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南楼乡土日记(一)

舒达远

<h1><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2017年的春节,应插队落户的江西南昌安义县青湖乡南楼村的学生们之邀,我们6位将返回第二故乡和同学们老师们欢聚。我在插队南楼的8年中,倒有一半时间在南楼学校做代课老师,和学生们老师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当学生邀请我们回乡过年,我其他同学立刻欣然接受,并且带上了家人及儿子同行。对我来说,学生们的信任和认可,是我最大的荣幸,高于我的一生中的一切。 在准备回乡的日子里,我打开插队期间,我自己写下的薄薄的五册日记忆旧,立刻被迎面扑来的乡土气息吸引,一会儿触文生情感动得掉泪,一会儿忍俊不禁。这里特此撷取最后两册(1975-1977年)的几段和大家分享。如字太小看不清,可点击后再拉大看。所有照片文字,都可以长按下载,也可以发信到我邮箱索取,谢谢!</span></h1> <h3> 我们住的安义县青湖乡茶园村。据《乐氏宗谱》载,清雍正年间大乐村乐克贤迁至此种茶叶定居而得名。摄于2005.8月。 图中的房子即我们上海南洋模范中学的8位同学的房子,边上是好伙计乐通辉的车。非常歉疚的是,我们的到来,大队以村民乐水金一家的富农成份占据了他家上好的房子,来安置我们。</h3> <h3> 1998.6月舒达远第二次回乡,与房主乐水金一家在当年我们住的房子堂屋里。 回沪后,无数次梦中梦到这间屋子,梦到它的有着特別气味的台柜,梦到知青们在它后面的灶间烧灶头饭,以及梦想起在这里发生的无数故事。 图中有乐水金夫妇、孩子,及李七得、乐通辉。</h3> <h3> 1969.3.12,在上海北站。车厢内左起:钱寄萍、李国平、夏禹甦、姚玉衍、徐明达、舒达远。</h3> <h3> 安义县万埠公社南楼大队茶园村,远处是大队油榨房。李国平和集体户孵出的小鸡,1969年。</h3> <h3> 初到茶园的八个同学(夏禹甦拍照)。后有夏禹甦和舒达远弟弟夏禹国、舒达理来。再后夏禹甦两兄弟搬到了老基村。 曹伟新、李蓓君则先住在东下村。 图中后排:钱寄萍、姚玉衍、李蓓君、李国平。前排:徐明达、王嘉禔、舒达远。 徐明达后在深圳创业,王嘉禔则先后在江西师大、上海华东政法大学仼教授,创办华东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仼院长。 另一位在南楼东下村的女同学曹伟新,则后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教授、营养系主任。 下放在南楼的知青中,包括我也算半个教授的话,出了三个大学教授。</h3> <h3> 2005年8月返乡,在茶园拍的小景。</h3> <h3> 茶园的后代。2005.8。 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h3> <h3> 2005年8月回乡和茶园的乡亲们。</h3> <h3> 1976.5,南楼学校。上海知青李国平,王嘉褆,舒达远,舒达理曾先后在此仼教。 背景中"南楼学校"几字及边缀,是当年我摸仿毛体,爬在楼梯上,一点点用纸筋石灰做的。 学校的设计图纸,是当年到县图书馆参照清华大学建筑设计规范书,由我参与设计制图的。</h3> <h3> 这页写于1977年的日记,记叙了我在南楼中小教过的班级和学生。</h3> <h3> 当我们年轻的时候。1975.5,我与弟弟(后排右三)和学校团支部合影。 图中后排右二的大乐村乐菊英同学(乐桂林的姐姐,乐贤才的姑姑),二年前因脑瘤去逝。此次听到这个消息,我难过了好久。</h3> <h3> 你能在中间找到你自己吗?大概是1976.6月拍的77届毕业生照片,因为画面上有胡秋兰、陈莲英等。</h3> <h3> 这张照片不知是哪年拍的,照片上有胡秋香、雷中华和小乐村的老𠇔。</h3> <h3> 这段1976年的日记谈如何过山间高高的独木桥及7月双抢的日子。挑一担百斤重的柴,过十几米高的独木桥的恐惧,在我回沪后还常常出现在我的恶梦中。 而太阳底下高达40-50度的高温下双抢,也是当年在江西最艰苦的记忆。</h3> <h3>大乐村。2005年。</h3> <h3> 这段1976年的日记,记叙了帮忙运柴到简幸华校长家去的经历,有趣而好笑。 当年每家每户上山砍柴挑柴,都是件极为烦恼的大事。转眼间,延续几千年的上山砍柴活动,戞然而止了,真是惊叹30年超越三千年的社会生活方式的巨变!</h3> <h3> 漫漫砍柴路。这是在往醴源角水电站路上,近公路边上拍的,2005.8.</h3> <h3>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美丽的潦河茶园渡口,李国平和姚玉衍。1969年。</h3> <h3> 插队落户到安义,意外的让我们这些上海学生仔饱览了安义的壮丽河山。我的日记里有很多记叙上山砍柴途中的美丽景色描写。 砍柴是件极累人的活,从早上七点上山砍柴,翻山越岭,步行40多公里路,要一级级爬上海拔4一5百米高的山,下午挑一担百斤的柴下山,是件极为艰苦的劳动。</h3> <h3> 砍柴路上的坪沅大队的大樟树。2005.8</h3> <h3> 这段文字描述17、18岁的好伙计乐通辉陪我们上山砍柴的恼人经历。那时他9一10岁的妹妹老𠇔(乐小英)和村里其他的孩子们,娇嫩的小肩膀上,也要压上30一40斤的柴,走五六十里路,爬四五百米海拔的高山挑回来。</h3> <h3> 万埠长岭山脚下的磐石。2005.8</h3> <h3> 1976年的日记,描写了8月双抢的情景。</h3> <h3> 1976年胡细金老师结婚。</h3> <h3> 这张是摄于1976.6的学校老师的照片。 非常怀念照片中的后来去逝的雷会香老师(图中抱着孩子的),一个非常好的人。当时她带着孩子住学校破楼的楼下,我和舒达理住楼上。她笑嘻嘻的温柔善良的样子,不断带着好奇问我上海的事,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这张照片中不知怎的没有我,后排右二是我弟弟。后排左二是南昌来的知青,师范生)</h3> <h3> 这段日记说的是南楼学校为建新校舍,老师们到县城去,千辛万苦拖来几箱玻璃的事。 那时的农村,玻璃都是稀罕之物。电灯电线也是70年代后期才有的。</h3> <h3> 1998.6月回乡和彭贤金书记、乐通柏校长、乐斯凤老师在改造过的学校门口摄。</h3> <h3> 这节日记是说南楼学校为做广播操,而购买上海唱片厂生产的唱片机的事。喻松英是县教育局干部,上海人,上海财经大学毕业生,下放到这儿,后调回到杭州工作。</h3> <h3> 2009.3.14日为纪念上海知青插队安义40周年聚会上,俞松英老师(前排中)和原万埠公社从事教育的知青们。 前排一李蓓君,前排三钱寄萍。后排李国平、孙全平、舒达远、夏禹甦。</h3> <h3> 这张是1975.5和大队干部乐运可和雷兆柏的合影。</h3> <h3> 大队书记乐运科夫妇。他和其他大队干部给了我们很多关心,是个很正直善良的人。2005.8月。</h3> <h3> 万埠街,潦河边上的有500多年历史的&quot;五乡码头&quot;,安义县第二大重镇。当年我们去时,还保留着原始的兴旺风貌。1982.8月我出差到此时,老街已经破败沒落了,而在边上造了一条风味尽失的新街。这段日记记录了万埠街当年的繁华,描述了学生胡金花帮父母生意的事,有趣。</h3> <h3> 1986.6月萧条没落的万埠街,当年的挤挤攘攘、喧嚣闹市不在。</h3> <h3> 家书抵万金。当年万埠街上的邮电所,和上海知青结下了不解之缘。这段日记写下了知青对邮电局的爱和恨。</h3> <h3> 乐通辉和他的叔叔乐斯凤老师。2005.8月。</h3> <h3> 乐通辉的弟弟老壹(乐小龙)养的猪。2005.8月。</h3> <h3> 老壹的女儿,好象她的孃孃老𠇔(乐小英)。</h3> <h3> 这段1976年写的日记写的是知青的烦恼,毕竟从大城市到乡间僻壤,要终生定居,不是容易的转变。</h3> <h3>萝卜洲风光。</h3> <h3> 这段日记是回到上海后写的,回忆了很多往事。 那个时代,到万埠街上寄信、买肉,是件最愉快的事。邮电局的老夏,笑咪咪的;老胡,当时对我们有点架子,我们叫他苦瓜脸的他&quot;烂生梨",后来因送点上海带来的肥皂什么的,终于对我们笑开了灿烂的脸。至于肉店的邬师傅,弹眼落晴的矮矮瘦瘦的"排骨兵"模样,大家更是真象叫亲爹娘一样,一声声呼唤他:"邬师傅唉,邬师傅啊,给我点肥点的大肉吧!"</h3> <h3> 当年青湖公社书记万家锦请我去画巨幅青湖远景图的便条,托王嘉禔带给我的,意外的保存下来了。</h3> <h3> 看到这儿,不由哑然失笑。彭书记平时都是笑嘻嘻的,但他发怒的时候,更让人忍俊不禁。 还有一篇日记,是写我们学校老师到县城去拖几箱玻璃回来,也是千辛万苦渡河,拖回来。 还有3本小日记,有兴趣的,且听下回分解。 王嘉褆也写过几本日记,应该比我的更详细精采。可惜他在四人邦倒台前,怕留遗患,一把火全烧了。</h3> <h3> 1975.1安义县中小学生文艺汇演,青湖代表队,摄于安义饭店门口。最后一排左上角是我,左三是南楼学校刘成有校长。</h3> <h3>田园诗歌。</h3> <h3> 南楼的乡亲们,对这帮上海来的知青,不是亲人甚是亲人。茶园村的乐盛树和姨妈夫妇,就是这样一对可敬可亲的老人。他们把爱倾注到这些远离父母的上海知青身上,直到他们90多岁双双去逝。但是,他们永远活在上海知青的心里,他们是无数正直善良的中国农民的代表。</h3> <h3> 这段日记记叙的是茶园姨妈姨爹和我的故事,以及他们的家庭生活,十分有趣和动人。</h3> <h3> 1982.8 月我因公出差安义,在安义县城拍的照片。</h3> <h3> 1982.8月出差安义期间,看望姨妈,姨妈杀鸡宰魚招待我。 以后的日子里,我经常梦中梦见这温馨的一幕,梦见茶园和南楼的一切。</h3> <h3>万埠大桥。</h3> <h3> 友谊的延续,在第二代身上。2005.8月我应邀为南昌银行上课,刚刚考上吉林大学的儿子舒骋同行,和好伙计乐通辉夫妇合影。(舒骋后为复旦大学历史系研究生,对江西历史地理社会也特感兴趣。他此行写的《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农村》一文,被报社之后编辑选中刊登在上海《知青风釆》报上。)</h3> <h3> 在太平拍的孩童照。南昌梅岭地区。</h3> <h3> 2005年8月,和乐通辉到南昌梅岭太平信用社看望他的在太平信用社工作的妹妹老𠇔(小乐村的乐小英),也是我的学生。 沒想到三十年后我们竟成了同行!</h3> <h3> 2005.8月刚刚考入大学的舒达远之子舒骋随父上课来到安义,在萝卜洲前留影。</h3> <h3> 在大乐村和南昌银行乐贤才及哥嫂一家。乐贤才现在是江西银行人力资源部总经理,他一次到上海培训,因为我在讲课中说到我的经历,在江西当了八年农民,他问上来,从安义问到青湖,从青湖问到南楼,从南楼问到大乐茶园,原来是一个地方出来的,再问,竟然是学生乐桂林的哥哥的儿子! 世间的巧事太多,上天让我们有缘,上海一南楼,演绎了太多的美丽童话故事。乐贤才后来成为了同为第二代的我儿子的好朋友。</h3> <h3> 命里注定我一辈子和学生与农民们最亲近。 1976年10月15日离开南楼大乐村的学生乐桂林含着眼泪,拿着花生为我送行,并送了我这张照片。</h3> <h3> 南下村的学生胡秋香,现在住安义白沙乡新居堂村,是村干部,儿子女儿在县政府和县医院工作。这次我们回沪路上专程去看望了她。我一直珍藏着学生们的照片。</h3> <h3> 2012年南下村的胡小英(右二)陪弟弟来上海中山医院看病,同病房的有我初中的同学好友张慰冰(原无锡市旅游局局长、市侨办主任),就此40年后意外重相逢。 当年胡小英是小学三年级学生时,王嘉禔、李国平和我都教过她。始终是笑嘻嘻的调皮的她,备受上海知青老师的喜欢。家境不错的她,当其他孩子还是赤脚时,她竟然穿上皮鞋。课上大家争先恐后把作业拿给老师看时,不经意间笑嘻嘻的她,"噔"的一声竟抢先跳上课桌,露出一双亮澄澄的黑皮鞋,让老师瞪目结舌。</h3> <h3> 茶园乐南根之女乐美凤和她的双胞胎儿子。乐美凤上海华东政法大学毕业后,就业不易。在舒达远帮助下,在金融界找到工作,并建立了幸福的家庭。现为工商银行上海分行信息管理部的科长。 或是上天有眼,让我感恩回报江西南楼的父老乡亲们和他们的后代。</h3> <h3> 乐美凤的读预初班的双胞胎。</h3> <h3> 乐美凤的孩子已双双考过上海音乐学院社会考级钢琴十级,今年准备考演出级。</h3> <h3> 今日安义,腾飞安义。</h3> <h3> 2009.3.14日,在发起和参与组织"纪念上海知青赴江西安义县插队落户四十周年"集会上讲话。当年在安义县插队落户的知青共有963人,40年后再相聚,近200多当年的安义知青欢笑泪飞再握手。</h3> <h3> 图为集会组织者与《知青风采》报主编(中)合影。 在主题发言中,我动情地说到:怀念安义,感恩人民。当年,我们来到这块并不是很富裕的地方,安义的父老乡亲,腾出自己的住房,匀出自己的口粮,牺牲无数,如亲人一样温暖着我们这批"落难子弟"的心。他们教会了我们如何劳动,如何生活。他们用中国农民的那种慈爱的心,教会我们善良、正直和忍耐。真诚的情感,永生的感恩,成就了我们的今天的理想、事业、家庭和人格。</h3><h3> 这里我们展现的不只是一些照片、文字,而是岁月、情感、心血和辉煌。</h3> <h3> 我从南楼学校,走到了上海金融教育界。 31岁考入银行,先后在陕西财经学院(今西安交通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完成本科及研究生学历,长期从事金融教育事业,任工商银行高级讲师,曾在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生院等几所院校仼兼职教授。 退休后,受各地银行之邀,在各地讲课,云游全国。 图为 2015年,四川。</h3> <h3> 读史,摄影,音乐,旅游,收集全世界的电影大片和音乐光盘,是我的最爱。这是在上海植物园40周展上展出的我的照片"当萨克斯遇见萨克斯"。2016.10摄。 这几年还参与组织了境内外自由行团,包括美国30日游、俄罗斯30日、英欧48日团、台湾18日团等,以及在国内包大巴,从上海出发的新疆40日、四川35日、贵州35日、海南20日游,计划还有今年2月的云南40日、5月的西藏尼泊尔60日游。</h3> <h3> 这是我设计的去年欧洲游纪念盘。</h3> <h3> 我的家。壁炉是我设计的,此照曾刊登在上海《新民晚报》家庭设计比赛栏上。 每天在壁炉边吹上一小时萨克斯,是我最宁静快乐的时光。 刚退休后的60岁的我,"六十学吹鼓",学会了吹萨克斯风。后感觉不满足非专业水平,近年跟师学,近70岁的我,和小朋友小青年们一起,鹤立鸡群地参加中央音乐学院的萨克斯社会考级,计划今年考到六级。</h3> <h3>舒达远,shudayuan@163.com, 18917911703</h3>

南楼

安义

知青

日记

上海

安义县

茶园

舒达远

照片

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