<br>譜序 肥城之望口山村枕山带河独具天然形胜吾师惺农先生实聚族世居于此余于光绪初元赏负笈其地问业余闲遍探山水叹为佳境其灵秀之所钟宜张氏世有才哲下逮后起之英皆循循有家法也当是时吾师家谱重修告成间当得寓目焉窃见其例严而法备情深而文明敬宗收族之义亦即隐寓乎其中且定有三十年一修之例俾得世守无替其用心固深远矣余仆仆道涂吾师即归道山与先生诸子侄遂多间阻所得当与周旋者惟其从子恩泉为房农先生哲嗣先生官京曹时与先生父又有车笠之盟以姻尚兼世好焉又其同族居栾湾村字磻甫者与余亦有姻谊今春两人以重修家谱既竟驰书塞上索序与余如余之梼昧何足序吾师之谱窃念自谱系成为一家之学其风盛于唐宋当时惟以门望相高有识者至以勋格相诮洎欧苏两大儒出始一洗从前鄙陋之习而务求有合于敬宗收族之义故后之言谱学者皆宗之明允之序其谱当申言涂人一本之肯而曰观吾谱者孝悌之心可以油然而生是又知敬宗收族为训俗型方所由基鸣呼其所见何其大叹吾师是谱独能得其遗意其所以佑启后人者又宁惟纪里居志姓名已哉余虽未得再睹全书而数十年佩服之深有不能忘怀者因书以贻之俾冠简端至恩泉诸君子搜采之勤亦有足多者 中华民国十二年二月平阴张裕淦谨序</h3> <h3>  同治辛未春二月十三世孫振庶撰写的谱序:張氏族譜序蓋聞族者屬也聯屬之義也故虞書明德首在於親也族何取乎譜譜者籍錄也牒也屬也譜亦序類舊唐書經籍志譜系以紀世族繼序則族之有譜尚矣尊族敬宗自古有禮水源木本伊誰無情吾 先君患族情之易離也於嘉慶庚午年會族眾立祠堂修譜碑敦宗睦族昭然可見僅於欒灣分居一支敘來他支未及詳載仍欲輯闔族譜系已有成說齎志而歿每一念及不勝悽愴戊戌之春祠堂奉祭十四世可為與吾兄弟並族兄弟侄孫輩議為此事適泰郡歲試胞弟振育與埠上族侄清潞約同修輯舊譜有存有不存諱字有知有不知謹從缺略按世次序列繕為族譜敬閱一過知某祖為我之幾世祖某祖為某之幾世祖如是而已又以先世葬處後世名字婚配姓氏未及詳載終屬未竟事同治庚午春胞侄興田興畇堂侄興畹族侄清腴清田族孫宗謙爰緣村諮訪一一注清付諸剞劂永垂不朽訂修以後增修有基世澤相延於無窮是所望於後世者 同治辛未春二月十三世孫振庶頓首謹敘 <br></h3> <h3>族谱第一页,是始迁祖张百能在族谱中的信息,载明:同迁兄弟四人:一百敬一百技一百巧。</h3> <h3>百能支从十五世起的辈分: <br>宗嗣承緒傳繼維長保德守法家際慶昌</h3> <h3><br>百能支第十四世,清代进士张兴留在族谱中的信息。据史料记载:张兴留(1824-1894)字房农,号士端,泰安府平阴县人(今济南市平阴县安城镇望口山村),清咸丰六年(1856年)丙辰科殿试金榜第三甲第108名进士,赐同进士出身,授内阁中书,与翁同龢同年,同治三年任山西乡试副考官,官至江西督粮道(一说江西候补道——《山东进士名录》)。《肥城县乡土志》有其小传,说其“卒于官任”,“博闻强记”,著有《镜吾录》、《历代同姓名录》《肥城县乡土志•名臣循吏》关于张兴留的记载:“张兴留,字房农,由咸丰丙辰进士授内阁中书,历官至江西督粮道。性诚慤廉正,所在剔厘积弊,政绩卓著,商民感德,制碑以颂。后以积劳卒于官。为人博闻强识,兼工书法。著有《镜吾录》《历代同姓录》”《清同治实录》载: “癸卯(同治十二年),以内阁学士殷兆镛为福建乡试正考官。宗人府理事官阿克丹为副考官。左春坊左赞善昆冈为河南乡试正考官。翰林院编修王之翰为副考官。通政使司通政使朱梦元为山东乡试正考官。翰林院侍读学士童华为副考官。铭安为山西乡试正考官。内阁中书张兴留为副考官”。张晔撰文介绍张兴留:族祖張公兴留(張晔拜撰)2017-09-08 张兴留(1824-1894)字房农,号士端,泰安府平阴县人(今济南市平阴县安城镇望口山村),这位族祖是百多年来,族门宗亲一直引以为荣的大人物。属于張姓始祖‘四兄弟’百能公这一枝传人。明朝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一带,有亲兄弟张百巧、张百能、张百敬、张百技、张百林、张百川移民迁徙到山东省的聊城、平阴、肥城等地。这四位兄弟中的百能公即是平阴县望口山北栾湾村之張姓始祖。我祖父绪昇公世居北栾湾村,解放后才因作生意方便迁居南栾湾村。自小就听祖父讲,咱家和望口山北栾湾是一张,咱和望口山张是同一个家谱。望口山出过大官‘张道台’,出门在外只要提提张道台大名没人敢欺负。祖父口中的張道台就是張兴留,这位族祖当年之官威显赫,由此可见一斑。及长,开始留意这位族祖的史料。家谱还没见过,老本县志上似也没有。一些新编的平阴文史和名人谱也不曾见有此公条目录入。后来方知,清朝中晚期至民国年间,望口山村曾先后吏属于长清,肥城管辖,《肥城县乡土志·名臣循吏》关于张兴留的记载是这样的:“张兴留,字房农,由咸丰丙辰进士授内阁中书,历官至江西督粮道。性诚慤廉正,所在剔厘积弊,政绩卓著,商民感德,制碑以颂。后以积劳卒于官。为人博闻强识,兼工书法。著有《镜吾录》《历代同姓名录》”。此外,《清咸丰朝实录》有张公兴留之记载:“引见新科进士。得旨。张兴留等俱著以内阁中书用”。《清同治实录》也有所记载:“癸卯(同治十二年),以内阁学士殷兆镛为福建乡试正考官。宗人府理事官阿克丹为副考官。左春坊左赞善昆冈为河南乡试正考官。翰林院编修王之翰为副考官。通政使司通政使朱梦元为山东乡试正考官。翰林院侍读学士童华为副考官。铭安为山西乡试正考官。内阁中书张兴留为副考官”。查史料,督粮道掌管督运漕粮。明置于各省,十三布政司各一员。清置于漕运各省,江南二人,山东、河南、江西、浙江、湖南、湖北各一。到底督粮道是个什么级别的官,尚不很清楚,但清朝当时行区划是十八个省份,張公兴留主政的空间比当下省委书记要大的多。千百年来,张兴留是始祖張百能公这一枝份职务最高的一位名人。 現位于平阴县安城镇西土寨村夏氏庭院的千年古柏,据当地老人口述乃是‘張道台’家族林地上的柏树,为張道台手植。其树状罕见,堪称古树之首,柏树之王。古柏总高度约15米,树冠直径15米,树干高度2点5米、胸围2点5米,树干顶端原有十根树枝,现存九根,树枝平均长度10米,直径0.3米。古柏雄伟壮观,风景古朴如画,有极高观赏价值和考古研究价值,称为古树一绝;树墩似莲花座,根系如龙爪,树冠铺天盖地,气势壮观。当年,我是邮递员,骑車路过时深为该树挺拨伟岸的丰姿所吸引,赋诗为纪:之一恍惚海翁画里见/似曾蜀相祠堂识。烟水浩淼谁人过/遗落千秋笔一支。之二绿意森然起幽思/苦心香叶几人知。大义凛然擎天客/闲庭对我供吟诗。此柏虬枝劲干荫覆全院。根部有前人堆置假山石多块,是否道台手植尚待深入考究,但绝非俗物。張曄作为当代西土寨古柏和天井飞泉的第一宣传志愿者,期待着这份和清朝大吏張兴留公有关的历史文化遗存得到文保部门的高度重視。 中华民国年间的蓝布套封《張氏族谱》己经很少见到了。北栾湾村張中华宗亲有一部。我的吉鹏哥家也有一部,每到春节才取出供奉,平时是秘不示人的。今天,祖籍望口山村的长辈宗亲張新华女士通过微信传来了張兴留公的文字书影,其中就有族谱中对兴留公的记载,这让我格外高兴。張新华长辈年己六十又五,微信图片上的她是温文尔雅气度不凡的,她算得上一位优秀散文作家和摄影师,她对故土乡亲以及張兴留先贤的敬崇全都化作了如溪涧汨汩有声的朴实文字,和似野花芬芳漾溢的优美图片。<br>张兴留在平阴县志中的信息<br></h3> <h3>张兴留在国家档案馆里的信息:史料记载:住城西七十里望口山。城,应该是指肥城县。当时的望口山属于肥城县。</h3> <h3>左图: 百能支肥城南仇张氏重修族谱封面 张氏族谱(公元1404-2011)》,由张氏族谱第四次续修委员会修订。封面杨正泉题字。封面封底分别有泰山南天门和迎客松照片。封底有《泰山青松》诗:“劲松百丈郁葱茏,立地擎天浩气雄。龙影披离犹起舞,虬枝耸翠欲凌空。萧森涧壑高标立,萃秀峰峦雅韵融。酷暑寒冬识傲骨,颂歌一曲寄情衷。”<br>右图: 这是百能支长房“二世茂、三世冕、四世失谱、五世彦升、六世真 、七世汝器、八世至大、至刚”在老族谱中的信息。 根据网络上搜索到的信息: 百能支八世至大、至刚迁埠上,十一世世庠、大业迁居后、前南仇。600多年已经繁衍24世。嘉庆庚午(1810)立祠堂修家谱,阖族谱系自此有成说,61年后的同治辛未(1871)正式再修。山东省肥城市百能支埠上、南仇等村《张氏族谱(公元1404-2011)》,由张氏族谱第四次续修委员会修订。封面杨正泉题字。封面封底分别有泰山南天门和迎客松照片。封底有《泰山青松》诗:“劲松百丈郁葱茏,立地擎天浩气雄。龙影披离犹起舞,虬枝耸翠欲凌空。萧森涧壑高标立,萃秀峰峦雅韵融。酷暑寒冬识傲骨,颂歌一曲寄情衷。”硬装封面装帧考究,红色书盒美观大方。内文有封面照片释意和张氏家训“明德、弘毅、至善、行远”的篆刻诠释。续修委员会和编辑委员会名录中,编辑委员会主任是张晓峰发起人。边院镇张家南仇村支书张维利承担具体事务。资金由倡议书发动的族人承担。 20世张继训《张氏族谱第四次续修序》叙述,肥城张家埠、张家南仇、过村、冯家楼张氏族谱,在大量准备工作的基础上,2009年冬酝酿启动、制定方案,2009年12月13日在张家南仇村召开了第一次张氏族谱续修工作委员会成立暨续修工作座谈会,至2011年12月族谱成帙。以民国十二年族谱为基础,力求内涵丰富、史料详实、形式新颖,真实地记录了张氏族人繁衍生息、建功立业、兴家旺族的历史。</h3> <h3>(上右图)张氏家训篆刻诠释 『明德弘毅,至善行远』可作族人家训传承。『明德,至善』出于《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指:广博学习的道理,在于彰明内心美善的德性,进而革除恶性,达到最美善的道德境界。『弘毅』出自《论语》。曾子说:『士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是说:作为一个士人、君子必须要有宽广、坚忍的品质。『行远』取自诸葛亮《戒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旨在,只有不计名利得失、潜心做事,才能达到高远的目标。希冀族人修养身心,砥砺意志、彰明美德,积极进取,升华境界、以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br>(上中图)张氏族谱第四次编修委员会名誉主任:张承生顾问:张绪华 张绪发 张传荣张传仁 张传华 张传栋主任:张继训副主任:张晓峰 张绪德 张传功 张继波 张继轩 张维利 委员:张绪俭 张绪山 张传俭 张传友 张绪海 张继玺 张继才 张继元 张继恒 张继斌 张继彪 张 棣张继营 张向华 办公室主任:张维利 张绪德(上左图)<br>张氏族谱第四次编辑委员会主 任:张晓峰副主任:张传友 张向华委 员:张绪山 张绪武 张传根 张传功 张继玺 张继元 张继新 <br></h3> <p class="ql-block">百能支第二十世张继东简介:张继东,男,汉族,1959年9月24日生于吉林省舒兰市。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先后在舒兰市教育局、吉林市民政局工作。现任吉林市福彩中心主任、吉林市慈善总会秘书长。爱好文学、自然科学,关注旅游产业。撰写多篇理论文章,在国家、省、市级媒体刊登并获奖。2008年被民政部授予“全国优秀慈善工作者”荣誉称号。同年受聘于《吉林旅游》编辑部任特约编辑、撰稿人。2009年受聘于《历史文化名城吉林游编辑部,任副主编。</p><p class="ql-block">张继东在族谱中的支系:</p><p class="ql-block">一世张百能 二世张茂 三世张冕 四世 ?五世 张彦升 六世张芳 。七世张汝霖 八世張邦壘 九世張新明 。十世張宗洪 十一世張世俊十二世 張煥文 。十三世張季庚 十四世張應安十五世 張國燦 十六世張嗣阳 。十七世張承文 十八世張緒秋 十九世 張傳坤 二十世張繼東 。二十一世張維銘</p><p class="ql-block">百能支第二十世张继民简介:</p><p class="ql-block">张继民,先祖是明朝洪武年间由山西洪洞县迁居山东平阴县北栾湾张氏一族,是始迁祖张百能第二十世孙。五世祖彦升由北栾湾迁居泰安城西关,六世祖芳又迁居泰安郊区张家况洞。本人1966年10月出生于张家况洞,有兄妹6人,4哥一妹,本人行五,妻陈氏,有一子。本人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结业于清华美院专题高研班。先后在泰安果品公司、保险公司供职15年,后自谋职业,现经营自有一小公司,做些建筑装饰材料及小施工。业余习字画等。张继民在族谱中的支系:一世张百能 二世张茂 。三世张冕 四世 ? 五世张彦升 六世张芳 七世 张汝霖 八世張邦壘 。九世張新明 十世張宗洪 十一世 張世俊 。 十二世張煥文 十三世張季庚 。十四世張應安 十五世張國燦 十六世張嗣阳。。。十七世張承武(行二)十八世 张绪唐(子三人)十九世张传高(行三,子五人) 二十世 张继辉,张继恩,张继才,张继广,张继民 。二十一世张雷,张赛,张维洋,张维衡,张维一。从以上张继东,张继民的支系明细可以清晰的知道,他们是第十六世张嗣阳的后代,第十七世张承文、张承武是亲兄弟。</p> <h3>这是百能支八世“我度”、十五世“道泰”支,2009年12月,由十八世张绪琛主持续修的族谱。参与续谱的有十九世张传华、张传彬、张新华、张建东等。二零零九年十二月百能支第十八世张绪琛主持续修家谱的谱序 谱序 先祖一世张百能自明初由山西洪洞县东迁至山东望口山村,迄今已有六百余年。张氏家谱曾于清朝同治辛未年春二月第一次续谱,又于中华民国十二年二月第二次续谱,这次续谱为第三次续谱。 这次续谱与上次续谱相隔八十七年。期间经历了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文革”十年动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阶段。张氏家族的命运始终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连结在一起,经历了艰辛和磨难。有不少杰出人才为新中国的成立和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贡献。其中十九世张传章为国捐躯,成为革命烈士。其他不再详述。 这次续谱是从第十六世张嗣廉开始接续,延续到二十二世孙张新宇、张铭宸,共计七代人。 为了寻根祭祖,追溯先祖列宗,这次续谱将前两次续谱的谱序及规例全部录入;又将老家谱中的一世至八世的资料全部录入,同时又将八世“我度”支至十五世的资料全部录入,这样我张氏家族自上而下的悠久世代支系清晰明了。 这次续谱只涉及到氏族成员的名字 、生日、出生地、卒日、葬地、婚配、子女等,不再涉及其他信息。 张氏家族的媳妇,与丈夫共同劳动获取生活来源,共同抚养子女 、孝敬老人 、操持家务,是家族的主要成员之一。这次续谱仍依老家谱的定制将她们纳入家谱。张氏家族的姑娘虽然结婚外嫁,但仍是张氏家族的骨肉,这次续谱也将其列入家谱。 二零零六年清明之际,我携张氏全家共八十九人,为十五世爷张嗣廉圈坟立碑。族人亲眷团聚吃了团圆饭。 血脉相连其亲情绵绵 ,我与全家人多年的夙愿得以实现 。这次续谱还收录了圈坟立碑现场的部分照片。 这次续谱始于二零零二年三月,由十九世张传彬着手搜集续谱资料,采纳了圈坟立碑时家族成员的信息,又新增补了后几年的新生家族成员。通过整理形成了这次续谱的全部资料。这次续谱保留了上次续谱的规则和格式,只是在排版顺序上由右起排版改用左起排版。谱序仍遵旧制按右起排版。张氏家族行辈:宗、嗣、承、绪、传、继、维、长、保、德、守、法、家、际、庆、昌,从十五世按此排下。家谱是家族乃至国家的珍贵遗产。续修家谱是为了让我族子孙溯源知根,尊祖敬宗,继承先人的遗训,发扬家族的遗风。殷切希望我张氏家族子孙都能孝敬父母,和睦乡邻,报效国家。同时希望在若干年后,家族子孙有人出面主持续修家谱。 这次续谱张传彬、张传华、张新华、张建东、张建西、张辉、张继成、张慧做了很多工作。这次续谱的截止日为二零零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二十四时。<br>  续谱主持人:张氏家族第十八世张绪琛二零零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h3> <h3>2009年山东省平阴县望口山张氏家族第三次续谱时,根据老族谱的资料,设置了此从一世“张百能”至八世“我度”的明细表。第八世共32人。</h3> <h3>百能支八世“我度”支至十五世。第十五世共约55人。</h3> <h3>十六世张嗣廉老爷爷的墓碑,由十八世张绪琛主持,于2005年清明节立。</h3> <h3>百能支第九世鳴鳳至第二十二世 世系表(一)<br>  我是肥城王瓜店镇东大封村百能支二十一世张朋。我小的时候,爷爷张传贵就经常给我和其他孙辈说:我们家族是从山西洪洞大槐树那里迁来山东的,老家在望口山那里。那时候年龄很小,还不知道望口山在哪里。小时候翻看过家谱,我记得家谱的右下角写着望口山,看到很多长辈死后都写着葬在望口山哪里哪里,当时我还以为望口山是山西的。我爷爷没事就把五服的事情,还有家族其他事一一给我介绍,说的还挺多。印象最深的是说我们跟平阴的望口山的是一支人。当时我就萌生出了有机会一定去望口山看看,看看我们老家是什么样子?心中是无限遐想。<br>我们家的老柜子里面,还写着的我们家的谱序辈分排行:宗嗣承绪传继维长保德守法家际庆昌。小时候我就问我妈这是啥?我妈说是我们的谱序,里面有行辈,也就是辈分排行。那时候就稍微有了宗族和家谱的概念。族谱上记载我们是八世至刚的后人,九世鳴鳳(排行老二)始迁居肥城的东大封村。我突然有种想法:我们这一支的后辈,就我自己见过家谱,突然感觉这件事是注定了的,可能我还有未完成的使命吧,希望我们整个大家族都枝繁叶茂,如果有机会,我也希望能为这个家族做点事情。<br> <br>张朋<br>2020年2月9日星期日</h3> <h3>第九世鳴鳳至第二十二世 世系表(二)</h3> <h3>左图:第九世鳴鳳至第二十二世 世系表(三)右图:第九世鳴鳳在老族谱中的信息</h3> <h3>百能支六世桂芳、七世应元、八世“我善”,九世明其至二十二世的续谱信息<br>上左图:《張氏碩香支傳譜》封面。于二000年古曆二月三十日組合<br><br>上右图: 前 言(全文如下)<br>我支系百能支後代,二支盛、冕、嵩、第、桂芳、應元、我善、明其、建樂、(文、彩、禮、旺)旺(湖、柱、臣、用)臣、(澤、成、善、香)香之後,(溫、良、恭、儉、讓)。本支除在老家之子孫外,還有遷居濟甯宋家路口之子孫。近五十年之久兩地親人沒有相互來往,鄧小平領導改革開放,經濟飛速發展,兩地在當地党的正確領導下生活豐衣足食,產生互相思念之心,終於二000年清明節前兩地親人走到一起,共敘多年懷念之情,為了使後世各代牢記自己的先祖,特把碩香之後代各支按原譜記載的史實往後傳下去。<br>詩雲:<br>子孫傳萬代,先祖記心懷,<br>團結親情在,兩地都歡快。<br>此前言由二十世孫繼林頓首謹敘。<br><br>下左图: 傳譜說明(全文如下)<br><br>為尊祖敬宗,水有源,木有本,自古有理,甚者平陰,濟寧兩地骨肉之親,疏至路遇不及,故於二十世紀末庚辰年桐月清明兩地親人走到一起商討,學習倖存的族譜,越敘談,心情越激動,悲喜交加,欲笑無聲,欲哭無淚,傳譜之心油然而生。<br>此傳譜源於十八世孫緒懷、緒義、緒山、攜十九世孫傳智、傳慶、傳榮,二十世孫繼林、繼秋、繼路、繼文、繼遠之手。<br>傳譜系十三世碩香之後裔,繼族譜(民國十二年重修本)之後,謹作本支各世參閱。或作吾族譜再重修大海滴水之用。<br>據族譜所解,十三世碩香(行四)子五人,長子思溫、次子思良(嗣出其三伯碩善為嗣子)、三子思恭、四子思儉、五子思讓,按兄弟長次編寫頁碼。<br>為適應當今社會“男女都一樣”的新形勢,從十九世始,子後面,女按長次同時一一入冊。<br>表內右側上為十五世長子至左為次子,平輩平排,注明行次,婚配,嫁某氏名誰,字型大小,官位,子女各幾人,次格為子、女行,再次格為孫子、女行,豎看世世自明。<br>表外右為支系住址。左、世代自上而下一目了然。<br><br> 十九世孫傳慶 謹敘<br> 千喜•孟夏<br><br>下右图:百能支老族谱规例的行辈和新绪行辈<br>从十五世行辈<br>宗嗣承緒傳繼維長保德守法家際慶昌<br><br>行辈新绪<br><br>從三十一世起為:<br><br>盛世安邦文茂武廣發展主業,<br>厚實存芳培育英賢華景興旺。<br><br>共24个行辈,从始祖至五十四世。<br>以上新绪行辈,为本支行辈,其他各支用否均可。<br><br></h3> <h3>六世桂芳,七世应元,八世我善,九世明其,十三世硕香,十五世化安,十六世嗣嵥至二十一世世系表</h3> <h3>2000年2月,百能祖第十三世“硕香”支续修族谱人员合影。</h3> <h3>2000年2月,百能祖第十三世“硕香”支族人在先祖墓地跪拜叩首。</h3> <p class="ql-block">三 、百敬支的信息这是百敬支2012年,由《山东榆山张氏家族续谱委员会》续修的族谱第一册封面。</p><p class="ql-block">百敬支联系人:</p><p class="ql-block">二十二世张连成 15685117065</p><p class="ql-block">二十一世张乐恭13853898070</p> <h3>“南京到北京,都知道大留那棵松”。這棵大松樹,是榆山張氏莊園顯著的地理標誌。是榆山張氏家族的精神形象。她凝聚起族人振奮精神、團結向上、堅韌自強;她引領著族人耕讀傳家,秉持忠孝仁義禮智信起家,使榆山張氏家族由貧窮走向富裕,從平凡走向輝煌。<br> 南大留松赋<br>夫惟大留,东临泰山,西毗黄河,南近史官丘明故乡,北与省府济南接壤。凤凰山下,九龙佑其后;黄土岗上,卧龙负其背。沃野环其村,通衢达四方。泰安聊城,济南济宁,东西南北,交通枢纽。商贾云集,摩肩接踵,车辆如流,浩浩汤汤。千年古村,人文渊薮。钟灵兮,人杰地灵;毓秀兮,物华天宝。<br>明朝年间,张氏始祖,赤膊降虎,谥号虎公,重视耕读,人才辈出,朝野内外,文武才俊,高官厚禄。世祖嗣宗,刑部侍郎,告老还乡,植松庭院,以松明志,高风亮节,万古长青。长松堂矣,巍峨雄伟,雕梁画栋,红檐飞甍,金碧辉煌,气宇轩昂,群星拱月。众楼林立耸云天,人文荟萃宫殿群,集政治经济文化于一体;古松名矣,迎门屛幛,繁茂葳蕤,虬干龙蟠,蹿房越院,扶摇而上,气冲霄汉。龙跃凤舞凌云际,遮天蔽日清风生,凝天地八方阴阳之瑞气。妙哉伟哉!名闻二京。松树文化,村民为荣,忠臣孝子,男贤女淑。紫气东来,惠风和畅。绵绵兮,忠孝传承;悠悠兮,勤俭持家!<br>嗟乎!世事沧桑,古松易主,十年红火,焚身灭迹。今逢盛世,村子西迁,石横村东,平坦如砥。村居环绕,宜人雅居。村南泰聊公路,通达东西;村北企业特区,幸福万家;村东振兴公路,贯穿南北;村西红石河流,碧水泱泱;省属化工园区,煜炜煌煌;村民瞻望盛景,希翼翱翔!<br>壮哉,松树承千古!美哉,村居黄金地!悠哉,柳暗花明兮,谁创辉煌?两委领导,不忘初心,与时俱进,砥砺前行。仁人志士,补救非遗,振臂一呼,应者麇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传文明之薪火,保村民之福康;崇尚先贤之文化,继承古松之遗风。新植松树,村落中央。海丁梅桂,四园簇拥。精心呵护,全民共享。盛举传承感人至深,游子慕松思归故乡!华夏文明之烛,永放光芒!九州复兴大业,万世其昌!<br>众望所归兮!镂石以记之! 张强作2020年3月26日<br>  <br>张强,百敬祖公第二十一世。平阴县安城镇退休教师,中共党员,曾在省市县级报刊发表散文、小说。退休后笔耕不辍,连续创作《万名旗、万名伞》《玫瑰》《平阿山区女英雄江勇》三部长篇小说。平阴县作协会员,安城镇作协主席。<br><br></h3> <h3>榆山張氏家族重續族譜會議:上圖:部分續譜委員會成員在主席臺前就坐。從左至右:永遠、肇欒、肇勉、肇奎、肇平、長遠、咸亮。下圖:榆山張氏家族重續族譜會議各支系代表與會。</h3> <h3>上图:榆山張氏家族續譜委员会办公室成员;下图:榆山張氏家族續譜委员会民主理财小组成员。</h3> <h3>榆山張氏家族續譜委员会名单</h3> <h3>榆山張氏族譜谱序</h3> <h3>此图片是百敬支后人于2012年新续修的《榆山张氏族谱》中关于始迁祖讳百敬在族谱中的信息。<br><br><br></h3> <h3>百敬支从十六世开始的行辈:广衍启洪兆 恭谨咸聿笃 居久本业连 忠厚仪容恕 睦雍庆泽绵 中华榆祖禄 民君皆兴赞 陆润年轮环 吉辰贺坤乾</h3> <h3>百敬支在续修的族谱中载入的百能百巧百林百川各支的信息。</h3> <h3>以上图片中的石刻镶在北大留永思堂路南大留九世祖梧故居的墙中央。乃十一世祖宪祖(字衣则,于康熙壬申初夏即一六六八年六月),为纪念其祖梧故居而雕刻镶装。司徒旧第,意指梧祖故居。(此石刻现保存在二十一世孙廷恭家中)。 贞节牌坊上方镶“圣旨”石刻 贞节牌坊位于北大留永思堂东,乃九世祖掖垣公,讳梧为其母田氏而建。其母生于嘉靖四十五年(一五六七年)七月十四日,二十一岁守节;卒于万历三十九年(一六一二年)四月初八,殁年四十六岁。生年养育其子艰辛至极。崇祯十一年(一六三九年),巡按御史倪于义疏请奉旨表扬“贞节”,诰封宜人,圣旨:“令田太夫人节烈显扬於世”,为此建坊。族 (此石刻现保存于北大留村部)</h3> <h3>百敬支第二十一世张海恭简介 中共/民革党员,大学,教授/主任/高级病理言语、心理康复治疗师,擅长病理言语康复、病理心理疏导与康复,发明了利用丹田自然共鸣发音来代替声带讲话的方法“张氏无喉自然复声疗法”,是中国无喉自然讲话第一人。国际一流水平。<br> 现任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康复专家。中国残联康复协会常委,中国聋人协会常委,中国人协会无喉者复声专业委员会主席/主任,上海市无喉者复声专业委员会主席/主任,高级主任康复治疗师,民革上海市委医卫体专家委员会委员。所著的《无喉者复声康复指南》等多篇论文获奖,并出版了《原声汉语~高级实况听力教材》等。长期从事病理言语与病理心理康复治疗师工作,享受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受聘于中山大学医学院、福建大学医学院、长春大学医学院、燕山大学医学院客座教授。曾任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市侨联常委,担任四届上海市残疾人联合会市聋人协会副主席。26年义务培训帮助了全国一万多名无喉残疾者复声康复,曾荣获上海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十佳”提名奖、上海市长宁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十佳首位、华阳街道“十佳首位、中国“东方之子”、上海残联“自强明星”、上海市“十大人物提名奖”、上海市优秀残疾人、民革上海市委首届“社会服务十佳明星”、上海市第三届“慈善之星”、上海市优秀志愿者、上海市“慈善贡献”提名奖、上海市“自强模范”等荣誉。其先进事迹在中央电视台等全国三十余家媒体进行宣传。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接见。 擅长病理言语康复、病理心理康复疏导学。<br>2018年10月,心系家乡父老乡亲的张海恭回到家乡山东省肥城市,与肥城市市长接洽商谈合作项目,竭诚为家乡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上左图:张海恭(左)与肥城市市长桑逢智(右);上右图:张海恭与肥城市桑市长、投资项目梁总监(右)。同族百能支二十世张晔作诗一首:七古赠宗亲张海恭先生2018-11-02 22:175万灵山上追龙脉,宝盛堂前晤宗亲。慈善之星照君邑,华发乡情逐年深。<br><br></h3> <h3>640余年后的亲人相聚上图: 百敬支二十一世张海恭与百川支第二十二世张建祝相聚握手并合影。 下右图:百敬支二十一世张海恭与百能支第二十世张晔合影,张晔赠书法作品。张晔附言: 戊戌九月二十五日去“君子之邑”肥城,于宝盛酒店幸会宗亲海恭先生。他祖根肥城,是中华无喉复声第一人,上海市“慈善之星”,堪称乡贤。宗亲相见甚欢,张晔以自作书法“不舍灵龟”和“精益求精”相赠。祝张海恭先生幸福吉祥,遗泽桑梓,给更多哑残人带去健康和希望。<br><br></h3> <h3>四:百技(枝)支1985年族谱封面</h3> <h3>百技支2007年古历3月续修的族谱</h3> <h3>百技(枝)始迁祖至第五世的世系图例</h3> <h3>百技(枝)始迁祖次子永诚世系图例</h3> <h3>世序共60代</h3> <h3>族谱起始页:一世百技(枝)</h3> <h3>1985年续谱八里汀长支谱序</h3> <h3>1924年岁次修谱谱序</h3> <h3>2007年古历3月修谱目录</h3> <p class="ql-block">2019年8月29日东阿县三官庙百巧支族亲一行,到东平县斑鸠店镇八里汀村与百技(枝)族亲会面并合影。前排左起:百巧支二十世张维,百技支干六世张廷常,百巧支十七世张庆安,百技支十六世张廷玺,百巧支十七世张玉堂,百技支十七世张朝建</p><p class="ql-block">中排左起:百技支十六世张廷臣,十五世张广合,十六世张福廷。百巧支二十世张宏亮。</p><p class="ql-block">后排左起:百巧支二十世张宏生,百技支十六世张廷国,百巧支十九世张安旺,百技支十七世张朝阔</p><p class="ql-block">注:上图前排左一百能支十九世张新华</p> <p class="ql-block">五、百林 百川支信息</p> <h3>这是百林百川支中华民国十三年(1924年)续修的族谱外盒,内有四卷六册<br><br></h3> <h3>这是百林百川支中华民国十三年(1924年)续修的族谱,内有四卷六册的图片</h3> <h3>(一)卷一第一本:卷一:共扫描83页。主要内容:1. 《张氏谱碑誌》,平阴县举人谢金生撰书,写于嘉庆九年(1805年);2. 《张氏良庄谱碑记》十七世孙鸿钧、江苏知县秉厚共同撰书,写于宣统元年阳月(1909年10月);3. 《奉天承运》,写于光绪十六年三月二十二日;4. 《奉天承运》,写于光绪拾陆年三月二十二日;5. 《张氏族谱序》,十七世孙啟贞谨撰。于大清光绪元年岁次乙亥孟夏;6. 《创修族谱序》,十七世孙候选训导生贡生鸿钧谨撰。中华民国十三年岁次甲子仲冬。7. 《又序》。主要介绍伯川祖之四子顺。十七世孙同雲谨撰。8. 《合谱序》,十八世孙洪甲谨撰;9. 《修谱条规》,衍代诗:景憲慶廷居,明達傳世良,令儀培基遠,存厚卜澤长。10. 老茔地位置及坟茔位置图。11. 二世顺祖墓立有墓碑,在良庄老茔地。12. 始迁祖伯林、伯川及同迁兄弟伯敬、伯能、伯巧、伯朴。13. 《查考茔地序》,东平州岁进士文林郎候选训导孟傳谱撰。14. 演马庄祠堂实地图。15. 题诰封迪功郎绛县主薄张执中墓表。后学郭洪道并撰书。景泰四年(明1450年)孟冬朔月。16. 伯林长支分支图及谱系明细。<br></h3> <h3>第一册中载入的碑志、谱序等重要内容张氏族谱中华民国十三年冬月上浣吉日1924年农历十一月上旬第4页张氏谱碑誌夫张氏自前明洪武,由洪洞迁居肥城良庄村狐林地中,始祖之墓在焉。厥俊子姓繁衍,恐昭穆失序,欲建谱碑以誌之。乃所费不赀。因有志莫逮。兹族人興祿身列成均,愿独任此事。族众概然曰:公立谱碑,非子孙一人之任。公议将林中蓄麦二石变京钱八千以为资。如公项不足之处,皆興祿添补。而谱碑成抑,又念之族人散居四乡,或糊口关东,或寄居口北者不乏矣。必欲聚同姓於一堂。因流源势难齐集,今议各支通知本支,不特理所应尔。亦昭穆易详,倘有缺失差错咎在本支。如归罪他支,是尊宗睦族之心反为招怨,。叢过之籔,则在美陷于不义斯举,为多事矣。试返而叩诸本心可乎?始祖公讳顺,字执中,前明官山西绛州绛县主簿。代远年淹,家乘失没,昭穆失序,恐愈久而愈失其真也。茲特因其所知者以誌之。平阴县举人謝金聲撰書。嘉庆九年花月上浣huàn穀gu旦。(1805年)第18页张氏良庄谱碑记夫碑者,记也。谱者,属也。碑以谱名,盖欲记其人与世连属之。以昭茲来许也。张氏古推首姓,上应列星。商周以来,代有传人及我。始祖讳百川者,与伯始祖伯林,自明初洪武二年(1370年),由山西洪洞迁居东阿县石佛屯。其茔地祠堂同在一处。伯川祖生四子,长次三俱失考。四讳顺,字执中,又迁肥邑良庄。遂茔於斯焉。顺祖服官绛县,政声卓著。三世四世亦多名腾黉序者,五世之后,派别支分各服先疇,迄今三百八十余年。或徙他乡,或迁异县,族人春田,懼无以承先启后也,议就承管老茔地租所積京钱若干,合谱立石,以垂永远。但此项茔地前已失迷,光绪元年,经演马庄支众建型建阳等查出,应亦各支所悉,今之鐫列左者,不过环近老茔数百户,其远居他乡异乡者,族派未遑序及。嗟乎!银河落九天,源远流长,港汉骤难,悉数,翠柏,荫四面根深叶茂,枝柯尚可共瞻,迺为之谱,以示於后。在我后人,追孝於前,哲继志於奕世勿墜厥绪,勿陨厥声,岂不懿歟。是为序。十七代孙候选教谕岁贡生鸿钧法政正科毕业江蘇补用知縣秉厚 併撰書宣统元年(1909年)阳月(十月)上澣(huàn 同“浣”huàn,意:上旬)穀旦。26页张氏族谱序谱者何考?世系别支派。所以使后之人观其木本水源,悠然思睦族敦宗之意也。考自前明洪武元年(1368),列祖兄弟数人由山西洪洞奉令播迁,但各居一方,不能居处,惟吾始祖讳伯川者,与伯始祖伯林公同肇居于东阿城北之石佛屯,其茔地祠堂同在一处,越二百余载。明季流寇为乱,谱牒被焚,自二世至六世名讳均无可考。迨至七世、八世,始堇堇一识名字,余皆莫可考。镜后之视,令亦犹,令之视,昔及今不谱其其莫可考。镜者不将什倍余此哉。矧shěn今族众繁衍散处他乡,徙居異县者大都不减百餘家,其初则兄弟又其则一人之身耳,萃涣合離,又安可无谱,余不揣鄙陋搜遗,简访耆qí旧约合族摺博考详稽遗漏者补之,失传者缺之,即言其世系,而未确者亦未敢妄有所载,敢云功乎。聊述其所知者列之谱牒,俾后世子子孙孙永保勿替。云尔。十七世孙啓贞谨撰大清光绪元年歲次乙亥孟夏上浣huàn 吉日创修族谱序:我张氏自山西洪洞县迁居以来,已五百有余岁矣。当时同迁者兄弟六人。我始迁祖讳伯川居次,与伯始祖百林同迁东阿石佛屯。坟墓犹存。迨二世顺祖又迁居肥邑良庄卜牛眠地於庄东北。其时户口尚少,茔前树有谱碑,支派不至混淆。迄今二十余代,生齿日繁,且多有移徙四乡者,不重修支谱,不幾等骨肉於途人,视同族若異姓乎?况值世道衰微,变故迭起,之会此又当务之急也,戊午岁,春田叔首倡,总叙之谋约同族众公议编修,同雲弟、赐田孙不辞劳苦,远采近辑,凡同族之散处四乡者,无不備举靡遗,析支别派,皆叙分明,先立谱碑,而后修谱牒,大何至有散漫难稽之虞哉,余虽固陋,亦與祖兄秉智、弟秉清、姪德龄、孙汝范,勷助其间,校阅监督,不敢稍懈,缮写即毕,付诸刷印,不数月而告厥。成功俾后,之披览家乘者,莫不晓然,於某为祖父辈,某为昆季辈,某为子姪辈,敦宗睦族,和气溢於同姓,岂不懿歟?是为序十七世孙候选训导岁贡生鸿钧谨撰。中华民国十三年岁次甲子仲冬上浣又序吾族原籍山西洪洞县,其来旧矣。自前明洪武年间,缘山东花军之乱,地广人稀,吾始祖伯川奉令播迁,至东阿城北之石佛屯,二世顺祖,伯川祖之四子也。徙居肥城良庄,以进士任山西绛县主薄。生子五人,孙十五人。桂兰可谓盛矣。嗣后族众繁衍,文风丕振,相传数辈,朱衣点首者不下数十人。至今源源不绝。肥城西南乡颇称望族,惟是历年久远奕业雲仍有子孙名字復犯祖先者,则家乘不修,无所稽考,故也,吾家嚴舉,武孝廉年,逾六旬,每以未修家乘为恨,伏念吾宗虽历十有餘辈,原其初则皆一人之分身耳,故将一族支派條分缕析次第而列支於谱,非特表扬祖德亦仰承。家嚴 竟之志云爾十七世孙同雲谨撰44页长支始祖伯林二支始祖伯川 兄弟同自山西洪洞县迁居山东泰府东阿城北石佛屯同迁兄弟一 伯敬 居平阴城东大留村一 伯能 居肥城望口山一伯巧 居博平一伯樸 居清滑<br></h3> <h3>第一卷第44页,记载了同迁兄弟的名字:长支始祖伯林二支始祖伯川 兄弟同自山西洪洞县迁居山东泰府东阿城北石佛屯同迁兄弟一 伯敬 居平阴城东大留村一 伯能 居肥城望口山一伯巧 居博平一伯樸 居清滑</h3> <h3>上图:始迁祖百林在族谱中的信息<br>下图:百林支长支世系表</h3> <h3>(二)卷二 。封面上有用手写的字:东阿、石佛屯、吕家楼、周家门前 平阴老二支之后。卷二的主要内容:1. 二支分支总序。中华民国十三年;2. 伯川支石佛屯分支图;3. 伯川支吕家楼分支图;4. 周家门前分支图;</h3> <h3>二支分支总序吾始祖自迁居以来,至二世四人四支徙居肥城良庄,子姓蕃衍,有谱碑可考。长支二支三支同居石佛屯,嗣因谱牒焚失,自二世至六世,名讳均无可考。迨至七世八世仍分三支,此三支者,其各自为一支,仍係二世失传之三支欤抑共为一支,后又另分之三支也,均为可知,世系未详。不敢妄为附会,故序其巅不载之,简篇俾后之览者知阙疑待问以备查考云爾十八世孙洪甲谨撰中华民国十三年岁次甲子仲冬上浣huan 吉日</h3> <h3>卷二 百川支 石佛屯分支图。一世至十五世。<br></h3> <h3>上图:卷二: 百川支 吕家楼二支图<br>下图:卷二 :百川支 周家门前支</h3> <h3>左图: 卷三(一)封面右图:演馬莊分支序<br>演马庄张氏为良庄之长支,后分两大支,长支与次支由七世 汶 字辈分支,长支至九世 嘉 字辈又分八支,有居本庄南首者,而居北首者为多,有散处张家庄、龍王廟、李留村及羅漢莊、五里屯者,次支至八世又分四支,多居本庄北首,略为叙述,併绘世系,庶支派昭然,阅者易知焉。<br>十八代孙树杞谨序<br><br>1. 演马庄分支序;2. 伯川二世“顺”祖的长子三世“辅”谱系明细。</h3> <h3>始迁祖百川,四子顺,顺之长子辅等的信息。<br><br></h3> <h3>始迁祖一世百川 、二世顺 三世长子辅 世系图</h3> <h3>(四)卷三(二)伯川祖二世顺至第八世泗瑞至十一世贵乾等 谱系明细<br><br></h3> <h3>卷三(二) 百川支第十六世丕成 、丕绪世系明细</h3> <h3>十一世贵乾十二世廷彦十三世大著十四世邦纯十五世岱山长子十六世丕成、丕绪至二十一世。</h3> <h3>(五) 卷三(三) 演马二分支 百川支 七世汶蒋;十一世大臣等谱系明细。</h3> <h3>二支分支图 七世 汶蒋 </h3> <h3>百川支七世 汶蒋至十一世 世系表</h3> <h3>百川支 十一世大臣至二十世 世系表</h3> <h3>(六)卷四 封面上有手写“龙洼”二字<br>卷四的主要内容:1. 谱序:良庄分支序;2. 伯川支二世顺之次子“翰”及后世谱系明细,3. 良庄五世分支图。<br>良庄分支序余始祖伯川,明初洪武年间由山西洪洞奉令播迁坐落东阿城北石佛屯,至二世祖顺始迁肥邑良庄,三世兄弟五人:长讳辅、次翰、三懿、四備、五塋。懿、備、塋三支均失考。长支(辅)传数世迁演马庄,子姓蕃衍。翰祖生二子,长钦、次哲。哲之后失传,焉钦祖生六子應文居长,即余之本支也。次應學後,有迁东里村者,亦有居良庄者。三應峯迁屯头,传九世,有回良庄者,有迁龍窪(龙洼)者,仍有居屯头者。四應恭失考,五應其传十二世,迁平阴城东平地洛(此地是否为平阴东平洛)。六應武后有迁興隆莊者,而居良庄者为多。此我工支之分六支也。爰为條分缕析,载诸简编,凡我族人何难由本以推末循流而溯源哉。是为序。十七世孙同雲谨識<br></h3> <h3>一世百川、二世顺、三四顺之次子 翰 至第十一世世系表</h3> <h3>一世百川、二世顺、三四顺之次子 翰、四世钦 至第二十一世建祝世系表。</h3> <h3>上图:一九八五年春,伯林、伯川支第二十世孙主持重修的族谱的封面。下图:一九八五年春,伯林、伯川支第二十世孙主持重修了族谱,这是族谱内的第一页和第二页。</h3> <h3><br></h3> <h3>一九八五年春,伯林、伯川支第二十世孙主持重修族谱的谱序:张氏族谱序遵谱何考,我张氏自前明洪武元年列族兄弟数人,由山西洪同县奉令迁居。但各居一方,不能聚处。惟我始祖讳伯林与次始祖讳伯川公同召居于新东阿之东北石佛屯,坟地祠堂同在一处,约六百余载。我族自迁居以来,历经明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几个世代。虽经历代社会变革,除迁居外地者外,还不减伯百余人。为骨肉同视不可涣散离合,继承祖德,安可无谱。我张氏自二世兄弟四人,长次三同居石佛屯,四讳顺祖迁居肥城邑良庄。居石佛屯子孙者,乃系二世讳孝祖所传。实系张氏子孙者,必须入谱。世系未确者,列之于谱,不可妄为创修族谱。为使后人观其木本水源,忆昔抚今,承先启后之意也。祧叙之后世子子孙孙永保家族不可失传之志。二十世孙公祥谨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九八五年春吉日。<br>创修族谱序我张氏自山西洪洞县迁居以来已六百余载,当时同迁者兄弟六人。始迁祖讳伯林与次始祖讳伯川同迁东阿石佛屯。坟墓聚存。三始祖讳伯敬居平阴城东大留庄。四始祖讳伯能居平阴望口山。五始祖讳伯巧居茌平县博平镇。六始祖讳伯朴居清滑。长次始祖之二世兄弟四人,长次三同居石佛屯至今。四讳顺祖迁居肥城邑良庄。四支远居采访不便,尚未编入谱内,次支三支失考。长支讳孝祖相传数代。八世兄弟三人,长次居石佛屯,三支讳光才祖迁居大李乡吕家楼。为便同族骨肉相视不误视为异族,故修谱之。己丑年召生叔首倡总叙之。众媒族议,编修此谱。召申叔公柱公祥弟不辞劳苦,远采近辑,凡同族散处外地者,协助办理,析支别派,皆叙分明,恐有遗漏,亦与族叔召庆、召安、召立、召传(福),助其校曰,监督编写。即毕,付诸刷印,数月而告此成功。为使后世观之无不晓然,长辈晚辈不易混淆,教宗睦族和气,同姓使其兴望团结。为序。二十世孙 公海谨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九八五年春吉日</h3> <h3>石佛屯长支外迁简序我张氏自山西洪同县迁居以来,至八世祖讳兄弟三人,长支次支同居石佛屯。三支祖讳光才生子二人,宗明居长,宗哲祖居次。至十一世祖成禄迁居周家门前后至十四世祖讳汉洁,迁居平阴区东子顺至今。长支宗明祖至十一世祖讳守金,迁居吕家楼至今。八世祖讳光监光辰,至十六世衍全衍淮衍登兄弟数人,因生活所迫,迁居鱼台县杨家楼至今。我祖外迁者各居一方,並其兴旺发达。为使我祖骨肉同视以防离宗,望其互相往来,和睦家族。为序。<br>二十世孙公祥谨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九八五年春吉日</h3> <h3>伯林伯川祖在族谱中的信息及至十三世的世系图</h3> <h3>明洪武年间同迁兄弟六人在族谱中的信息:长支始祖伯林二支始祖伯川----兄弟自同山西洪同县迁居山东东阿城北石佛屯。同迁兄弟:一.伯敬 居平阴城东大留庄;二.伯能 居平阴城北望口山;三.伯巧 居博平;四.伯朴 居清滑</h3> <h3>左图:十三世 科 至二十一世世系图右图:十三世 普 至二十世 世系图<br><br>据百川 长子“孝”支 第二十一世张为群提供的资料显示,第十五世至第二十一世的行辈是:<br>十 五 世(广、崇),<br>十 六 世 衍,<br>十 七 世 其,<br>十 八 世 洪,<br>十 九 世 召,<br>二 十 世 公,<br>二 十 一 世 为。<br><br>族谱登载的衍代诗,是从第二十二世开始的。<br><br>景宪庆廷居 明达传世良<br>令仪培基远 存厚朴泽常 <br>迠志立瑞德 龙风同呈祥 <br>保国忠孝正 永博占尚方<br>英杰振兴华 润恒圣连双 <br>士信贵善秀 炳绪化讲昂<br></h3> <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