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在雨崩村住了三个晚上以后,早上起来仍然万里无云,日照金山,天气真好。决定从雨崩走出尼农。</h3> <p class="ql-block">我们聚集在一起看日照金山和日月同辉的奇妙景象(视频)。</p> <h3>我们走到雨崩村口,迎面看远处一座寺庙,一汪池水倒影了洁白的雪山。</h3> <h3>村口回望下雨崩村,炊烟袅袅。</h3> <p class="ql-block">为了祈求最后的徒步一路平安,我们绕着村口的白塔走了三圈。</p> <h3>在村口的南侧找到一条茶马小道,沿着雨崩曲的下游方向一直前行</h3> <h3>在这条走出雨崩的路上,您不会孤独。只要你站在路口一回,就有徒步者一起结伴前行。</h3> <h3>这是一条只能够马帮出入的土路。</h3> <h3>这条路挂在半山腰上,回头看十分蜿蜒曲折。</h3> <h3>一般人都要六个小时才能走出这条路,所以路上带上干粮和饮水是有必要的。</h3> <h3>就这么一块吃剩的饼,在路上就是干粮。可用来充饥。</h3> <h3>这条路开始部分就是在河的右侧一直前行,能听到河水欢快的流淌声,这些水都是我们前两天看到的雪山的雪水融化流下来的。有河水结伴,您不会觉得寂寞和孤独。</h3> <h3>河岸的平地上,偶尔能看到藏民放养的牛和马,这是我们沿途看到的生灵。</h3> <h3>这样的土路,我们要走很长很长一段。晴天满脚是尘土,雨天满脚是泥巴。</h3> <h3>有些路段还在扩建,到处能看到扩建山道的施工现场,也许几年以后这里的交通会方便很多。</h3> <h3>经常发生泥石流或滑坡,所以,不得不有清理现场的施工工地。</h3> <h3>路边出现一些巨石,也许要通过炸药才能把它破开。</h3> <h3>走在最后,回望我们走过的路,空无一人,有点害怕。</h3> <h3>我们就在这样两侧都是崇山峻岭的峡谷中艰难地穿行,很典型的V型峡谷。</h3> <h3>当地居民简陋的引水渠。</h3> <h3>雨崩曲的河水欢快地流淌,声震山谷,一直伴随我们前行,这条小溪是要流到大江的,最后拥抱大海,所以,沿着河流走就能走出山谷。</h3> <h3>溪水的落差很大,所以,走近的时候流水声震耳欲聋。</h3> <h3>越是往前走,溪水越流越大。</h3> <h3>中途有这么一个当地居民放牧的休息点,但是没有人,也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买到,饮料和食品还是要靠自己携带安全些。</h3> <h3>走了十多公里后,终于看到了一个有人居住的客栈,在这里可以补充水分,买到酥油茶和一些简单的食品,也可以住宿过夜。</h3> <h3>从雨崩走出来的人都会在这里歇一歇脚,休息一下,放松自己,同时补充一些能量。</h3> <h3>在这里可以得到一些地理和交通的资讯。</h3> <h3>此处离各个主要景点的距离</h3> <h3>在这休息的人越聚越多,大家互相交流旅行的景点和心得,互相观看对方的拍照精品,互相探讨走出雨崩以后的下一步行动。</h3> <h3>客栈内还有一些当地民俗风情物品展览。</h3> <h3>休息的时候,碰巧有马帮经过,看到了当地原汁原味的茶马古道运输方式</h3> <h3>马帮从山外运回雨崩村急需的各种生活物资。</h3> <h3>饼干配酥油茶,这是很好的充饥和补充能量的方法。</h3> <h3>在这个休息站往我们前行的远处看,终于看到了大桥,看到了远处的国道,终于看到我们可以走向文明的现实社会啦。</h3> <h3>但是,在这里走到尼农还要七公里的山路。</h3> <h3>但是,我们的前方还是一个很深的大峡谷,我们要从这个休息站慢慢下坡,行走到谷底。</h3> <h3>我们出发后,沿着小道前行,下到谷底,穿过这座小桥,继续沿着河的左岸前行。</h3> <h3>走到山谷底以后,要过一个很简易的桥,走到河的对岸,继续沿着下游前行。</h3> <h3>切记,如果碰到驴马队,一定要贴着山边避让。这是血的教训,有的人站在山谷的外侧,被运货的驴马挤下了山崖。</h3> <h3>从尼农一早出来往雨崩的人,也从反向走到这里。从尼农沿河道逆流而上,这一个长距离的逐渐上坡的过程,长时间上坡行走,十分劳累。</h3> <h3>沿途可以看到,这种探险的徒步旅行,女生要比男生还要多。</h3> <h3>过到山谷左侧,小路左侧增加了一条小引水渠,这条只伴随我们一直走到尼农停车场。</h3> <h3>回望走过的小道,河谷越来越深。</h3> <h3>我们沿着水渠逐步向下游走,河谷越来越深。</h3> <h3>走路的右侧就是万丈深渊,如果不小心滑落,那就是粉身碎骨。</h3> <h3>前面有马帮过来,大家很自觉的靠在小路的左侧,跨过小渠让马帮从右侧经过。</h3> <h3>如果走累了,停下脚步,抬头可以看到高山,低头可以看到河谷,深不见底。</h3> <h3>河谷的景色千变万化,走累了可驻足欣赏,也可以拍照,留下难忘的纪念。</h3> <h3>我们沿着水渠的挡土一路前行,两侧是没有栏杆保护的。</h3> <h3>我们就是沿着这条小渠一直向前,也不会迷路的。</h3> <h3>雨崩河终于汇入了澜沧江</h3> <h3>在雨崩曲与澜沧江汇合的地方,也有一个无人值守的休息站。</h3> <h3>很多游客就在这个休息站的墙上留言。</h3> <h3>房顶也写满了留言的字体。</h3> <h3>再一次遇到马帮</h3> <h3>后面的年轻人也赶上来,人也越来越多了。</h3> <h3>我们进入了澜沧江的河谷,这里是干热河谷,两岸很少植被。</h3> <h3>混浊的澜沧江水冲出峡谷向南流去。</h3> <h3>小路上经常有滑坡现象,经过时要十分小心。</h3> <h3>走着走着,终于看见一条跨越澜沧江的大桥,桥头上停了好几部车,那就是尼农的停车场。那车就可以开到飞来寺或者德钦县城</h3> <h3>有条小路向右斜斜下去,就是走向停车场的地方,我们就从此离开那条小水渠了。</h3> <h3>走到了停车场,找到往飞来寺的汽车,我们又回到飞来寺,看到了美丽神奇的梅里雪山。</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