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傍晚,突然想约儿到楼下转转。母子俩,沿着湖边,边走边聊,看夜慕降临,待华灯初上。</p><p><br></p><p> 对灯,我总有些特别感触。有时,看着各家窗内,透出一盏盏,或明或暗,或质朴或华丽的灯影,我仿佛看到一种温暖和幸福——当然,有人说,各家幸福的日子大致相同,而不幸的日子各有不同——而我,是那种宁愿相信各家灯影里都透出温暖和幸福的女人。</p><p><br></p><p> 经过一家别墅后院,看到里面高高挂着几个大红灯笼。黑夜里,灯笼里灯火似乎微微闪烁,很明亮,很温暖,也很有年的味道,忍不住用手机拍了一张。</p><p><br></p><p> 我想,对灯,既然有种特别的情愫,今天就来拍拍灯吧。</p><p><br></p><p> 在金色港湾四期湖边,远眺三角湖另一端,三环线上弯曲绵延的点点路灯,在刚落幕的夜色中闪烁,此景美不胜收,我又拍下一张……</p><p><br></p><p> 突然,想拍更多三环线上的灯,我带儿来到顶层16楼平台。这时,夜更深,天完全黑下来。俯瞰三环线,由西向东的灯影,在黑色天幕的衬托下,熠熠生辉,更显璀璨;同时,滚滚车流,疾驰而过……</p><p><br></p><p> 这是大年初六晚上,初七正式上班。今天,朋友圈几乎被回城堵车刷屏,我想,这些疾驰而过的车流,可能很多是赶着回家吧。</p><p><br></p><p> 过年,回家,回家,过年,在我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我似乎找到自己想拍灯的理由——回家,就某个层面而言,就是寻找那盏真正属于自己的灯影。凝望着这仿佛绵延到天际的灯影,我突然想起几年前所写的一段文字。</p><p><br></p><p> 那是09年,是老胡在北京漂泊的第三个年头,也是我们牛郎织女般生活里的第二个春节。过年,回家,是件令人非常期待的事,也是很不容易的事。</p><p><br></p><p> 记得那天,小年已过,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空气里香气扑鼻的腊味,以及偶尔燃起的烟花炮竹,都恰似无声的告白:快过年了!而我,接到老胡带着焦急的电话:媳妇(在北京呆一段时间后,这种北方人对妻子的称呼自然而然回响在我耳畔),火车票实在太紧张,我还没买到啊……也许,是怕我着急,电话那端又传来:没关系哈,我已经托了几位朋友帮忙,一定会买到火车票的!……</p><p><br></p><p> 次日,终于有买到了火车票的喜讯传来……于是,就有了母子俩漫长的等待,在漫长的等待里,我写了下面文字……</p> <h3>璀璨的街灯 一盏接着一盏 直入夜空 <br></h3><div>思念的涟漪 一圈连着一圈 滑入湖心</div> <h3>腊月小年 夜色迷离</h3><div>十字街头 人流穿梭</div><div>独行于熙攘人群</div><div>不见你高大身影</div><div><br></div><div>盼望 越过漫长</div><div>南北纵横的京广线</div><div><br></div><div>等待 你的出现 </div><div>将天涯变成咫尺的瞬间</div> <h3>当岁月流逝 容颜渐衰</h3><div>当温情犹存 激情不再</div><div><br></div><div>唯有思念和牵挂</div><div>如一艘漂泊的小船</div><div><br></div><div>永远</div><div>寻觅回家的灯盏</div><div>寻觅停靠的港湾</div> <h3> 后记:在中国大陆,多少家庭,为了更好生存,多少男人,为了所谓成功,选择远离故土,选择漂泊一方……我想,我的文字,不过是千千万万如我当年一样,留守在千里之外妻儿的心声……</h3><h3><br></h3><h3> 或因如此,我不甘做虚无缥缈的“胡夫人”,我宁愿做实实在在的“包子姐”,在工作之余,为了全家的小小幸福,全心全意辛勤付出。</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