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锲而不舍 化腐朽为神奇》——小记我的父亲吴云平

悟无无

<p class="ql-block">朋友喻丹诺为父亲作的肖像画</p> <p class="ql-block">&nbsp;《锲而不舍&nbsp;&nbsp;化腐朽为神奇》</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记父亲吴云平的核雕创作之路</p><p class="ql-block">&nbsp;</p><p class="ql-block">吴云平,1929年出生于浙江杭州,原籍金华,1949年随军南下到重庆,从事医疗卫生工作,1990年离休后,迁居北京。</p><p class="ql-block">&nbsp;</p><p class="ql-block">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算起,吴云平凭着对艺术的热爱和丰富的想象力,在清朝文人魏学洢所写的《核舟记》一文的启发下,自我探索核雕艺术创作四十多年时间,回忆往昔,他迷上核雕创作纯属偶然。</p><p class="ql-block">&nbsp;</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吴云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新华社资深记者杨佐桓无私摄影</p><p class="ql-block">好友曾一钧出资出版</p><p class="ql-block">目前为国际国内唯一一本有关核雕的个人专集</p><p class="ql-block">为此,为中国图书馆破格所收藏(中国图书馆不收藏港澳台出版物)</p> <p class="ql-block">"文革"时期,我父亲吴云平被隔离在"牛棚"里,一年夏天,我母亲给他捎去一些鲜桃,"牛棚"中的孤寂和当时的精神压力,使他备珍这些充满亲情的鲜桃。细细品尝桃子后,他还认真端详着手中的桃核,纷繁无序的桃核纹理,乱七八糟的桃核纹路,使他油然想起曾经读过的一篇由清朝文人描写明朝艺人精湛雕刻技艺的名篇《核舟记》。在这篇美文中,我们可以读到,古人能变无序为有序,化纷乱为艺术,将一枚平常滥见的不引人注意的桃核雕刻成为精美的艺术品,实为神奇。在那篇美文的启发下,吴云平突然从桃核纷乱的纹路中隐隐看到了很多若隐若显的图形,有的似鸟,有的似猴,有的像龙,有的像鱼,他对他这一发现感到无比兴奋,通过人找来废旧的钢锯片,自制了一把小刀,把他在纹路中恍惚中看到的抽象图形,用雕刀把它具象化。从此,父亲吴云平的业余雕刻生涯就在这样一个特殊的背景下开始了,而且一干就是四十多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h3>北京海圆法师</h3> <h3>用桃核整雕的母子猴</h3> <h3>用桃核雕的花瓶</h3> <p class="ql-block">他对核雕这一寥若晨星的民间工艺的着迷,加上几十年锲而不舍的创作,从中获得了无比的欢乐和愉悦,"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因一个偶然的机会,吴云平的核雕作品出乎意料地入选北京工艺美术博物馆开馆典礼举行的一次全国性工艺美术作品展;随后,在九十年代,他的核雕"《水浒》一百零八将"和"甲子轮回念珠"等作品又入选"第一届中国工艺美术名家作品展",进入中国艺术的最高殿堂——中国美术馆——展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此后,作为吴云平这样一个无师、无承、无职、无称、又无工艺美术学历的自娱自乐的业余爱好者,先后成为了"北京工艺美术学会"和"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的会员,而且还成为了"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的会员,这真是命运给他人生的一个意外惊喜。</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h3>桃核母子猴</h3> <h3>异形核桃雕</h3><h3>飞天反弹琵琶</h3> <h3>北京电视台神奇发现栏目曾就此核桃雕专题报道<h3>吴云平在雕刻此作品的时候,雕刻一只猴子就在笔记本上画上一个记号以备此后在核桃上数不清</h3></h3> <p class="ql-block">看过吴云平的核雕作品的许多专家及众多媒体都给他核雕创作予了高度的评价,称他的核雕作品已自成一体,风格别具,且创作主题丰富,雕刻手法细腻,技艺精湛,并认为他的作品突破了传统核雕主题单一的格局。因此,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四川电视台、《中国日报(英文版)》、香港《明报》、《澳门日报》、《人民画报》、《四川日报》、《重庆晚报》、《西南经济日报》以及中国雕塑界权威杂志《雕塑》等多家媒体都纷纷专题报道和撰文刊载了他的核雕作品,这无疑是对他核雕艺术作品的充分肯定和对他个人的极大鼓励。</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核雕艺术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最早记载可见于宋朝中期,距今一千多年。明朝时期,这门民间艺术颇为盛行,当时下至平民百姓,上至达官贵人乃至皇亲国戚对核雕艺术大为钟情,以致明朝我国的核雕艺术达到了历史的一个高峰,清人所写的《核舟记》就是记载明朝王叔远的核雕精品——核舟。核雕之所以能在我国民间工艺中独成一系,独树一帜,不仅因它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而是因其自身的独特性,它属于微雕范畴,又有别于一般的微刻,它需要高超的技艺,但如没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再高超的技艺也不过就是手工技术范畴,核雕创作者必须在想象力的引领下,运用娴熟的技艺,将神、形、理、趣融于其中,才可能将平凡滥见的桃核出神入化地变为令人感叹不已的艺术精品。</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h3>引吭高歌的帕瓦罗蒂<h3>李子核雕</h3></h3> <h3>李子核雕母子猴</h3> <h3>大粒李子核雕——茶壶<h3>核雕属于微刻性质,这门工艺与同是微刻的米刻,发刻又有区别。本人以为雕和刻的区别在于,核雕至少是三维的,属于浅浮雕,需要掌握浮雕,圆雕,透雕,线刻,磨制等一系列雕刻技艺,而米刻发刻虽是微刻,是一维的,是在平面上用工具留下划痕。</h3></h3> <h3>南方大橄榄核雕的十八罗汉头像</h3> <h3>桃核雕</h3><h3>游龙出水</h3> <h3>中国工艺美术名家作品展入选证书</h3> <h3>异形核桃雕</h3><h3>钟馗</h3> <h3>我国雕塑界权威杂志《雕塑》撰文报道</h3> <p class="ql-block">核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核雕涵盖一切以果核为载体的艺术创作,诸如杏核,李核,桃核,核桃,橄榄核等,狭义的核雕大致就是橄榄核和桃核为载体,目前我国从事单一的橄榄核雕的人多,从事桃核雕的人少,这是因为橄榄核雕以南方大橄榄核为创作载体,大橄榄核纹路浅,板块大,创作空间限制性小,且适合成批量机雕,市面上常见的批量"佛陀头像手镯"就是机雕产品(批量生产已不属艺术品范畴了😊);而桃核雕由于创作载体为桃子🍑核,无一相同、深浅不一的纷乱纹路,狭小的板块限制了需要依纹而构思,依势而雕刻,更需要以艺术想象力为先行,以各种雕刻技巧技法去实现,每个桃核雕都是唯一的绝品。</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父亲吴云平在离休后将更多的时间投入了这门民间工艺领域,不断创作,他尤其擅长雕刻猴子,他以核桃为创作载体,雕刻了"猴王国",一枚小小的核桃上,用浅浮雕的雕刻技艺,雕刻了神态各异的猴子203只,1996年9月北京电视台"神奇发现"栏目曾专题采访并报道。</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后来,吴云平从单个的核雕作品进入了组雕,其主要代表作有:"甲子轮回佛珠",六十粒蚕豆大的山桃核上刻有337个无一雷同的人物及飞禽走兽。他不仅雕刻桃核和核桃,他还将他的雕刻领域扩大到所有的果核上,比如李子核,杏子核,红枣核,乃至樱桃核。他用杏核,橄榄核,红枣核创作的"水浒一百零八将脸谱"曾引起业内专家的好评。还有桃核组雕"八仙过海"、"三个和尚没水喝"、"十二生肖"、"竹林七贤"、"十八罗汉"以及李核组雕"虾蟹图"、"茶壶系列"和"核舟"都展示了他离休后核雕艺术的不断提升。</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我父亲吴云平在核雕艺术领域里,其雕刻手法细腻,风格独特,因此,香港中国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的《吴云平的核雕艺术》一书竟然由从不收藏港澳图书的中国图书馆破格收藏。</p> <h3>自学英语后尝试以英文在《China Daily》介绍吴云平的核雕艺术</h3><h3><br /></h3> <h3>Turning peach stones into art</h3><h3>把桃核变艺术</h3><h3>化腐朽为神奇</h3><h3><br /></h3> <h3>2018年4月</h3><h3>八十九岁的吴云平</h3><h3>其女吴建铭拍摄</h3> <h3>吴建铭拍摄</h3> <h3>吴建铭拍摄</h3> <h3>吴建铭拍摄</h3> <h3>2018.4.</h3><h3>八十九岁的吴云平</h3><h3>吴建铭拍摄</h3><h3>廖君修饰</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