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汉口老建筑

罗丰年

<h3>汉口租界,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西方列强于19世纪至20世纪初遗留的历史建筑。</h3><div>汉口租界位于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中山大道至沿江大道之间。从江汉路起,依次为:汉口英租界、汉口俄租界、汉口法租界、汉口德租界、汉口日租界和汉口比利时租界。20世纪初,汉口已经成为了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大城市,被称为“东方芝加哥”。</div><div>汉口滨江一线总长1088丈,总面积为2804亩4分。这一带至今还矗立着各国风格的旧式楼房。汉口得名于地处汉江之口,汉口的发展,始于明成化年间汉水改道以后,其主要是利用长江、汉水的水运之便,作为码头和商业市镇发展起来的。</div><div>古代有“九省通衢”之称,后铁路运输发展,水陆并运,因处于我国南北中间位置,与其他省市联系方便。</div> <h3>今天大年初二来到家住江岸区同兴里阿文阿姨家拜年。由表弟陪同考察了周围古建筑群,其中有几栋著名的汉口历史文化建筑,资料介绍如下</h3> <h3>巴公房子,俄罗斯建筑,目前政府在修缮</h3> <h3>巴公馆</h3> <h3>著名的中共“八七会议”旧址</h3> <h3>法国大使馆大使公寓</h3> <h3>阿姨家住在老汉口同兴里建筑群石库门内。来到这条巷子,仿佛走进一百年前的老汉口,领悟到毛泽东当年《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描述的:一类土豪到上海,二类土豪到汉口,三类土豪到长沙……</h3><div><br></div> <h3><br></h3><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同兴里:</div><div><br></div><div>一百年前的房产运动,近代资本家投资置业</div><div><br></div><div>从泰兴里转个弯到后巷,即是同兴里。两个里分后巷是共通的,同兴里则更为延长,除了胜利街的入口外,另一入口设于洞庭街,可以贯穿。</div><div><br></div><div>由胜利街口可见同兴里的牌坊,明显比泰兴里好找多了。洞庭街那一出口则挂着“历史老巷,近代民居”的广告牌匾,估计也吸引了不少游客。因此,这里的住户早已习惯了观光客和摄影爱好者的突然闯入,他们对陌生人也热情得多。</div><div><br></div><div>同兴里比泰兴里建得稍晚一些,1932年建成,原为俄国商茶阜昌洋行和华俄道胜银行买办刘子敬的私人花园,后由各绅商权贵接手,联合修建房屋。进门左手边几棵老树连成了成片的绿荫,由这里便可直通泰兴里。几个老奶奶正在树下乘凉,大热的武汉夏天,树下却荫凉得很,想必过去也是大伙儿的交际空间。</div><div><br></div><div>“同兴里”取名即寓意美好的愿望,后曾一度改名为“烽火一里”,1972年恢复原名。因当年参与建房的都是汉上的大老板,与泰兴里统一规划建设不同,同兴里属于典型的“联合建房”,因此各栋房屋之间风格各异,体现了其各自的品味和喜好。据说曾任黎元洪总统的秘书、中将唐仲寅将军也在同兴里内建有房屋,这里一度成为汉上近代资本家们买房置业的首选。</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h3>同兴里巷子</h3> <h3>具有中西风格的石库门门廊</h3> <h3>典型的石库门</h3> <h3>门廊上的雕花具有西式风格</h3> <h3>中西式门廊</h3> <h3>门廊雕花</h3> <h3>装饰后同兴里街面建筑</h3> <h3>同兴里的拱形大门</h3> <h3>同兴里门面</h3> <h3><br></h3><div><br></div><div>仿效上海,汉口的石库门大比拼</div><div><br></div><div>沿同兴里主巷往洞庭街口,像是掉进了一个建筑博物馆。“石库门”这一形式在此演绎出了各种不同的姿态,在并列的两排房屋上各自勾勒。三角形、半圆形、弧形、长方形或组合形,欧洲的古典山花装饰,巴洛克式的卷草、蛋饰和大卷涡,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中式和西式的各种图案与样式在建筑上飞舞起来。可以想见那个年代,屋主们在建造房屋的时候,如何争奇斗艳创意百出,在各家大门上标榜其品位。</div><div><br></div><div><br></div> <h3>同兴里巷子口</h3> <h3>同兴里巷子</h3> <h3><br></h3><div><br></div><div>由于是联合建房,当时人们还在建筑外墙用一些文字书法标注来划分界限,比如“周某某地界”。这比装饰更加有意思,既可识别,也别有雅致。各家虽装饰各异,但是在房屋格局和形式上则显示出了其独有的时代特征。“开始采用现代住宅功能,两层结构之上,每栋房屋上面都有一个老虎窗”。最早这个用于储藏间的老虎窗,现在大多被改成了阁楼。</div><div><br></div><div><br></div><div>同兴里的门牌中有一些门牌号后加了“附”1、2等,明显可以看出是在原来的巷道之间加盖的简易房屋。与两层砖木结构的房屋不同,加盖的附楼只有一层,简单的红砖堆砌,木门已经掉漆掉得很严重了。</div><div><br></div><div><br></div> <h3>从表弟家楼顶阳台俯瞰同兴里</h3> <h3>巷子对面院子的天井</h3> <h3>巷子口</h3> <h3>特有的老虎窗</h3> <h3>老虎窗正面</h3> <h3>从阳台上看俯瞰巷子里</h3> <h3>红瓦尖顶</h3> <h3>石库门建筑内观,为一个内天井</h3> <h3>木板楼梯:楼梯扶手为一条整木,有十六长,中间无接口,当时是从美国进口的洋松!整个同兴里建筑室内都是木质结构,楼板都美国进口洋松,地板厚度有三厘米,楼梯板厚五厘米。</h3> <h3>室内木板地板</h3> <h3>楼梯板厚五厘米</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