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名:蜗牛</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020781</p> <h3>如果你曾经是南京下关区的人,也许还能记得下关的标志性建筑。至今还健在的挹江门。</h3> <p class="ql-block">五六十年代的中山桥,现在早已不复存在。</p> <h3>已消失的下关商场。</h3> <p class="ql-block">已消失的南京西站。</p> <p class="ql-block">通往鲜鱼巷的街道</p> <p class="ql-block">八十年代的惠民桥农副产品市场</p> <p class="ql-block">八十年代的下关渡江纪念塔</p> <h3>已不复存在的盐仓桥马路中间的小亭子。</h3> <p class="ql-block">下关医院。</p> <h3>下关(渡江)电影院。</h3> <h3>宝善街居民区。</h3> <p class="ql-block">过去宝善街道两边有很多这样的小巷。</p> <p class="ql-block">1966年我们家从宝善街迁出,童年记忆中的老街始终难已忘怀,2017年春节期间忍不住又去看了看,故土难忘啊。这是南京下关宝善街由北向南的入口你还记得吗?</p> <p class="ql-block">原下关宝善街派出所的所在地。</p> <h3>记忆中的中山桥已不复存在。</h3> <h3>宝善街口,除高架桥外,周围都是高楼大厦。</h3> <h3>知道这里已拆迁多年了,记录着童年回忆的宝善街已全无当年的模样。</h3> <h3>当时从北向南进入宝善街依次要经过派出所、煤炭厂、烧饼油条店、茶水铺、小商店、渡江电影院、到奶奶家的小胡同、小百货店、菜场、宝善街小学、南通路小学、和尚庙、南通路、石梁柱、三岔河渡口。今天再看,昔日的煤炭厂上建的楼房早已是人去楼空。</h3> <h3>当年的馒头铺、油条店、茶水炉所在地。</h3> <h3>这就是我们小时候买大馒头、小馒头的地方,拆迁后已垃圾一片。</h3> <h3>经过询问,这就是渡江电影院的所在地。</h3> <h3>下关电影院,文革期间一度改名“渡江电影院”,你若有“渡江”的电影票,那一定是1966年到1978年之间的。这家影院在南京市有两个“第一”:解放后第一家国营电影院,改革开放后第一家“立体电影院”!</h3> <h3>忍不住来到围墙的里面,儿时看了许多影片的电影院变成了这样。</h3> <p>电影院旁最熟悉的小巷、巷口的房子(董兆富中医诊所),因为从这里经过不到三百米就是奶奶家。</p> <h3>这就是过去通往奶奶、叔叔家的路。</h3> <h3>原来巷口的平房,今天的楼房已无人迹。</h3> <h3>奶奶、二叔、五叔、六叔家住过的地方。</h3> <h3>我在这里驻足很久,仔细寻找、回忆当年的模样。</h3> <h3>因过去的时间太久了,可能只有在这里居住的主人才能说出变化的情况。</h3> <h3>这里可能就是我们小时候觉得很高的地方,曾有胆大的小朋友勇敢的从上面跳下,向我们小一点的孩子展示自己的胆量。</h3> <h3>现在的这里略显凄凉。</h3> <h3>这是过去通往姚湾里的路,以前里面全是居民住宅。</h3> <h3>电影院往南,原来有一个小商店,存在了很多年。现在居然还有一个小小店铺,卖着一些小食品和烟酒什么的,还有一对年过半百的夫妻在这没人的街道坚守。</h3> <h3>它就是过去的宝善街32号。</h3> <h3>宝善街菜场对面的小巷,上学时经常路过的地方。</h3> <h3>张家圩11号。</h3> <h3>宝善街小学,我曾经在这里读了五年半的书。现在也是……</h3> <h3>宝善街小学对面的院子已是这样,我们家在这里一个大院子里居住过好几年,直到1966年迁居至鼓楼区建宁路262号。</h3> <h3>离宝善街小学不远的南通路小学也是砖瓦一片。</h3> <h3>没曾想这里也有过辉煌。</h3> <h3>这就是现在宝善街的景象。</h3> <h3>透过无人的街道,依稀能看见远处已在建起的高楼。</h3> <h3>宝善街36号还可以看出当年《下关百货公司》的影子。</h3> <h3>55年前宝善街和尚庙遗址。</h3> <h3>1963年,我们家曾住在这条巷子的里面,一间简陋的租住房。</h3> <h3>当年街道两边都是店铺和住户,拆迁后变成了这样。</h3> <h3>为了方便建筑新住宅的民工,还保留了原来的厕所。</h3> <h3>南通路口已建起了高楼,预示着这条古老的街道将重新焕发青春。</h3> <h3>过去的惠民河现在早已填河铺路,变成了现在的郑和中路。</h3> <h3>路旁的鼓楼区法院。</h3> <h3>这里将建起《世贸外滩新城》。</h3> <h3>未来宝善街的模样。</h3> <h3>新城周边宽阔的交通大道。</h3> <h3>配套的幼儿园。</h3> <h3>通往扬子江大道的高架。</h3> <h3>超大的文化广场。</h3> <h3>宽阔的南通路直通风景如画的长江外滩。</h3> <h3>岁月如歌,五十年的变迁,五十年的岁月,让人无限感慨,很难用语言表达此时心里的感受。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珍惜当下,过好每一天。</h3> <h3>蜗牛制作,谢谢您的观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