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行摄注深情》

盛明

<h3>  神秘、神奇、神农架,不仅激起了众多探险者的兴趣,也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和摄影人为之倾倒。</h3><h3>巍巍神农架雄居华中。千峰万壑、风雷激荡、云海翻腾、万千气象…….。春天百花争艳、莺歌燕舞、生机勃勃;夏天苍山欲滴、群峰竟秀、风云磅礴;秋天万紫千红、层林尽染、天高气爽;冬天银装素裹、原驰蜡象、沧海茫茫。她就像一幅壮丽的画卷,更是一部沧桑的史记。凡是到过神农架的人,无不为之宽广雄伟的气魄而震撼,无不为之波澜壮阔、交相辉映的山岚、云海而振奋,无不为之超凡脱俗的境界而流连忘返。 她的恢弘气势和含蓄之美深深地吸引着我,让我为之倾倒。多少年来,无论盛夏酷暑、冰天雪地,我无数次地去看望她、近距离地接触她,我想倾听她每一次风云变幻的心跳,我想为她留下每个季节的玉照。<br></h3><h3><br></h3><div> 山河长卷,展读神农恋。难得嶺高心事浅,闲步归家庭院。</div><div> 天燕塔坪浮岚,烟波梦里乡关,晖映涛深人远,白云悠悠秋山。</div><h3><br></h3> <h3><font color="#010101">为了记录神农架瞬间最美的微笑,我们每天总是早上3---4点起床,早早到达预期的拍摄点等待最美的光影瞬间,下午一直拍摄到天边的最后一抹霞光隐去才能收工。越是常人认为恶劣天气时,越是我们摄影人的出发之时。有时选好了一个构图较为理想的拍摄点,但不一定时间、光影角度以及云海理想,所以在一个点蹲守半天或一天也不一定有所收获。为了不失良机,后来我们开着车实行追摄,从大九湖----神农顶----燕子垭和天门垭之间来回往返追拍;有时一天之内在坪圲-----神农顶之间往返4-—5次追拍,我们常被人戏谑为“巡山摄影员”。为了拍摄群山的雪景,在零下20---30度气温、狂风怒号的凉风垭上,阵阵狂风把车辆吹得摇摇晃晃。人机站立不稳,刚伸出手指马上都会被冻僵麻木,不一会儿快门也按不下去了,我们只得在狂风的间隙下车抢拍几张后马上返回车上暂避风寒,同时让机器不致以罢工。那种不寒而栗的场景让人深刻地体验到每张雪景作品的来之何等不易。 </font></h3><h3><br></h3><h3>黄花倩影竟芳菲,水暖风情醉不归。<br></h3><h3>弹指春霄香烂漫,驱车追摄趁余辉。</h3> <h3>  这多年在神农架的拍摄过程中,最令人时刻感怀的是:分别得到园丁酒店的罗佑华老师一家、3—4号湖边严世成(获奖作品中的渔翁)一家、坪圲镇上“糖果屋”的刘涛夫妇、下谷村“云海山庄”的赵远海(家有两宝)一家的关照、帮助和支持。在长期的交往中,共同建立的那种亲密、信任的关系和犹如回家般的感觉一直让我们心存感激。感激-----所有关心照顾、帮助支持过我们的神农架人!<br></h3><h3><br></h3><div> 白云嶺上过,群鸟树间鸣。</div><div> 雪后千山冷,崖前万壑清。</div><div> 客栈温暖酒,游子故乡情。</div><div> 试看神农架,风流传古今。</div><h3><br></h3> <h3>  摄影尽管有千般辛苦、万般委屈,可是摄影人也有两种享受:一种是拍到自认想要的片子;二是结交了那些个无论风霜雨雪,一起起早贪黑、爬山涉水的摄友。当每天拍摄后在驻地相互推杯换盏、推心置腹地诉说衷肠的那份友情、那种兴奋、那番领悟,那种酒不醉人人自醉的感觉------谁说不是人生的一大乐趣和享受呢!这时、这里没有年龄、职务、性别、资格、水平的差别,只有快乐!摄影对身体素质的锻炼、心理素质的修炼、精神的超脱、追求的升华是任何局外人享受不到的欢乐。<br></h3><div>感谢------一起陪伴的各位老师和摄友,与您们一同前行是我最大的荣幸和幸福!</div><div>&nbsp;</div><div> 锦绣随风好个秋,红满峰岚,金满田畴,沧桑极目不胜收。看在眼中,喜在心头。</div><h3> 小聚轻斟雅兴楼,茶助谈锋,酒助神游,鬓斑老友更风流。笔载奇葩,机载锦图。</h3> <h3>图为本人在全国神农架摄影大赛中的获奖作品《独钓寒江雪》。</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