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赢家的亲们;时间好似长江的流水,也就转眼之间,老父离我们而去已整十七年、而老母离开我们也已四年整;加之我们兄弟姊妹中,大的已步入老年,小的也已进入耳顺之年,等于一个个都已到了喜欢怀旧、安享晚年的年代……</h3><h3> 那么,在我们舍饴弄孙、享受夕阳别样美丽人生之际,我们会有何样的心态和感怀呢?我相信,无论是谁,谁都会有留不住青春岁月的无奈之心,会抱对流失岁月的怀念之情,会在脑海中浮现儿时及青春岁月的难忘印记;以至于当在印记中找到自己位置和角色时,会细细去品味过去岁月的点点滴滴闪光处,会在内心回荡一种由衷的激动和莫名的感怀;那滋味如同打翻五味杂酒,有幸福的成就感和满足的享受感,有失落的惆怅感和失去的的苦涩感,纠结于心难以平静;总之,有很多很多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内涵……</h3><h3> 今天,我之所以将收集到的老照片分享给亲们,目的动机无非是想让亲们懂得感恩,维系亲情;品味人生,有所感怀;从而做到且行且珍惜,活在当下,认认真真开开心心过好每天……</h3><h3> 没错,人生在世虽然短暂,但生活不易。我以为,当我们翻开影集时,眼前便会流淌一条生活的小溪,通过这条小溪,多少能够勾起我们一回忆,品味到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从而激发起对生活的热爱和激情,在余下日子过得有品质而无遗憾,这便是我制作此美篇的初衷……</h3><h3> </h3> <h3> 老父舒钟琦,是最得外婆宠爱、也是最得外公看重的长子。他生长于浙江嵊县(今嵊州市)崇仁镇雅基村(俗称畚箕湾),据我母亲(舒芝君)说,他崇仁私塾毕业后即被我的外公(舒国华)带了出去,带出去的目的是为了读书深造,将来有所出息。故而,随外公在浙江上虞、江苏镇江任职时一直照顾并监管读书。想当年,外公是当地有名的秀才,早年间,他不但在绍兴府当过师爷,还在外地任职当过官(裘氏宗谱上对我母亲婚姻是这么记载的;舒芝君系警署局局长舒国华之长女)。长子么,在我们老家往往被特别在乎与看重,读到杭州剑桥学府(是否毕业不祥)时抗战爆发了,我外公因看不惯地方政府军阀内斗与混战,毅然结甲归田隐居乡下过悠闲自得的田园生活,而老父只身闯荡社会,凭自己的知识与技能谋职于国民党空军地勤部队,从事机械师行业。这是老父与二姨(舒苗君)与外婆的合影照(约1962年)……</h3> <h3> 这是舒氏四兄弟难得相聚的合影照(摄于1964年)。记忆中,那年年底,在一个寒风凛冽的冬日,我的外婆不知得了什么病突然走了,家中亲们急电告知当时在西藏工作的老父。老父是长子,更是孝子,闻知噩耗如同晴天霹雳。怎么办?西藏当时不通火车、而西藏距浙江又相隔千山万水,但考虑其情感又不能不回去。于是,经汽车火车昼夜不停赶路,辗转数日,赶到雅基(畚箕湾)已是守灵过五天。回来了、回来了,我二哥自幼有口次,他最先在观音岩见到一个手提帆布包、步履急匆匆,认定是他大舅回家奔丧后,便气急喘喘跑回“老虎头”外婆家报讯,但由于紧张导致结巴,“回”了半天才憋出个“来”。众亲闻讯,赶忙结集于前岗头顶迎候。就这样,下葬后终得相聚,特找空闲到崇仁相馆拍了这张、也是唯一的一张四兄弟合影照,以作纪念……</h3> <h3> 这是老父于六十年代中期修筑川藏公路时的生活照。年轻人可能不了解,修筑川藏公路在当时看来如同现在修天路一般艰辛而不可思议,真的是很苦很苦,可谓无时不在作严峻挑战。想想便可知;高原严重缺氧,山脉奇峰陡峭;抗袭风沙,苦斗严寒;机械设备落后,生活环境艰苦等等,不具坚强品质和精神意志,是坚持不下的……</h3> <h3> 这是老母于五十年代初中期的生活照。老母也不简单,具崇高品格。体现在不但从不拖老父后腿,还以实际行动支持老父全身心投入到建设社会主义事业中。要知道,那时候老母不但也要参加工作,为改变祖国一穷二白面貌贡献自己一分力量,往往还全责承担养儿育女之重任……</h3> <h3> 大哥旧照。一副文质彬彬、学者的风范。事实上,有付出才有收获;他是“赢家”最有才华、也是被公认为最有成就感的人……</h3> <h3> 大姐旧照。排行老二的大姐也委实不易,默默使力作奉献,协助老母管理家庭与关照弟妹,无怨无悔,值得敬重……</h3> <h3> 小哥哥(四毛弟,老家称谓乌记佬)旧照。本质淳朴,厚道谦让,吃得亏而安得心;一生无论工作还是生活,虽然平淡,但平淡中见真情,真情中见知足,很棒的小哥哥……</h3> <h3> 小姐姐旧照。受过苦的人惜真情,遭过挫的人懂感恩;先苦后甜,人生无憾……</h3> <h3> 六六(鹿曼)旧照。小梅花鹿子,性情温柔而通情达理,从小自立而勇于抗争;老父的贴身棉祆,老母的贴心豆瓣;有得有失,知足常乐……</h3> <h3> 七七(小曼)旧照。自喻父母的营养都叫前面的哥姐些吸完了,作为“幺蛋”的自己颇感有些委屈;其实不是这样的,她受父母宠爱最多,也受哥姐些关照最多;努力,加油;开心每一天,这才是人生在世的本真……</h3> <h3> 大哥、小哥儿时的旧照。萌翻你没有?可爱不可爱?反正我是羡慕嫉妒恨……</h3> <h3> 我家老父(岳父,也是大舅),他虽不是党员,但有着比党员更崇高的思想境界。想当年(60年代初),身为国家干部的他顾国家利益弃小家安乐窝,主动放弃城市优越的生活环境与条件,积极报名去到西藏,参加社会主义建议(修筑当年的川藏公路)。前面已讲,那不是一时心血来潮的冲动,而是实打实一心想赴最艰苦的地方,去为祖国建设增砖添瓦发光发热,以证明将自身价值。毕竟,一去得脚踏实地,一干得生根高原;几年如一日,开不得玩笑。高原的风雪严寒与恶劣环境,凭空难以想象;以艰苦为荣,坚守生产第一线,他勤奋务实的工作态度感动着家人,也感动着筑路队伍中的每个人;西藏筑路几年中,曾年年被筑路指挥部评为先进生产工作者……</h3> <h3> 我家老母(岳母,也是舅母)也有高觉悟,不但不拖后退不计个人得失,还在搞好“本职”(教书)工作的同时,利己所长为当年的街办做了许多统计与宣传工作;同时还担负起养儿育女之重任,做到了照顾家庭和工作两不误……</h3> <h3> 此旧照如今看来不但朴实无华,还让人感到颇觉温暖与温馨(约1955年拍)……</h3> <h3> 大哥、大姐和小哥儿时生活照,如今看起不但不土,还让人觉得清新自然。顶一个……</h3> <h3> 此旧照已见有小姐哦!由此推算,应该是小姐迁居上海前、即约1957~1958年间所拍……</h3> <h3> 此旧照有鹿鹿了、且还有地标,分明照于人民公园,估计时间大约在1957~1958年间……</h3> <h3> 大阿哥看起好不天真烂漫、笑得比蜜甜;小阿哥看起好不调皮可爱、憨态逗人爱;小阿姐你是肿么啦?一脸闷闷不乐愁恼样!是因被忽略站到了角落、还是预感到要别离温馨的暖窝?只有问她才揭迷……😀😃</h3> <h3> 曾记否?那个年代,作为多子女家庭,似乎家家户户的日子过得都清贫而寒苦,尤其像成都的“赢家”!老父在西藏,收入虽可观但开销不能不说巨大;老母有工作,但收入微薄,生活上的压力是可想而知的。但老母不畏所难,百折不挠,硬是咬着牙齿含辛茹苦将一众儿女拉扯大。由于有母爱的滋润与关怀,忆当年,一家人的日子虽过得苦寒,但还不是苦中有乐、其乐融融……</h3> <h3> 哇塞!观此照,老父好有一派旧时革命根据地革命老前辈的气质与风范哦!宽松的着装将仪表衬托得端庄而稳重,有沿的舌帽遮不住睿智的聪慧,必须顶一个……😯😊</h3> <h3> 此旧照也是,气质非凡。继续赞一个……☺</h3> <h3> 当年老父援藏修筑川藏公路官职虽不高,但好歹也是个官,而且还带长;他从无架子,从来能与领导成员搞好团结并与群众打成一片,能力和为人处事的口碑可是棒棒的哦……</h3> <h3> 我家老父在他们这代人中,无论文化素养还是工作能力,算是出类拔萃的。真的,倘若不是因为解放前在国民党空军地勤部队工作时集体加入过一个什么团?想必仕途坦荡,也想必会做大官……</h3> <h3> 我曾听老父回忆说,那时候他们修筑公路常年扎营在高海拔山丫口,遇夏日要遭受风沙袭扰蝇蛟叮咬,遇冬天要抵御严寒袭身冻骨伤筋,工作环境极其艰苦。但他们从无抱怨,志向远大热情高昂。此旧照摄于西藏……</h3> <h3> 我还听老父讲过;当年他们在西藏修筑公路时,凿山开路攀陡崖、具有风险,风沙雪雨填路基、险象环生;而且工作时间又长、且食宿环境又恶劣;等于在与天斗、其乐无穷,人定胜天、靠的是一种精神力量。确实,每天都在挑战,每筑一里都有心血付出。我能想象得出他们这代人当年的艰苦与奉献……</h3> <h3> 与并肩作战的同事合影,我猜想一定具有什么纪念意义,只是我们不知罢了……</h3> <h3> 老父他们一代人当年筑路时的工作照。看照片设备简陋条件受限,很感动……</h3> <h3> 这张旧照与老父合影的是他的好兄弟、也是他在西藏工作时通讯员刘平叔叔;我不知道川藏公路到底修了多少年?只知道这条川藏公路筑毕通车后,刘平叔叔被调任贵州省交通厅任职,如今他也仙逝了。缅怀……</h3> <h3> 此旧照除了老父与刘平叔叔,其他两位想必谁也认不到。没什么,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就像如今社会早已忘了那些筑路前辈的英雄们一样,我们记得他们的面容和事迹,即是对逝者的尊重与宽慰……</h3> <h3> 这张身装列宁装的老母旧照,应该照于成都刚解放不久(五十年代)。那时候,由于老母有文化,曾一度被调至街道办协助社区进行文化补习(扫盲),还协助街办搞“四清”宣传、下乡调研“土改”进展等事务。此信息我是听我同事(即原成都博物馆办公室主任陈华)说的,她说当年她从朝鲜战场退伍后,被安排在街办便随老母一起共事很久,常在我面前赞杨老母的工作能力和风度气质……</h3> <h3> 品此旧照觉得很有味道。这一身装束,老母和哥哥姐姐们像不像是在延安干过革命、或是在南泥湾开荒搞过大生产的?太有时代感、太有震撼力喽……😄</h3> <h3> 虽然同样认不到与老父合影的人是谁,但我们发现,老父年轻时是一个很帅很酷很有男人魅力滴美男子哦……😆</h3> <h3> 当然喽!我家老母亲年轻时相貌也不差,贤淑善良而气质高雅。我们觉得他们都很优秀、结合也般配;不仅我们这么看,凡熟知了解我父母的人似乎都具一致看法……😄</h3> <h3> 我家老母有文化,气质具佳;也难怪,她是湖南长沙的,出身又是书香门弟。不好才怪……😊</h3> <h3> 必是大跃进时代照的。花棉袄大脚裤,据说从上到下从里到外全为老母自己缝制……😤</h3> <h3> 想当年,老父在西藏开山筑路时,虽说领的是银元、吃的是小灶(藏区工资不低,上级规定老父级别吃小灶),但因藏区生活成本高、吃喝拉撒全自费,老父几乎存不了什么钱、也少有积蓄寄钱回家养儿育女;况且老父又爱面孑,有点积蓄时不时要关照老家的兄弟姊妹(我母亲和二姨便收过老父馈赠的名表与资助);而老母,在成都除了工作要挣钱糊口外,还要承担教育照料儿女成长之责,真心感到不容易……😢</h3> <h3> 坚强乐观甘愿奉献,遇到困难自强不息,这是老母一贯的生活态度和品格张扬,以至于在当年“金家坝”革命大院百余户住户中,无不受到众邻居一致的敬佩和敬仰……</h3> <h3> 这是我家大哥哥的旧照。成都的弟妹们说像个毛毛球,而我以为他更像峨嵋山的小精猴……😄</h3> <h3> 我家大哥哥生于1944年,属相为猴。听老母说,他是在他们逃难途中途经桂林、在停留在桂林的铁皮火车上来到这个动荡的世界的;当年不是抗战么,社会动荡生活难安,惊吓恐惧的生活环境导致了老母生大哥哥时还不足月,系早产;别看大哥哥是个早产儿,可他可聪明、可会读书了,自幼起都是令父母夸、令众邻居竖大指姆的优秀人士……</h3> <h3> 虽说生不逢时;早产于桂林,辗转到昆明,基础在重庆,直至解放才安居成都;但那时凭父亲有文化有技能的优势,即便处在动荡年代也有稳定工作做、有基本供需求;况且那时候家中娃儿又少,故而在他小时候该吃的东西还是有得吃的;看他那长得白白胖胖的可爱样,如果没有基本营养作保障,我想他长得一定会面黄肌瘦……😅</h3> <h3> 我家大哥哥自幼喜好读书,从来成绩名列前茂;早年以高分(理科)考入重庆大学,在学校堪称是名高材生;毕业后分配去贵州工作,工作后因贡献突出享受国家特贴。他是父母的骄傲,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h3> <h3> 看大哥哥的气质与风范,一看就知是一个博览群书而又有真才实学的知识分子,有文化素养有不俗内涵;在我们“赢家”,由于他的优秀,深受兄弟姊妹尊敬和爱戴……</h3> <h3> 这是我家大姐姐,小时候据说是个有个性而泼辣的人;稍有心梗,便会发气;一旦发起脾气,那是颇扎场子的;往往令当哥的大哥哥惹不起,也令当她弟妹的一众兄弟姊妹虚三分;长大后、特别是懂事后就不同了,早早参加工作,目的动机无非是想为父母分担自己一分压力和承担一分责任,还爱家护家很无私;处处以身作则,彰显“老大”的号召力和感召力……</h3> <h3> 大姐姐早年工作于成都汽车专用制造厂,从事的工作是技术描图活;她写得一手好字,生得一付好喉;在单位具业务能力,工作从来能独挡一面,纵观全貌很优秀……</h3> <h3> 想当年,我家大姐姐可漂亮、可具明星气质了,那时候她年轻,她说了“年轻人是富于幻想滴”。只是说,因受客观限制,有些主观的能动性无以发挥罢了……😊</h3> <h3> 大姐姐不但心地善良,往往还心灵手巧;想当年,像什么针织毛衣呀脚踩缝纫机呀,似乎一沾便上手,缝缝补补样样会;往往还克己严律,善待家人真是没得说。我们爱她如同爱自己……</h3> <h3> 生产是能手,细活描图从不掉链子;歌喉具磁性,文革时期舞台常见影……😄</h3> <h3> 这是我家大嫂嫂,一个既贤惠又内敛而且还具知识和修养的人。她与大哥是高中和大学的同学,毕业后被分贵阳当老师。为人师表,不但桃李满天下;在家里,也处处包容关爱其弟妹,深得父母看重和兄弟姊妹敬仰……</h3> <h3> 这是大哥哥与小哥哥(成都称四毛弟,老家称乌记佬)的合影照。哥俩情深,亲密无间……</h3> <h3> 这是小哥哥与小嫂嫂的合影照、也应叫结婚纪念照吧!看当年我们的的小哥哥,有多淳朴多淳朴,有多青涩多青涩;干净的双眸流露出一种灵气,阳光的脸庞泻满着朝气。顶一个……😕</h3> <h3> 此照颇具时代气息,仿佛印有文革记忆。很显然,估计老母已进了“五七干校”,虽历史问题得以淳清,但出来后心里难免不留有阴影;而当大的姐姐,由于遭受莫须有罪名打击,看得出那阶段精神是有些压抑的……</h3> <h3> 这是我家小姐姐,她成都出生成都成长,只是后来因历史遗留问题,她代人之过、被过继到上海,八九岁起一直由姑妈扶养成人……</h3> <h3> 我家小姐姐可谓命运多坎,受苦不少;“赢家”中也只有她,既“回乡”(畚箕湾)当过农民,又“返川”(金堂)做过知青……</h3> <h3> 我与小姐姐就熟了,早先她在上海时,偶有回“乡下”走亲机会,那时我们见过;后“回乡”当农民,更是礼尚往来常打交道。记得当年她回“畚箕湾”当农民时,我还随母亲去到“畚箕湾”,陪她到位于后岗头下一农户家打铺定居呐……</h3> <h3> 小时候,小姐姐与我们走得很近,毕竞我母亲是她亲姑妈,而她父亲是我亲大舅;在乡下,早先民众对于姑表姨表间的亲情看得是很重、感觉也是很亲的……</h3> <h3> 记忆中,我外婆家“畚箕湾”分明就是个穷乡辟壤、鸟不拉屎的地方;那时候,那里的亲眷也都穷得望天翻白眼、俯身叹粗气;没有吃的没有穿的,真可谓生活艰辛、度日如年;你想想么,一个十足的男劳动力,日出而作日落而归,辛辛苦苦劳作一天也难挣十个工分,而十个工分往往值不到二角钱,况且小姐姐是半劳动力……</h3> <h3> 但再穷再恼火,煎熬的苦日子还不是要咬牙去坚挺。也多亏有父母鼎力相助和亲情温暖,使得她小姐姐坚强地挺了过来,没被苦日子逼疯击垮,包括后来插队去金堂的这几年……</h3> <h3> 这是“赢家”鹿宝宝当年的萌萌照。可爱吧?头扎两马尾,身穿花格衣。虽然左眼微眯后眼大,厚唇上翘重心移,但那是照相角度问题。没错,梅花鹿子五官清秀相貌本来就很漂漂,绝非像此照似的地瓜脸蛋显丑丑……😨</h3> <h3> 这是小鹿子的演出照。受其大姐影响,从小能歌善舞的她由于天赋出众,八岁便被成都杂枝团招纳。她从小就显得听话懂事,吃得辛苦勇于担当。真的,自幼至大,自独立之日起,几乎没怎么让父母操过心……</h3> <h3> 进团后,虽说有工资可拿,但因是学员,平时训练是很苦的。这就如同竞技项目,不是有句名言叫“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吗?意思不难理解……</h3> <h3> 其实,那时候父母之所以让尚处年幼的儿女出去磨练,那也是出于生活所迫;比如鹿鹿,才八岁就让她独立,那也是实属无奈……</h3> <h3> 不过,在那全民处于温饱难保的特殊年代,如能找个饭碗安度日子,这在民众眼里也是件值得庆幸的事;即使所找饭碗不好端,端稳要苦苦挣脱几层皮,那也总比饿死累死强;事实上,当初她进杂技团做演员时,就曾有人羡慕过、也曾有人嫉妒过……</h3> <h3> 好在这技术饭不是人人都能吃得上的,为此家人见小鹿子有了出息,无不为之感到高兴……</h3> <h3> 1964年、即五十三年前,“畚箕湾”外婆家灶头间那个冬日夜晚八兄弟姊妹的相聚与交流,就像发生在昨天。那年外婆去世了,大舅从西藏回来奔恐,送葬回来吃毕夜饭,母亲受大舅之托,召集二姨三姨及三位舅舅在灶头间叙旧。不经意间只听大舅说,他有一女即鹿曼进了杂技团,学的是柔术走钢丝。杂技团,那不是会竖倒立会翻跟斗,我当时崇拜极了,简直佩服这个小表妹……</h3> <h3> 因为崇拜,很想相识这个亲表妹,但苦于天各一方难相聚,始终无缘作接触,那怕是见一见照片……</h3> <h3> 虽说从未谋过面,但这个表妹在我心里,始终是忘却不去的;包括对大表哥和乌记佬,因为听人讲过,所以留有记忆……</h3> <h3> 后来,文革开始、并且也有了样板戏;那些年,在我家乡隔三差五会演样板戏,凡见演戏我对打斗场面看得最投入;还时不时会在小朋友中炫耀说,我有一个亲表妹,她在杂技团,空心跟斗后翻滚翻可翻串串,不简单不简单……</h3> <h3> 鹿鹿苦练了七八年,也为之付出了很多,倘若不是因为文化文革被耽误(下部队锻炼、去针织厂学工),或许真能有出息……</h3> <h3> 不过这也是命,没啥可惜的。早就听说她们那批学员中,大多都半途而废,出道的寥寥无几……</h3> <h3> 应验一句老话,即“凡是命中没有的,得不到;凡是命中注定的,跑不掉”……</h3> <h3> 也罢;虽然进剧团学杂技、少读了不少书;但也正是进了剧团找了饭碗,以至于才摆脱了去当知青投入苦海的尴尬……</h3> <h3> 话又说回来,像她的年龄团,读书又能怎样?未免能学到什么?如不早早进剧团找了个铁饭碗,不下乡插队当知青才怪。如小她两岁的七七,就因为逃避下乡,才费尽心机跑到贵州顶其老父之职。结果怎么样?我们觉得受苦受累更多……</h3> <h3> 我能走进“赢家”,成为鹿鹿伴侣,全靠上海小姐姐牵线搭桥,让我们能有机遇借助书信往来而相互了解并产生情感。真的,没小姐姐提供契机,怎可能改变关系,对此我感谢小姐姐……☺☺☺</h3> <h3> 老父及老母(过去称大娘舅与大舅妈),儿时虽没见过(64年初次见),但记忆中是很亲的。比如此照,早先我家有,音容笑貌印象深刻;又比如我们长大后填履历表,社会关系一栏首行必填大舅舅;他们在我们心中,亲近程度不亚于老家“畚箕湾”的亲戚……</h3> <h3> 此旧照“赢家”添了刘姓,他是大姐的丈夫,老实本分人,年轻时还是蛮帅的哦……😆</h3> <h3> 社会主义的好处,在鹿鹿的脸上得到了充分体现。胖一点好,说明健康;不像现在,皮包骨头。我喜欢她多长点肉……😉</h3> <h3> 难得一见的全家福,还新添了家丁一只🐕和一头🐗;数了数,在当时“蠃家”等于一个都没有漏。这个必须顶一个👍……</h3> <h3> 大哥大嫂与大姐旧照,这也是难得一见的珍贵照片……</h3> <h3> “赢家”是个团结互助的家,也是个充满亲情而温暖的家。人们说儿女身上可见父母的影子,是这样的……</h3> <h3> 这张鹿鹿与嫂嫂及嫂嫂妹妹的合影,照于何处不得而知;记得的是我1975年5月从北京回来途经贵阳,在嫂嫂家向伍妈妈讨得;记得的还有,在烂泥沟我抱着小菲听她朗诵“我有一个布娃娃”的童谣,至今我一字不差能背出来……🐙🌞</h3> <h3> 这张与邻居合影于人民公园的老照片,大姐姐带副眼镜好洋盘,不过显得有气质;而鹿鹿手托下巴目光走神,莫不是有心事;至于那位朱家屋头的二小姐,当时在我看来分明只是个衬托……</h3> <h3> 这张有我了,照于1975年7月下旬,等于“赢家“中的成员我都是初次相见,倍感亲切。只是我,那次来因不慎喝了”雪花”冰牛奶而中邪,结果肠胃不争气的我又拉又吐从肠炎变痢疾,一直拉到“南斯拉夫”;丢尽了脸面,也伤了自尊,故而在离别照相留影作纪念时,人也显得无精打采……🐲💩😫😓</h3> <h3> 坦白说,那次我趁回家探亲之际,专程绕道成都来看望“赢家”亲人,其实动机不言而喻;在于来认认这个“表妹”(鹿鹿),因为我在老家生活成长阶段颇受外人歧视和欺凌;到了部队仍夹尾巴做人,总是感到自卑和苦闷。是“表妹”鹿鹿的鼓励与鞭策,使我找回自信找到了努力方向……</h3> <h3> 大哥哥大嫂嫂与小菲一家三口其乐融融,这也是一张难得看见的旧照。照得好;大哥英姿挺拔人显精神,嫂嫂面容清秀女人味足,小菲花般美丽笑起好甜……</h3> <h3> 鹿鹿与亚亚的合影旧照。亚亚,刘哥大姐的长女,小时候颇得“赢家”众亲宠;也难怪,隔代宠,婆婆爷爷视为掌上明珠,舅舅姨妈些怎会不敲边鼓……</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