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世界上</h1><h1>真的有那么一个人</h1><h1>默默的关注着你</h1><h1>疼爱着你</h1><h1>但你永远无法靠近…… </h1><h1></h1><h1> 那年、那月、那日。老家的太阳在云层里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时候,场上几只麻雀安逸地挤卧在草垛里的时候,上房里病床前守满了妈的亲人的时候,应了无数次“妈”的人,带着子女们的牵挂,走了……妈走后的日子,我曾无数次的在梦里、在山顶、在旧上房、在旧院子,在门前、在屋后,冥冥之中就会出现妈的身影。思念如同潮水一般天天吞噬着我身体的每一寸肌肤和脆弱的心灵。快过年了这种思念愈发强烈……那天女儿说她梦见了奶奶……我们父女四目相对的一瞬间都已泪流满面…… </h1><h1>过年了,您老一切安好?</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勤劳</h1><h1> 过年,始终不变的是白天黑夜、四季轮回的春夏秋冬,已经变化的是额头不断增多的皱纹,还有岁月这把刀的雕刻……现在的过年对我已没有丝毫的兴奋,但这几天脑海里时不时浮现我儿时对过年的冲动、激情和向往……那些年每每进入腊月后,每天半夜醒来,就看到妈在煤油灯下为我们做过年要穿的新鞋、为我们手工缝制过年要穿的新衣裳……在那个生活贫困、物质匮乏的年代,白天要下地干活,晚上还要为儿女们缝衣做鞋……多少个日日夜夜的煎熬中把我们兄弟姐妹六人抚养成人,如今儿女们的生活条件都好了,您却没能好好享几天福,就这样匆匆走了……</h1><h1>在那个艰苦的年代,多少人吃不饱穿不暖,但在我的记忆中,从未经历过这些苦难,现在回想,应归功于的您的没日没夜的辛勤劳作和汗水。那时候,夏天门前矮墙上总能骑满蒿子捆捆,到秋天蒿子干透了后就成了大摞子,冬天的烧火做饭用柴就不用愁了。到了冬天,天还没有亮,您喊叫了我们兄妹几声后,就去山上大渠沟里扫树叶子去了,因为你怕去晚了别人就会扫了,你一堆堆扫起来,背着一背兜回到家里了,我们有时还没有起来……那时候,大渠沟里的树叶基本都归我们家了,一个冬天的热炕有保障了。您总是这样,家里的农活和大小事总是赶在别人前面,小时候曾经抱怨,别人家的麦子都没有开始割,我们家急啥呢?您会说,活干在别人前面轻松多了……现在才明白,您说的确实有道理,是大道理。您在培养我们超前谋划,超前做事的能力,现在的我们不管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都受益匪浅……</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坚强</h1><h1 style="text-align: left;"> 由于父亲常年在外工作,家里的一切重担都压在您的肩上,现在来看,六个孩子您一个个抚养成人,对比我们现在两个人拉扯一个孩子,您的付出超乎常人的想像,况且在那个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艰苦岁月,一个柔弱的女人要撑起一个一大群孩子的家,要让他们吃饱穿暖,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在生产队为了工分,起的比别人早,睡的比别人晚。您曾经给我讲过,一个冬天的早晨,为了给生产队担粪挣包工(现在的计件工资),在那个没有钟表的年代,凭感觉摸黑去干活,结果让迷魂子给迷住,转了大半夜……</h1><h1> 您的那股不服输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们,在生产队常常要遭受别人的欺负,左邻右舍也会有意无意为难你。他们知道没有人会为您伸张正义。别无选择,您会冲上去和他们“一战到底”,一次次的斗争,他们渐渐的怕了,找茬的事也少了。为了这个家,为了你的儿女们您可以付出自己的一切甚至包括生命……</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智慧</h1><h1 style="text-align: left;"> 母亲的智慧是我最为佩服的,一个目不识丁的柔弱女人,八十多岁了耳不聋,眼不花,思维敏捷,思路清晰。年近五十的我拿不定主意的时候就去请教您老人家,总能给我一个满意的结果。我换房子要搬到楼上去的时候,做了许多动员工作,您都不去。过了一年后,您给我讲了不去的原因,现在回想起来,您想的太周全了,您每时每刻都在为您的儿女着想、为儿女们操劳,自己再苦再难也不愿意为难你的儿女们。您的一生是苦难的一生,您结婚不久父亲为了抗美援朝战争应征入伍,在这期间,您听到了许多不幸的传闻,多少个不眠之夜煎熬着你……父亲回来后又被分配工作了,家里的重担又压在了你的肩上……1985年父亲因病去世,犹如晴天霹雳使您大病一场,但您终于撑了过来,因为您的儿女还需要您,他们还未成家、还未立业……从此,您的身体已不能下地干活,但您用自己的智慧把家里的事安排的井井有条,看着您的儿女们一个个成家,过着幸福平安的生活,他们都不是特别优秀,但他们从您身上学会了如何做人做事,如何过一个普通老百姓应有的平淡生活……</h1><h1><br></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陪伴</h1><h1> 在母亲最后的几天里,医院查不出病因,不断的发烧、便血,我从中卫赶回来时,妈微弱的声音递给我,说:“我不要紧,这么远你回来,不要影响你工作……”。按照习俗,我们商量着把您老人家接回老家,您是坚决反对的,小儿我知道您心里的想法——您不想离您的儿女们太远,哪怕在另一个世界……接下来的日子里,您很少说话。偶尔反复强调“我吃力的很,给我好好看……”,无能为力的我犹如刀绞般难受,只能静静的守在妈的床前……就这样,妈走完了她的一生……妈……您知道吗?苦日子过完了您却走了……好日子刚开始您却没有享几天福……您的儿女无时无刻都在怀念您,您在那边要好好的!听话啊妈…… </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