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曾远去的记忆

落叶

<h1>  好久没有读书了,前几日朋友送我一套中外散文精品集和一本鲁迅小说诗歌散文选。记得读过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故乡》,朱自清的《背影》和《荷塘月色》等,都收入其中,这几篇都是我所偏爱的。读这些文章那都是好多年前的事了,现在已经淡忘了。再次拿起书来,再次重读到它们,却另有一番滋味,另有一番回想。</h1> <h1>  回想自己是在那个文革年代读的小学,只是怎么读完的,已不记得了,唯记得的是打倒臭老九老师,也唯不解的是为什么老师是臭老九还要被打倒?那时学校常常不上课,我哥就带着我和邻家的一些小伙伴去市区周边农村钓鱼捞虾、拾柴捡菜。去的那些地方比鲁迅先生家的百草园要丰富多了。江汉平原的富庶是没话说的。春天有鱼虾,夏天有野果,秋天有荸荠,冬天有莲藕。这季节要数夏秋两季最是好玩。捕知了、抓麻雀、掏鸟窝、钓鱼、捉刺猬,更别说找那蟋蟀和蝈蝈了。玩累了,口渴了,用荷叶一卷,舀一捧荷塘的水就喝。那时荷塘的水清清甜甜、一股荷香味。每次出去,每每回家,都是满载而归。有鱼虾、有瓜果,还有小孩子特别喜欢的蟋蟀蝈蝈和知了。那时,河塘是没有污染的,乌龟、鳝鱼、蛇是没人吃的,抓住也只是好玩。最是有趣和最是惊险的是打蛇。我们常常在乡间小道走,也常常碰到蛇,碰到的蛇都不太大,有水蛇,有土蚣子蛇(蝮蛇)和眼镜蛇。那时小伙伴们都不知道害怕,我们带着鱼竿,那鱼竿竹子做的、细细的,每遇到草地,就用竹竿敲打一下,蛇会闻声而逃。碰到那不肯逃走的大胆的蛇时,就将鱼竿向蛇刷过去,如还不跑,再贴着草地左右快速摇摆鱼竿,那鱼竿会发出疾速的刷刷声响,即使眼镜蛇也落荒而逃。逃慢了的蛇,就会被鱼竿刷到七寸上,再使劲地乱打一气,那蛇就会无力的瘫软,任由人摆布,我们会抓住蛇尾猛地抖动,据说那会抖散蛇的骨头,直抖到蛇像死了般才扔掉。 </h1> <h3> <h1>  沙市自古就是"三楚名镇”,有着几百年历史的一座小城,也是我的家乡。打我记事起,我的家乡变化是很大的,看着修了大马路、盖了高楼房、建了不少的工厂。创出荆江牌水瓶、鸳鸯牌床单、活力28等闻名全国的轻工业产品。比起鲁迅先生笔下当年他的故乡,我的家乡可是变化进步得多了。鲁迅先生那时寄希望故乡的改变,变的兴旺,人的改变,没有隔障。可在他的《故乡》里只看到失望。现在他的故乡应该都变了。他说过:“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而如今他那故乡的路也已经通向到全世界了吧。 </h1></h3> <h1>  文革的开始,打乱了一切。记得上初中主要是劳动、拉练、学毛著,也上一下文化课。课外书籍却是没有读的。但那时对读书的渴望却任什么也无法阻挡。正值青春年少的我于是到处去找书,不管什么书只要能弄到都会如饥似渴读起来。儿时家境贫寒,无钱买书(那个年代有钱也是买不到那些书的),偷偷借来的书大家都要传看,留在手里时间短,只得抓紧时间阅读。姐夫看我懒散无事,送我一把小提琴,教我学琴。白天练练琴,累了读读书。夜里,不能练琴,看书点灯费电,母亲不让多看书,我就常常搬一小板凳,抱着书坐到离家门不远的一盏街灯下读。那街灯装在一根木头电杆上,那电杆高高地竖在崇文街中正对着月亮街的方向,那昏黄的灯光真就像那天上的月光,洒在我手中的书页上、也洒在我少年的身上和心上、伴着我每每读到夜深人静。就在那盏街灯下,我囫囵吞枣的读了当时被禁读被批判的一些书。记得那时读过中国古典四大名著,读过巴金的“家、春、秋”,读过欧阳山的“三家巷、苦斗、一代风流”,也读过高尔基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巴尔扎克的“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和雨果的“悲惨世界”等,还读过一些科普读物和“十万个为什么”。鲁迅先生和朱自清先生的文章也是在那时读到过。</h1> <h1>  初中上了一半,我参加了学校文艺宣传队,做了一名小提琴手。每天上完课就去练琴,可只要有空闲我还会去找书看。上高中时已是文革后期,有一阵强调文化学习,我们正常的上了一段时间文化课。后来出了个张铁生、黄帅事件,开始批判白专道路,文化课自然放松了下来。而那时小提琴和课外的书倒是练、读了不少。时光已过去很久,其间的生活不断被不同的内容所充填所覆盖,到现在琴技早已荒废,读过的书也模糊了,但当年读书练琴的情景却还时时浮现眼前,记忆深刻。 <br></h1> <h1>  那时候读书练琴,父母从不反对,特别是父亲,总是默默的看着我。从开始像杀鸡般的拉琴,到有模有样地拉完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全场。他从没夸奖过我,只是微微笑着。从小到大,天大的错,没挨过父亲揍。小时候,写生字,母亲听哥姐说我没写好,就要撕了重写,父亲总对母亲说:“不要紧,慢慢来,不要逼他。”到我长大了,父亲说得最多的也只是“注意安全”。其实,父亲是把他的爱和对我的赞许都藏在了无声里。父亲也偶有对我多说话的时候,高中时的一个夏天,学校宣传队要下乡去演出,我当时生病发烧,可小提琴伴奏不能缺,我必须去。平时话语不多的父亲那天送我出门不停的叮嘱我:“不去不行的话,你要记得吃药,多喝开水。坚持不住就告诉老师……”,这些质朴的父爱一直都牢记在我心上,及至后来每读到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就会想到我的父亲。</h1> <h1>  那次带病参加演出,到了乡下后,带队的工宣队阿姨很是照顾,白天要我睡觉,吃饭时叫我起来,不时端茶倒水,晚上演出才叫我上场。有了阿姨暖暖的照料,去了一两天病就好了。记得一天晚上演出结束回到住处休息,因白天睡足了觉,夜不能寐,穿衣起来,出得农家屋子,只见满地都是月光,地面一片清白,屋子前面不远处有一荷塘,荷塘边上是满满的一排杨柳树,到处都是蛙鸣虫叫。眼前的一切一下让我想起了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那荷叶,那荷花,还有那穿过高低杨柳的月光泻满大地,杨柳枝在微风中摇曳着,犹如少女的秀发。在这如诗如画般的美景里,我的心内突然感到一种懵懂的陶醉,那个乡村的夜晚永远的留在我的心底,那个十八、九岁的男孩也第一次在那个晚上有了一点梦幻的期待,只是那时这种幻梦是被禁锢的。</h1> <h1>  多年后再读鲁迅先生和朱自清先生的文章,还是一样难以释卷。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那“故乡”、那“荷塘月色”、那“背影”还是一样久久萦怀。书中那饱含父爱的墨香、那写满乡情的文字、那英雄般的少年闰土、那田田的荷、那静静的月,还有当年那个美好的夜晚、那荷塘边少男最初的情怀萌动......这一切一切,是我终其一生都挥之不去的记忆。</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