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大寒小寒,正是寒,二十四节气数到最后,自然就是年头和岁尾。今年的冬天却是暖冬,像秋天。可那熟悉的味道,随着春节的临近,也越来越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走了丙申,又迎丁酉,“鸡年”春节如约而至。回乡的、釆购年货的、走亲访友的,人们忙碌了起来。不知道为什么,看看周边的人们,总感觉到似乎少了些过年的味道。恍然间,小年已过,看到街道两旁路灯杆上挂着的一排排的红灯笼和商店里卖的大红春联,才深深地感受到年真的越来越近了。</h3> <h3> 小时候过年,最幸福的就是盼年,那种虔诚的心情、那种迫切的滋味,如今每每想起仍然激情满怀。穿新衣、放鞭炮、贴春联、吃糖枣、给老人拜年,要压岁钱……。除夕夜,和小巷里的一群小伙伴,追逐着鞭炮燃放时的硝烟味和响声,心惊胆战地放着二踢脚,东跑西溜,闹通宵。那种质朴热闹、那种童趣,已深深地留在了记忆里。</h3> <h3> 现在对过年已不再向往,弟兄们聚在一起,说起春节,记忆里埋得最深的还是吃。儿时春节的吃食,没有现在丰富,但糖枣却是传统。我觉得,年味越来越浓,往往是从炸糖枣开始。也因为喜欢,炸了糖枣才有了年的味道。</h3> <h3> 外酥里嫩。当我轻咬一口,我就被糖枣酥脆的皮给沉迷,更有韧性十足的糯米粉馅,香甜味从舌尖散发开来,吃得油光光的,更吃得心花怒放。我想糖枣寓意着团圆,寓意着生活的甜美,这就是年的味道。</h3><h3> 其实过年的意义不是美食,而是记忆,是感情,是对亲人的挂念。舌尖上的爱,值得我们停下追逐的脚步,值得我们留下一段安静美好的时光,留一张微笑的脸,与家人相聚。</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