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早一条以“中山”命名的城市马路——百年老街中山大道,经过“满城挖”(封闭改造)约2年后重新开街。2017年元月底,伴随着中山大道地下的武汉地铁6号线开通,中山大道也入选了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春节期间,跟着并不太拥挤的人流,探访了早在民国初期就是中山大道最繁华热闹的一段:从六渡桥至江汉路约1公里多的重修街道,真实的而非“万达”地产商王健林们新造的“汉街”。<div><br></div><h3>没有哪一条道路会像中山大道那样,能勾起众多老武汉人的乡愁。据称,此次修复是以原有造型及材料为基础,“修旧如旧”,力求复原百年前建筑的外观原貌,重现昔日繁荣景象。为此,以生于斯、长于斯的武汉布衣身份,凭借往年模糊的记忆,对这条改造后的闹市商业街区做一追忆性的评点。</h3> <h3>对照视频: 100年前中山大道六渡桥段的真实写照(外国人拍摄剪辑)。</h3> <h3>2017年初,中山大道重开后,从武昌过来的1路电车,终点己恢复到三民路-六渡桥站(图中的电车正转弯驶向三民路)。中山大道上的六渡桥,只有地名并无桥,此处很早就是汉口最繁华地,是老汉口的代名词。</h3> <h3>这里的十字路口,1985年修建的人行天桥常常被外地人误认为就是"六渡桥",现己被拆除,六渡桥再也没有"桥"的身影了。</h3> <h3>六渡桥人行天桥的一侧原来是红太阳百货大楼,后来成了温州城和老字号初开堂药店。初开堂现在还在原处。</h3> <h3>人行天桥的另一侧,原来连接着武汉解放初期的老建筑中南旅社,现己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启用不久的地铁6号线六渡桥站。</h3> <h3>从地铁六渡桥站开始,沿着中山大道向江汉路行进。</h3> <h3>对街"修旧如旧"的商铺。</h3> <h3>这个地方过去应该不是六福珠宝店而是著名老字号餐馆一一福庆和湖南米粉馆,老武汉人念念不忘的美味佳肴。</h3> <h3>好在老万成商社和酸梅汤还在,可以怀怀旧,解解渴。</h3> <h3>走近中山大道最具民国范的一段。</h3> <h3>这条路段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老照片</h3> <h3>今天老汉街的风韵是否犹存?</h3> <h3>走近著名的南洋大楼</h3> <h3>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武汉卷烟厂的前身,中国最老卷烟厂之一。</h3> <h3>1926年7月广州出发北伐的国民革命军,至10月全部占领武汉三镇。为适应革命形势,广州国民政府迁往武汉。南洋大楼即武汉国民政府旧址。</h3> <h3>始于1938年的老字号餐馆一一武汉东来顺回民餐馆依然健在。</h3> <h3>而附近著名的蔡林记热干面馆搬到了三民路; 四季美汤包馆则变成了铜人像……</h3> <h3>继续前行……</h3> <h3>抗战期间同一路段的老照片</h3> <h3><font color="#010101">始建于1919年的民众乐园,解放前就与天津劝业场、上海大世界并称为三大娱乐场,全园拥有各种剧座4500席,为武汉最大的文化娱乐场所。</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自童年起直到文革前,到汉口必进民众乐园。民众乐园内部不仅有影院、剧团和杂技团入驻,京、汉、楚各色剧种表演以及杂技、魔术、曲艺、电影,甚至还有喷泉池和哈哈镜,买一张门票能看上一天,小民们其乐无穷(图为上世纪20年代的民众乐园)。</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重建后的新民众乐园,没有遵循“以旧修旧”的原则,文化早已被商品替代,变成了一个寻常的大卖场,集休闲、购物、娱乐、美食于一体的购物中心,实在是大煞风景。</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民众乐园的对街,老武汉人的记忆中叫“永安市场”,与北京东安市场相似,除了可掏旧货外,那就是一个线下“淘宝网”的祖先。或许,现在网吧内尚可怀旧。</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武汉市最老最大的“工艺品商店”依然存在,</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然并卵,现在最吸引游客的工艺品却是珠宝。</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紧邻工艺品商店的民生路横接中山大道。</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与过去相比,民生路是否变得更为时尚?</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再次从右至左穿过中山大道。</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中山大道949号的“汉口总商会”大楼,是武汉商业发达的标志,现在这里是武汉市工商业联合会的办公地点。</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永康里,中山大道上的一条百年老巷。</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随着中山大道重开,“永康里街头博物馆”正式挂牌亮相于汉口总商会旁。</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台商投资企业2004年在江汉路改造时投资修建的大洋百货,大楼高耸,在“老汉街”上显得那么的不协调。</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虽然它与王府井百货等构成了一个现代化都市的购物商圈,</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但它横守在路中,却彻底败坏了中山大道的传统景观,也使得在这一带多年的老字号蔡林记热干面、四季美汤包馆,以及著名的星火文具商店等等再也无家可归。</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不知道是否还会有人反其道而行之,以“炸武展”的胆量,还中山大道一个地道的汉味。</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中山大道乃至老汉口的标志性建筑——汉口水塔惊艳登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汉口水塔建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原名既济水电公司汉口水塔,是武汉市最早的高层建筑。在很长一段时期,它承担着消防给水和消防瞭望的双重任务。</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已被修缮一新的汉口水塔,以一位历史见证者的身份,默默观察了武汉消防近百年来的历史变迁,成为存留在武汉人心目中不朽的记忆。</font></h3> <h3>水塔下面,市一中前的无线电器一条街,不知孕育了多少青少年创新人才,但这条科技街早就变成了小吃一条街。</h3> <h3>只有老武汉人才知道这叫什么一一滴洞,一种极薄玻璃制作的发声玩具。“滴洞滴洞,拿钱来送",说明它只能玩短短数分钟就会自碎。</h3> <h3>前行走到武汉王府井百货,与大洋百货共同组成的所谓现代商圈铁三角……</h3> <h3>对街原是前店后厂的老字号金银制品店,浓郁的汉味犹存。</h3> <h3>老字号享达利钟表店尚留在原处。</h3> <h3>著名的交通路,曾以文人聚集地为傲: 解放前的大刚报,解放后的外文书店,以文艺范著称。到后来,这条著名的老街又聚成了长江水产市场,不过现在这里再也买不到长江鮰鱼,汉味建筑则统统拆除于上一轮现代商圈的改造。</h3> <p class="ql-block">民国时期的交通路</p> <h3>终于抵达了繁华如初的江汉路口。</h3> <h3>不忘初心的江汉路,虽然被拆了许多老建筑,但与老照片的风格没有太大的变化,至少没有出现类似大洋百货那样的败笔。</h3> <h3>江汉北路一如既往的热闹非凡。</h3> <h3>人气十足</h3> <h3>不知道为何璇宫饭店招牌会出现在中心百货的原址上方,中间还有璇宫影院的招牌?</h3> <h3>璇宫饭店曾经是武汉市内历史最悠久的欧式古典建筑饭店,享有最具文化内涵宾馆之美誉,据称现己变身为集商贸娱乐等功能的综合体重新开业。</h3> <h3>中心百货商场一一武汉曾经的十大国营百货商场之首!</h3> <h3>现己沦落为zara品牌店的卖场。</h3> <h3>今天年初三,必须在水塔前留张纪念照。</h3> <h3>江汉路站乘坐地铁2号线</h3> <h3>以往一个多小时,如今十分钟就可以返回武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