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在家乡,正月十五是春节的压轴戏,过不了十五不算过完年。所以,家乡对正月十五过的非常认真,也非常隆重。放灯、放花,跑“玩艺儿”,十四、十五、十六要正道儿的热闹几天。</h3> <h3> 正月十五,家乡有“放灯”的习俗。每当夜幕降临后,家家户户都要在大门前放上一盏用棉花籽油点燃的小油灯,光亮不大,闪闪烁烁,整个村庄好像是落下了一天繁星。还有那些四处游玩的孩子们,每人手里也提着一盏自制的小灯笼。</h3> <h3> “放花”,也是家乡正月十五晚上的一项重要内容。一般都是由村上出面,在村中心十字街的空场儿上,提前堆起一个高大的土堆,然后把村里自制的“花”——一个装满火药的大铁锅似的东西,安放在土堆上面,然后由一个人小心翼翼的去点着“芯子”,等“芯子”着完后,“花”就会“噌”的一声窜起多老高,灿烂的焰火漫天迸溅,得放二十多分钟,煞是好看,引得全村的男女老少都跑来争相观看。家乡还有一种自制的、专门在正月十五燃放的“起花”,它是用牛皮纸卷筒装上火药制成。但与其它鞭炮不同的是,“起花”上面都绑着一根高粱杆儿,放的时候将高粱杆儿朝下,点着“芯子”后,只听“呲”的一声,“起花”便划着亮亮的弧形,拖着“尾巴”飞上了夜空。</h3> <h3> 其实,家乡正月十五真正的重头戏还是跑“玩艺儿”。在家乡,吃完“破五”捏“小人”嘴的饺子,那些爱热闹、又能操持事儿的人们,就开始撺掇人马,操持着跑“玩艺儿”了。家乡的“玩艺儿”主要有“落(lao)子”、“高跷”、“狮子帽”、“小车子会”等,很受乡亲们的喜爱,同时也把节日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当然,这“玩艺儿”并不是每个村都能操持的,对那些既没有人力、又没有财力、还想热闹的村来说,就只能摆上“茶架儿”(无非是一些糖果、香烟和茶水之类的简单东西)来招待演出的客人了。</h3> <h3> 家乡每年的正月十四、十五、十六这几天是跑“玩艺儿”的正日子,到处是锣声、鼓声、竹板声。尤其是那“咚咚呛、咚咚呛”的鼓点儿声,直把人们敲的心里旺动换,根本就在家里待不住,不由自主的就会随着人们往外跑。在家乡,只要“玩艺儿”在街头一撂场儿,呼啦一下子,就会里三层外三层的围上一大堆的人。人们看“小车子会”里的“傻老婆”;看“狮子帽”里的文狮子挠痒痒、武狮子滚绣球、踩梅花桩;看高跷队里谁的“腿子”高。每当看到精彩处,后面的人就使劲往前挤,前面的人又用力往后抗,人群左揺右晃,简直就成了风中的一道篱笆墙。而那些串村跑的“落(lao )子”,就更吸引人了。人们可以迎出村外多老远,甚至还可以跟着“落(lao)子”绕上几个村。人们边看、边笑、边议论,忘了寒冷,忘了疲劳,甚至也忘记了吃饭。</h3> <h3> 在头十五里,村上搞得好的,还要请戏班子来唱戏,引得十里八村的人们都跑来观看。 </h3> <h3> 一般到正月十七、八,欢庆的浪潮才会渐渐平息下来,跑“玩艺儿”的也都恋恋不舍的散了伙,人们也才逐渐开始收心,意识到年该过完了,应该盘算地里的事儿了。家乡还有“初一芝麻初二花(棉花),初三高粱初四麻,五薯六豆、七谷八麦、九果十菜”的农谚,一般上了年纪的人,都会十分注意从初一到初十的天气。如果这几天天气都好,就预示着五谷丰登、果菜全收。如果哪一天,比如说初八天气不好,那些老人们就会忧心忡忡地说,“看来今年不收麦子啊”。但年轻人们可不管这一套,仍然沉浸在欢乐之中。</h3> <h3> 就这样,人们热热闹闹、欢欢喜喜,过了初一,过了十五,过了正月,然后才把注意力转向了土地、投向了田野。正月一过,人们就开始往地里运肥送粪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