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浸式游泳读书笔记(更新中)

丽晗的八宝粥铺

<h3>游泳首先是个技术活,其次才是体力活。total immeraion是讲技术的。讲如何更优雅,更省力的游泳。Total immersion(TI)提倡放慢划水频率,提高效率。</h3><div><br></div><div>技术包括两方面,一是如何减小阻力,二是如何增加动力。我们应该把70%的精力放在减小阻力上,30%放在增加动力。</div><div><br></div><div>如何减小阻力呢?有三点。</div><div><br></div><div><br></div> <h3>第一是平衡</h3><h3>人的下身是比上身重的。所以漂浮的时候腿往下沉是很自然的。但这样是不利于减小阻力的。要想减小阻力,就要流线型,就要身体和水面尽量保持水平。如何才能达到身体和水面保持水平呢?是靠腿的打水吗?不是。把身体想象成一个跷跷板,腿的这边重。怎么让跷跷板平衡呢?压另外一边。两肩这里就是跷跷板的另外一边。把肩主动往水里压,腿就抬起来了。换气的时候也不要抬头,头是从侧面滚动出来的,而不是抬出来的。</h3> <h3>第二个减小阻力的方法是让身体变长。</h3><h3><br></h3><h3>长的船跑得快。身体也是一样。但是我们没法改变自己的身高,所以就要用手臂延长身体。图中以水面为x轴,两肩和水平面垂直的线为y轴。要保持有一直手臂在第二象限,就是身体前侧的水下。这样手臂就起到了延长身体的作用。</h3> <h3>第三个减小阻力的办法是侧身游泳。</h3><h3>自由泳不是肚子朝下游的。同理,仰泳也不是肚子朝上游的。身体朝侧面,阻力更小。</h3> <h3>如何增加动力呢?简而言之:髋关节发力,用身体转动的力量(还记得前面说过身体是侧着的吧)带动手臂划水,而不是反过来用手臂划水推进身体前行。回到高中物理。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大肌肉群带动小肌肉群,发力是更自然有效的。想一下扔球,手臂用力能扔多远,下身发力带动腰腹再传到手臂发力又能扔多远。游泳也是一样。具体如何操作呢?手臂入水以后前伸,髋关节带动全身转动,手臂被扭转力带动划水出水再入水。身体转动先于手臂划水。至于手臂怎么划水,是S型?先内后外再推之类种种,统统不用考虑。</h3> <h3>跟着感觉走!</h3><h3><br></h3><h3>如何有效地提高游泳的效率呢?不是更快,不是重复,而是要找感觉。</h3><div><br></div><div>书中提出了五个感觉。</div><div><br></div><div>第一,往下坡游。感觉头和肩往下,像被人压着一样。这样身体能够更好地保持流线型。</div><div><br></div><div>第二,胳膊是没有重量的。胳膊在头的前面,完全被水的浮力支撑,感觉不到重量。</div><div><br></div><div>第三,往前够墙。想象这一次划水是触壁之前最后一次划水,要摸到墙。把这种感觉贯彻到每一次入水。</div><div><br></div><div>第四,一侧手臂快要入水的时候,另一侧手臂开始划水,不要早。</div><div><br></div><div>第五,先转体,再划水。转体的速度要快,用转体的动量带动手臂划水。</div><div><br></div><div>具体的训练方法是穿插专项训练(后面会介绍)和这种找感觉的游泳练习。感觉游泳练习的时候,一次只专注一种感觉。</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