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北美崔哥宣布解散了他在国内的一个大学同学群。这个群是他作为群主建立的,可是他却发现同学们彼此之间聊的挺热乎,却不太喜欢和他聊天。这些同学似乎也不太买他的好,他有什么得意的事,大家并不给他捧场,可是当他有点不顺心的事,大家却传的很快。他感到不高兴,一气之下就把群解散了。<br><br>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微信群虽然有方便交流的一面,但同时也带来一些隐患和问题。如果我们在群里发帖子不当,就可能伤害到群里的朋友。下面就微信群和朋友圈的常见危害问题简单分析一下。 <p class="ql-block">危害一,连接过密,可能伤人。</p><p class="ql-block">微信群的特点是一则帖子会发给每一个群友。这个功能用来通知群里所有人非常方便,手指一动就可以搞定。但是这个功能使得以往的朋友间"弱连接"变成了"强连接",要是发帖子就要慎重。虽然你发的帖子会得到每一个群友的注意,但众口难调,未必每一个人都喜欢。如果有个群友不喜欢这个帖子,很可能会和你争论。如果不喜欢的人不止一个,那么就可能引起“众怒”。有时言者无意,听者有心,因一个帖子争吵起来甚至退群断交的现象屡见不鲜。</p> <h3>危害二,传播谣言,蛊惑人心。</h3><h3>商家和段子手们为了点击率,经常编出一些耸人听闻的谣言和离奇古怪的故事,借助微信群和朋友圈进行传播。例如上面这个"哈佛大学对左右脑分工的研究成果"就是一个很多人都信以为真的故事,段子手还将这个故事冠上诺贝尔奖得主的名字,编出一个伪科学理论,在微信里被转发了多年。很多人都中过招吧!这些谣言和故事背后当然有深层的目的,你想想江湖上卖药的把戏就明白了。</h3> <p class="ql-block">危害三,信息过载,社交假象。</p><p class="ql-block">微信群和朋友圈似乎扩大了社交圈子,使你的朋友多了起来。实际上这却是一种社交假象。古语道: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在群和朋友圈里人多并不意味着你的朋友多。实际上正相反,在群里说话要格外小心,应该私聊的话就不要在群里说,该单独发的帖子就不要在群里发。在很多情况下,有人正是口无遮拦才会引起群友生气。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在群里也是这样。</p> <h3>危害四,信息碎片,浪费时间。</h3><h3>微信群和朋友圈发来的帖子五花八门,实际上你看到的无非是信息的碎片,浪费不少时间却一无所获。信息碎片将复杂的事物简单化,使得读者很容易接受。但是它们只是用来吸引人,而不是让人深入思考。结果很容易让人以偏概全,以为那就是真理。研究证明,经常看心灵鸡汤的人好像获得了不少营养,但实际上他们心理状态却比常人还脆弱。</h3> <p class="ql-block">危害五,发泄不满,破坏友谊。</p><p class="ql-block">一些人热衷于转发政论文章,貌似站在"众人皆醉我独醒"的道德高地上,对周围的事物大肆批判。他们发的帖子有的充满暴戾之气,有的是别有用心,还有的则是毫无根据的谎言。还有些人在群里不断吐槽,发的帖子十有八九都是负能量的,似乎只是想发泄自己内心的不满。还有的人口无遮拦,随心所欲。如果你总读到这样的帖子,你心情会怎么样呢?</p> <p class="ql-block">危害六,<span style="color: inherit;">泄漏隐私,后果严重。</span></p><p class="ql-block">在朋友圈里秀自己的情况,不知不觉就泄露了有关个人的隐私信息。例如发自己或家人的照片、真实姓名、出生年月、住址、电话号码等等。要知道现在的大数据技术完全可以把这些信息收集起来,转手卖给数据贩子。近年来,用微信来实施诈骗的案例越来越多,新的诈骗手段层出不穷。如山寨红包诈骗,二维码诈骗,美女照片诈骗,中奖诈骗,交友诈骗,假公众账号诈骗……等等,可说是防不胜防。要知道手机提供的基本防护功能很难保证你的信息安全,而且很多人的手机都与银行卡相关,一旦中招,后果十分严重。</p> <p class="ql-block">危害,垃圾语言,毁人不倦。</p><p class="ql-block">网络语言并不能一概否定。有些新鲜的网络语言很生动幽默,但是这样的新词并不是很多。反之粗俗的脏话却比比皆是。如<span style="font-size: 18px;">屌丝,撕逼,渣男,懵逼,操蛋……,实在低俗不堪。有些网络语言则是故意用谐音,错别字,误导了许多年轻人。什么</span><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5, 25, 25);">“草泥马”,“甘霖老木”……还有人</span>喜欢用这样的语言,似乎引领了潮流,通过微信群和朋友圈迅速蔓延,对人们的脑海形成严重污染。以至于有的主持人在综艺节目中都用了这样的词,其结果是满口垃圾语言而被众人所唾弃。</p> <h3>危害七,胁迫转发,令人头痛。</h3><h3>相信你在微信群和朋友圈里一定读过这样的话:"不转不是中国人","转发后一生平安"等。这些帖子的制作者或许只是想通过这样的话来获得更多的点击,但是对读者来说却十分头痛,也不知道如果不转发会不会被它诅咒到。或许你已经不止一次地"不是中国人"了吧!</h3> <h3>危害八,阅读广告,无形洗脑。</h3><h3>你阅读朋友圈转来的文章时打开过商业广告吧?精明的商人是很会掌握顾客心理的。他们会贴出一些和自己推销产品看似有关的文章,让你还没读完帖子就进入到后面的微商广告软文中。你肯定读过一些有关健康养生的文章吧?这些文章披着专家的外衣,很容易击中某些读者的弱点。很多人就是先读到了所谓权威的文章,接着就逐渐被洗脑了哈!</h3> <p class="ql-block">危害十,攀比高低,自寻烦恼。</p><p class="ql-block">在微信群和朋友圈里,很多人在秀幸福、秀美食、秀宠物、秀家庭等信息,这并没有什么错。但对公众炫富可就不太光彩了。如果你在看过别人的朋友圈后就认为这是他真实的生活,那就大错而特错了。不良的攀比心理更是由此而生。攀比心理带来的往往是不必要的自卑感,如果自己混的不好,和朋友做比较就会从许多方面给自己找理由,结果只能是自寻烦恼。</p> <p class="ql-block">在发朋友圈或转发信息时,要想一想是否有这些问题,注意避免其可能带来的危害,才能有效地利用好微信这个强大的社交工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同时,为了避免以上这些微信群和朋友圈的可能的危害,应该加强发朋友圈的针对性,将信息只发给可能想读它的朋友,同时保证你所发出每一篇文章的质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中图片来自网络)</p>