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摄影:快乐198</h1><h1>文字:林 子</h1> <h1>1964年起,由于国防需要,我国中西部三线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军工企业"三线厂"建设。如今大山深处的"三线厂",厂房车间依然存在,虽然已破败不堪,但还是可以看出当年的辉煌。国营庆光电工厂的前身,就是来自仁寿的三线厂,军工番号为国营四四零三厂,专门生产坦克和飞机某配件,为我国国防事业做出过重大贡献。</h1> <h1>我们的成长就是伴随着4403厂(仁寿102信箱)的辉煌、衰败、解体...…离开28年了一直没有机会去看荒草丛生的家属区、破败不堪的旧厂房、小时候游泳嬉戏的水库。每次看到朋友发回来的照片,除了伤感,就是眼泪,那曾经留下我们天真烂漫的童年和懵懂无知的青少年的快乐时光...…</h1> <h1>直到春节,朋友"快乐198"回去了,航拍不少4403厂的照片,终于见到了让我向往已久的一幕……</h1> <h1>4403厂于1970年在仁寿县禄加那寂静的山沟里建成,1971年投产,产品为军工航空配套,1981年军转民。"八五"期间,经"国三办"同意,4403厂实施调迁,并于1986年,在成都市新都区开工破土奠基,1989年8月圆满完成了工厂由原址仁寿向新都新址的成建制搬迁工作。</h1> <h1>1970年父亲和母亲在4403厂建厂初,分别从成都红光电子管厂和达州坛同中学来到仁寿的4403厂,就职于技术科和子弟学校。</h1> <h1>风尘仆仆,带着匆忙,我们的父母从此驻扎在这远离故乡的地方,并且扎下根来。许多年过去了,父辈毕生奉献三线建设的骄傲感已然泄掉,并且荒废。奉献出时光,却被时光蚕食到如今的模样。</h1> <h1>4403厂的前辈们戎马一生,在那困难的年代为国家建设奉献了一辈子……对于我们这些三线厂的后代们,现在除了怀念就是回忆,那些个旧时的辉煌,曾经的记忆,如今的衰败,都让它留在历史的烟尘里吧.....历史不会忘记,我们也不会!</h1> <h1>4403厂的职工来自五湖四海,四川话、普通话、东北话、上海话.....应有尽有,我们厂矿甚至有自己的通行语言,和当地毫不搭界。而作为他们的后代,厂矿职工的儿女,他们在七十年代、八十年代出生,除偶尔去趟城里玩,春节回老家,大部分时间都在三块地方:厂区父母上班地点、家属区、农村田野山头。</h1> <h1>我的记忆中:厂矿职工可以假日坐上厂车,去几里或几十里的城镇买各类物品,节日还有福利发放。4403厂还有自己的职工食堂、幼儿园、职工医院、子弟学校、车队、职工俱乐部、图书馆…春节前后厂里的大货车大客车还会接送职工回家过年。</h1> <h1>那时候没有手机闹铃,遍布厂区、家属区的有线大喇叭就是我们的闹钟,每天早上6点半喇叭里开始吹起床号,然后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节目,伴着新闻人们开始吃早饭,然后奔向厂区和学校,最后大喇叭以《运动员进行曲》或《三大纪律八项主义》结束广播,早中晚各广播一次。</h1> <h1>记忆最深刻的还是球场坝的露天电影,暖和的天气里每周1—2场,下午小娃儿们就开始占位子了,没占到好位子的还可以看银幕的反面。我们家住球场坝的7号宿舍四楼,直接搬根椅子出来坐在走廊上就可以看电影。</h1> <h1>4403厂的小孩过得都很快乐,男孩都会滚铁环、掺陀螺、打弹弓,赢烟盒;女孩都会跳皮筋、丢沙包、踢毽子。这个灯光球场就是我们的乐园。</h1> <h1>4403厂的小孩胸前都挂得有一把家门的钥匙,因为家里除了上班的父母就是小孩自己了,学校不会像现在这样天天补课,放学了就自己打开家门,想干什么就干什么。</h1> <h1>4403厂的小孩们一定不会把稻苗认成韭菜,一定知道什么样的藤子下长的地瓜什么样藤子下长的是红薯,知道什么时候玉米熟了…因为基本上都去挖过农民的红薯、地瓜吃,去掰过农民的玉米。</h1> <h1>一切都是那么有情趣。<span style="font-size:20px;">那时小孩很多,因为太熟又疯,常常成群地在一起玩。到厂区花园偷摘桃子、橘子、葡萄…在家属区玩,爬树爬墙做弹弓,实在无聊再放把火,拾些树枝纸片点上,能围着玩很长时间;到田野山头,</span>网蜻蜓、挖野菜……</h1> <h1>由于童年伴多,又无忧无虑,大多职工子弟没有学好课本的强烈欲望,父母也从不拿外面的世界刺激我们,高中毕业了工厂要招工的,工作迟早会有的。我们一直很崇拜强健的、沾了机器油污的父辈职工,我们将来成为他们并没有什么不可接受的。只有在读初中的最后一年,时间已经走到八十年代初期了,妈妈和我们说了最有价值的话:"外面的世界很大,只想在厂里上班,将来会后悔的"。当时年少,也未用心去领会。</h1> <h1>于是,我们大多数子弟理所当然地升学,考工,成为了我们熟悉的厂矿的职工。车间领导们就是我们的邻居,他们不会比我们父母对我们了解的程度更差,领导们大多看着我们长大的。</h1> <h1>4403厂曾经多么的辉煌,无论是禄加、宝飞、天明公社、付利大队水库,还是孟家洞、卢黄沟、潭鱼嘴天桥,处处都是童年的记忆!</h1> <h1>这里,就是4403厂区一号大门,原来的名称"国营庆光电工厂"就在大门上面,工厂搬迁后,字迹随着流逝的岁月,消失在历史的时光里。</h1> <h1>4403厂的风水源头应该是这个山洞了吧?山洞里面就是玻璃车间,各个岔洞就是各车间班组。曾经人来人往忙忙碌碌,送料单送计划、运送原材料,现在门庭冷落一片萧条。虽然空置多年,仍不失当年的庄重。</h1> <h1>曾经的办公大楼如今大门紧闭,人去楼空。不见往日人车来往的繁荣,杂草任意的生长,仿佛想要掩盖过去的痕迹,早已褪去神秘和庄严……</h1> <h1>一条靠山的公路,一座清澈碧绿的水库,成排的红砖职工宿舍,见证了昔日的辉煌。</h1> <h1>亲历4403厂的变迁,花开花落春去秋来,我伫立在它们的面前,只有仰而视之,顿感我陪它们十个寒暑,只不过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罢了。</h1> <h1>三线人的命运如早已凋零的工厂一样被国家历史遗忘,个人的局限与现实制约,在轰轰烈烈的中国城市化的变革中,被彻底淹没。 谁还会记得他们的努力和信仰?谁还会记得那个砥砺奋进的中国?这里承载了一代人的记忆,却也只能沦为记忆。</h1> <h1>面对这些静默的建筑物,我无言以对,它们守卫在这里,以昂然挺立的心境坦然面对风霜雨雪,它阅尽人情冷暖!</h1> <h1>"快乐198"的照片把我们的思绪完全带回到了那激情燃烧的岁月,带回到那个只讲奉献的时代。<span style="font-size:20px;">应该这样说,那个时代的人,是有一种精神的,这种精神曾经支撑起了共和国的脊梁,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我想人还是需要有点精神的!</span></h1> <h1>谢谢欣赏!</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